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和田玉和青海料和俄料?

如何鉴别和田玉和青海料和俄料?,第1张

田玉是世界著名的软玉,其优良的质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悠久的历史,使其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并享誉“中国玉”的美名,位居中国四大国石之首。

青海玉和俄罗斯玉在市场上出现不过是十数年光景,以其物理性质和内部构造来看,完全符合软玉的鉴定指标,所以它们均属名副其实的软玉,因此现今所谓的鉴定证书并不足以单一的做为和田玉的正确指标,所谓的鉴定证书上从来没有明确的标明玉石的产地,这给很多不法商家有了可乘之机,什么玉都称为和田玉,以迷惑买家,如想得到一块好的和田玉,而不花冤枉的银子,还得多学学这一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多看看实物来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①由于地质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得青海料和俄料两种山料与和田玉呈现出不同的感官效果,把玩后所呈现的滋润感与和田玉相比差之许多。

青海玉的特点是透明度一般较和田玉强,作品有半透明感,有的青海白玉内部有白色透明的“玉筋”也可称“水线”,其质地较显粗、涩、干。且经常照光易变色。以比重来区分青海玉与和田玉很困难,因两者无太大差别。

②俄罗斯白玉的特点是玉色“白”“无神”亦透明度高过和阗田玉,玉质密度不如和田玉“细”和“腻”。据玉雕行家告之,俄罗斯玉在铊下容易起“性”,细工时容易崩口,其韧性与和田玉不同尚逊之许多,同尺寸玉件比重略低于和田玉。 若以硬物经经敲击之下,和田玉发出的声音正如古人所言“其声清引,绝而复起,残音远沉,徐徐方尽”,而青海白玉与俄罗斯白其音则显得“沉闷"”。

③和田玉与青海玉、俄罗斯玉之间的区别,尤其是子料,可从玉质、晶体结构、密度、皮色(真伪)、器形、玉之表面现象及比重等来分辨,朋友们要多看实物,仔细比较各细微不同之处。

④和田玉与青海玉、俄罗斯玉之间的价格区别。和田玉在中国有一定行情,价格上未曾低过且因年年少,年年涨。什么料即值什么价,勿因价格上贪小失大,也勿在“自我辨材”能力未足之前购买高价玉器,我的小店内均为新疆和田玉仔料玉友们也可来扫描扫描,另外要用“眼”做评估,用“心”去体会,方能确实累积经验,提高个人鉴别能力。

简述青海玉

一、产地介绍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里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主要商业品种及外观特征 青海软玉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格尔木玉、青海翠玉(翠绿色品种)等不规范的名称。依据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的名称原则和条款,结合软玉分类命名的惯例,青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但颜色特征则更为丰富,例如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烟灰-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咱中都是罕见或未见的。 现将各品种及特征分述如下: 白玉——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业内有时习惯上称为"青海白"。呈灰白-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羊脂白玉"品质。业内人士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形象地描述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白、米汤白等品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属上等好料,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 青白玉——为浅灰绿-青灰色、浅黄灰色等,颜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透明度明显大于和田青白玉,水头足,均匀性好,很受业内人士欢迎。常被形象地称为:透白青、淡青白、鸭蛋青等。  青玉——青灰-深灰绿色,色调较闷暗,半透明和质地常优于和田青玉,水头足性好,适宜制作大中弄摆件、器皿。做薄后色调转阳,庄重典雅,声韵铿锵,为质量上乘的青玉。 烟青玉——浅-中等灰紫色到烟灰色,烟灰色中略带灰色调。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有人称其为紫罗兰、藕荷玉、乌青玉等。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罕见。因颜色特征显著,可以说是青海软玉的一个标志品种。该品种有呈独立薄层状产出的,也有在白玉料边缘形成黑边白玉、黑皮料等具产地特征的白玉料。将其归于青玉类比较合适,可称为烟青玉,紫色调重的可称为紫青玉。烟青玉丰富了软玉的俏色品种,制成品种中的"青虾"、鸽子(灰雨点)、黑白双欢(獾)等很有创意。 翠青玉——浅翠绿色,其绿色特征似嫩绿色翡翠,与青玉、碧玉的绿色有明显的不同,这部分绿色软玉很少单独产出,而是附于白玉、青白玉原料的一侧或形成夹层、团块分布常与砂状、斑点状石也有关。其制成品中有全绿的,也有的在白玉、青白玉雕件上形成俏色,这在以往的和田玉产品中罕见,全绿和俏色产品一时成为玉石收藏的热点。根据其呈色特点,定名翠青玉比较符合名称标准。 糖玉——青海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黄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 其他品种——青海软玉中的其他品种,产量小,价值也较低。绿碧玉与主产地产状不同,类型有别,本文不同再赘述。 总结与讨论: 青海软玉产出是九十年代以来玉石市场上的一件大事。其中青海白玉以其巨大的产量、相对优良的质地,震动了和田玉的市场。 综合前述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 (一)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产软玉略有区别。 (二)青海软玉具有因产地而形成的鉴别特征:(1)比较好的透明度;(2)灰白-蜡白色、黄灰色的白玉,特征的翠青玉、烟青玉品种;(3)比较特征的石花、絮状绵绺、"水线"、翳状斑点等内含物特征;(4)原料以山料为主,没有子料,有与产地地理环境有关的原料形态和皮色。

一般来说和田玉是软玉的一种,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我国的新,疆和田地区,所以因此得名。

而在我国是将透闪石含量高达98%的石头称作和田玉,一直以来它被称为我国的“玉石之冠”,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中以和田羊脂玉比较出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底蕴。

和田玉内部结构含有的杂质很少,大多数天然的和田玉主要以半透明或者微透明居多,看起来给人一种纯净无暇的内涵美,表面的油脂感很强,颜色均匀透亮,在我国古代将和田玉与仁、义、智、勇、洁等五德紧密相连,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两只猴子,辈辈封侯,白菜(百财),桃子——寿 ,蝙蝠——福。福寿如意

(74)“福寿如意”,多以“蝙蝠”、“佛手”、“桃子”及“如意”等构成吉祥图案。亦有以“寿”字代“桃”者,用“灵芝”代“如意”者。“蝠”、“佛”均与“福”字谐音;“桃”亦称“寿桃”,象征长寿,合为图案,寓意为“福寿如意”。明清时较为流行。

玉佩上经常雕琢有丰富的纹饰,多取长寿、祝福、快乐之寓意。一般的纹饰有人物、动物、花草、文字和其他一些图案。常见的有:寿星,以南极仙翁托桃为纹饰时,寓意幸福长寿。寿星是中国长寿的化身,现代玉雕常以其为素材,用来寄托人们对健康长寿!

1.龙凤呈样 图案为一龙一凤。龙的传说很多,记载的文献也多,但将龙和帝王联系起来的是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说:“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蚊龙于其上,而已有身,遂产高祖。”凤凰在刘安《淮南子》一书中开始被称为祥瑞之鸟,雄曰凤,雌曰凰。龙凤都是人们心中的祥兽瑞鸟,哪里出现龙,哪里便有凤来仪,象征着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2.二龙戏珠 图为两条云龙一颗火珠。《通雅》中有“龙珠在颌”的说法。龙珠被认为是一种宝珠,可避水火。有二龙戏珠,也有群龙戏珠和云龙捧寿,都是表示吉祥安泰和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

3.鱼龙变化 图案为天上有一云龙,水中有一鲤鱼。或一龙首鲤身;或一鲤鱼翻跃于龙门之上。 古代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凡是鲤鱼能跳过龙门的,就可变化成龙,不能跳过龙门的,点额而归,故黄河之鲤鱼多有红色在额头,都是未跳过龙门之鱼。鱼跃龙门表示青云得路,变化飞腾之意。

4.鹤寿龟龄、龟鹤同龄 图案皆为一龟一鹤。《韵会》:“龟为甲虫之长”。龟寿万年,是长寿的象征;鹤是仙禽,《崔豹古今注》:“鹤千年则变苍,又二千岁则变黑,所谓玄鹤也。”龟鹤同龄,乃同享高寿之意。

5.松鹤延年 图案为鹤和松树。《字说》:“松百木之长”;《礼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松,代表长寿象征之外,还作为有志、有节的象征。故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

6.鹤鹿同春 图案为鹤鹿与松树。古人称鹿为“仙兽”。神话故事中有寿星骑梅花鹿。鹿与禄、陆同音,鹤与合谐音,故又有“六合”(指天、地、东、西、南、北)同春之意和富贵长寿之说。

7.岁寒三友 图案为松竹梅或梅竹石。松,“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竹,清高而有节;梅,不惧风雪严寒。苏东坡爱竹成癖,他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还题写过:“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之友”。松竹梅被人们称之为岁寒三友,乃寓意做人要有品德、志节。

8.喜上眉梢 图案为梅花枝头站立两只喜鹊。古人认为鹊灵能报喜,故称喜鹊。两只喜鹊即双喜之意。梅与眉同音,借喜鹊登在梅花枝头,寓意“喜上眉梢”、“双喜临门”、“喜报春先”。

图案为一喜鹊一豹者,称之为“报喜图”。

图案为一蜘蛛网上吊着一个蜘蛛者,称之为“喜从天降”。因我国民间习俗称蜘蛛为喜蛛。

图案为一獾一喜鹊者,称之为欢天喜地。两獾相嬉,叫“欢喜图”;两童子笑颜相对者,称为喜相逢。

四个童子手足相连者,叫四喜人。

9.喜报三元 图案为喜鹊三、桂元三或元宝三。古代科举制度的乡试、会试、殿式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明代科举以廷试之前三名为“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升腾仕取之阶梯,喜鹊是报喜之吉鸟,以三桂元或三元宝寓以三元,是表示一种希望和向往的图案,此外还有三元及第、状元及第、连中三元、五子登科等图案。

10.相禄寿喜 图案为蝙蝠、鹿、桃和喜字。以前人们常以蝙蝠之蝠寓以幸福之福;借鹿禄同音;寿桃寓寿意,加之以喜字,用此表示对幸福、富有、长寿和喜庆的向往。

11.五福捧寿 图案为五只蝙蝠一寿字。《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还有“五福临门”的图案。

12.多福多寿 图案为一枝寿桃数只蝙蝠。

13.福寿无边 图案为蝙蝠、寿桃和盘长。

14.神速齐眉 图案为蝙蝠、寿桃、荸莽和梅花。

15.福寿双全 图案为蝙蝠一、寿桃一、古钱二。 这些图案都表示古代人心底希望幸福、富有和长寿。

16.福寿三多 图案为一蝙蝠、一寿桃、一石榴或莲子。《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辞。’”古人因以“三多”(多福多寿多男子)为祝颂之辞。石榴取其子多之意,“莲子”乃连子之意。

17.三多九如 图案为蝙蝠、寿桃、石榴、如意。《诗小雅天保》:“哪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天保》篇中连用九个如字,寓为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图案中以如意表示九如。

18.福在眼前 图案为蝙蝠与一枚古钱。 古钱是孔方外圆,借孔为眼,钱与前同音,亦称“眼前是福”。

19.福至心灵 图案为蝙蝠、寿桃、灵芝。桃为寿而其形似心,借灵芝之灵字,表示来会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20.寿比南山 图案为山水松树或海水青山。“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乃常见的

对联。这一图案亦称寿山福海。

产于青海省的软玉制品与传统的和田玉有 某些不同特点,以下对青海软玉与传统和田玉品种进行比较。�

一、产地介绍�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坦克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 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 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 着密切的联系。�

二、主要商业品种及外观特征� 青海软玉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格尔木玉、青海翠玉(翠绿色品种)等不规范的 名称。依据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的名称原则和条款,结合软玉分类命名的惯例,青 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商业品与和田基本相同,颜色特征 则更为丰富,例如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烟灰—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中都是罕见或 未见的。现将各品种及特征分述如下:�

白玉: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业内有时习惯上称为“青海白”。呈灰 白—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 羊脂白玉”品质。业内人士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形象地描述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 白、米汤白等品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属上等好料,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 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

青白玉:为浅灰绿—青灰色、浅黄灰色等,颜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透明度 明显大于和田青白玉,水头足,均匀性好,很受业内人士欢迎。常被形象地称为:透白青、 淡青白、鸭蛋青等。� 青玉:青灰—深灰绿色,色调较闷暗,半透明和质地常优于和田青玉,水头足性好,适宜制 作大中弄摆件、器皿。做薄后色调转阳,庄重典雅,声韵铿锵,为质量上乘的青玉。�

烟青玉:浅—中等灰紫色到烟灰色,烟灰色中略带灰色调。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有人称 其为紫罗兰、藕荷玉、乌青玉等。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罕见。因颜色特征显著,可以说是青 海软玉的一个标志品种。该品种有呈独立薄层状产出的,也有在白玉料边缘形成黑边白玉、 黑皮料等具产地特征的白玉料。将其归于青玉类比较合适,可称为烟青玉,紫色调重的可称 为紫青玉。烟青玉丰富了软玉的俏色品种,制成品种中的“青虾”、鸽子(灰雨点)、黑白双 欢(獾)等者很有创意。�

翠青玉:浅翠绿色,其绿色特征似嫩绿色翡翠,与青玉、碧玉的绿色有明显的不 同,这部 分绿色软玉很少单独产出,而是附于白玉、青白玉原料的一侧或形成夹层、团块分布常与砂 状、斑点状石也有关。其制成品中有全绿的,也有的在白玉、青白玉雕件上形成俏色,这在 以往的和田玉产品中罕见,全绿和俏色产品一时成为玉石收藏的热点。根据其呈色特点,定 名翠青玉比较符合名称标准。�

糖玉:青海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 -黄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 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

总结与讨论�:

青海软玉产出是九十年代以来玉石市场上的一件大事。其中青海白玉以其巨大的产量、优良 的质地,震动了和田玉的市场。综合前述的研究结果:�

(一)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 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产软玉略有区别。�

(二)青海软玉具有因产地而形成的鉴别特征:

(1)比较好的透明度;

(2)灰白—蜡白色、黄灰 色的白玉,特征的翠青玉、烟青玉品种;

(3)比较特征的石花、絮状绵绺、“水线”、翳状 斑点等内含物特征;

(4)原料以山料为主,没有子料,有与产地地理环境有关的原料形态和皮色。�

(三)青海软玉,尤其是白玉在近几年珠宝市场低迷的逆境中价格一路上涨,四年来涨幅达300%至500%,具有很高的投资、收藏价值。�

(四)青海产软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义。

产于青海省的软玉制品与传统的和田玉有

某些不同特点,以下对青海软玉与传统和田玉品种进行比较。

一、产地介绍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坦克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三处。当地海拔高度虽高但相对高度差不大,交通较为便利。该地产出的

玉料以矿采山料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见子料。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

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

着密切的联系。

二、主要商业品种及外观特征

青海软玉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格尔木玉、青海翠玉(翠绿色品种)等不规范的

名称。依据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的名称原则和条款,结合软玉分类命名的惯例,青

海软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商业品与和田基本相同,颜色特征

则更为丰富,例如青海软玉中的翠绿色、烟灰-灰紫色品种在传统和田玉品中都是罕见或

未见的。现将各品种及特征分述如下:

白玉:青海软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业内有时习惯上称为“青海白”。呈灰

白-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

羊脂白玉”品质。业内人士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形象地描述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

白、米汤白等品种。青海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属上等好料,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

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

青白玉:为浅灰绿-青灰色、浅黄灰色等,颜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透明度

明显大于和田青白玉,水头足,均匀性好,很受业内人士欢迎。常被形象地称为:透白青、

淡青白、鸭蛋青等。

青玉:青灰-深灰绿色,色调较闷暗,半透明和质地常优于和田青玉,水头足性好,适宜制

作大中弄摆件、器皿。做薄后色调转阳,庄重典雅,声韵铿锵,为质量上乘的青玉。

烟青玉:浅-中等灰紫色到烟灰色,烟灰色中略带灰色调。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有人称

其为紫罗兰、藕荷玉、乌青玉等。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罕见。因颜色特征显著,可以说是青

海软玉的一个标志品种。该品种有呈独立薄层状产出的,也有在白玉料边缘形成黑边白玉、

黑皮料等具产地特征的白玉料。将其归于青玉类比较合适,可称为烟青玉,紫色调重的可称

为紫青玉。烟青玉丰富了软玉的俏色品种,制成品种中的“青虾”、鸽子(灰雨点)、黑白双

欢(獾)等者很有创意。

翠青玉:浅翠绿色,其绿色特征似嫩绿色翡翠,与青玉、碧玉的绿色有明显的不

同,这部

分绿色软玉很少单独产出,而是附于白玉、青白玉原料的一侧或形成夹层、团块分布常与砂

状、斑点状石也有关。其制成品中有全绿的,也有的在白玉、青白玉雕件上形成俏色,这在

以往的和田玉产品中罕见,全绿和俏色产品一时成为玉石收藏的热点。根据其呈色特点,定

名翠青玉比较符合名称标准。

糖玉:青海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

-黄褐色翳色糖。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

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

总结与讨论:

青海软玉产出是九十年代以来玉石市场上的一件大事。其中青海白玉以其巨大的产量、优良

的质地,震动了和田玉的市场。综合前述的研究结果:

(一)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只是在产出特征、结

构、物性的某些方面与和田产软玉略有区别。

(二)青海软玉具有因产地而形成的鉴别特征:

(1)比较好的透明度;

(2)灰白-蜡白色、黄灰

色的白玉,特征的翠青玉、烟青玉品种;

(3)比较特征的石花、絮状绵绺、“水线”、翳状

斑点等内含物特征;

(4)原料以山料为主,没有子料,有与产地地理环境有关的原料形态和皮色。

(三)青海软玉,尤其是白玉在近几年珠宝市场低迷的逆境中价格一路上涨,四年来涨幅达300%至500%,具有很高的投资、收藏价值。

(四)青海产软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9686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8
下一篇2023-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