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翡翠的真假货,A货、B货、C货又是什么意思?

怎样识别翡翠的真假货,A货、B货、C货又是什么意思?,第1张

翡翠中,A货就是天然翡翠,没有经过化学处理的。(可以理解为,真的)。

B货,经过充填(通常是先用强酸强碱将水头不够或者暇疵较多的翡翠“洗”干净然后充填高分子聚合物等)处理的称B货。

C货:则是染色的翡翠,这种染色大多数都是染成讨人喜爱的绿色。

照片是放大的B+C翡翠,表面有坑,A货是光滑的

1、b货翡翠手镯在紫光灯下会出现荧光,这也是鉴别真假翡翠的常用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天然翡翠因不含有机胶和蜡,在紫外荧光灯下不会发出紫外荧光。而b货为了增加翡翠手镯的亮度和光泽,使用了强酸浸泡,同时用环氧树脂材料填充了翡翠内部疏松的缝隙,因此内部残留大量树脂类化学物质,会在紫光灯照射下发出蓝色或者绿色的光,也就是荧光。

2、紫光灯鉴定翡翠,主要原理是翡翠B货和C货都经历了强酸浸蚀、有机胶充填或者充蜡的处理过程。在紫外荧光灯照射下,有机胶和蜡都会发出明显的紫外荧光,也就是整个翡翠出现均匀的紫外荧光,视为处理翡翠。天然翡翠因不含有机胶和蜡,在紫外荧光灯下不会发出紫外荧光。因为b货翡翠浸泡的强酸以及注入的硅胶都具有化学元素在,充胶的B货在紫光灯下就会发出荧光,制作B货翡翠的翡翠原料,一般多为含杂质较多且结构松散的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和表面水渠网,内部裂纹为锯齿状的长裂纹。在透射光条件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严重影响了通透性;在反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网纹清晰可见,失去了翡翠原有的玻璃光泽。

1、A货:对于纯天然翡翠,只有经过雕刻和打磨。无化学处理,无高温、高压、注胶等人造假货,质地和色泽自然,无染色、无胶合,被人称为A货翡翠。翡翠是一种多晶聚集合体宝石。翡翠表面呈玻璃状,致密,反光,晶体(翠性)反应明显;冲击轻微,声音清脆悦耳;手感厚重,与其他石材明显不同。

2、B货:也就是说,经过几个月的强酸泡煮冲蚀,糖胶注射后,感觉渗透性很强,到处均匀。其实,这就意味着很多消费者喜欢通过购买,没有棉的,价格便宜的翡翠。B货,又称“漂白货”、“洗货”,使翡翠显得干净、透明、光亮。肉眼可见,纹理松散,不够紧密,反光不强,塑料感明显,无翠性苍蝇翅。敲击声沉闷,不够悦耳。

1、光泽:用肉眼鉴别翡翠A、B货时,首先看自然光线的光泽。一般A货的光泽是强玻璃光泽,而B货的光多呈蜡状,光度和光滑感都较差,且B货C货多数没有荧光。仔细看,B货C货的翡翠边缘往往呈现微弱的蓝紫色的光。这是填充的有机胶质的反射光的颜色。

2、表面:看表面一般需要借助放大镜,10倍即可。翡翠A货表面一般较光滑,尤其是种老的翡翠;B货表面往往有连续腐蚀坑。B货表面的腐蚀结构是无序的,因为翡翠成分中的各种矿物在酸里的溶解程度不一样,往往在表面形成蛛网状的酸蚀纹;而A货表面的擦痕、抛光纹相对来说是有序的,因为摩擦受力一般都是沿着一个方向。

3、结构:在灯光下看, A货的结构是清晰的,而B货的结构是模糊的,里面的棉也给人一种发散的感觉。对于有颜色的翡翠来说,B货C货给人的感觉是色不自然,颜色边缘往往发散,颜色呈飘浮状,看不到色根或者是说色根不明显。 而A货的色不同,有“颜色结实”的说法。

4、重量:A货翡翠是天然翡翠,密度很高,约为7,拿在手里会感觉比较压手;B、C货已经经过人工腐蚀、充胶处理,内部结构已经被破坏,自然密度会有所下降。

5、声音:将饰品用头发等细线悬空吊挂,用玛瑙或者A货翡翠轻轻碰撞,会发出很悠扬、清远带回音的声音,声音越清脆悦耳,有金属感;B货的声音发闷的,不清脆,没有悦耳的声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186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