周锐的黑色玉蝉

周锐的黑色玉蝉,第1张

侠路相逢之黑色的玉蝉-满瓢儿和桑雪谜(周锐 著)2007/09/23 01:38 PM一个姓朱的穷光蛋把当时中国的都城从北京搬到南京,开始一个新的朝代。

这就是代替了元朝的明朝。明朝的都城那时还不叫南京,叫应天。

那是个夏日的下午,睡午觉的人们差不多睡醒的时候,一个十来岁的光头流浪儿流浪到了应天城。

明朝的城市没有汽车和空调,没有热岛效应,夏天不像现在这样难受。

流浪儿在一家药店的高墙下找到一大块阴影。

仔细看,脚下的石板地上有个瓦片画出的圈儿,显然这是卖艺者使用过的一块场子。

瓦片的痕迹已被无数的鞋底踩得模模糊糊。

旁边就有一块瓦片。这男孩拾起瓦片,要将原来的痕迹描得清晰一些。

但他想了想又扔掉了瓦片。

他弯下腰,将头顶贴到地面。

旁观的行人诧异了:“他要干什么?”

男孩开始沿着瓦线移动他的光头

观众迅速增加了。

他们看见石板地上的那个圈子被男孩用头顶描了一遍,描得粗粗的。

有的观众蹲下去摸那个圈子,摸到石粉和凹痕,不由惊呼:“这家伙是铁头!”

还没开始表演,已有喝彩纷纷。

忽听一声大喊:“臭小子,你凭什么占我的地盘?”

大家回头看,见是一位十三四岁的绛衣少女走来发脾气。

少女挤进圈子对男孩说:“我在这里卖拳脚已经好几天了,你为什么不去别处找个场子?”

有好事者起哄道:“你们两个较量一下,胜者为王,怎么样?”

少女说:“比就比,我还怕他?”

男孩便问少女:“你说怎样比?是倒地为输,还是出圈为输?”

这时有个相貌奇异的人说:“何必定要争个鱼死网破?你们可以轮番献艺,众人自有公论。”

于是两个孩子猜了拳——决定少女先上场。

少女朝大家行礼道:“天气炎热,小女子桑雪谜为诸位献上一套‘八面威风掌’!”

“你这名字好特别,”相貌奇异的人问,“是‘谜语’的‘谜’吗?”

“是。”

“你父亲为什么要给你起这样的名字?”

桑雪谜说:“名字是师父起的,师父姓桑。”

相貌奇异的人点了点头:“这么说,你是跟随师父长大的,不然你父母不会让你姓师父的姓。我猜,你名字里的这个‘谜’,应该是关于你父母为什么会离开你的。而想必你师父并不急于把谜底告诉你。这谜埋藏在深雪里,要到冰雪融化的时候才能真相大白,对不对?”

桑雪谜咬唇不语。

相貌奇异的人又问:“那,你师父呢?”

桑雪谜皱眉低声道:“不要问了。”

她便整整衣裙,敛息站定。

然后双膝微弯,双臂缓抬

有观众议论道:“这起势挺像太极拳。”

桑雪谜转身出掌,如柳条摇曳,水波荡漾。

有人说:“这么慢吞吞的,算什么‘八面威风’?”

又有人说:“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有点凉飕飕的?”

真的,真有丝丝凉意被桑雪谜摇曳出来,荡漾出来。

桑雪谜的动作渐渐加快。

产生的风力渐渐加大。

到后来,观众眼里的桑雪谜成了八臂哪吒,阵阵狂风吹得众人东歪西斜。

然后风势盛极而衰,动作由快转慢,大家看见桑雪谜的八臂变成六臂,四臂,最后恢复成双臂,缓缓以“十字手”收势。

众人大声叫好,赏钱抛落。

轮到男孩出场了。

他朝大家一抱拳:“我叫满瓢儿。”

他对相貌奇异的人说:“您是不是又要问我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我们家兄弟姐妹是用锅碗瓢勺起名的。”

“哦?”相貌奇异的人饶有兴趣,“那你哥哥是叫‘满锅儿’?”

“对。”

“姐姐叫‘满碗儿’?”

“不错。”

“‘满勺儿’是你的弟弟还是妹妹?”

满瓢儿说:“我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

“我爹妈带着我们兄妹三个出来逃荒要饭时,我妈已是大肚子了。但直到我跟爹妈失散,满勺儿还没生出来,所以我不知道这是弟弟还是妹妹。”

相貌奇异的人连连嘟囔:“可怜可怜,惭愧惭愧。”

满瓢儿不解:“我家遭难,您为什么要惭愧?”

相貌奇异的人说:“你别管了,快亮出你的本事吧。”

满瓢儿便从路旁泥坑里弄来一捧烂泥。

众人无不愕然。

满瓢儿解释说:“大家知道,陶碗、瓦罐都是窑里烧出来的,我现在要表演的是‘脑袋窑’。”

说完他闭上眼睛,把烂泥糊到自己的脑袋上。不一会儿,以鼻孔为界,他上面的半个脑袋已被烂泥糊满。

满瓢儿的双眼完全埋没在烂泥里。他用双手前前后后地抹着,把泥的表面抹平,抹光。

大家屏住呼吸,等待结果——谁都不知道结果是什么。

满瓢儿盘腿坐下,两只手掌放在肚子上。

随着肚皮的一起一落,他的鼻孔一阵一阵地冒出青烟。

烟气越来越浓。

泥的表面渐渐发白。

等到烟气由浓变淡,最后恢复成透明的呼吸,满瓢儿抬手敲了敲头上的泥壳——“当!当!”

于是他像脱帽子一般脱下泥壳。

这泥壳像只大碗,又像沙锅。它比沙锅少个盖儿,又比碗多一对耳朵。

观众们为见所未见的“脑袋窑”惊呼。

满瓢儿捧着这只用脑袋窑烘烤而成的大陶碗,向周围观众收取赏钱。

他走到相貌奇异的人面前。

相貌奇异的人向同伴伸手:“宋先生,拿块银子来。”

宋先生问:“八爷,有十两的,有五两的,您要——?”

“拿十两的吧。”

八爷将十两银子放进满瓢儿的大碗。

满瓢儿将银子还给八爷。

八爷诧异:“为什么拒绝我的赏赐?”

满瓢儿说:“我不要您的银子,是想您赏我别的。”

八爷问:“你要什么?”

满瓢儿说:“对没有武功的人,我向他们讨钱。对有功夫的人,我不要他们的钱,会向他们讨功夫。脑袋窑的功夫也是我讨来的。”

八爷笑道:“我像个有功夫的人吗?”

“像。”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满瓢儿说:“您使这把扇子,打开和收拢的时候一点声音也没有。”

八爷吃惊了:“你这小东西真不得了,竟能看出内力!你还讨到过什么功夫?”

满瓢儿回答:“我还讨到过‘剃头掌’。”

桑雪谜便问:“你是不是能用手掌剃掉头发?”

“对啊,我自己的头发就是用这功夫剃的。”满瓢儿边说边伸手,“要不要我给你试试?”

桑雪谜慌忙后退:“不要!”

观众中有个游方和尚站出来:“我有一个月没剃头了,就拿我‘开刀’吧。”

“行啊。”

满瓢儿举手在头上蹭来蹭去。

和尚问:“这是干什么,你头上痒了?”

“不,”满瓢儿说,“这是在磨刀。”

不一会儿,满瓢儿的掌心已磨得通红。

他以掌代刀,在毛茸茸的和尚头上像刮鱼鳞一般刮了一遍。

他问和尚:“是不是觉得头皮发热?”

和尚说:“嗯,有点热。”

但大家没看到有一根头发从和尚头上掉下来。

满瓢儿嘱咐和尚:“我动了手,你还得动脚。我动的是右手,你就把左脚跺三下吧。”

和尚就用力跺脚——咚!咚!咚!

一缕一缕的头发就从和尚脑袋上往下滑。

转眼间毛茸茸的脑袋变得光溜溜了,大家再次为满瓢儿叫好。

八爷点了头:“满瓢儿,你跟我来吧。”

讨来的功夫

满瓢儿跟着八爷走向僻静处,他这才发现,八爷的同伴有两位。除了宋先生,还有个筋骨强健的瘦老头儿。八爷和宋先生用折扇,瘦老头儿用蒲扇。

满瓢儿没想到,这位额头和下巴一齐突出、长得一点也不帅的八爷,竟然就是当今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已经做了七年皇帝了,这一年四十六岁。他舒舒服服地住在皇宫里,却还是喜欢换上便衣出来走走。这样一边消化着肚里的珍馐玉食,一边可以访问民情,顺便抓几个贪官恶霸。跟着他的两位,一个是很有学问的翰林学士宋濂,一个是他的恩人王叫花。当年朱元璋在一座破庙里饿得昏了过去,是这个叫花子用一碗混合着菜皮、豆腐和馊饭的食物救活了朱元璋。朱元璋还没来得及看清楚,碗里的东西便全部下了肚。他指着空碗问王叫花:“恩人啊,请告诉我,刚才我吃下的是何种美味?”王叫花想了想,说:“这馊饭像珍珠,菜叶像翡翠,豆腐像白玉,就叫它‘珍珠翡翠白玉汤’吧。”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吃厌了山珍海味,便找来王叫花当他的御用厨师。但王叫花每天只负责做一道菜,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汤。

因为朱元璋以前的名字叫“朱重八”,所以他微服出巡时便让宋先生和王叫花叫他“八爷”。

朱元璋颇为欣赏地对满瓢儿说:“你很穷,但很聪明,有悟性。在家里也干过活的吧?”

满瓢儿说:“我五岁就给财主放牛了。”

“你也放过牛?!”朱元璋遇见同行好兴奋,“我四岁就放牛了,放了十二年牛。”

满瓢儿说:“放牛很无聊的,只好玩玩‘顶牛’。”

朱元璋问:“你跟谁玩‘顶牛’?”

“当然是跟牛啦。”

“牛的力气大,你怎么顶得过它?”

“我跟生下来不久的小牛顶,就不会老是输掉啦。小牛的力气一点点大起来,我的头功也就越练越强了。后来有一次,财主看见我把一头大牛顶倒了,就不让我放牛了。”

朱元璋感叹道:“原来你的铁头是这样练出来的。”

满瓢儿说:“我跟爹妈失散后,有人劝我用头功讨饭,说只要我给人家磕头,把石板地磕出坑来,人家肯定会可怜我的。可我没这样干。”

“有志气,有志气!”朱元璋连声称赞。“好吧,我来教你一招。满瓢儿,你一定很恨别人骗你吧?”

“当然。”

“你一定很希望别人对你说实话吧?”

“当然!”

朱元璋便将他的折扇收拢。这是一把铁扇,扇骨是铁制的。

朱元璋说:“你知道点穴吧?一般是点一个穴起一个作用,比如点‘哑穴’使对方不能出声,点‘笑穴’使对方笑个不停。但要想让对方说实话,点一个穴不行,必须连点三穴,这叫‘组合穴’。我来试给你看。”

朱元璋问宋濂:“宋先生,你说珍珠翡翠白玉汤好喝不好喝?”

“嗯,好喝。”宋濂的目光躲闪着。

“你说谎!”朱元璋手起扇落,眨眼间已在宋濂身上点击了三处。

朱元璋又问:“宋先生,你说珍珠翡翠白玉汤好喝不好喝?”

这次宋濂毫不犹豫地大声说:“太难喝了!别说喝它,一想到它就要吐!”

“你瞧,很有效吧?”朱元璋对满瓢儿笑道,“关键在于手法,既要准,又要快,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

朱元璋指点了组合穴的位置,并将那把铁扇送给了满瓢儿。

“谢谢八爷。”满瓢儿高高兴兴地行个礼。

满瓢儿回到那个人圈时,桑雪谜正要表演骨乐舞。——这个“乐”不是“快乐”的“乐”,而是“音乐”的“乐”。

桑雪谜静立场中。

大家都不作声了。

只见桑雪谜头部微转,顿时发出“喀”的一声。

她又扭了扭腰,腰关节也响起一声“喀”。

她举起一拳,五指次第伸开——喀,喀,喀,喀,喀。

随着全身的舞动,桑雪谜所有的骨关节都开始喀喀作响。这些特别的声音配合曼妙的舞姿,响得有节奏,有韵律。

忽然人群中传出轻叹。

这并非激赏的感叹,满瓢儿看见一位老者脸色惨白,行将晕倒的样子。

这种骨头奏出的音乐并不适合所有人,也许应该说明“老人或心脏病患者不宜”。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扶住老者,惊慌地呼唤着:“爷爷,你怎么了?”

老者张开嘴巴,手指颤抖地指着自己的怀中。

少年急忙从老者怀里掏出一块黑黑的东西,塞进老者口中。

众人关心地注视着对老者的抢救。

一个矮个子对旁边的高个子说:“像是块黑石头,这东西有用么?”

高个子说:“我也正想知道,希望它有用。”

老者神情痛苦地将那块黑石头吐了出来,被少年接在手里。

这时大家才看清,是个蝉的形状。但表面润泽细腻,不像石雕。

高个子说:“这是玉的一种,叫乌玉,十分罕见。我查过古书,据说乌玉产于北方的九竭河底。此河在一万年间水源变迁,干了九次,又恢复了九次。”

少年再次让爷爷将玉蝉含入口内。

高个子又向众人介绍道:“乌玉能补养元气,维护生机,对心力衰竭的急救尤其有效。使用的时候采取所谓‘周公三吐哺’的方式,就是吐出来三次,再含进去三次。”

第三次含进玉蝉后,老者的眼中渐渐有了神采,双颊也恢复了血色。

当老者要将玉蝉放回怀里时,高个子请求:“老先生,我是古玉爱好者,能不能把您的宝物让我观赏片刻?”

老者闻言愣了愣。

说时迟那时快,高个子趁老者不备,一把夺过玉蝉!

可是,当高个子跃上屋脊、打算迅速在众人视线中消失时,他发现满瓢儿已在屋顶上等着他,手里拿一把扇子。

高个子吃惊道:“这上房的功夫也是你讨来的?”

满瓢儿说:“是的,这是一位大妈级的女侠教我的,叫‘反弹上房法’。在地上蹦一蹦,让原始的反弹力在脚底和地面之间迅速地来回反弹,直到把我送上屋顶。大妈说这一招对我很有用的,以后到屋顶上晒咸菜就不用搬梯子了。”

“很好。”大个子问满瓢儿,“你想用这些讨来的功夫阻挡我吗?”

满瓢儿挥出铁扇,尽可能快速地在高个子的双乳和肚脐上点了一遍,然后审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抢别人的东西?”

高个子莫明其妙地摸了摸被点到的三处,反问道:“我有必要告诉你吗?”

满瓢儿暗暗叫苦:“糟糕,我的动作慢了点,组合穴没成功,他没说实话。”

高个子趁满瓢儿慌乱之际,出其不意地夺过那把铁扇。

他“哗”地打开铁扇看了看,立刻大惊失色,眉头的一撮白毛跳动了一下。

他问满瓢儿:“这扇子是你捡的?”

满瓢儿说:“不,是人家送的。”

高个子赶紧将扇子扔回给满瓢儿。

然后他飞快地消失了。

但一转眼他重新出现在满瓢儿面前。

满瓢儿问:“有什么东西忘记带走了吗?”

高个子说:“不是忘记带走,是忘记留下来。”

他掏出那只玉蝉,放在屋瓦上。

这次可就一去不回了。

满瓢儿纳闷地从屋顶下来,将玉蝉还给了老者。

祖孙俩觉得难以置信,对满瓢儿谢了又谢。

满瓢儿便将屋顶上的对阵说了一遍。

桑雪谜问:“为什么那个人一见这把扇子就变颜变色的?”

满瓢儿说:“不知道。”

那少年说:“能不能让我看看扇子?”

满瓢儿递过铁扇。

少年打开扇面,见上面画着一袭卷起的席子,落款处按上了一个红色的指印。

少年反复思忖,忽然惊呼:“这是皇帝的扇子!”

大家不信:“何以见得?”

少年说:“用席筒的谐音,这幅画就是‘江山一统’的意思。红色的指印是个字谜,谜底就是当今皇帝的名字——朱元璋。”

桑雪谜说:“我还是不懂,指印跟皇帝的名字有什么关系。”

少年解释道:“‘朱’是红色,对不对?”

“对。”

“指印是什么形状的?”

“圆形的。”

“‘圆’跟‘元’同音。指印能代替盖章,‘章’跟‘璋’同音。”

众人恍然大悟。

桑雪谜替老者一家高兴:“有了皇帝的扇子,就不用再怕坏人来抢你们的宝贝了。”

“对啊,”满瓢儿很慷慨,“你们可以把这把扇子拿回去。”

但老者的心情依然沉重,他说:“皇帝并没表态要保护我们。而且,皇帝送给谁的东西是不允许转送的。要是在谁家发现了不是皇帝亲自赠与的皇家物品,这家可就要倒霉了。我想,这场灾祸只打了个雷,暴雨还在后面。那个高个子一眼就看出这不是一般的扇子,说明他也不是一般的盗贼。他们还会来,舌家就像那九竭河,又要面临生死关头了!”

“你们家姓什么?”桑雪谜觉得好奇,“姓舌?”

老者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家就在附近”

不知是否你要的?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故而古人十分推崇。同时,蝉能入土生活,又能出土羽化。从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如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成语中称作“蝉形玉含”,寓精神不死,再生复活。而把蝉佩于身上表示高洁。因此,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如今在汉代以来的出土文物中,常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蝉形玉含,即使在现代的玉石中,也常能发现这类玉石。玉蝉分三种,一是佩蝉,顶端有对穿;二是冠蝉,用于帽饰无穿眼;三是含蝉,在死人口中压舌,体积较小,不过一寸余长,刀法简单没有穿眼。据考古资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玉蝉出现,著名的商代殷墟“妇好”墓,曾有玉蝉出土,同时出土的玉坠、玉琮也有一些饰以蝉纹的。可见蝉的形象作为一种装饰,已经问世好几千年了。汉代的玉蝉,其线条简练、粗犷有力、刀刀见锋,表面平滑光亮,边沿棱角锋利,翅尖几可刺手,素有“汉八刀”之称。其后的玉蝉,纹饰渐趋繁缛,有的翅膀竟像苍蝇翅那样撇开,早没了汉代玉蝉的那股神气,特别是器物边沿及翅尖被磨成了圆角,这也是判断是否为汉代玉蝉的重要依据。佩蝉、冠蝉和含蝉的区别在于,佩蝉在头部有对钻成“∨”形的象鼻眼,用以穿系,便于佩带;冠蝉则于腹部穿眼,眼形有直穿眼也有象鼻眼,可以穿线固定在帽子上;至于含蝉就不需要穿什幺洞眼了,三者是不难区分的。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向来被视为 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玉蝉是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1、蝉的寓意是什么意思。

2、女人佩戴玉蝉的寓意是什么。

3、蚂蚁和蝉的寓意是什么。

4、玉挂件蝉的寓意是什么。

1一鸣惊人是玉蝉的寓意之一。

2蝉这种生物是需要孕育4-5年的时间才能破土而出,长出翅膀,这是个十分艰辛的过程,但最终都能蜕变成功,翱翔天地。

3蛰伏数年,一朝放声,响彻天地。

4所以佩戴玉蝉吊坠,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事业上都有一鸣惊人、一夜成名的美好寓意。

5 富贵延绵也是玉蝉的寓意之一,蝉谐音“缠”,所以也有腰缠万贯的寓意,同时蝉的鸣叫声又是延绵不绝,自然富贵钱财也会延绵不绝的到来。

1、早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中就有蝉形玉器出现,此后历朝也多有发现。古代玉蝉的造型不断发展变化,每个时代的玉蝉都有一定的造型特征。

2、新石器时期(以石家河文化为例)石家河文化的玉蝉数量多,制作较为精美,造型抽象夸张,代表新石器时期蝉形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其基本造型可以总结为:体型短、扁、宽,蝉腰略束,整体呈斧形。吻部略突起,颈部宽,部分玉蝉颈部上有一对云纹或弦纹修饰,蝉目多为近圆形眼和叶形眼,微凸。双翅张开(有的玉蝉翅膀上有筋脉纹),用多条平行弯刻线修饰腹部,蝉尾和蝉翅不露尖峰。该时期制作粗糙的玉蝉双翅和腹部不分,只有蝉整体最基本的造型,双翅和颈部都不加纹饰。

3、商代前期出土的玉蝉较少,大量商代玉蝉出土在商代后期殷墟的各个墓葬中,雕工粗简,造型颇为夸张。该时期的玉蝉造型多为双翼收拢,静态匍匐状,形态呆板。蝉眼有两种,在头部前端两侧的凸起圆珠眼和背部的阴刻圆眼。双翅上面多用直阴刻长线表现筋脉,腹面全用多条平行弯线来装饰。

4、周朝玉蝉造型承袭商代的风格,较商代更为细致和精美。蝉的背、腹和翅膀上面开始有各种装饰纹饰出现。战国的玉蝉纹饰种类最多,样式最为精美。

5、汉代葬玉盛行,玉蝉在六朝之前皆取脱胎换骨、复活再生之意,其含义在汉代达到顶峰。汉代的玉蝉多为用于陪葬的含蝉。汉蝉用少量平直有力的线条表现蝉的生态特征,刀法苍劲有力,造型生动概括,有汉八刀之美誉。汉代的玉蝉刀法犀利简洁、锋棱毕露、线条挺拔,制作精美规矩、造型饱满生动,是中国古代玉蝉制作的最辉煌阶段。但汉玉蝉与现实生活中的蝉在形象上有一定的差距。

6、两晋南北朝战乱不止、经济萧条,此时盛行食玉。该时期的蝉整体造型承袭汉风,只是线条不锋利,雕刻力度不足。

7、唐代未见出土玉蝉宋代社会经济极度繁荣,玉器开始向世俗化方向发展,民间有大量玉蝉出现。该时期玉蝉多为佩蝉。自宋起,蝉清廉、直言不讳的含义开始应用于玉雕作品之上。

8、宋代的玉蝉大多造型古朴,体型较以前短而宽。蝉身上面的雕刻线条软弱无力,不见刀锋,刻痕粗深不规矩。蝉目为不规则的椭圆形,在首部的两端向两侧斜下。

9、元代水晶蝉明清两朝的玉蝉更加趋于写实。除仿古蝉皆为圆雕或半圆雕,造型写实立体感很强。但是有形无神略有俗气之感。

10、明代:蝉眼是凸起的圆珠大目,主要有两种纹饰出现在翅膀上:麻点纹和两到三对的长阴刻线条。

11、清代:雕琢细致十分逼真,注重细部刻画,器型和纹饰多样,阴刻和阳起两种线条共同运用。

我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从迄今为止的考古成果来看,大约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古代人民在创造玉器时不仅显现出了高超的技巧,而且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中国人对玉的审美观是中国人审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其基础。远古人如果没有长期的、充分的对玉的审美活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观点,那么今天中国人的审美观将会形成另一种类型了。古人的玉审美观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古人整体的审美方式与原则。

在我国汉代,痴于对玉的迷信,以期保护死者不朽的丧葬用玉明显增多。其中放置于死者口中的玉器称之为玉含,而玉含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含蝉。汉代玉蝉除少数尺寸略大,头上有穿孔的属佩饰玉外,基本上都是用作口含的葬玉。两汉玉蝉多用新疆白玉、青玉雕成,质地很好。

今天就讲一讲汉代的玉蝉:

汉代玉蝉大体可分为三种:一种为佩蝉,顾名思义,是专门佩带在人身上以作装饰和避邪而用;另一种为冠蝉,是作为饰物缀于帽子上的;还有一种用途较为独特,被称之为含蝉,这是一种专门放置于死者口中的随葬品。

就其特点来说:

1工痕:西汉玉蝉刀法虽然简单,但都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因此有汉八刀之称。西汉玉蝉主要特点是表面琢磨得平整洁净,线条挺秀,尖端见锋,锋芒锐利,其边缘像刀切一样,没有崩裂和毛刀出现。其尾部的尖锋有扎手的感觉。

2材质:蝉形比战国时期薄而大,重视选材,白玉大量使用,玉色以白为上。由此说明古代人不但喜用玉,而且又十分注重玉的颜色,因此佩玉的颜色,表示佩者的等级,其等级分明,等级最高多是佩白玉者。

3阴线:线条以直线为多,有的虽呈弧形线,但都是有两线交锋而成,最精致的地方就是推磨。两翼都是光整、平滑。

4形质:一般说玉蝉呈平头形的,以西汉早中期为多。圆头形以西汉中晚期为多。西汉中晚期眼珠多跳出廓外。尾部的横线是表示具有伸缩功能的皮纹,一般以4——7条为多见。但是最多的有12道。

这里要讲一下,如果对收藏没有什么忌讳的话,新手玩古玉可以先从含蝉收藏学起,一个是因为含蝉属于小件价格上便宜很多,另一方面汉代古玉的刀痕、玉质、沁色、形质在含蝉上都能体现,可以更好的学习鉴别!

蝉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由于蝉饮露不食的自然天性,被视为高洁清廉的象征。又因蝉是由幼虫孕育蜕化而来,又被认为具有复活再生的含义。所以,以玉制成的蝉,不仅成为历代喜爱的佩饰品,而且也是先民们追求永生的重要敛葬品,常在古墓中发现含在墓主人口中,作玉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734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