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帮忙仔细介绍一下黄杨木

谁帮忙仔细介绍一下黄杨木,第1张

  黄杨木

  boxwood

  黄杨属植物叶小,全缘。花亦小,无花瓣;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通常著生在雄花上方。果蒴果状,有三棱。锦熟黄杨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几世纪以来木材用於雕刻、镶嵌、乐器等精细器具的制造。黄杨树生长缓慢,树冠紧密,树高不超过6公尺(20呎),许多地方栽种於庭园、花坛及路边,修剪成各种形状,装饰和美化环境,有一个矮化类型常种於园边路旁。小叶黄杨及其变种也是常见的观赏灌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树皮灰色,栓皮成有规则的剥裂,茎枝均呈四棱,小枝和冬芽的外鳞有短毛。叶对生,革质,圆形或倒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通常中部以上较宽,先端稍凹,基部狭楔形,长1~3厘米,宽7~15毫米,下面中脉的基部和叶柄微有细毛。春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簇生。穗状花序腋生;雌花多存于花序上部,萼片6,排成2列;雄花的萼片4,有退化子房与萼片等长。蒴果圆球形,果实有三个角状突起,熟时裂为三瓣,成熟时黑色,径约1厘米。花期4月。果熟期7月,生长于山地和多石的地方,栽培供观赏;木材坚韧致密,可供雕刻和制木梳等。

  黄杨木在古典家具中有着很微妙也很特殊的位置。我们看到的黄杨木作品多为工艺品摆件,基本上没有家具成品,在古典家具的使用中多用来点缀。记得有一次在元亨利古典硬木家具有限公司,有一位先生在看到黄杨木镶嵌的紫檀九龙闹海插屏时对黄杨如玉的质地赞不绝口,连说如果做成大件家具就好了。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怎么见不到黄杨木的大件家具呢?那么黄杨又是什么样的木材呢?

  其实,在我国黄杨木的生长范围较广,我国东南沿海、西南、台湾都有广泛的分布,其枝叶繁茂,不花不实,四季常青。在热带、温带均为较常见的常绿植物。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的时间也并不是很短了,目前有实物可查考的最早是元代的遗物,比如现存北京故宫的黄杨木雕圆雕人物“李铁拐”,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作品,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黄杨木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李渔称其有君子之风,喻为“木中君子”。在他的《闲情偶寄》更是记有“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其实这种说法在其他一些书中也有提及,比如苏轼就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博物要论》中更是提到曾有人做过测试,称闰年黄杨并非缩减,只是不长。在《酉阳杂俎》对黄杨木的采伐还有如下的记载:“世重黄杨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寻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这些说法多少给黄杨木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更为黄杨木作品成为人们心爱的把玩之物增添了很多情趣。

  因为生长缓慢,黄杨的木质极其细腻,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但仍因黄杨生长缓慢,难有大料,多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的雕刻作品,未见有大件作品,也正因为如此,黄杨雕刻作品常被初识者误以为是象牙制作。可以说黄杨木做成大件家具极难,如果出现,定是珍品。

  黄杨木的香气很轻,很淡,雅致而不俗艳,是那种完全可以用清香来形容的味道,并且可以驱蚊,另外,黄杨木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在黄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就有采黄杨叶用做止血药和放置黄杨树枝来驱蚊蝇的习惯。

  欣赏黄杨木的艺术作品最应用心,细细把玩,总有所得。

  橄榄核:橄榄 常绿乔木,高10-20m。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树皮淡灰色,平滑;幼枝、叶柄及叶轮均被极短的柔毛,有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小叶11-15,长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偏斜,全缘,秃净,网脉两面均明显,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略粗糙。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与叶等长或略短;萼杯状,3浅裂,稀5裂;花瓣3-5白色,芳香,长约为萼之2倍;雄蕊6,插生于环状花盘外侧;雌蕊1,子房上位。核果卵形,长约3cm,初时黄绿色,后变黄白色,两端锐尖。花期5-7月,果期8-10月。

  菩提树

  菩提树属桑科常绿乔木,大乔木。一般树高15米,直径2米。树皮黄白色或灰色,皮平滑或微具纵棱,冠幅广展;树干凹凸不平。树枝有气生根,下垂如须,侧枝多数向四周扩展,树冠圆形或倒卵形,枝叶扶疏,浓荫覆地。叶互生,近革质,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长圆形,先端骤尖,延长成尾状,基部宽楔形至浅心形,全缘或波状;深绿色,有光泽,不沾灰尘,被看作圣树的象征。叶形美观,常用作诗画题材。花生于叶腋,不见真面目,称隐头花序成对腋生。无总梗,扁球形。雌雄同株;雄花很少,生内壁近口部,无柄,花被片3,雄蕊1枚;雌花有梗或无梗,花被片3-4,花柱近顶生。瘿花多数,花被片4-5;子房有柄,花柱线形。隐花果,扁平圆形,冬季成熟,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5-6月。

不是,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小叶黄杨是黄杨科,黄花梨(降香)是蝶形花科。

小叶黄杨(拉丁学名: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 M Cheng (《Flora of China》),英文名:Common Boxwood)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灰白光洁,枝条密生,枝四棱形。叶对生,革质,全缘,椭圆或倒卵形,先端圆或微凹,表面亮绿色,背面黄绿色。花簇生叶腋或枝端,4~5月开放,花黄绿色。主要产地为中国安徽、浙江、江西和湖北。产地如江苏、浙江、河南等地。这一树种木材坚实,材质致密,供美术雕刻、制木梳与乐器等;根、枝叶供药用,还能行血、祛风止痛、解毒,治腰腹气滞胀痛、心胃气痛、疝气,复方黄杨木煎剂治风湿性心脏病。

降香(学名:Dalbergia odorifera )又名:花梨木、降香黄檀,为蝶形花科黄檀属乔木,高10-15米,小枝有小而密集皮孔。羽状复叶长12-25厘米。圆锥花序腋生,分枝呈伞房花序状;总花梗长3-5厘米;基生小苞片近三角形;花梗长约1毫米;花萼下方1枚萼齿较长,披针形;花冠乳白色或淡**,各瓣近等长。荚果舌状长圆形,基部略被毛,顶端钝或急尖,基部骤然收窄与纤细的果颈相接,果颈长5-10毫米,果瓣革质,对种子的部分明显凸起,状如棋子,有种子1(-2)粒,产于中国海南,生于中海拔有山坡疏林中、林缘或标旁旷地上。

降香木材质优,边材淡**,质略疏松,心材红褐色,坚重,纹理致密,为上等家具良材;有香味,可作香料;根部心材名降香,供药用。为良好的镇痛剂,又治刀伤出血。

黄杨木木质细密坚实,是很好的雕刻材料。价格比较贵。下面这些信息可供参考。

木材价格表]-上海华垒木业有限公司的更多报价信息报价日期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价格2009-9-8黄杨木原木直径15CM以上6500元/M32009-9-8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5500元/M32009-9-5黄杨木原木直径15CM以上6500元/M32009-9-5黄杨木原木直径15CM以上6500元/M32009-9-5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5500元/M32009-8-15松木板材1800元/M32009-8-15松籽干燥颗粒16元/KG2009-8-15黄杨木原木直径15CM以上6500元/M32009-8-15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5500元/M32009-7-4黄杨木原木直径15CM以上6500元/M32009-7-4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5500元/M32009-6-15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5500元/M32009-6-15黄杨木原木直径15CM以上7500元/M32009-6-15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6500元/M32009-6-12黄杨木(国产雕刻用材)原木直径15CM以上6500元/M32009-6-12黄杨木(国产雕刻用)原木直径10CM以上4500元/M32009-6-6黄杨木(小叶国产)原木直径15CM以上5500元/M32009-6-6黄杨木(小叶国产)原木直径10CM以上4500元/M32009-5-27小叶黄杨原木直径15CM以上5500元/M32009-5-27小叶黄杨原木直径10CM以上4500元/M32009-5-27小叶黄杨原木直径10CM以上4500元/M32009-5-22黄杨木原木直径15CM以上5500元/M32009-5-22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4500元/M32009-5-17黄杨木原木直径15CM以上5500元/M32009-5-17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4500元/M32009-5-2小叶黄杨原木直径15CM以上5500元/M32009-5-2小叶黄杨原木直径10CM以上4500元/M32009-4-24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5500元/M32009-4-24小叶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4500元/M32009-4-17黄杨木原木直径15CM以上5500元/M32009-4-17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4500元/M32009-4-15小叶黄杨木原木直径15CM以上5500元/M32009-4-15小叶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4500元/M32009-4-4黄杨木原木直径15CM以上5500元/M32009-4-4黄杨木原木直径10CM以上4500元/M3

大叶黄杨的功效和作用

园林绿化

大叶黄杨又名冬青,为常绿植物。它的叶子非常漂亮,可以修剪成不同的形状。常种植于花园、花坛,起到绿化作用。

经济价值

大叶黄杨的枝条木质细腻,不易折断,洁白坚硬,是制作筷子、棋子、木雕的好材料。可以说,大叶黄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药用价值

大叶黄杨在中医上有很好的祛湿、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所以在生活中,女性用大叶黄杨治疗月经不调或经期腹痛,老年人用它治疗风湿或关节痛。

小叶黄杨的功效和作用

小叶黄杨除了观赏和经济价值外,还有药用价值。小叶黄杨味微苦,但有止痛解毒的功效。一般牙痛或外伤扭伤可用小叶黄杨叶治疗。

小叶黄杨:

小叶黄杨又名瓜子黄杨,是黄杨科,属灌木,生长低矮,枝条密集,枝圆柱形,小枝四棱形,叶薄革质,阔椭圆形或阔卵形;头状花序,腋生,密集,花序被毛,苞片阔卵形。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区,花期在3月,5-6月结果。

小叶黄杨绿化价值

小叶黄杨枝叶茂密,叶光亮、常青,是常用的观叶树种,其不仅是常绿树种,而且抗污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对大气有净化作用,特别适合车辆流量较高的公路旁栽植绿化,绿绿葱葱,煞是好看,不仅可以作为绿化植物,也可以作为观赏植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周围的绿化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加强,小叶黄杨球深受人们的喜爱。

小叶黄杨又叫做山黄杨、瓜子黄杨,是很受欢迎的盆景植物,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还有很好的寓意,如“家有黄杨,世代栋梁”,那么如果盆栽小叶黄杨,日常要怎么养殖要注意哪些事项一起来了解下。

1、盆土

小叶黄杨属于浅根性植物,尽量选择盆口大,深度浅的,一般建议选择紫砂陶盆。小叶黄杨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碱性较强。当然最好还是使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栽植为佳,盆栽也可以用蛭石、泥炭或园土配合使用。

2、浇水

小叶黄杨盆景要保持盆土湿润,黄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盆土略干可以浇水,另外浇水要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增减浇水频率,夏季温度高可以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冬季休眠期要少浇水。

3、施肥

小叶黄杨在生长期可常喷施一些叶面肥,比如稀薄的氮肥。每月可以在盆内施加有机肥料,但不可以施未腐熟的肥料,也不能施肥过量,可在季节更换前施季节肥,如春季施催芽肥,夏天施壮叶肥,修剪过后施一些肥料,平时浇水也可加入少量氮肥。

4、修剪

黄杨树盆景主干长势缓慢,但嫩枝条长得较快,枝叶过密会显得整个盆景杂乱,因此要做好修剪造型。枝条没有木质化前,可留一对,以及两对嫩叶片,其余剪掉,待其发出新的嫩芽来后再进行修剪。慢慢的的枝条会变的粗壮,枝叶要定期进行修剪造型,不断提高观赏性。

5、蟠扎

蟠扎时需要避免枝条断裂的情况发生,一般常用铝线或铜线蟠扎,新手盆友可尝试从小品造型开始,用带胶皮的金属丝进行缠线造型,以避免枝条损伤。蟠扎时根据干身粗细,选择适合的金属丝进行蟠扎,金属丝大小以蟠扎枝条基部粗度1/3左右为宜。蟠扎遵循由下至上,由粗至细的顺序进行,蟠扎主干时应先将一段金属丝插入近主干处的壤中固定后再进行缠绕,缠线时需要留意金属线与树皮的贴合度,避免过紧或过松的情况。在对主枝、和侧枝蟠扎时可用肩挎式的方式操作,将金属丝的中段分别缠绕在邻近的两个枝条上,避免蟠扎的过程中找不到固定点而松动滑落到达不了预期目的。

6、换盆

换盆时间最好选择在初春时节,对小叶黄杨换盆时,要对根系进行修剪,因为黄杨根系肉质细根,要是根留长了,换盆后不能及时舒展,而弯曲盘折对小叶黄杨盆栽生长非常不利,因此要在换盆时进行修剪长根系,以及枯根、病根、杂乱根系。换盆后可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环境正常养护即可。

7、注意事项

小叶黄杨是一种喜光、喜肥植物,因此养殖要放在阳光充足和半阴环境下,另外冬天气温低,要做好小叶黄杨越冬防护。小叶黄杨养护要注意病虫害,常见的虫害有介壳虫、黄杨尺蠖,介壳虫可人工刷洗消灭;尺蠖用80%敌百虫可狙性粉剂喷杀,或用40%氧化乐果1000~2000倍喷杀。主要病害煤污病,防控关键是清除介壳虫,可经常喷叶面水,冲洗灰尘。

黄杨被称为“木中君子”,黄杨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大叶黄杨、小叶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山黄杨、毛果黄杨、水黄杨等,而小叶黄杨常被用来做盆景,观赏价值极高,喜欢的可以栽种养殖试试。

梳篦,又称栉,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是江苏省常州市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古代汉族妇女常把精美的蓖箕插在发髻上当作发饰。梳篦制作是精湛的汉族技艺,用料精良,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为毛竹、木材、兽骨等。

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常州篦梳其制作技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篦箕和木梳从原料到成品,分别需经过72道半和28道工序方可完成。传承单位为常州梳篦厂。常州还有著名的蓖萁巷。2008年6月7日,常州梳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好河山梳篦:16公分整木小叶黄杨梳,纯手工开齿,采用彩绘和烙画的制作工艺。小叶黄杨生长缓慢,一株直径15公分的黄杨树,至少要生长150-200年的时间,所以大公分的整木黄杨十分珍贵。黄杨木本身就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再加之复杂的制梳工艺,增加了其观赏性,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

民族少女梳篦:集民间传统彩绘工艺与少数民族服饰特色为一体。既有美观性,又有实用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147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