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翡翠镯子的颜色是自然的还是人工充进去的呢?

怎样辨别翡翠镯子的颜色是自然的还是人工充进去的呢?,第1张

感观识别翡翠真假 ?

感观识别翡翠归纳起来是“一看,二摸,三掂,四听”

看:看特征,看结构,看色泽,查瑕疵——翡翠特征是具有“翠性”(俗称苍蝇翅),即由其内部粒状,片状或纤维状的斑晶解离造成的星点状闪光;结构具有变斑晶交织的特征,晶体的粗细是评价翡翠地质的好坏。借助灯光或自然光,查看翡翠实体内是否有杂质,裂隙等,再结合其他指示!

摸:翡翠传热,散热快,贴与脸上或置于手背上在短时间内有冰凉之感,经抛光后具有很高的表面光洁度,手模时滑感明显。

掂:翡翠的密度为334g每立方厘米,高于与其相似的软玉、独山玉、岫玉、澳洲玉、马来玉(染色石英石)、硬钠玉和葡萄玉等。有经验者可通过掂重,即可初步判断出一块玉料或玉件是否为翡翠。

听:仔细听成品之间的碰击声,可大致辨别是否为翡翠,是什么样的翡翠(是否经过酸洗、处理)。天然的,尤其是质地好的翡翠玉件,碰击时发出的是清脆悦耳的“钢音”。听,要有比较的听,或具有一定的经验作为基础,才能大体判断玉的质量。

这是比较简单的鉴别翡翠的真假!从鉴别真伪的角度出发,传统的珠宝界将翡翠饰品划分为A货、B货和C货。

A货:即真翡翠,其质地和颜色都是纯天然的,没有经过注胶、染色、漂白处理。

B货:也是翡翠,其质地经过了人工处理——酸洗去脏后注了胶(环氧树脂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其结构受到了腐蚀,但其颜色是天然的。

A+B货:酸洗漂白,但未注胶的翡翠,即已经受到了酸的弱腐蚀的翡翠,其结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C货:质地属于翡翠,但颜色是假的——用人工的方法去染色、致色或改色而成,市场中常有“B+C"货的说法,这样的饰品是即注胶,又是染色的翡翠。

D货:根本就不是翡翠,是用别的玉种来冒充的“翡翠”,是地道的假翡翠——包括翡翠赝品、与翡翠相似的玉两大类。

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对翡翠的称呼是:

A货——天然翡翠。

B货——化学处理后注了胶的翡翠。

C货——人工染色、致色处理的翡翠。

B+C货——注了胶且人工染色、致色的翡翠。

D货——根本就不是翡翠。(冒充的翡翠)

这是一款天然翡翠A货,糯种,化地(不到冰糯种),糯白底色,带灰油青色,手镯,真品无疑问。

种嫩,棉多,水头一般,色泽平普,和绿色没啥关系。条形大致规整,没有纹裂等破坏性瑕疵的话,2200~2600元左右为正常卖价。

冰糯种,色度到绿色的翡翠手镯图示,可以比对:

这种效果看,够不上糯冰种,就是个普通糯种料。颜色比较清淡,春带彩不明显,说春彩料还可以。种不细棉多,底子不算纯净。水头一般。整体属于中档品质。各地价格不同。个人感觉,小到中几千元的范围居多。仅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51171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30
下一篇 2023-08-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