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别和田黄玉,和田黄玉特征鉴别

怎么鉴别和田黄玉,和田黄玉特征鉴别,第1张

和田黄玉,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晶莹剔透、柔和如脂,质地细腻、滋润,以色黄正而骄,润如脂者使其身价不匪,它稀有罕见,是玉中的珍品,产量很少,可与羊脂玉相媲美。

和田黄玉硬度高,达到摩氏65度,质地致密细润,韧性极强,具有典型的油脂光泽,光芒内敛之性更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是极好的雕刻玉材,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黄玉特征

黄玉温润、细腻,其声若金磐之余音,绝而复起残声远沉,徐徐方尽。他最具中国文化,像一位世家王子,翩然而处变不惊。他成熟内敛,不事声张,谦虚和顺的外表之下,充满生气却又那么坚定不移。无论在秦歌汉赋还是唐诗宋词中,他都那般光艳照人,从未在光阴更替中失色。

**似金,大地的颜色,火焰的光彩,被佛教和帝王们视为神圣的颜色。黄玉除独有的庄严华贵的色泽外,在我国古代,**代表王者之色,并为宗教所用,有崇高、华贵、威严、神秘之感。**被认为是阳光和大地之色。如后汉刘熙的《释名》:“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黄,土之色也。”象征着能使万物生长的阳光和土地,受到人们的崇尚。**与黄金同色,又让我们想到“古来金玉系良缘”之说,黄玉似乎融合了金与玉的天性,使其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更深的文化底蕴。

和田黄玉的产地

黄玉产于新疆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的且末地区,极为稀少,产出块度也较小,和田黄玉主要有淡黄、甘黄至黄闪绿色。黄玉的颜色一般比较淡,**鲜艳,浓艳的极为罕见,优质黄玉价值高于羊脂白玉。

首先“黄玉”的定义众说纷纭,有的说**的透闪石质玉石是黄玉,不论产状;有的说新疆籽料的黄沁才称得上为黄玉,其他地区或者不是籽料的山料等只能称之为“黄口料”,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应该以原生或者次生色(也就是颜色是否为外部原因二次成色)来判定是否该称为黄玉;还有一些检测研究部门认为只有颜色达到某个界定标准才可以称之为“黄玉”。过去曾有“一红二黄三羊脂”的流传,过去在我国**是皇家色,九五至尊之色,且黄玉产量自身偏少,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出成率又极低,因而人们将其稀缺度和价值甚至排在了和田玉羊脂玉的前面。近现代随着开采工艺的发展,黄玉的储藏探明、开采量都达到了一定的新高度,从而使山料黄玉也就是黄口料的价格稳中缓升,但越来越稀缺的黄玉籽料资源,也就是“黄沁”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2017~2019曾一度达到一颗直径20mm的圆珠达到小六位数的价格。对于和田玉从价值的角度来讲还是要很综合很理智的看待,要从玉质、稀缺度等很多因素来判断,不管是什么品种,自身品质高,价值就会有基础支撑。

和田玉黄玉是软玉中按颜色划分的一个品种,它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和阳起石,以透闪石为主。主要产于新疆的若羌、青海格尔木和辽宁岫岩。和田玉(黄玉)通常有微量铁盐蚀变透闪石岩形成。阳起石透闪石岩结晶呈显微纤维变晶状集合体,含量99%以上,晶粒大小一般为001mm--0001mm,具显微毛毡状结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致色元素以二价铁离子为主。**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透闪石-阳起石中二价铁,分解为稳定的**三氧化二铁,长期侵染所致。颜色匀和,属岩石次生变化现象。

但民间,及一些著作里习惯把黄沁料归为黄玉。但权威的检测机构是不会把黄沁料当作黄玉出具鉴定证书的。

在选购黄玉制品时,要注意几个要诀:

  首先,观察它的颜色,一般来说,颜色越黄则品质越高,并且要求颜色纯正,没有杂色或者稍带其他颜色。

  其次,注意黄玉的结构,是否内含杂质,观察其表面的结构是否完整,有无缺口或者裂缝,尤其是不能光凭肉眼观察,因为有些裂缝是肉眼看不出的。

  最后,黄玉还有一个特点,有些玉石经过辐射是可以“变成”黄玉的,而人工黄玉价值肯定不比天然黄玉,所以一定要确定所看到黄玉是天然的。

  黄玉首饰,在日常保养中,一定要注意经常清洗,黄玉的硬度相对比较高,不仅可以用软布、也可以用刷子来清洁,在清洁之后,如能放在酒精中,可以让玉石更加透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6153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 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