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翡翠吊坠有什么好处

带翡翠吊坠有什么好处,第1张

问题一:戴翡翠吊坠好处 俗话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

翡翠的保养秘籍其实就是要经常佩戴,不要将翡翠长期放在箱里,时间久了翡翠也会“失水”变干。

俗话说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就是说要经常佩戴。

在人体温润的小环链境,常常佩戴能使其润泽,翡翠的种和翡翠的水头都会变好,人体接触到的水分对翡翠是很保养的!这就叫“人养玉”;

相反的“玉养人”就是翡翠可以无意中帮助 身体上的穴位哦,戴玉的好处很多,玉质的清凉也可使人镇定安神。而且翡翠中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也潜移默化的对人体产生好的效果。

问题二:佩戴翡翠对人体有好处吗? 玉石含有锌、镁、铜、铬、锰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佩戴玉石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有助于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有的玉石具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物理特性,当玉石光点对准人体某个穴位时,可 经络、疏通脏腑,有明显的保健功能。老人手腕背侧有“养老穴”,佩戴玉手镯,可起到 保健功效,不但能改善老人视力模糊症状还可蓄元气、养精神。嘴含玉石,可借助唾液中所含营养成分与溶菌酶的协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热、平烦懑、滋心肺、润声喉、养毛发、蓄元气、养精神。

翡翠具有较强的韧性。但有些消费者却将这一特性误解为不怕摔打。殊不知翡翠同样需精心保养,才能使它柔润娇美的丽质不变。

1、在佩戴翡翠首饰时,尽量避免使它从高处坠落或撞击硬物,尤其是有少量裂纹的翡翠首饰。否则翡翠首饰很容易破裂或损伤。

2、翡翠首饰是高雅圣洁的象征,若长期使它接触油污,油污则易沾集在翡翠首饰表面,影响翡翠首饰的光彩。有时污浊的油垢沿翡翠首饰的裂纹充填,很不雅观。因此在佩戴翡翠首饰时,一定要保持翡翠首饰的清洁。要经常在中性洗涤剂订用软布清洗,擦干后再用稠布擦亮。

2、翡翠首饰在雕琢之后,往往都上有川蜡以增强其美艳程度。所以翡翠首饰不能与酸、碱和有机溶剂接触,即使是未上蜡的翡翠首饰,因为它们是多矿物的 体,也应切忌与酸、碱长期接触。这些化学试剂都会对翡翠首饰表面产生腐蚀作用。

3、目前市场上有很多B货天然翡翠材料,为经酸泡、注胶后的优化处理品,它怕高温。所以不要在做烹饪或其它高温地方工作时戴B 货翡翠首饰,尤其是B货翡翠手镯。否则很容易使翡翠中的充填物(胶)老化变质,同时也可使经酸处理掉的铁锈斑又重新氧化。

4、不要将翡翠首饰长期放在箱里,时间久了翡翠首饰也会失水变干

翡翠对人体是否具有保健功能,目前虽然尚未被科学实验所证实,但实践经验告诉人们,佩戴翡翠对人体是有好处的。

有人认为翡翠具有“聚能功能”,尤其能够储存红外线。人体是一个生物磁场,而且人体又置身于地球的大磁场之中。当人体佩戴翡翠手镯时,手镯就会聚敛和储存人体所释放出的能量,同时也会聚敛储存来自人体周围的红外线等电磁能。由于人体手腕内侧有一个名叫“内关”的保健穴位,于是存储了各种能量的手镯便会摩擦 内关穴位,从而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使人体健康受益。

另一方面也正是翡翠吸纳和储存了红外线等能量,所以也使翡翠自身被“养活”了,例如有的翡翠手镯的绿色涨了,而且会越涨越多;有的手镯的棉变少了,还有的棉居然会消失了,使翡翠变得更加通透靓丽,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人养玉,玉养人”的解释吧。

如何选购翡翠手镯

好的翡翠手镯恒久不变,具有传世功能,不管是自用还是赠与,都会寄托着一份真情,因此选购时一定要用“心”去选,有时还讲点“缘分”,您一眼相中的,又能打动您的心,那也许就是您的了。

好的翡翠手镯不一定是价格高的。所谓“好”,是指手镯的种质好,凡老种手镯都属于“好”的一类,有花、有色的老种手镯属“更好”一类。豆种手镯因结晶粗大,结构疏松,时间长容易变种变干,是养不“活”的,不具传世、收藏的价值,建议购买时应慎之又慎。其实选购翡翠手镯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就足够了,那就是首先要仔细看清地子的“种”,要选择那些结构细糯、有冰味、有苘份的老种地子,这是决定手镯品质好坏的关键所在;然后再看花或色的分布情况,这些是决定价格高低的尺度。>>

问题三:带翡翠挂件对身体怎的有好处吗 30分 人养玉,玉养人是句老话。

不过民间仅凭字面以讹传讹,把这句话的真正意思给弄错了。

人养玉不假。因为在清代乾隆以前,中国文化中所谓的玉,多为新疆和田玉,少量为蓝田、岫玉、玛瑙、独玉等等。这些都是软玉。(翡翠是硬玉,清代才被视为玉。)软玉的密度低,结构相对疏松。经过人长期的佩带,人体的汗液、油脂等分泌物会渗透到玉的内部,改变其外表特征,变的油润、亮泽,时间长了甚至出现包浆。还可以用盘的方法短时间内使软玉的外表发生很大改变。所以就有了人养玉的说法,但这仅指软玉。

翡翠属于硬玉,密度高,结构紧密。一般情况任何东西很难浸入。是不可能通过佩带和盘带改变其外表特征,只能略微增加点亮度而已。

所谓玉养人,并不是说玉石有益人体健康。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证明这一说法。那都是商家的噱头。从理论上讲,玉石析出的微量元素可以忽略不计,不可能被人体皮肤吸收。相反,如果某些玉石本身含有放射性物质,其放射线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举个例子,珍珠可以美容,但佩带珍珠并不能达到美容的效果,还需要磨成粉状才能发挥功效。

古人认为玉有君子之德,常年佩带、把玩玉石,可以随时提醒自己修身养德,逐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这才是玉养人的真正含义。

问题四:带翡翠吊坠有什么好处 翡翠挂件具有养生的功效

翡翠挂件的养气愤但愿理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明。翡翠挂件石产品直接用于健身保健的有:翡翠挂件枕、翡翠挂件垫、健身球、推拿器、手杖、翡翠挂件梳,对人体具有养颜、镇定、安神之疗效,长期使用,会使你精神 焕发,延年益寿。专家以为:白翡翠挂件有镇定,安神之功;青翡翠挂件避邪恶,使人精力旺盛;

岫岩玉对患者很有效, 能进步人的生养能力;翡翠能缓解呼吸道系统的病痛,能匡助人克服抑郁;独翡翠挂件润心肺,清胃火,明目养颜;玛瑙清热明目;老翡翠挂件解毒,清黄水,解鼠疮,滋阴乌 须,治痰迷惊,疳疮。 。故有中医所说“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常常佩戴翡翠挂件器却治好病”

道理就在于此。据化学分析,翡翠挂件石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铜、硒、铬、锰、钴等,佩戴翡翠挂件石可使微量元 素被人体皮肤吸收,活化细胞组织,进步人体的免疫功能。倘佩戴翡翠挂件手镯长期的良 性推拿,不仅能被动除视力恍惚之疾,而且可以蓄元气,养精神。

问题五:带翡翠吊坠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 玉里的微量元素可以作用于人的身体,再者一般佩戴玉器的位置都是人体的穴位所在,经常佩戴对人体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问题六:佩戴翡翠吊坠有哪些好处 促进血液循环 :腕部是身体血液循环的结尾,而回流的血液全凭心脏的压力来完成,若是佩戴手镯,能够有用推进血液的循环,也能够起到 成效,这是物理效果。

保健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石具有“除中热、解烦闷、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疏血脉、明耳目……等功用,天然翡翠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首要有氧化钠,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等等,正所谓“人养玉三年,玉养人终身”,由于佩戴手镯时是直接和肌肤触摸,天然的玉有“十宝九裂”的说法,这是由于大多天然的玉石都是有裂的,它能够吸收人身体的体液,其间的矿物质也能够滋养人终身,好处不言自明。

护身 :翡翠护身,安全终身:戴金显富有,戴玉保安全。从古至今都有玉能驱魔辟邪、护身挡灾,使佩戴的人满意吉利、安全顺畅的说法。

漂亮的饰品:天然玉石色彩艳丽,硬度好,亮度强,在女人的饰物中,尤其是手镯,成为了永恒的流行饰品,手镯已经流行了几千年,却还会继续流行下去,因为佩戴手镯,不单单是好看,而且对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收藏价值:天然翡翠都具有必定的保藏价值和保值性,翡翠原材料节节高升,缘由之一就是翡翠资源越来越少,之二是翡翠现已成为绿色时髦盛行的开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天然翡翠,特别是宝石级另外翡翠更是金钱难求,高级翡翠制品价钱也屡创高,其增值之快是古玩、邮票和书画等其他出资种类难以比较的; 至于中低等级低翠,由于价格不高,可作为一般饰品,也有必定的增值率。

问题七:带翡翠吊坠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 从传统文化来说有图腾加持的心理功能,从翡翠质地来说,微量元素是能释放出来的,百利而无一害!

问题八:女生经常带翡翠吊坠有什么好处呢? 翡翠镯子,她有肌肤美白嗯,保护皮肤的女性带是最好了

问题九:带麒麟翡翠吊坠有什么好处 为古代大瑞兽之一 象征送子、长寿,也可以为拥有它的主人祈福事业顺畅、才高八斗,这般跃然翡上的美好寓意道出了人们心中的希望

问题十:女人戴翡翠吊坠的好处 古代主要为使走路稳重,有淑女风范而设。

提升气质:脖子上戴玉可以为人体起到修饰作用,会脖子的线条显得更加修长,使人看起来更加优雅美丽。而且脖子上戴玉还能提高佩戴者的个人气质,让人更有魅力。

愉悦心情:佩戴玉石吊坠有着愉悦心情的好处,玉石吊坠制作精美,佩戴在身上能显得人美观大气,使自己的心情变好,玉石吊坠佩戴的时间长了,可以展现出人优雅的一面。

玉保养注意事项

1、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在拿动和摆放玉器时,要避免与硬物碰撞,虽然玉石的硬度较高,耐磨性也较大,但玉器也比较脆,很娇嫩,受碰撞后很容易裂。  

  2、避免阳光暴晒。玉器一定要避开阳光的暴晒,玉遇热容易膨胀,会引起开裂,石化等不良反应,因此一定要远离热源,比如翡翠忌讳开水煮。 

3、避免汗液侵蚀。众所周知,汗液带有盐分、挥发性脂肪酸及尿素等,玉器接触太多的汗,佩带后又不即刻抹拭干净,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有的鲜艳度。

1、有益健康。俗话说的好“人养玉,玉养人”,戴玉有益于健康,有其客观依据。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珍在其传世之作《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石具有除中热、解烦闷、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疏血脉、明耳目等功效。在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医药、藏医药中,就有许多属于翡翠的矿物入药,如珍珠、紫石英、辰砂(鸡血石)、磁石、阳起石、寒水石(方解石)、滑石、绿松石、琥珀、雄黄、雌黄、石膏等等,用于治疗疾病,保健养身。经千百年来科学研究和人民群众用实践证明,这些矿物(珠翡翠)确有一定的医疗或保健作用;据现代矿物医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研究的结果表明,翡翠确有一定的医疗保健效果:某些翡翠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锌、镁、铁、硒、铬、锰、钴、铜等。经常佩戴翡翠饰品,可使这些微量元素通过人体的皮肤、穴位进入人体,由经络及血液循环而遍布人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补充人体欠缺、平衡生理机能、保健延年的作用(但这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根据玉石特有的保健医疗功能、心理调节功能及具有低温的物理特征,结合国中医学说中倡导的头凉脚温的养生理论,人们早已开发了用数十块小玉石片镶嵌连接成的保健用品——玉枕。玉枕在与人体接触时会产生静电和磁场,使人体头部的穴位在休息和睡眠中得到柔和的按摩,临床试验表明,长期使用玉枕能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对神经衰弱、美尼尔氏综合症、颈椎病及头痛等病症有一定疗效,对脑梗塞、脑部疾患后遗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古代的某些权贵使用玉器按摩、健身的史实不必说,就是到了现代,人们还使用玉制的按摩器保健,由此可知,宝石确实有一定的抗病防衰、延年益寿的作用,佩带翡翠的好处有益于身体健康

2、其实长期佩带玉器,也有吸收身体浊气的功效,而且玉器本身也会变得通透,明亮玉养人,人养玉!但是玉可以戴活的,长期戴在身上人体的37度恒温可以改变玉里面的分子运动使玉器变得通透润泽,所谓人养玉,玉养人就是这道理翡翠里的絮(结晶物)是不可能消除的,里面的分子结构也不可能因人体而改变,翡翠之所以在长期佩带后润泽是因为翡翠是亲油脂的特性,翡翠在人体的皮脂的”滋润”后,变的更光泽戴玉石的话,有条件的,选择蓝田玉、和田玉中的仔玉,这两种是水产玉,与人体气息、体温相得益辉,互相感应“戴活”,说一个人戴上一块自己非常喜欢的玉件,终年累月不离其身,这块玉石就会产生“灵气”,可以和主人同呼吸共命运,因为已经把这块玉石给“戴活”了。

3、使人心情舒畅。翡翠本身使人产生了美好的心理感觉,心理上的愉快安宁必然会对人的生理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使人身体健康。佩戴宝石饰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佩戴饰品的过程中,人们通过静观、把玩和欣赏等过程,会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从而使精神愉悦、身心舒畅。

玉石摆件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很多朋友都喜欢在家里摆个玉石貔貅,玉石神像之类的,还有很多人也喜欢把它们摆在办公司里,也有很好的风水作用。玉石摆放的时候是十分需要注意风水的,那么玉石摆件都有什么作用呢?一起来玉器风水摆件看看吧。

玉石摆件的观赏作用

家里摆放的玉石摆件不用购买太贵重的材质,因为这类用来赏玩的摆件主要是发挥观赏性,所以大家只要挑选情态比较奇巧,色泽动感丰富的摆件,而不用太刻意追求玉石品质。要知道高品质的玉石小小一个吊坠就要数万,摆件的大小很多家庭都承不了的。

观赏类的玉石摆件适合放在客厅的博古架上,配合射灯能营造更好的观赏效果。这样客人到了家里,从客厅的装饰就可以感受到主人的文化涵养,而整个家居氛围也感觉很典雅舒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气质挡都不但不住。玉石摆件的档次是其他摆件不能比拟的。

玉石摆件的风水作用

玉石摆件是具有风水作用的。风水中认为玉是灵石,可以沟通天地灵气,给家里带来良好的风水。在家中特定的位置摆上玉石观音、玉石麒麟、玉石貔貅等等,能给家里带来好运,逢凶化吉。所以玉石摆件具有风水作用,如果是购买的风水性质的摆件,就需要更具相应的风水要求来摆放。

玉石摆件的典故

我国自古以为正人如玉,谦谦正人也就必会戴玉。玉石文明和中华历史文明同样悠长,它的精神被作为正人美德,用来惊醒世人。所以在家中摆放玉石摆件,是很能体现主人之文明涵养的。

具有文化典故涵义的玉石摆件,合适放在书房里,摆放在书桌或书架上都很好。摆件体积不必太大,但一定要有所典故,梅兰竹菊,青松翠柏,这些都是十分赋有文人情调的造型。摆放这些样式的玉石摆件,相较一般的玉屏风、玉如意也更有意义。

在佛教中,佛珠或玉吊坠在香上转几圈,通常被称为“加持”,它表示一种虔诚的供养和祈愿。加持的过程被认为可以向佛菩萨表达敬意和祈求,同时也可以向众生传递慈悲和善意。

具体来说,加持佛珠或玉吊坠有以下几种意义:

1 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2 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3 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4 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

需要注意的是,加持的过程应该是由寺庙中的高僧或有一定修行成就的人来进行的,而不是随意进行。同时,即使加持过的佛珠或玉吊坠,也应该按照佛教的传统使用,而不是将其视作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戴玉贵人有什么讲究

摘要

贵人用玉可以算是“从头到手、从生到死”。从头到手是说从头部开始全身佩戴、装饰玉器,最远处到达手部;从生到死是说生前全身佩玉,到了死后依然要全身使用葬玉。

玉覆面在两周盛行一时,玉面罩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干件玉器按人体面部大小形态缝缀在布料上,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专门而作,有的似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并而成,每套中的各件数量不等,各呈扁平形,边角有穿孔供缝缀用,使用时凡有饰纹部分皆朝死者面部。也可以说玉衣实际是将玉覆面所带动的风俗,一步一步搞扩大化而最终达到的顶点,因此,这两种东西可以视为一体,它们是贵人们最后的荣光和玉缘。

第二编 第五章 贵人的宝玉第二节、贵人用玉

一、贵人用玉准则

贵人当然也分大、中、小号,不是所有量级的贵人都能做到浑身是玉,不过就算最小号的贵人,也必然是会有一些玉在身上的。总结说来,贵人用玉可以算是“从头到手、从生到死”。从头到手是说从头部开始全身佩戴、装饰玉器,最远处到达手部;从生到死是说生前全身佩玉,到了死后依然要全身使用葬玉。

上面说了中国官制的变化,要知道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混进贵人的行列都不是件省心的事,规矩太多,规矩后面的门道也太深。这里我们就要先说说贵人们戴玉的规矩,那就还是要先从中国思想体系最核心的地方说起。《礼记·玉藻》:“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这是中国佩玉等级制度的根,后世各朝代的用玉制度基本都参照它而来,它的理论基础还是“礼”。

这个等级规定有两个有趣的地方:一个是它不光是玉,连佩玉的绳子也一并规定好了;另一个是悄无声息地把孔老夫子塞了进去,可又显得极不合群。组绶就是用来系玉的丝带,是用多股丝线编成的,这就让它可以进行颜色组合,也就是彩绳。佩戴用黑丝带系起的白玉;诸侯佩戴用红丝带系起的山玄玉。郑玄的注里说:“山玄、水苍,如山之玄、如水之苍”。看起来山玄玉就是淡黑色的玉;纯是黑色发赤黄,水苍玉就是深青色的玉,那么大夫佩戴的就用黑中带赤组绶系起的深青色玉;瑜玉有两种解读。一种是说瑜玉就是红色的玉,那么它很可能是玛瑙;一种是孔颖达的疏,说瑜玉就是美好的玉。从上面各个级别佩玉都讲究颜色看,我们还是相信之一种说法吧。綦是苍青色之意,那就是世子佩戴用苍青色丝带系起的红玉;瓀玟乃石次玉者,也就是今天考古学所说的“假玉”们,就是松石、水晶、玉髓之类,士比之真正的贵族要差一级,所以只能佩戴用丝带系起的“假玉”。

唐青玉花卉纹带銙 和玉即所谓水仓玉

辽青白玉镂空飞天 发淡黑色的和白玉即所谓山玄玉

把这个佩玉的规则序列展开之后发现了非常重要的文化信息:

为什么要把玉和系玉的丝带配成套来规定?我们知道一个名词叫作“礼乐制度”,礼崩则乐坏。礼代表规矩和秩序,乐是它外在的艺术形式用以人心。佩玉既然是按照“礼”来安排、是“礼”的表现,那么当然还要有一个东西来代表“乐”与之配套。它就是同样具有一定艺术观感的彩色丝带。因此玉和丝带的同时被规定,对应着“礼乐”体系。白玉系黑丝带,黑、白分明,这、阳之喻,是中国最核心的思想,则万物自清。要知道最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所以古代皇帝祭天时总要自称“统领山河、协理”。诸侯是淡黑色玉配红丝带,世子是红玉配苍青色丝带,正好相反、相对应的两套颜色!原来这是一对父子的装束,这又是一组阴、阳关系。分配给士的是“假玉”,因为士的地位称不上真正的贵族,玉以明礼,所以按照秩序就给他安排了“假玉”。但同时分配给他的丝带却是五方颜色中地位更高、居于中心的,玉和丝带的这一卑一尊无疑又是一组取得了的阴、阳关系。

唐水晶八瓣花式盏

所以,在这套指导了中国历代用玉制度的原则背后,就是中国哲学最核心的东西——“礼”和阴、阳。也就是儒和易,以易为本、以儒为用就是中国历史两千年的动能 。

孔夫子也被这个体系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人家都是规定的级别或职位,只有他老人家是个有名有姓的人。可见这个系统一定是在西汉董仲舒以后才确定的。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这又是《礼记》为汉儒伪托之作的一个证据。其实按照孔子作过鲁国大司寇的身份,他应该属于大夫这个层次,理应佩水苍玉而纯组绶。可在这个体系里,至先师偏偏别出心裁地戴了个配上苍青色丝带的象牙环,可见后世的硕儒们如此安排,定有他们的私心杂念。这个私心大概就是:他们需要让孔子成为 而不是凡臣;需要孔子具有一种既在世俗功利体系中,又高于这个体系的超然地位。因此孔子既在这个贵人的用玉等级秩序里而又特立独行,他佩戴的是同样很珍贵但又绝不是玉属的象牙。象牙的颜色是牙白,也就是偏一些色的白,而这个象牙环上系着的丝带是苍青色,就是偏一些色的黑。这是一个巧妙的安排,它和一样直接统领了阴、阳,但又稍低一点——没有使用的正黑与正白。这就暗喻了孔子的地位,应该是比略矮一肩而远高于他人的。换句话说就是,是在用王权着天下,而孔子代表的儒们是用思想着天下——事实上从西汉后期直到清朝,中国确实一直在这样一种格局下存在着。

二、用玉制度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套原则是如何指导后世用玉的,就拿“尚玉”的唐朝来说吧。因为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帝国里,汉、唐、清是控制了西域,玉料 最为充足的。但汉时用玉制度还未臻成熟、清时玉已经进入了世俗化时期,因此以唐为标本最为合适。各朝代的用玉制度一般都 在服饰制度里面,唐代的服饰制度包括冕服、朝服、公服和常服几大部分,当然皇帝和皇太子的服饰是自成一系的。根据《旧唐书》和《书》里《舆服志》的对比, 用玉有如下规定。

首先是皇帝与皇太子:

皇帝与皇太上用的玉全部是白玉。他们所着的所有冕与冠上的导和簪都是玉制的,所谓的导就是冕冠上横贯冠体与发髻的那根大发簪。他们身上挂两副白玉佩,腰间系白玉带銙的革带。腰间同时还会配一柄玉具剑——在剑柄与剑鞘上镶嵌的玉称之为玉剑饰;饰玉的剑称作玉具剑。一副完整的玉具剑由4个玉饰物组成,它们分别是剑首、剑格、剑璏、剑珌。

湖北江陵望山出土越王勾践剑 此剑可称是中国青铜剑的巅峰之作

故宫博物院汉代玉具剑

玉具剑本来是与青铜剑伴生的,它的形制完全是按照青铜剑的要求而设计:玉剑首是圆的,中间有孔洞,用以安插固定于棍状的青铜剑柄顶端;玉剑璏实际是一个长条形的别子,它固定于剑鞘之上,用以将整个青铜剑竖着别在革带上。也因此,我们看到的汉以前的贵族画像,他们的佩剑都是从肋边竖着来,而不是像后世那样横着悬于腰下。这是因为青铜柔脆,无法制成大尺寸兵器。因此,青铜剑远比铁剑短小,竖着别在腰上,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玉剑格呈较宽的矩形,因为青铜剑较铁剑宽又短。所以与后世铁剑剑格不同,青铜剑剑格两端几乎与剑刃平齐;玉剑珌是方形或梯形的,这依然因为青铜剑远较铁剑短宽,因此其剑鞘便也显得短而宽,如果尾部如后世铁剑鞘似的成圆弧形便不美观,是以青铜剑鞘尾部采用方形或梯形。玉具剑起源于西周,成型于东周,盛行于战国至两汉,是与诸侯贵族标示身份的重要宝物。尤其战国与两汉的玉具剑,极尽巧思与精美,同时体现着威严与华贵的风韵。

再看品官:

1、头上之冠

唐代大臣还可以按《周礼》之说在大典礼上按品级穿戴相应的冕服,因此冕冠是更高级别的冠,但臣子之冕不可用玉簪、导,需以角为簪、导。

冕冠之下等级更高的是冠,按《书》,“五品以上冠双玉导、金饰”。武官与卫官着公服时头上戴的叫平巾帻,按《书》,“平巾帻金饰、五品以上兼用玉”。

宋·聂崇义《三礼图》所载冠

河南邓县画像砖墓(南朝)画像砖 牵马武士所戴即为平巾帻

2、身上之组玉佩

按《旧唐书》,“诸佩,一品佩山玄玉,二品以下、五品以上佩水苍玉”。从这一点看,完全遵照了《礼记·玉藻》的原则,佩白玉,一品对应了古诸侯佩山玄玉,二品至五品对应了大夫佩水苍玉。

3、腰间之带

按《书》起梁带之制“三品以上玉梁宝钿,五品以上金梁宝钿”。这里的梁就是带銙,三品以上可用玉带銙,也就是唐代三品以上方可使用玉带。

4、常服

按《书》,“亲王及三品、二王后服大科绫、罗,色用紫,饰以玉”。这里的二王指的是北周和隋两代的皇室后裔,也就是唐朝的亲王、宇文氏和杨氏的直系帝裔以及当朝三品以上的,常服上的饰物可以使用玉器。

从唐代的制度可以看出,在《礼记》的原则之下,一个有着充足玉料的王朝依然小心谨慎地发放佩玉的许可证,五品是一条线,五品以下就没有佩玉的资格了。那么唐代的五品大概是个什么官呢?按《大唐六典》,京县的县令是正五品上,用我们今天作比较就是下属各区的区长,他们是可以佩玉的;而畿县的县令就变成正六品上,也就是相当于今天下属各县的县长,他们就已经没有佩玉的资格了。可见,佩玉对于古代的贵人们是一种多么严格的身份界定。

当然,也有一些佩玉朝廷不大管,而给了们一定自由空间。比如头上的冠和帽正,手上的指环和板指。这里的冠同各朝《舆服志》里的冠、远游冠、进贤冠等不同,指的不是这些属于正式礼服、朝服一部分的冠,而是属于休闲服装一部分的冠,也就是束发冠)。这种冠不大,通常仅仅是能够把发髻扣住就可以了,它很多时候外面还会再套上纱帽(比如明朝都是在束发冠外再套纱帽或方巾的)。可见它就是一件有钱、有地位者的发髻外包装而已,因此朝廷不予干预。朝廷一不干预,它就展现出了极强的艺术性,有各种各样的极具创造性和美学价值的样式出现,它的材质有金、银、玉、犀角各种。玉束发冠是非常多见的,同时发冠上用以贯穿发髻的玉簪子自然也就大行其道。

江苏吴县出土宋代白玉束发冠

明青玉束发冠

自从南北朝后期出现幞头这种从头巾演变来的帽子之后,它就一路演变,从软到硬,从拼接型到一体型,最终形成了纱帽,也生了一种新的玉头饰——帽正。就是传统戏服里乌纱帽前面正中必有的那一块或方或椭圆的玉片,这个东西乌纱帽上用,家居的纱帽上用,文士的方巾上用,最后清朝的日常瓜皮帽上也用,成了最有生命力的男性玉头饰。

明双龙盘寿帽正

明双龙寿字帽正

环起源极早,良渚文化就已经有出土,它一路走到今天,几千年从未离开首饰行列,可以说是玉饰品里最为长寿的。不过,对于手上的玉饰品来说,环或玉戒指称不上王者,真正如雷贯耳的是玉板指。扳指的前身叫做韘,《说文解字》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它是一种护手的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韘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几千年来,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玉板指后来慢慢演化成了一种著名的玉器,就是“玉韘”,俗称“鸡心佩”,它已经从人的手指上转移到了腰间,成为一种极富盛名的玉佩。而桶形板指则在清朝八旗的手上登峰造极。满族人入关后,大量贵族子弟不再习武,却仍然配戴扳指,由于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鹿角、发展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的原料。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扳指也由此成为现在玉器收的一大宗。

安阳妇好墓出土商代晚期玉韘

韘形玉佩(俗称鸡心佩)

韘形玉佩(俗称鸡心佩)

清中期白玉雕双骏扳指

三、用玉保卫的灵

这些说的都是贵人们活着时佩戴的玉饰物,当他们面对死亡时陪伴他们的依然是玉,这就是古玉中的一大门类——葬玉。葬玉作为一种制度和文化,有它自己的起源和背景,我们将在本书的第四编中详细介绍,这里只简单说一下最为重要,也是最后保护着贵人们,最后能显示他们身分的两种大型葬玉,玉衣和玉覆面。

玉衣是供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葬服,又称玉柙或玉匣,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并以金丝、银丝或铜丝相连而制成的。分别称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 玉衣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而幕”和“缀玉衣服”。1954年至1955年,在洛阳中州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中,面部有带孔的玉片,按五官的位置排列,上也有玉片,这可能是玉衣的前身。

广州南越王墓丝缕玉衣

玉衣至汉代才正式见诸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衣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在汉代,玉衣是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的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但在西汉时尚未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故已发现的西汉诸侯王的玉衣,既有金缕,也有银缕、丝缕。到东汉时则实行了严格的玉衣等级制度,只有帝王才有资格在驾崩时穿金缕玉衣,而诸侯死去时只能穿银缕玉衣,一般的贵族和长公主只能穿铜缕玉衣。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丕做了魏国的皇帝,他认为使用玉衣是“愚俗所为也”,在公元222年下令废除了以玉衣随葬的制度。至此,从西周初到两汉鼎盛的玉衣随葬制度退出历史。

古人曾认为玉可以保证不腐烂,正是缘于这种说法,西周时期,一种特殊的丧葬用玉―――玉覆面出现了。它用各种玉料对应人的五官及面部其他特征制成饰片,缀饰于纺织品上,用于殓葬时覆盖在死者面部。当然,这种奢华的丧葬品仅出现于贵族墓葬中。玉覆面在两周盛行一时,玉面罩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干件玉器按人体面部大小形态缝缀在布料上,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专门而作,有的似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并而成,每套中的各件数量不等,各呈扁平形,边角有穿孔供缝缀用,使用时凡有饰纹部分皆朝死者面部。也可以说玉衣实际是将玉覆面所带动的风俗,一步一步搞扩大化而最终达到的顶点,因此,这两种东西可以视为一体,它们是贵人们最后的荣光和玉缘。

以上就是与戴玉贵人有什么讲究相关内容,是关于孔子的分享。看完玉贵人吊坠有什么说法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1、戴翡翠对人体的好处有许多,长期佩戴具有翡翠有着养颜美容,延年益寿的功效。翡翠含有人体所需的硒、锌、镍、钴、锰、镁、钙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散发的启动波和人体细胞的启动波是同一种波动状态,人体细胞随着从翡翠饰品散发出的波动产生共鸣和共振,使人体细胞组织更具活力,并促进血液循坏、增强新陈代谢、及进排除体内废物。

2、玉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经常佩戴和使用玉器(如玉镯、项链、戒指、玉席、玉枕等),由于摩擦皮肤与穴位等作用,对经络血脉皮肤等有多种好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843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