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猪有什么特点?

汉代玉猪有什么特点?,第1张

玉猪在汉代墓葬中有较多的发现,一般都置于逝者手中,为丧葬使用的玉握。

有两件汉代玉猪,其一长112厘米,高29厘米,另一长117厘米,高26厘米。两件作品所用皆为新疆玉,颜色不同,一件玉呈青绿色,另一件玉呈青白色。圆柱状,底面较平,两端略作切削以呈猪首及猪尾的外形,又以粗阴线界出眼、耳、四肢,雕琢简练朴实。

在汉代及稍后时代的丧葬礼俗中,玉猪的使用较为流行,其中的一些作品四肢直立,头、臀部隆起,形象较为真实。

玉猪龙是各种动物的最早期胚胎形象,包括人类,即人和动物最早期胚胎。也就是说玉猪龙是胚胎而且非某种特定动物。

人类最早接触的猪,只能是凶猛的野猪,在人类早期与野猪的搏斗中,人类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胜利者,野猪的獠牙和健壮的体魄必定成为人类羡慕的对象,这种由羡慕而成的崇拜,使野猪成为人类的崇拜物,成为某个氏族的图腾。这样就会产生以猪为原始形态的艺术品,猪的雕塑品就出现了。在红山文化分布的区域,发现了一些大型的石雕猪,就是最好的证明。 随着人类对猪的认识不断加深,必然会出现豢养猪驾驭猪的能手,而当猪以玉猪龙的形象出现在红山文化玉器上时,人类逐渐把它升华成龙。所以《左传》中说的豢龙职业,应该是早期的豢猪能手。

人类用猪创造出“家”这样一个“屋顶下有豕”的文字,说明我们原始先民的生活与猪实在是太紧密了。当红山文化已经出现宗教祭祀和神灵崇拜时,猪就自然而然会成为原始先民的通灵之物和权力的象征,这样猪的形象就会逐渐演变成龙的形象。可以这样说,龙形象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发达的标志,也是宗教生活的需要。当中国古代文明开始向蒙昧时代告别时,龙的形象就出现了。玉龙,它是文化的象征,也是原始社会礼制、等级和权力逐渐强化的产物。[

这种习俗较玉握,玉握为死者手中握着的器物,玉葬器之一。古人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和权力。新石器时代是以兽牙握在手中;商周时期,死者手中多握数枚贝币,因为古人认为贝是财富的象征。到了汉代,则在长条圆柱上加琢单线条,也就是汉代最常用的汉八刀雕法,雕成一只玉猪。因为猪是财富的象征,因此玉猪成为汉代最流行的玉握。另外还有以璜形玉器作为玉握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猪,简直就是一个宝藏动物。不仅全身都是宝,名字都能用来夸人。别看现在说起猪都是有那些负面的含义。但是,在历史上,猪真的是一个吉祥的寓意。

古时候经常有六畜的概念,也就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六种动物。指的是猪、马、羊、犬、鸡、牛。其中猪是榜首的位置,这是因为猪特别让人省心,饲养过程中会减少人劳动力的付出,但是它的口感还不错,另外也有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所以,猪的位置还是很高的。另外,在古时候,人们为了方便自己能随时去照顾它们,会把它们养在跟自己卧室比较近的地方,最早的家字也是这么来的。豕是猪,给它盖个地方生活就是家了。

接着在说说猪带来的吉祥寓意。猪,看看它的体态就知道是很富态的,而且母猪特别能生,一般生产都是一大窝。要知道对于古人,他们都是会将那些生殖能力强的动物供奉起来,猪的多产也是表示他们对子嗣的渴望。还有就是猪有时候就是意味着财富,毕竟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猪肉的价格都是不菲的,所以猪对于家庭来说是富有的象征,当时猪也被人称作为“乌金”,都是财富的意思。还有猪蹄在那时候特别适合送个准备要考试的考生,算是一个好彩头,希望他们能一举高中,金榜题名。不过,至于能不能考上,这个更多还是看读书人自己的努力。

虽然祭祀的分类很多,但是无论太牢还是少牢,区别只是没有牛,猪可是必需品。猪的好处那么多,以至于当时一些民族认为猪是上天给予的赏赐,他们能通过猪跟上天沟通。所以有一些民族会有猪头作为祭祀的祭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104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