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造翡翠就像人造钻石一样是人工模拟天然宝石的形成环境制造出来的类天然宝石产品,具有天然宝石的一定特征。人造翡翠是根据超基岩性岩体广泛分布有蓝闪石、阳起石片岩和绿泥石片岩,在高温和超高压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翡翠这一过程进行仿制。大体可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制成非晶制翡翠玻璃料。即采用硅酸钠和硅酸铝试剂及含致色离子的试剂,按翡翠构成成分含量进行配方,放入器皿中混合并研细后放入坩埚,再将坩埚摆在马弗炉中加热到1100摄氏度,并恒温几小时后冷却,便可以得到带色的翡翠成分非晶质玻璃料。 其次是制成晶质翡翠玻璃料。将带色的非晶质翡翠玻璃料粉碎到125目以上(即粒度小于0125毫米),放在600千克/厘米嵌样机上,加热预制成14X15(毫米)的圆柱体或14X6(毫米)的圆片;然后把预制成型的圆柱体或圆片放入高纯石墨坩埚中,在140摄氏度的烘箱中烘烤24小时以上;再将坩埚放入六面压机的压腔,启动压机使六面顶合拢,在长时间增压、通电流后断电、卸压,即可得到晶质翡翠玻璃。 合成翡翠玻璃经X射线粉晶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成分分析、硬度测定、相对密度(比重)测定、折射率测定、荧光测定等分析,它与天然翡翠的数据基本一致。
合成翡翠与天然翡翠最大的区别是:透明度好,但没有天然翡翠绿色自然的团块状,而是呈纤维丝絮和定向延伸状,还有就是表面有浇铸冷却的光滑缩凹面。 最后要说明的是人工合成翡翠不是简单的仿翡翠玻璃制品。他的工艺复杂、成本高,甚至远不如天然翡翠来的容易,所以还没有大量的出现在市场上鱼目混珠。
市场上翡翠主要有三种,即A货、B货和C货,其中,A货是指未经任何人工优化处理的天然翡翠,是货真价实的真品。B货经过强酸清洗后,里面注了胶,虽然经过抛光,但是表面还是会有酸蚀纹,这种货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泛黄。C货则是一种染色翡翠,一般是用无色、浅色及水头较好的低档翡翠经人工染色而成,时间一长就会褪色。
早就成功了。1984年美国那边做的实验,人工合成了翡翠。他们把钠铝氧化硅置于1480c的高温中融化,凝固以后把它粉碎,在高温下以每平方厘米加1250吨压力。形成白色翡翠的结晶,再加入不同颜色添加剂即可得到不同颜色的翡翠。但成本太高,高于市场卖出价而不能上市。近年来我国核工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也成功的进行了翡翠的合成。实验合成翡翠的各种数据与天然品基本一致。但合成品不具交织结构、无翠性即苍蝇翅的特征,达不到晶莹润亮,而且水头干巴,无法进行商业性生产。所以要买天然A货翡翠还是去意绵绵珠宝看看。
人工合成翡翠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3年,贝尔(Bell) 和罗茨勃姆(Roseboom )发现翡翠是一种低温高压矿物,必须在高压条件下才能合成,至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翡翠合成研究工作。80年代,我国吉林大学和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中科院贵阳地化所等单位也进行了合成翡翠的试验。但由于实验条件和设备所限,难以实现硬玉由非晶质向晶质体的全面转化,同时,致色离子Cr3+难以进入其晶格中,最终合成硬玉样品属非宝石级,仅为不等量的硬玉微晶和玻璃体的混合物。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GE)相继开始了合成翡翠的研究。 1984年12月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翡翠。方法是用粉末状钠、铝和二氧化硅加热至2700摄氏度高温熔融,然后将熔融体冷却,固结成一种玻璃状物体。再将其磨碎,置于制造人造钻石的高压炉中加热。为了获得各种翡翠的颜色可以加入一定的致色离子:加少量的铬变成绿色;铬过量就成黑色;加少量锰可以得到紫色等。这种高压下加热结晶的产物就是合成翡翠。合成翡翠的成分、硬度、密度等方面与天然翡翠基本一致。但是合成翡翠颜色不正,透明度差。其物质组成主要是晶体粗大、具有方向性的组分矿物和玻璃质,两者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接近翡翠的矿物组成。由于合成翡翠的技术目前尚不成熟,合成翡翠的透明度差,发干;颜色不正,比较呆板;无“翠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