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个应该是真海蓝宝手镯,海蓝宝矿物学上属于绿柱石的一种,多产于伟晶岩中,产量并不低,当然能达到宝石级的较少。你这个镯子具有典型的海蓝宝玻璃光泽(是玻璃光泽,不是玻璃,玻璃光泽是各类宝石光泽的一种,其他还有金刚光泽、亚金刚光泽、油脂光泽等),镯子上的条纹也符合海蓝宝常见的柱面纵纹特征,应该是海蓝宝的手镯无误。不过市场上的海蓝宝存在很多优化处理手段,比如热处理等,你如果在意是否是纯天然无优化的海蓝宝手镯,可以送去珠宝鉴定机构帮你出一份鉴定证书。另外现在在正规渠道购买珠宝首饰均可以要求卖家出具货品的鉴定证书,最好不要买无证书的宝石玉石制品,容易出问题,当然证书也有可能作假,但没证书问题更大。权威的宝石玉石鉴定机构包括:NGTC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检验中心等等,正规宝石玉石鉴定证书应该加盖钢印,同时拥有CMA、CNAS、CAL等认可标记。
另外从我个人观点上说,如果你这个镯子没有被优化处理过,那么这个成色还是相当好的。天空蓝色,蓝度还不错,透度也不错,棉稍多,不过看在这个价格上已经相当可以了,值得送去做个鉴定。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1、看透明度。透明度可用于了解宝石的优劣。一般来讲,同一种宝石,透明度越高就越珍贵。透明度还可用于辨别颜色相似但种类不同的宝石。如尖晶石与紫牙乌在颜色上相似,但尖晶石是透明的,有些紫牙乌都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黄宝石与蓝宝石也是如此。黄宝石是透明晶体,而蓝宝石则有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区分。橄榄石是透明晶体,而与它颜色相似的碧玉,有些品种却不透明。
2、看光泽。宝石的光泽是重要的肉眼鉴定依据,可以大致判断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折射范围。光泽由折射率的高低和抛光面的平滑程度决定。未知宝石的光泽越强,折射率就越高,半金刚光泽的宝石的折射率在折射仪的刻度尺上落在高折射率范围,具玻璃光泽的宝石其折射率在蹭范围,而半下班光泽的宝石其折射率在较低的范围。具蜡状、光泽油脂光泽的玉石抛光面比较差,丝绢光泽说明宝石有许多针状包裹体。具树脂光泽的可能是琥珀,琢成弧面型有游彩、半透明、云雾状,呈天蓝色乳白光泽者是冰长月光石。呈珍珠光泽者是钠长月光石,呈黄褐色调蓝色光泽是拉长月光石。在太阳光下闪烁金色耀眼光芒者是日光石。钻石具典型的金刚光泽。
3、看色散。在透明的翻面宝石中,色散强度能为鉴定提供重要的线索。只有钻石、人造立方氧化锆、锆石、金红石、翠榴石、锡石等用肉眼就能看到明显的色散。宝石分解出的光谱色完整程度,与宝石色散度的高低成正比,即色散度高的宝石可以观察到较完整的光谱色,反之亦然。
4、看断口。断口和断口表面为何种光泽,对鉴定某些宝石是特别重要的。具玻璃光泽的大部分宝石为贝壳状断口,半透明和不透明玉石多为粒状、参差状断口。如珊瑚的断口为无光泽、参差状断口;琥珀的断口为树脂光泽、贝壳状断口;玉髓、玛瑙的断口为树脂光泽、贝壳状断口;绿松石为暗淡油脂光泽、粒状或贝壳状断口;密玉、东陵石为粒状、参差状断口。
5、看变色效应。变色效应是指一些含铬或钒的宝石品种,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宝石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含铬的金绿宝石,在日光下照射呈现绿色,在白炽灯下则呈红色,因此又称其为变石。具有变色效应的宝石(含人造宝石)主要有:变石、变色蓝宝石、变色尖晶石、人造变色蓝宝石、人造变色钇铝榴石、人造变色立方氧化锆等。
6、看红色闪光效应。红色闪光效应是指含铬、钒或钴的蓝色或绿色宝石,用聚光手电在暗处照射时,在蓝色或绿色的体色上,伴有红色闪光的现象。红色闪光效应较为罕见,是鉴别某些天然宝石与合成宝石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红色闪光效应的宝石不多,除以镁铝榴石为顶、红色玻璃为底的二组合石,在腰围处可见红圈之外;主要有蓝色合成尖晶石、人造绿色钇铝榴石和合成祖母绿。
是。翡翠有很多种颜色,主要是以绿色为主。即克莱因蓝手镯是翡翠的。翡翠(jadeite),也称翡翠玉jadeites、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
定义不同。蓝宝石属于刚玉族矿物,三方晶系;蓝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它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钛和铁杂质所致。
如果冰种翡翠中有絮花状或断断续续的脉带状的蓝颜色,业内人士称这样的翡翠为蓝花冰。这样的冰种翡翠是比较常见的品种,而且这样冰种玉料常用来制作手镯或挂件。
普通的冰蓝冰种翡翠手镯一般是几千到近万元左右,如果颜色较为纯正,那么,价格会在万元以上到十万元区间。若蓝冰种翡翠达到了玻璃种,就算是颜色稍稍偏灰了一点,价格至少也会在几万元或是十几万以上。
翡翠手镯淡蓝底色通常指的是蓝水翡翠,它有淡淡的蓝色,质地细透,是比较少见的种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