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制造玉器的?

古人是如何制造玉器的?,第1张

具体如下:

玉器(Jade Ware),即使用天然玉石加工制成的器物。中国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玉器,并不间断地延续到现在。玉器的出现是远古石器的延续与创新。

因此古玉器的出现,在于新石器时期晚期的中华古人创造了使用解玉砂琢碾加工玉石的方法。古玉器是人类古代文明里中华文明所独有的器物。因古代碾法已经失传,以加工方式区分,用碾法制作的玉器均为古玉器,而凡使用电动金刚工具等现代技术加工的玉器称为新玉。

中国玉器自史前出现起,即是最高规格的器物,主要用作礼器和配饰。有祭祀天的玉璧,祭祀地的玉琮,有祭祀四方的圭、璋、琥、璜。史前典型的玉器见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一般来说,大体上中国古代玉器分为三段,高古,中古,明清

所谓高古玉是指东汉以前的玉器

中古是指从魏晋到元代的玉器

明清是指明清两代乃至一部分民国玉器

但是细分,所谓高古玉,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以北方红山文化到中原龙山文化再到南方的良渚文化的玉器,称为文化期玉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玉器大多光素,器型以礼器,兵器,用具为主,也就是所谓的神玉时代,进入阶级社会,夏商周时期,玉器工艺大大进步,这时候的玉器体现的是王权,反映了阶级间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的王玉时代,这时期的玉器开始出现很多礼仪用玉,佩饰用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玉,玉兵器进一步衰落,佩饰用玉更加发达,而到了汉代,除了佩饰用玉更加发达以外,几乎之前的礼仪用玉都变成了丧葬用玉

而到了魏晋时期,玉器进入中古时代,从汉代开始逐渐出现的求仙思想在玉器上开始体现,玉器的工艺题材逐渐走向世俗,到了唐宋,这一转变完成,出现大量的人物题材,动物题材的玉器,玉器不再像高古时期一样纹饰抽象,而变得世俗,写实,同时玉器成为商品,充满了市民艺术情调

到了明清时期,玉器工艺更加进步,除了纹饰的世俗性更加增强以外,一些个体比较大的陈设器也出现了,例如玉炉,玉山等

玉器的加工,有以下六到主要的工序。

一:开料,以翡翠而言,原石多被其他石料所包裹,要切开原石,才知道里边玉质的情况,然后再根据情况切成一片一片的玉材。

二:选材,即原则制作的题材,一般来说片料主要用来制作手镯,在片料上划好圈圈,用机械切割,镯子芯和边缘剩余部分,再考虑制作牌子花件一类的雕件。

三:画样,根据剩下的镯子芯和边缘剩余部分的形态,色泽和纹裂的情况,在上面画出雕刻的图样。

四:出样:根据画好的图样进行粗加工,雕出大致的形态。

五:细修:在粗加工的基础上,对细节部分进行修饰和处理,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六:抛光:对成品进行高抛光或柔抛光,又或是高抛和柔抛结合,最终得出成品。

高抛和柔抛结合的成品图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18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