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陵有着哪“三绝”?这“三绝”究竟指的是什么?

慈禧陵有着哪“三绝”?这“三绝”究竟指的是什么?,第1张

慈禧逝世可以说是非常突然。早晨,她按照往常的时间起床处理朝政,但是在吃午饭时就忽然晕倒,过了很久都没有缓过来。慈禧自知自己命不久矣,临行前嘱咐了几句,耐人寻味。慈禧说,以后千万不要让妇女干预朝政。这种做法跟国法家法相悖,要严加限制。乍一看,慈禧是得到了悔悟,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葬送了清王朝。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以身试法,承认自己在政坛方面的不成功。后宫不得干政,她希望警醒后人,不要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慈禧的悔悟的,她虽然囚禁了光绪、斩杀了戊戌君子,可是她之后所做的变法改革是跟戊戌变法同出一处的。她先前之所以反对变法活动,只是因为这场变法可能影响到慈禧的地位。

事实上,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康熙时期就有。慈禧在临死前又重申一遍,意义在哪里呢。慈禧说以后千万不要让妇女干政,那么她就是干政的最后一人。光绪已死,再无对手,以后的任何女人不准干政,慈禧就是她话中的例外。而慈禧没有想到的是,她死后3年,隆裕皇后就在退位诏书上签了字。没有了皇后妃子,哪来干政一说。这干政的圆满句,被慈禧的亲侄女给牢牢画上了。

慈禧的谥号全长25个字,是历史上最长的。不仅是皇后谥号中最长的,还与皇帝最终谥号字数相等。第一个字孝指出慈禧的皇后身份。孝专属于皇后。第二个字钦是对慈禧的评价,赞扬她庄严、威严,德行兼备。第三个字显是咸丰谥号。慈禧谥号中有显,指出她与咸丰是夫妻关系。之后的十六个字都是慈禧的徽号。徽号多出现在新帝登基或者朝中庆典时,一般一次两字。同治即位,上徽号慈禧;大婚上徽号端佑;亲政上徽号康颐;光绪即位,连同之前同治遇天花之喜给两太后上徽号昭豫庄诚,一共四字。光绪大婚上徽号寿恭;亲政上徽号钦献。慈禧大寿时,上徽号崇熙。

慈禧病逝,前面加上孝钦,后面加上配天兴圣显皇后为谥号,即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其实慈禧的谥号违背祖训,例如谥号中有两个钦字,属于忌讳;谥号只能留有生前徽号中的五六个字,但是当时清朝气数将尽,朝中大臣都已经顾不上慈禧的谥号了。

慈禧出殡称得上是一场超级豪华的葬礼,出殡的路线从紫禁城到东陵,全长100多公里。不少 官员在东直门外搭建了一个看台,供各国公使、记者方便看到送葬队伍。在好几个月前,从紫禁城到东陵的路就已经经过修缮,王公大臣亲自巡视了道路情况。慈禧出殡这天,人山人海,非常拥挤。当慈禧的灵柩出现时,所有西方来宾都起立,脱帽肃立。最先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队骑兵。他们穿着军装,手持长矛,举止得体,容光焕发。骑兵后面是一列牵马的仆役。他们身着红衣,帽插黄毛。仆役后面又有一队骑兵,穿灰色军衣,拿红色长矛,保卫着慈禧的灵柩。灵柩顶上有金球,发出耀眼的光芒,**的绸缎,红色的鲜花,蓝色的凤凰,一切的一切都展示了慈禧女皇的风姿。除了真人,慈禧还准备了一大批纸做的将军士兵、轿子车马,栩栩如生。慈禧出殡的外围护卫可以说是隆重非常。内部的棺内同样是富丽堂皇,光是棺低就铺了三层锦褥和一层珍珠。凤冠、朝珠、礼服、珠褂、朝靴、盖被,一桩桩一件件都价值连城。这无比尊宠的女人,死时依然风光。

慈禧陵葬有大量金银财富世人皆知,于是有了军阀孙殿英把慈禧陵洗劫一空的惊天盗案。这些被掳走的宝物价值连城,被人据为己有后下落不明。慈禧陵有三绝:金绝、木绝、石绝。金绝指的是陵内的黄金数量多。2400多条彩绘金龙,64柱上铜鎏金盘龙,墙壁上各种图案,金碧辉煌。木绝指的是陵内的黄梨木名贵。殿中的梁、枋都由黄梨木制成,寸木寸金。石绝指的是陵寝石料采用汉白玉,石雕图案更是精品。

同时,慈禧陵的地宫里葬有大量金银珠宝,玉器玛瑙。棺中的慈禧身披盖被,织经文上万字,镶珍珠上百粒,明黄绸缎,价值连城。头戴凤冠,镶有珍珠,大如鸡蛋。口含明珠,百步照亮。脖挂朝珠,身着礼服,外罩珠褂,足蹬朝靴。身边充盈着佛像珊瑚,宝石珍珠。最珍贵的陪葬品要属用白玉雕成的九玲珑宝塔了,可惜下落不明。如今台北故宫博物馆中被当作镇馆之宝的翡翠白菜,可能是慈禧陵中之物。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排队观赏这一翡翠白菜,栩栩如生。博物馆旁边的故宫晶华饭馆也推出翡翠白菜这道菜,十分形似。相类似的,传说慈禧陵曾经还有4个翡翠西瓜,精致无比。

古语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我国自古就有用玉、佩玉的习惯,从商周时期开始迄今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开创了以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等为代表的玉石文明,留下了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玉器文化,留下了和氏璧等古代名玉的千古传说,也留下了金缕玉衣这样让后人叹为观止的玉质珍宝。而翡翠这一硬玉,直到明代在我国数量极少,甚至一直没有自己的名字。但到了清代尤其是清代后期,翡翠这一来自缅甸的玉石,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短短数年间就征服了爱玉的中国人,取代了几千年来以和田玉为代表的白玉风尚,为自己赢得了“玉石之王”的美誉。

其实翡翠这一名称,最早是我国古代一种鸟的名字。这种翡翠鸟生活在南方,毛色艳丽,雄鸟为红色,谓之“翡”,雌鸟为绿色,谓之“翠”。唐代诗人陈子昂在《感遇》一诗中写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旖旎光首饰,崴蕤烂锦衾。”许慎也在《说文》中提到“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不过翡翠一词除作为鸟名被广泛使用外,更多的时候则是作为鲜艳颜色的代名词,即翡红与翠绿。在清代的宫廷,翡翠鸟的羽毛作为饰物进入宫廷,因色彩艳丽而深受嫔妃们的喜爱,她们将其插在头上作为发饰,用羽毛贴镶拼嵌作为首饰,故其制成的首饰名称都带有翠字,如钿翠、珠翠等。与此同时,大量的缅甸玉通过进贡进入宫廷,为嫔妃们所喜爱。因为这些玉石的颜色多为绿色、红色,与翡翠鸟的羽毛色很相似,所以人们称这些来自缅甸的玉为翡翠,渐渐地这一名称也在民间流传开了。由此,翡翠这一名称也由鸟名转为玉石的名称了。

在清朝,曾经出现过两个爱玉的统治者,一个是爱收藏白玉的乾隆皇帝,在康乾盛世时,社会上曾掀起过白玉的收藏热潮,时至今日,乾隆时期的白玉屡屡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而另一个爱玉的代表人物,就是晚清垂帘听政40余年的慈禧太后。与乾隆皇帝不同,慈禧太后喜欢的不是白玉,而是翡翠。说起来,慈禧可以算是个地道的“翡翠发烧友”,在她居住的长春宫里随处可见各种翡翠玉器用品,饮茶用翡翠盖碗儿,用膳用翡翠筷子,头发上插翡翠簪子,手上戴翡翠戒指。由于慈禧对翡翠的钟爱,引得王公大臣竞相进献翡翠,从而带动了翡翠在中国的流通。

下落不明的翡翠西瓜

慈禧在颐和园里有一个珠宝室,里面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而在这成千上万件宝物里,她最喜欢的是一对翡翠西瓜。相传,这对翡翠西瓜是番邦进贡的珍品,当时市值达500万两银子。慈禧对它们爱若至宝,把它们放在最坚实的柜橱里,又加上一把机械锁,要想打开这把锁,必须把钥匙插入锁心左转五次才行,方向转错、多转少转,都不能开锁。为安全起见,慈禧还特意派了几名亲信太监,三人一班,日夜轮流看守这间珠宝房。

慈禧为何如此珍爱这对翡翠西瓜呢众所周知,一块翡翠上颜色越多越珍贵,相传这对翡翠西瓜上至少有三种以上的颜色,绿莹莹的瓜皮上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籽、红瓤、白丝依稀可见,不能不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神奇。只可惜,这对翡翠西瓜由于藏于深宫,当年就很少有人能一睹其庐山真面目,现在由于缺少文献资料记载,更难以准确描述。

那么这对翡翠西瓜现在何处呢据慈禧的心腹太监李莲英及其侄子合作的《爱月轩笔记》中记载,慈禧死后,这对备受慈禧珍爱的翡翠西瓜作为陪葬品,一起埋进了东陵。然而在1928年夏天,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的孙殿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东陵盗宝事件,把慈禧墓中的陪葬品劫掠一空,其中也包括这对翡翠西瓜。

孙殿英盗宝东窗事发后,举世震惊,全国各地各界人士纷纷谴责,要求追回珍宝严惩元凶。孙殿英为了脱罪,多方奔走,四处行贿,而行贿的礼物就是那些东陵珍宝。据说,孙殿英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那对翡翠西瓜送给了宋子文。但也有人说,孙殿英当时送给宋子文的是一颗翡翠白菜,不是翡翠西瓜。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其中一个就是慈禧地宫里的那棵翡翠白菜。但无论如何,这对翡翠西瓜从此再也没能在世人面前出现,不知流落何方。对于它们的下落众说纷纭,有人说它们去了台湾,有人说它们还在大陆,也有人说它们在美国的博物馆中。无论它们身在何方,希望如此稀世珍宝能够有重见天日的一天。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翡翠白菜很是引人注目,每天都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看。这棵翡翠白菜由一整块玉雕成,呈现白绿两色。白的部分雕成层层相裹的菜帮,脉络隐现;绿的部分雕成翻卷的菜叶,鲜嫩自然,叶片上还趴着两只精雕的小虫,令人拍案叫绝。据说这棵翡翠白菜也是来自慈禧东陵的地宫中,还曾是光绪皇帝之瑾妃的嫁妆。这棵白菜是否是传言中说的孙殿英送给宋子文的那颗翡翠白菜,就不得而知了。

慈禧死后,据《爱月轩笔记》中记载,她的墓中除了闻名于世的翡翠西瓜、翡翠白菜外,还有玉佛、甜瓜、桃、李、杏等诸多翡翠珍品,由此可见慈禧对翡翠的痴迷。

中国十大著名文物:

一、 红山文化:C形玉龙

中华第一玉龙,当之无愧的应属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红山文化C形玉龙:玉龙高26厘米,又称"猪嘴玉龙",距今6660年-5000年,是目前国内时代最早、体积最大的龙形玉器。

玉龙上刻有猪的头、马的鬃和蛇的身,身体卷曲呈"C"字型,首尾明显分开,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尤其是它颈脊处的一道飘逸的长鬣,很是独特。

二、 商代晚期:金沙太阳神鸟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为商周时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整体为圆形薄片,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

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图案目前被国家文物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三、春秋战国:越王勾践剑

春秋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春秋越王勾践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 46厘米,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纹,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

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玻璃,背面镶有绿松石,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四、春秋战国:曾侯乙青铜尊盘

尊盘合为一器,上面的叫做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下面是一个大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整套器物饰龙84条,蟠魑80条,制作复杂,造型美观,极尽奢华,尤其是镂空装饰有若干层,玲珑剔透,精巧华丽,系用失蜡法所铸,堪称鬼斧神工。

战国曾侯乙青铜尊盘是出土先秦青铜器中最复杂、最精美的一件,代表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巅峰。

五、西汉: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此展品为西汉时期文物。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直径106厘米,厚05厘米,原来盖在墓主头罩的右眼位置。分为内外环,内环透雕一游龙,外环透雕一凤鸟,站在游龙伸出的前爪之上。龙尾和后爪伸出内环外,与凤冠、尾羽一道,相互连接、上下延伸而成透雕卷云纹,将外圈空间款款填满。

凤鸟回眸凝望游龙,龙凤似乎在喃喃细语。是汉玉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现收藏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六、唐代:镶金兽首玛瑙杯

唐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

七、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瓷

唐代的秘色瓷侈口平折沿,呈葵口形,5个三角形曲口下有内凸外凹线,使口沿和碟身自然形成五瓣。器身斜腹中间微外折,器底为凹底并有支烧痕迹。碟内身通体施有绿色釉,外壁留有丝绸包裹痕迹。。高4厘米,腹深34厘米,口径253厘米,底径145厘米,重800克。

釉面光滑明快,釉层均匀,釉质莹润,给人以高雅柔和、素洁明快的感觉。最令人惊叹的是:巧妙的凹底器形设计,在光线照射下,碟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像盛着一泓清水,呈现出秘色瓷"无中生水"的视觉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八、明代: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嵌珠宝点翠凤冠

九龙九凤凤冠,是专属于孝靖皇后王氏的凤冠,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该凤冠高27厘米,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大约4斤6两),全冠共镶大小红蓝宝石100多粒,珍珠5000余粒,样式上基本承袭了宋代皇后用金银镶嵌珠宝的凤冠制度。凤冠便是中国古代妇女首饰中最华贵的一种装饰。

九、清代: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

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是清乾隆时期的故宫金器。金瓯永固杯是清宫内不多见的皇帝专用饮酒器,金瓯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 杯金质,鼎式,圆形,直口。

口沿錾回纹一周,一面中部錾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外壁满錾宝相花,花蕊以珍珠及红、蓝宝石为主。金杯铸成后,灿烂夺目,浑然天成,既彰显皇家尊贵奢华,又寓意吉祥太平。

十、清代:翡翠白菜

这颗由翠玉所琢碾而成的白菜与真实白菜简直一模一样,而且当时高明的工匠因材制宜,将白玉雕刻为洁白的菜身,翠玉雕刻为翠绿的叶子,在菜叶上还雕刻了两只昆虫。

这两只昆虫可不是纯天然、无公害、无农药的意思,而是寓意着多子多孙的两种昆虫:螽(zhōng)斯(蝈蝈)和蝗虫。白菜象征着姑娘家的清白,也寓意家庭的和美。这件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厘米 的翠玉白菜就成了民间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1、财富。翡翠象征着聚财、招财、发财,佩戴在身上能给予人财富。翡翠白菜寓意着财富,翡翠白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聚财、招财、发财等,所以人们相信将翡翠白菜佩戴在身上,能给予人们梦寐以求的财富。正直。

2、发财。白菜的谐音是“摆财”,有聚拢财富、招致财报、大发横财、横财就手、百财聚来的含意。做生意的人将翡翠挂件佩戴在身上,或者将翡翠白菜摆件放在办公室里,有留财、护财、守财的作用。高风亮节、洁身自好。

3、一般说翡翠白菜都是指翡翠雕刻的白菜形式的摆件。翡翠白菜因为造型精美,寓意吉祥,所以一直都是人们喜爱的工艺品类型。发财。白菜的谐音是“摆财”,有聚拢财富、招致财报、大发横财、横财就手、百财聚来的含意。

4、翡翠白菜摆件第一个寓意有着发财的意思。白菜的谐音是“百财”,有聚财、招财、发财、百财聚来的寓意,这些寓意象征着财运亨通,富贵吉祥。

5、从外观看,白菜本身就具有白绿相间的颜色,在色系中绿色又称为青,因此绿白即代表了青白,谐音清白,因此翡翠白菜被赋予了人文精神,即寓意做人要正直,保持高尚的节操,用在仕途上则寓意做官要有高风亮节。清清白白。

台北故宫当年从大陆搬来了大量文物和珍宝,许多知名的历史珍品都在这里展出。作为一个喜欢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内容的游客,他一定会对台北故宫的宝藏感兴趣。

台北故宫位于台北市士林区山治路二段221号。它建于1962年,于1965年夏天竣工。总面积约16公顷。

模仿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主体建筑有4层,白墙绿瓦,主庭院呈梅花形。广场前有五座六柱高耸的拱门。整个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国子监的旧皇家藏品,分别由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国立图书馆收藏。

收藏的商周青铜器、玉器、陶器、古籍、名画、碑刻等都是稀世珍宝。展览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超过696万件。

第一西周毛公鼎

这件西周毛丁公高538cm,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周元,清道光年间。毛出土于清末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14年)前后的陕西岐山县。毛丁出土后,多次被秘密保管。抗日战争时期,险被日军拿下。抗战胜利后,鼎由民间赠送给大众。现在由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和展示。铭文中有杨雯网格线是西周中晚期的铭文习俗。因此,毛除了具有史料价值外,在我国古代文献学和书法艺术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毛鼎是2800多年前中国祠堂的祭祀器皿。其内壁铸有500字的长铭文,是商周时期7000多件有铭文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碑文内容可分为七段。大意是,周宣王即位之初,急于振兴国家大事,要求叔父毛公治理内外政务,勤政无私,并让毛公的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他得到了丰厚的礼物,毛公铸了一个鼎,让他的后代看到了永恒的宝藏。从内容推测,毛应铸于元年(公元前827年),其铭文是可以凌驾于史书之上的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历史最珍贵的文献。因此,毛堪称全世界的瑰宝。

第二西周散氏盘

散盘高:206cm腹深:98cm直径:546cm底径:414cm重:21312g铭文:19行357字。早在商代中期,青铜器上就出现了铭文,早于甲骨文的时间。但西周以后,在青铜器上铸铭文变得非常流行。所有重大事件如祭祀、战争和奖赏,甚至契约,都记录在青铜器上。散盘出土于康熙时期,嘉庆年间进贡北京,作为庆祝嘉庆皇帝生日的礼物,从此成为皇家藏品。板上的铭文是357个字,记录了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今天,位于陕西宝鸡凤翔的散国被西北国占领。两国议和,确定国界,国家割让土地赔偿。过程和合同被铸在板上作为证明。散盘的形制和纹饰表现了西周晚期青铜器的古朴风格,文字和线条灵活多变,是研究西周金文的重要材料。

第三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草书墨迹,颜真卿书。长282cm,宽723cm,25行,共230字。这是颜真卿为他的侄子写的奏章草稿,他的侄子纪明被安禄山杀死了。这部作品原本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由于极度的悲痛和愤怒,很难平静下来,不时出现更多的错误和抹黑。但也正因为如此,这篇文笔端庄严谨,却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笔触圆润壮美,姿态生动。纯粹是神写的,自然精彩。元代张敬艳题词:“我以为书信比书信好,书信比草稿纸好。盖告是官方工作,虽然段恺最后索约;简的书因为一时兴起,相当放纵;而且起草是无意的,在他手心里就忘了。看到这里真是太棒了。”元代西安虞书评论此帖为“天下第二行书”。在这个原帖中,所有的渴笔和握笔的地方都可以看得惟妙惟肖,可以让人看到书写的过程和笔尖的奇妙变化,对学习草书大有裨益。原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第四宋苏轼黄州寒食帖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代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遭到新党拒绝,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助理员。他精神上感到孤独,生活上感到压抑和痛苦。第三年四月,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傅三年(1100年)受藏书家张之邀,到黄庭坚处题词,反映原作。

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是苏轼第三年寒食节被贬黄州的人生感叹。诗中苍凉深情,表达了苏轼此时忧郁孤独的心情。正是在这种心情和情境下,这首诗的书法才出于感觉。整幅书法跌宕起伏,辉煌奔放,没有一笔是贫瘠的。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

第五五代赵干江行初雪图

丝墨色长259cm,宽3765cm。全卷描写了长江沿岸渔村的第一场雪景。天冷了,有芦苇树,河岸上的小桥,一片白色,萧瑟的风和微波水;渔翁寒钓,骑驴人退,展现了江南初冬渔民和游客的生存状态,山水画生动传神。画面中,树的石笔坚硬,水纹随笔尖流畅,天空由白粉子弹构成,呈现出雪花的轻盈飞舞。

赵干,江宁(今南京)人,南唐皇后李,是画院的学生。善画山水树木,善作风景,多作江南景物。画中“楼观、舟楫、水村、渔市、花竹,散为一景,虽在风和埃及的市井,乍看却像一条河。”(《寒食帖》)

第六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这幅画描绘了一次气势磅礴的出山之旅,体现了北方山水画派的特色。画面从上到下分为三段,分别代表前中后的距离,空间感十足。图中秘密写在主峰左侧的远剑峰。

755-79000一直被称为范宽的杰作,叶间有“范宽”字样。历代评论家都称赞这幅画。徐悲鸿曾高度评价这幅画:“故宫是中国所有珍宝之二。我最喜欢的是范仲礼《黄州寒食诗帖》,气势磅礴,气势磅礴,古为今用,万人杰作。这张图是一个巨型画框,占整个面积三分之二的一座小山,构图突兀,让人咋舌!”

范宽(约950-1027),北宋人,名中正,性格中性。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画家,擅长画山水和书法

第七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宣和画谱》,竖33cm,横6369cm,纸墨水墨画。绘画始于郑智七年(1347),完成于郑智十年。这幅画是清朝顺治年间烧的,断成了两段。画的前半部分单独装裱,改名为《溪山行旅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它是黄晚年的代表作,是元代画坛的泰斗,的掌门人。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作。中国传统山水画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幅名画流传数百年,历经沧桑。从这幅画的题词上看。这幅画原本是一个没用的禅师画的。一百多年后,明成化年间,被著名画家沈周收购。明朝万历年间,为大书画家董其昌所有。但很快转手,被吴在宜兴的那一瞬间藏了起来。吴把它传给了他的儿子。武玉故意造了《富春轩》藏在家里。武玉非常喜欢这幅画。临终之际,他居然要模仿唐太宗《溪山行旅图》年人祭的例子,叫人把这幅画投入火中烧掉殉难。幸好他的侄子吴眼疾手快,用另一卷画卷从火中抢走了《富春山居图》,才避免了“火殉难”。但画的前部被烧到了一寸,从此分成了长短两段。

第八北宋汝窑莲花温碗

此碗十瓣莲花形,碗腹壁略圆,直口略缢,口边花瓣圆滑相连,圈足略高。整个器物从底部到口部厚薄均匀,釉薄不透明。釉色青蓝,薄片薄。整器全釉,圈足内底烧五支钉垫,支钉点极细,支钉微量胎土灰**。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中国最著名的瓷窑。窑址位于河南宝丰县梁青寺,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而闻名。宋代叶坚在《剩山图》年记载:“本朝定州白瓷易碎不能用,命汝州制作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皆知,汝州为魁。”

从宋哲宗北部的元佑元年(1086年)到惠宗崇宁五年(1106年),汝窑烧制宫廷瓷器只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传世品很少,被人们视为稀世珍宝。

第九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盆底刻有乾隆御题诗,汝窑青瓷平原水仙盆,北宋御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69厘米,横23厘米,竖164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193129厘米,重670克,椭圆形盆,小口,四云形足;壁薄脚略厚。通体镀天青釉,极为光滑;底边釉略呈淡蓝色;釉的棱角呈淡粉色。脚裹烧伤,底部有六处细支钉痕迹,略呈米**胎色。整个釉面恬静开朗,纯净无花纹,是唯一的传世之作。

第十清翠玉白菜

“玉白菜”一直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超人气明星,位列国宝榜第一。和“肉形石”一样,是“全年”的。故宫不敢随意换展品。即使国外有大型博物馆想借展,故宫也拒绝。很多岛内外的游客一进故宫,首先就问“玉白菜”放在哪里。他们一定是看过《玉白菜》才会觉得你来了很高兴。

“翡翠白菜”是连体的,很受欢迎。绿叶上有两只昆虫。后腿伸出的大一点的是蚱蜢,上面的小一点的是蚱蜢。仔细看这两个唿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353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3
下一篇2023-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