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产自新疆哪个地方

和田玉产自新疆哪个地方,第1张

  新疆和田的产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城以南约80km的昆仑山中,在克里雅河支流阿拉玛斯溪谷的源头。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

  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分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现今和田玉的名称在国家标准中不具备产地意义,即无论产于新疆、青海、辽宁、俄罗斯、加拿大、韩国,其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即可称为和田玉。

和田玉产地在新疆和田。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的鉴别技巧

1、颜色

可以从颜色上鉴别和田玉的真假,天然和田玉的颜色明亮自然,在灯光的照射下,还能看出明显的色带,过渡得比较自然,其中羊脂玉的颜色是白中泛黄,而假的颜色就像是只浮在表面一样,给人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2、油润度

或者通过油润度进行鉴别,天然玉石表面的油脂感很强,摸上去给人一种润滑细腻之感,就像抚摸婴儿的皮肤一样,感觉比较舒服,而假的表面非常干涩,触摸后显得粗糙很多。

3、硬度

或者通过硬度鉴别真假,天然和田玉的形成时间比较长,其内部结构致密且坚硬,用锋利的小刀在上面来回刻划后,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的变化,而假的质地疏松,经过刻划后容易留下痕迹。

以上内容参考-和田玉

和田玉的主要产地是中国新疆。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

扩展资料:

和田玉在矿物组成的特点主要是:

1、透闪石矿物在95%以上

其中白玉为99%,青白玉为98%,青玉为97%,在同类透闪石玉中和田玉透闪石含量较高。

2、杂质矿物极少

一般为1%—3%,多在1%左右,有透辉石、绿帘石、斜黝帘石、镁橄榄石、粗晶状透闪石、白云石、石英、磁铁矿、黄铁矿、镁铁尖晶石、磷灰石等,没有阳起石,与产于超镁铁岩中的透闪石玉不同。

3、矿物粒度极细

为显微晶质和隐晶质,透闪石矿物在偏光显微镜下为纤维状、针状、叶片状,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为长柱状、短柱状、纤维状。

4、结构以毛毡状为典型

粒度均匀,交织成毡毯一般。这是质地细腻致密的重要原因,而这种结构在其他玉石中少有。

—和田玉

和田玉的产地是新疆和田地区。

新疆和田的和田玉,整体品质偏高,因此市场价格也相对高于其他产地,尤其是优质的子料。新疆白“子料”外形呈鹅卵状,一般块度较小,体态光滑,质地紧密,颜色以白色为最佳,外皮是子料的重要外观特征。

新疆白玉“山料”块度大,有不规则棱角,质地也比子料粗,颜色以青白、灰白为多。“戈壁料”大小不等,多为片状,表面光滑,常带有波纹面和大小不等的沙孔,质地细腻、紧密、坚硬。“山流水”与“戈壁料”在外形和质地上有类似地方,但块度稍大,颜色较白。

和田玉的颜色花纹

和田玉的颜色同国内外其他地区软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其次,和田玉有世界罕有的白玉,尤以色如羊脂的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极为名贵;再次,和田玉有皮色。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皮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

中国古代对和田玉的颜色非常重视,它不仅是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赋含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内涵。古人可能受五行说的影响,依四方和中央分配五色玉,东方为青,南方为赤,西方为白,北方为黑,中央为黄。

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其他为间色,从而将玉也分为五色。但和田玉实际上只有白、青、墨、黄四种主色,另外,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地区还产碧玉。在和田玉中,白玉最为珍贵,白玉中最佳者为羊脂白玉,是玉中上品。羊脂白玉的特点是白、透、细、润。由于黄玉出产甚少,故色纯、质润的鸡油黄,其身价不在白玉之下。

和田玉的产地分布在中国新疆境内,西起喀什的塔什库尔干,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大约1300多公里的昆仑山北麓中。在这1300多公里的昆仑山脉中,西段的塔什库尔干段,约400多公里所产的玉料大部分以青玉、青白玉为主,较差。约为400多公里所产的玉料大都以白玉为主,青白玉、青玉次之,偶有墨玉、黄玉伴之。籽料较多,山料较少,产出的原料质地细腻、坚韧、温润光洁,是和田玉的代表。是古至今人们追求购买的最佳玉料。

其质地较细腻坚韧,较温润光洁,是和田玉的另一个主要产区,也是新疆所产玉料中质量较好的一段。 青海玉,这种玉在我国青海省的格尔木市的昆仑山中的南麓,1998年发现的,有大量的白玉、青玉、黄玉和碧玉,俗称青海料或昆仑料。该玉料的主要特点是颜色呈白色或灰白,黄或青黄,或灰白绿。

和田玉因盛产于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而得名,和田在古代被称为“于阗”,藏语,意为“产玉石的地方”。和田地区南傍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而和田玉就分布在和田地区之南的昆仑山,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和田玉成矿带绵延1100多公里。在高山之上分布着和田玉的原生矿床及矿点,不少河流中还产出和田玉的子玉。 在古代,人们就认为昆仑山是“万山之祖”,它高大雄伟且盛产美玉,故受到极大的崇拜。昆仑山还是古代有独特地位的神话中心。传说它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居住之地,山上有壮丽的宫阙,有奇花异木和珍禽怪兽,有长生不老的灵芝草和神泉、池水,还有黄帝和诸仙食用的玉。这一美丽、奇妙的神话世界,引起后世人的莫大兴趣和深厚的种族之情。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尚书》中说:“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编《史记大宛列转》中记述:“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周穆王传》讲述了周穆王与西王母在昆仑山环宴对歌的动人故事,“已丑,天子斛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瑶即美 玉,瑶池即昆仑山产美玉的水池,西王母是昆仑山母系氏族社会首领的代表。上述记述虽非信史,但也不是毫无根据。如昆仑山虽长不到2500里,但是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5座之多,是世界屋脊之一脉。西王母显然不是指某一特定人物,而是指西域一带部族的女首领。说明西域古时很看重妇女,妻子的话是丈夫行为的依从。因此,上述神话故事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史实,也说明了昆仑山的先民早就发掘和使用了美玉,和田玉的存在也使昆仑山更加著名。 西昆仑山及阿尔金山自古产玉,但古代是以“水产”为主。人们首先发现和利用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和田玉,继而沿河采集,上溯发现了原生玉矿。本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地质工作的开展,原有和田玉矿山恢复了开采,新的矿床也陆续被发现,现已知原生和田玉矿床及矿点有18处。新疆虽然有着丰富的和田玉矿产资源,但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开采与挖掘之后,产量逐年减少,所以和田玉已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藏品。

和田玉籽料是和田玉家族中质量最好,价值最高的玉料,以产自新疆和田地区而得名,一般都出自和田河的水中。成因最早是昆仑山中的山料,因为自然原因落入了水中,经过水流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冲刷,一点一点的去掉了里面的杂质。剩下的都是比较精华的部分,因此成就了籽料质地最好的名声。一般来说,籽料和田玉都是出产玉历史比较古老的那种河流中,因为籽料的形成必须经过非常漫长的时间,所以那种后来形成的河水支流基本上是很难出现籽料和田玉的。不过因为籽料的价格非常高,导致采矿的人太多,目前和田河里的籽料和田玉基本上已经开采殆尽,很难再见到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199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