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雾是指存在于外层风化壳与内部翡翠之间的一层雾状不透明物质,实际上是一种硬玉矿物退变质作用的结果!由于温度的降低及压力的增加,原生矿物硬玉发生退变质,形成新的次生矿物包裹在硬玉岩外部,形成了中心部分是硬玉岩,外面是次生矿物层,最外层是风化壳的格局!这些次生矿物主要是钠长石和霞石!雾有厚有薄,颜色有白雾、黄雾、黑雾和红雾!雾的有无及雾的颜色反映的是原岩的信息,雾的出现是有翠色的一种预兆,不同颜色的雾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般红雾和黄雾是由于含铁量高而引起的,而高铁又使得翡翠绿色发暗;白雾表明含铁不高,是较纯的硬玉岩,可能出正绿色高翠。
2、癣是指在翡翠原料皮壳表面上出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呈黑色、深绿色或灰色的印记!是一种与翡翠绿色有关联的表现特征,是铬离子的提供者,俗称癣吃绿或绿随黑走!癣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碱性角闪石,通常呈柱状、纤维状集合体,呈靛蓝色、蓝黑色,往往围绕辉石、尤其对硬玉呈边缘交代或完全交代,与皮壳周围的物质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如果在一个面上出现有大量的片状癣,而另一个面上有大量的点状癣,那么内部可能含有太多的阳起石等产生癣的矿物;如果有一些癣仅仅在一个面上有表现,而且都是片状癣就有可能仅仅在表面有一点脏,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在二个面甚至三个面上有癣时,有可能内部很脏。
3、蟒是描述翡翠原料的术语,是指翡翠中的绿色条带在风化壳的表现形态!一般呈凸起的曲折细脉状分布在风化壳表面,犹如一条蟒蛇盘卷,是判断有无颜色及颜色分布状态的一种依据!翡翠的成岩成矿有着不同的世代,形成了结构、成分上的差异,这就导致了硬度不同,在风化过程中产生差异风化!一般细粒致密结构比粗粒疏松结构抗风化能力强,绿色部分比无色部分抗风化能力强,所以与无色、浅色粗粒疏松结构的基底相比是细粒结构的绿色部分凸出来,形成蟒带!翡翠的绿色条带多是成岩期后改造的结果,成岩期后改造首先是在应力作用下硬玉岩变形、破裂,而后含致色离子的热液侵入,进行离子交代,形成绿色条带!所以说有色条带多是变形破裂带,而这一破裂带又继续在应力和热液作用下发生了揉皱和重结晶,形成了一条结构致密的弯曲翡翠色带,反映在风化壳上!蟒带的形态、颜色、走向、倾向是判断翡翠貔貅绿色变化的重要标志。
4、松花是指翡翠赌石皮壳上绿色的表现,也就是翡翠内部或浅层绿色在皮壳表面的一种表现!由于致色离子的种类、浓度和空间分布在一定的成矿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根据松花颜色的浓淡、数量的多少、形态的变化,可以推断翡翠内部颜色的变化和分布!如果松花的颜色浓而鲜艳,价值就会高;如果翡翠皮壳上没有松花,内部可能很少会有色;而皮壳上多处有松花,则内部可能存在颜色或者仅仅存在于表层!另外,松花是否渗入翡翠内部,渗透的深度等,也是推断颜色好坏的依据之一。
翡翠的癣是一个黑色或者黑绿的瑕疵(矿物成分),癣分死癣和活癣两大类,以我个人的赌石经验而言,在原石的皮子上看,活癣是指用手电打望有些透光,这样的癣可能里面有翡翠的绿,如果不透光,应该是死癣,死癣进去了,翡翠的质量就变差了,所以对待癣,也要一分为二,辩证对待,活癣又见绿的可能,是一种期待,死癣也未必就是坏事,有特点的死癣也可以参与雕刻,形成俏色,也不是一件坏事。-:(来自淘宝网的京东藏宝斋
翡翠原石分为以下五种:
1、山石
山石一般产自山谷中,而且表面一般都有一层石皮,外皮一般都是白或者是深褐色。
2、半山半水石
半山半水石主要指的就是被冲到山脚下或者冲到河滩上的翡翠原石,它们的表皮大多都为黄褐色。
3、水石
水石顾名思义就是在河里的翡翠原石,这些石头表面都比较光滑,它们的颜色就有很多了,有褐色、青色、淡**等,水石一般来说品质都比较高。
4、原生无皮石
原生无皮石指的是产自原生矿床之中,外皮是裸露的没有被风化的翡翠原石。
5、水翻砂石
水翻砂石的表皮比较厚,颜色也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红色和深绿色。
翡翠原石的特点:
1、皮壳:即翡翠原石的风化外皮,是翡翠原石在地质搬运过程中经风化作用形成的产物。如果皮壳比较粗糙、有沙粒感的翡翠原石就称为砂皮石,根据砂皮的颜色可分为白砂皮、黄砂皮、铁砂皮等。可以推断翡翠原石内部的颜色、种的老嫩、底的好坏等。
2、松花:即翡翠原石皮壳上出现的隐约可见的像干了的苔藓一样的色块、条带状物,它是翡翠皮壳上颜色的表现,根据松花颜色的浓淡、数量的多少、形态的变化,可以推断翡翠内部颜色的变化和分布。
3、蟒:蟒是指翡翠中的绿色条带在风化壳的表现形态,呈凸起的曲折细脉状分布在风化壳表面,如一条蟒蛇盘卷,蟒带的形态、颜色、走向、倾向是判断翡翠绿色变化的重要标志。
4、癣:在翡翠原料皮壳表面上出现大小不同和形各异,呈黑色、深绿色或灰色的印记叫做癣,它是判断翡翠原石里是否有绿色翡翠的一个依据。
5、雾:雾是指存在于外层风化壳与内部翡翠之间的一层雾状不透明物质,实际上是一种硬玉矿物退变质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白雾、黄雾、红雾和黑雾,它是判断玉石场口、质量和真伪的重要标志。
翡翠原石的癣是指翡翠表皮或内部可以看见有黑色或者是黑灰色的条带或斑块等,翡翠的癣在翡翠原石中较为多见,它在翡翠原石中显得很突兀,因此翡翠行业人士称之为翡翠的"癣",翡翠的癣形状大小各异,有斑点状、条带状等,这就是它的癣,癣下有绿,也要看是什么样的藓。
俗话说,无藓不成绿,藓多又吃绿,在多年的摸索中,总结出一套藓与绿和底子的关系,口诀是:藓生色,色生绿,绿生水,水养绿,即是在有藓的地方仔细观察它边上有没有色的出现,若有绿色出现就要沿着绿色走向继续找,至于绿色好不好,又要看地子部分的透明度如何。
一般半透明以上的地子绿色有延伸的可能,因为地子好才养得住绿,反之,若地子不好,色只能集中成一点或者与藓拌合在一起形成绿黑相间或在黑藓边绿有一小圈绿地的现象,即“无水不养绿”,而在实际看玉料中,藓又可分为多种形态,他们与绿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扩展资料
癣与绿关系密切,但有癣不一定有绿,有绿不一定有癣,要看癣的生成环境与时间,以及癣内是否有铬离子的存在等因素。故民间又有“活癣”与“死癣”之说。在生成翡翠的过程中及以后的多次地质运动、多次热液活动中,有铬离子释放的地质环境,可使翡翠致绿。
这时不一定有癣,癣与绿关系不大。若癣与翡翠共生,有利于铬离子释放的地质条件、热液活动,癣内的铬不断释放致色离子,当地质环境的改变不利于铬离子释放致色时,终止致色,就会产生黑随绿走的现象,称“活癣”。
生成翡翠以后,产生的“癣”,没有铬离子释放的地质条件产生的癣称死“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