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以大米为衡量单位,推算过银子的价值,虽然换算数字不一定准确,换算方法却值得参考。
可以,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是卖给银行,卖给银行可能是最划算的,但肯定是最困难的,因为别说你的金条对于银行来说是“来路不明”,即使是银行自己发售的金条,建行的也不收工行的,工行也不收中行的,就是因为认证起来困难啊。不过你可以多找几家银行谈一谈,办法他们肯定有,就看愿不愿意给你办。
二是卖给当地收金的,卖给当地收金的就简单了,基本上好多金店自己就收金,不过也是只收自己卖出去的,但是你把你的东西拿去他们肯定会感兴趣,也有检验的方法,手续也比银行方便快捷,但是出的价钱要比银行低很多。
三是当给当铺,做死当。
:
金条来源于古代的货币流通,更多应用于收藏和投资领域,全球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都储备和流通有自己署名金条,比如上海黄金交易所标准金条。
金条分为盎司金和克金,国际上通用的为400盎司(合125公斤)的金条。
金市场上的投资品种主要分为实物黄金投资和在实物黄金基础之上派生出来的黄金投资衍生品,衍生品主要有黄金期货、黄金期权等等,而实物黄金投资则主要有金条、金币和金饰品等等。
金条的价值取向又如何呢?金条类似于金币,主要分为收藏的纪念性特制金条和普制投资金条。纪念性特制金条一般同样会以高于其金原料价值以上较高的价格来发行,其价格一般是固定的。比如我国近年发行的贺岁金条、2008奥运金条等都属于纪念性特制金条。普制投资金条和普制金币主要区别是规格上的不同,典型的普制金币通常有四种型号:1盎司、1/2盎司、1/4盎司和1/10盎司,规格普遍较小,但是也有1公斤、10盎司、2盎司和1/20盎司的金币;而金条的规格相对于金币而言则偏大。
目前我国黄金投资者在选择金条、金币投资时往往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要是金条、金币应该都是一样的价格、一样的品质、一样的投资功能,而其实不然。
但是,不同金商发行的投资性金条其交易成本、流动性也存在不小差距,特别在我国尚显混沌的黄金市场更是如此。同一品种的投资性金条,有的每克来回交易成本三五元,有的高达十几元。此外,流通性也应该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有的金条在金商铺面进行销售与回购,有的金条则通过银行进行销售与回购,有的金条会设置其它的回购条件,比如只在特定日期进行回购,进而使得其流通功能受限。而金条、金币本身的品质也是投资者需要留意的问题。
投资渠道
一是场内交易,如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交易,即黄金生产企业、黄金饰品企业、黄金经纪商、黄金代理商、商业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二是场外交易,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在商业银行、金行、珠宝行、金银首饰店进行的金条交易。目前我国的个人黄金投资者主要是在场外进行交易。购买金条最好选择回购有保证而且价差不大的金条,例如招商银行代理买卖的高赛尔金条,其9月23日下午的买卖报价分别是12149元/克和12099元/克。买卖相差05元,加上买卖时加工费的价差每克要支出15元。
三 银行投资性金条,银行目前销售的投资性金条主要有自主品牌金条和代理销售金条两种。在自主品牌金条方面,有工行的“如意金”、农行的“传世之宝”、建行的“建行金”和中行的“龙凤金”等。这些产品的特点是成本较高,因此不利短期炒作,适合中长期投资。
参考资料: -金条
古代金条是多少克:中国汉代以后黄金并不作为基本货币使用。仅在某些情形下表征一定的价值。所以在清中叶以前,黄金都是铸成金锭流转的。而且中国古代金银都以两作为基本单位,十六两为一斤。所以中国古代没有按“克”为单位的金条。
如果把古代的一斤当成500克,一斤等于十六两,以此为据的话,古代一两黄金3125克。(也有说古时一斤600克,那么一两就是375克)
所以,古代一两黄金3125克。
看到金叶子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是叶子形的金子,实际上金叶子是方型、带铭文的金箔,更像一页纸。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以前民间交易大多用的是铜钱,金银只有大宗贸易里才会使用。金叶子现在一般认为是出现在南宋,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达,民间贸易和对外贸易频繁,大宗的交易使用铜钱携带不便,所以价值较高的黄金、白银就成为首选。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使用金银是以重量计其价值,而不是金币形式,这就使得金银在流通中有着多种外形,以黄金为例,常见的有金条、金锭、金砖、金瓜子、金叶子等。金叶子呈薄片状,最大的优点是易于携带,可以夹在行李里或者书里,甚至衣服的夹袋里也行,不容易被贼人发现,比较安全。
金叶子上会标注铭文,注明成色、铸造地等信息,以便验证,也是为了加强信用。金叶子的大小并无固定规格,在温州曾经出土过宋代的金叶子,重40克,大约是一两多一点,而另外一种出土的金叶子则是四张一组,加起来正好38-39克,差不多是二钱五分一张。
实际上因为黄金质地柔软,在使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切割使用,非常方便。漆匠使用的金叶子,其实就是当金箔使用,直接覆盖在物品上面。在传统工艺里,有些物品就是用这种方法镀金,比如佛像等,还有一些是先贴上金箔或银箔,然后再上漆,这样的物品会更加美观。
南宋时的金叶子,重一两,上面铭文为 "陈二郎 十分金 铁线巷",标明了铸造者、成色和铸造地等信息。
宋代的金叶子
清代的金叶子,铭文上注明是云南所铸
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关注小编,每日分享历史知识,历史趣事,历史见闻。
在民国时期一个小金条大概有一两左右,但是已经能够购买两亩良田,按照金价的换算一个小金条在如今值两万块钱,而大金条足足有十两,那么就值二十万所有。
:
1、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中国的国家名称和年号。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
2、黄金(Gold)是化学元素金(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3、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炼”就是金的化学稳定性很高,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必担心会氧化变色。即使是在熔融状态下也不会氧化变色,冷却后照样金光闪闪。密度大,手感沉甸。韧性和延展性好,良好导性。纯金具有艳丽的**,但掺入其他金属后颜色变化较大,如金铜合金呈暗红色,含银合金呈浅**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状,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状的原因,纯金首饰也易被磨损而减少分量。
4、黄金虽是一种很柔软的金属,但不及铅和锡两种金属。在纯金上用指甲可划出痕迹,这种柔软性使黄金非常易于加工,然而这点对装饰品的制造者来说,又很不理想,因为这样很容易使装饰品蹭伤,使其失去光泽以至影响美观。所以在用黄金制作首饰时,一般都要添加铜和银,以提高其硬度。
5、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在空气中甚至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但在特定条件下纯氧除外)金在高温下都不会和氧气与硫反应,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比银强(银在1500度会氧化生成氧化银,金即使在3000度以上也不和氧气反应)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金就会被氧化一。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国曾对东北进行过一次大开发,这次开发除了让东北恢复生产力以外,更是想要寻找日本人在东北遗留下来的一些宝物。要知道在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曾在我国掠夺了无数资源和珍宝,而东北作为日军的大本营,很多地方都藏匿了日本人搜刮来的宝物。而在经过不懈的寻找后,我国工作人员果然在东北发现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财富,那便是600多吨金条。
在东北发现600多吨金条的事迹被揭露以后,日本方面很快就引起了剧烈的反响,对此有不少人表示这些金条是属于他们的!那么,这些金条到底是谁的呢?又到底归谁呢?
而在经过专家的研究和查证后,终于得到了这批金条的来源。原来,这些金条是由之前日本的一支满洲里驻军埋藏起来的,但日本人并不是金条真正的主人,今天真正的主人其实是来自于一个俄国匪军军官,叫做佩德罗夫。这个人是沙俄政权的一个将军,由于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因此,佩德罗夫不得不逃离沙俄。他向盘踞在日本的军队寻求庇护,并在出逃时公然从皇宫里抢劫了60多箱黄金,共600多吨金条。到达东北后,日本人非常觊觎佩德罗夫手里的金条,于是巧取豪夺,将佩德罗夫的金条抢了过来。但日本军官并没有将这件事上报天皇,而是悄悄地藏了起来,他们打算找一个好的时机,悄悄的将黄金运回国内,占为己有。
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始终没有机会离开东北,直到抗战结束后才被遣送回国内,却再没有机会再回到东北拿走黄金。直到这600多吨黄金被发现,他们才慌忙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日本的首相。因此,日本才叫嚣黄金是他们的。
但尽管如此,发现黄金的工作人员也根本没有理会日本的警告,而是直接将黄金上交给了国库。要知道这笔黄金对于新中国政府而言是相当关键的,毕竟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于我国的发展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而作为在二战中战败的失败者,日本人对此也毫无办法,只得忍气吞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