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物质可以腐蚀黄金?

有哪些物质可以腐蚀黄金?,第1张

我们知道黄金本身是不受腐蚀的,那么金币上的锈斑又是如何而来的呢?周卫荣告诉记者,为解开这个迷,他们从馆藏金币中选取了5枚腐蚀比较典型的金币(麒麟金币、观音金币、浑仪金币各一枚,熊猫金币大小各一枚),用无标样和有标样两种能谱检测方式,对金币样品正背两面约百处各种斑点进行了扫描电镜检测(前者仅能检测到元素周期表中钠以上的元素,后者可以检测到碳氧氮等轻元素),并配以各元素的面分布分析。发现金币表面的锈斑从物质组成上可分作五种:高银锈斑、硅酸盐斑点、铁铬氧化物斑点或擦痕、有机物斑点及可溶盐斑点,其中高银锈斑的存在是金币出现锈蚀的主要表现。金币上的五种斑点又可划分为两类。前三种为一类,属于不溶于水的无机物。后二种为一类,属于有机物和溶于水的无机盐。这两类斑点的性质不同,其来源也是不同的。第一类的三种斑点应是粘附于坯料或在打压过程中降落于币表的污染物或模具脱落物在金币冲压成型时被机械压结在金币表面上的。其中,第一种高银斑点最初应是金属银,后来与环境中的氧化剂作用形成了氧化物等化学物质,包装材料的老化分解及空气中有害气体对这种锈斑的生长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第二种硅酸盐类显然是灰尘之类的污染物,冲压时嵌入金币表面,与第一种斑点不同,此种斑点本身不会直接氧化扩散,但因是币面瑕疵,极易成为腐蚀靶区,且此种斑点的存在对金币的光洁度也很有影响;第三种铁铬氧化物斑点或擦痕当是冲压模具脱落下来的铁铬细小颗粒粘污金币,后被环境氧化后形成。第二类的两种斑点应是金币冲压成型前后遭到粘污所致。在金币的分拣、包装、布展或入藏及观赏过程中,手上的汗液、空气中漂浮的有机液滴等都可能在金币表面形成此类斑点。

通常有四类用来腐蚀金属的腐蚀液,分别是酸型、碱型、氧化型、配位型;

酸性,多采用盐酸,少数情况用硫酸,可腐蚀铁、铅、铝、锰等大多常见金属;

碱性,多采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可腐蚀铝、硅(硅工业和冶金是分不开的)等两性金属材料;

氧化型,这是种类最多的,因为大多数金属都会钝化或具有惰性,因此多采用硝酸、王水等物质腐蚀,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更强,可以用来腐蚀钛、铬、金、银、铜、铂等一干不易化学加工的材料;

还有种腐蚀液是具有配位性的,其实是为了降低金属的电极电位,与氧化剂配合使用,如CN-,EDTA、氟等,可用于铜、金、铋、锡等易于配位的金属

当然像钾钠这些就不多说了,水就能腐蚀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52266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31
下一篇2023-08-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