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定红蓝宝石

怎样鉴定红蓝宝石,第1张

人们通常所说的红宝石蓝宝石是泛指红色、蓝色的宝石,实际上真正的红宝石(Ruby)和蓝宝石(Sapphire)是达到宝石级的刚玉(刚玉是矿物名称),红、蓝宝石的硬度在自然界所有矿物中仅次于金刚石,它们的化学成分为氧化铝(Al2O3),纯净时无色,含有09%-4%的铬元素时呈红色,含铁和钛时呈蓝色;形状呈三方晶系,自然界中的晶体形态常为柱状(两端稍细,中间稍粗)或板状的六边形,外观多似桶状;颜色主要有无色、红色及蓝色,红宝石主要呈深紫红色或橙红色,蓝宝石主要呈蓝色或蓝绿色,其它还有绿、黄、粉、褐等颜色;硬度为9;相对密度为399-40;由于常见聚片双晶、接触双晶,会有裂理;整体为透明至半透明,光泽呈现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红宝石在紫外灯下有明显的红色荧光,蓝宝石大多数无荧光;通常红、蓝宝石的折射率能达到1762-1778,对于含有三组定向排列的纤维状内含物的红、蓝宝石,采用弧形的素面切割,能产生星光效应。

  红、蓝宝石的价值衡量

  红、蓝宝石的价值与它的颗粒大小、重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半克拉以下的宝石较常见,价钱便宜;若超过一克拉就贵得多,3克拉以上将以几何级数上升。若大于10克拉,而质量又很好,就非常难得,价值可达几百万美元。

  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来估计价值:

  05克拉以下,细粒,很容易得到,用于群镶很便宜;

  05-1克拉,小粒,易得到,可用做小戒面,便宜;

  1-2克拉,中粒,一般可以买得起,可用做戒面吊坠;

  2-3克拉,较大粒,价值较高,市场需求大;

  3-5克拉,大粒,价值高,少见;

  5克拉以上,很大粒,价值昂贵,非常稀少。

  红、蓝宝石天然品与合成品的区别

  红、蓝宝石天然品与合成品在外形上有很大区别,首先,观察宝石内的生长纹,焰熔法合成的多为弧形,而天然结晶形成的是直的折线。再次,观察宝石内的包体,助熔剂法合成宝石中常含有未能熔化的熔质小点和致色熔剂的残留物,在20倍放大镜下为“蠕虫状”;有时有圆形的气泡和微小的气泡群,有时可见坩埚上脱落下来的六边形或三角形铂金片。天然宝石中的包裹体多是一些细小的金红石晶体,或是指纹状气液包体;还常见小裂隙。最后是观察它的颜色,合成品的颜色过于艳丽,非常均匀,看起来有点呆板、刺眼,天然品则色泽相对柔和。

  切工也是影响价值的重要因素

  红、蓝宝石在切工上也非常讲究,包括刻面与素面两大类;形状有椭圆、圆形、祖母绿形、梨形、橄榄形及混合形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混合形,即是宽的椭圆形。切工的评价不像钻石那样严格,一般不占宝石价值的很大分量,但如果切工太差,则大大影响了它的价值。

  好的切工讲究三点:1切工定位:由于红、蓝宝石是各向异性的,具有多色性。切割时应使台面严格垂直于长轴方向,避开多色性的影响,使得成品可以从台面上看到最纯正的、饱和的颜色,这是正确的定向。否则会导致颜色不正,受多色性的影响而带杂色。2比例及对称性:不论宝石采用哪种切工类型,都要符合标准规范要求,而且对称性要好,不能歪斜。长、宽、厚的比例及角度是很重要的,必须符合标准,因为这些标准是依据宝石的折射率和光的全反射原理而设计的,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切薄了就会漏光,颜色浅了,色散效应也差,用行话说则是没有“火头”,称之为“鱼眼效应”,显得呆板而无光彩,切得太厚会使颜色变暗,也影响“火头”。3抛光程度:抛光的好坏会影响宝石的光泽。高质量的抛光使宝石显现更强的光泽,闪闪发亮。4星光效应:对于含有三组定向排列的纤维状内含物的红、蓝宝石,采用弧形的素面切割能产生星光效应。这类宝石的切工不但要考虑对称性和比例,还须选准方向和位置,使成品的星光位于正中间,如果切工不好,偏斜了价值则会降低。

红宝石和蓝宝石哪个比较好,其实真的很难说,不同人对颜色的喜好不一样,对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喜爱程度也是不一样的。红宝石虽然只有红色一个颜色,但是不同的微量元素让它有很多不同的色调,整体上给人一种张扬、热烈的感觉,更加适合开朗奔放的人。蓝宝石的颜色比较丰富,适合的人群也比较广,皇家蓝适合沉稳高贵的人,矢车菊蓝和彩色蓝宝石则比较适合年轻人,充满活力。

蓝宝石和红宝石都是世界名贵宝石,是众多彩色宝石中的佼佼者,且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蓝宝石和红宝石在价格上有一定的差距,在市场上红宝石的整体价格要高于蓝宝石,这和红宝石的产量远小于蓝宝石有一定的关系,毕竟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分类方式决定了红宝石的范围更小,稀有性更高,价值自然会更高。

蓝宝石好还是红宝石好只能见仁见智了。目前红宝石的产量迅速下降,尤其是在缅甸红宝石矿区被关闭之后,高品质红宝石稀有性直线上升,价格也有所上涨,市场上精品一颗难求,所以今年的香港珠宝展1克拉左右的红宝石价格都在上涨。蓝宝石的价格则比较稳定,但相较于往年也是有所增长的。无论如何,红宝石和蓝宝石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宝石。

       世界五大名贵宝石中排名第二的红宝石,其地位价值不言而喻。在红宝石上,细微的差距,价格都会是天差地别。那他品质的高低到底取决于什么呢?大致的价格区间又应该如何判定呢?我们主要还是看以下五个判定依据。

       1、透明度。指宝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在红宝石的肉眼鉴定中,一般将透明度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亚半透明、不透明5个级别。达到透明级的红宝石最具美感,价格自然也最为昂贵。这与翡翠“水高一分,价高十倍”一样。

       2、颜色。这里具体指宝石所呈现的色彩。红宝石的红色要求发色要纯正,不能有邪色,或含有其它色调,色泽要求饱满。其中以“鸽血红”最具收藏价值。但鸽血红宝石产量极为稀少。鸽血红之下,艳红色红宝石最佳,玫瑰红、粉红色次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光源会对红宝石的颜色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不要过于相信珠宝店内的灯光,在合适的情况下,把红宝石放在正常光下观察其色彩是否纯正。

       3、净度。红宝石是一种杂质相对较多的宝石,大多数红宝石均有裂缝、瑕疵、绺裂等。但也正是因为杂质多的缘故,净度高的红宝石才显得更为珍贵。红宝石的内含物并不一定绝对影响着它的质量与价格,主要还是要看这些瑕疵处于宝石内的位置及其是否影响了宝石的眼观效果。相反,内含物还可以看作是一颗红宝石天然形成的特征。

       4、切工。红宝石的切工相当重要,只有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的切割才能将红宝石这位“宝石之王”最耀眼、最迷人的光芒呈现给世人。红宝石标准的切割方式与钻石不同,加工者不会为达到最大灿烂光芒而按几何设计切割,而是会强调还原红宝石本身之美。切割良好的红宝石在整个表面上均匀反射光线,光线间相互作用,热烈丰富,又富含动感。

5、克拉重量。同钻石一样,红宝石在同等质量下,重量越大价格越高,尤其是1克拉以上的优质红宝石。3克拉以上属非常稀见之品,5克拉以上就更不用说了。有一种溢价叫做克拉溢价。每一克拉就是一个价格的分水岭,之间的差距是极大的。

       红宝石的价格主要还是取决于以上这五点,但最重要的还是实践,纸上谈兵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

       本文配图来自设计师晶石上的舞者

红宝石好。

红宝石是几乎没有一点瑕疵是比较稀有的品种,而且也是属于纯天然的,而蓝宝石就比较普遍,还多数带有瑕疵。

红宝石往往象征着华贵,高级,是宝石之王,而蓝宝石象征着忠诚,坚贞是被称为命运之石。

真假红蓝宝石也可以区别。一般认为,红宝石和蓝宝石是仅次于钻石的珍贵宝石,也是最主要的宝石种类之一。从矿物学观点看,它们都是刚玉晶体类的矿物,只是颜色不同而已。所谓红宝石是指具有红宝石质量的红色刚玉;而蓝宝石的涵义比较广泛,它包括了除红色之外的具有宝石质量的任何颜色的刚玉。

真正的红蓝宝石,属于三方晶系,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和刚玉的化学成分相同。如果显示其他的化学成分,当然就不是刚玉了。天然红蓝宝石在生长过程中表面可形成大大小小的凹坑,而人工的就没这种现象,但可出现一层又一层的“圆弧形生长线”,如果在宝石表面看到这些线状构造,就可断定这不是真的宝石。此外,天然的红、蓝宝石在结晶过程中,周围有一些其它天然矿物晶体,这些矿物常被包入红、蓝宝石晶体中成为包体。这些包体有两大特点:一是呈带棱角的晶形;二是常按一定方向排列,彼此以60°角相交。肉眼观看时,好像红、蓝宝表面有着许多丝状物。这恰恰是真宝石的重要标志。

相反,人造红、蓝宝石中也可出现包体,它的包体不是各种矿物,而是气泡,气泡的出现通常无规律、密集成群,也可弧立出现。

在室内分析可通过光谱仪来鉴定天然和人造的红、蓝宝石。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天然红、蓝宝石在分光镜中光谱的蓝色部分可见到波长450mm的黑线。这一定是真的天然红、蓝宝石。如果没有这条吸收黑线,那一定是假货—人造红、蓝宝石。

-

红宝石是古老的宝石品种,早在数千年前,人们就认为颜色红艳的红宝石具有超凡的“神灵”,它可以消除百病并保佑个人财富与地位不受侵犯。近百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改善,“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红宝石已成为大众喜爱和收藏的宝石品种。红宝石被国际珠宝界列为四大名贵宝石之一,寓意“仁爱、热情与尊严”,是七月生辰石和结婚40周年、52周年的纪念石。

由于天然红宝石产量少,合成红宝石得以鱼目混珠,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常因此,掌握初步的鉴定知识很有必要。

一、物理化学性质

红宝石的化学组成主要为Al2O3,含有少量(05%~30%)的Cr2O3。属于三方晶系,晶体呈六边形桶状或柱状,晶面上可见到斜交的双晶纹。颜色为鲜红色、玫瑰红色、粉红色。由于含铬,在强光下能发出红色荧光,显得格外艳丽。玻璃至半金刚光泽。硬度9,密度39~41g/cm3。折射率1762~1770,双折射率为0008,具红-橙二色性。发育平直的裂理面。常含有包裹体,因产地和成因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肉眼鉴定特征

市场上流通的红宝石有:天然红宝石、优化处理的天然红宝石、合成红宝石、与红宝石相似的红色天然宝石以及仿制品。由于合成红宝石、优化处理的天然红宝石的物理化学特征与天然红宝石类似,用常规仪器难以准确区别它们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肉眼鉴定主要根据三个方面:颜色在宝石中的展布特征;宝石内部包裹体的特征;宝石表面可能见到的裂理和感生面。

(一) 天然红宝石

天然红宝石根据成因和产出特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产于气成-热液接触变质带大理岩中,以缅甸红宝石为代表;第二类产于玄武岩中,以泰国红宝石为代表;第三类产于变质斜长岩中,以印度红宝石为代表。其中,以第一类质量最好、价值最大。

1、 缅甸产红宝石

缅甸是世界上优质红宝石的主要产地,产于大理岩中。主要有透明红宝石和半透明的星光红宝石两个品种。

(1)透明红宝石

缅甸产透明的红宝石为鲜红色、玫瑰红色,鲜艳、柔和而明亮。宝石透明但不清澈,用10倍放大镜观察,可见一些白色的丝绢状包裹体和反光的裂隙面,主要依据颜色和包裹体来识别:

颜色:多呈鲜红色(鸽血红色)、玫瑰红色,颜色浓艳明亮但不均匀。如果将红宝石放进装有清水的白色瓷皿中,可见到不均匀的红色斑块或条带。具有荧光性,在强光下颜色更加明亮鲜艳;如果在暗处用聚光手电照射,显得象烧红的铁块一样通体红亮而看不清亭部的小刻面和交棱。

包裹体:缅甸产透明红宝石的包裹体较多,是重要的鉴别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丝绢状金红石包裹体 红宝石透明但不清澈,用弱光斜射可见乳白色的丝光。在20倍放大镜或40倍显微镜下用弱光观察,可见平直或以60º、120º交角密集排列的丝绢状包裹体,它们是由细小的金红石定向排列形成的。

指纹状包裹体 为红宝石中无色的气-液包裹体和无色的固态包裹体呈指纹状断续排列而成。其中,气-液包裹体多具有气、液两相,固体包裹体多呈棱角分明的短柱状。

煎蛋状固态包裹体 红宝石中包裹的磁黄铁矿、磷灰石等矿物晶体周围,发育一个扁平的裂隙环,在光线照射下反射出亮白色的光,与矿物晶体一道组合成煎鸡蛋的形状。

愈合裂隙面 红宝石中愈合裂隙面,在光线照射下常呈现出白色的反光。裂隙面一般无色,但有时可以充填一些黄褐色的铁质。

通常上述类型的包裹体不可能在一个颗粒中全部见到,但都应该见到丝绢状金红石包裹体,并可以作为缅甸红宝石的重要鉴定依据。

(2)星光红宝石

多呈暗红色或暗粉红色,半透明-微透明,具六射星光。宝石中清晰可见三组成60º、120º交角的丝绢状包裹体、或深浅不同的色带以及双晶纹。六射星光的中心,有一个向外扩散的亮点,每条星线由中心向边部延伸逐渐变细。

同类成因的红宝石,还产于斯里南卡、巴基斯坦、阿富汗、越南北部及我国的云南。主要区别在于:斯里南卡产的红宝石颜色淡、金红石包裹体柱体细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产的红宝石颜色红艳、粒度较孝缺陷较多;越南北部产的红宝石多为粉红色、粒度大、透明度较差、三组裂理发育;而我国云南产的红宝石颗粒大、颜色红艳、透明度较差。

2、 泰国产红宝石

泰国产于玄武岩中的红宝石,由于含有微量铁质,所以,红宝石的颜色偏暗,多呈暗红色。主要鉴定特征包括:

颜色:颜色比较均匀,但不明亮,伴有褐色或紫色色调。有时可见交角为60º、120º的色带。

包裹体:宝石透明,内部比较清晰,见不到丝绢状金红石包裹体,偶尔可见煎蛋状固态包裹体、指纹状气-液包裹体以及由于双晶纹的反射差异形成的平行色带。

3、 印度产红宝石

印度产于变质斜长岩中的红宝石,多呈玫瑰红色,粒度较大,透明度差,交角为60º、120º的双晶纹发育,四组阶梯状反光的裂理面清晰可见。

(二) 优化处理红宝石

1、 热扩散优化红宝石

热扩散优化红宝石是把琢磨成型的无色蓝宝石,放进装有铬元素的焙料中,在高温下使铬元素扩散至无色宝石的表层,使其显红色。

热扩散优化红宝石多呈橙红色、暗红色,颜色偏暗且不均匀。在日光照射下用20倍放大镜观察,可见许多小网格斑纹。如果放进水中,在宝石表面用肉眼可见天然红宝石所没有的节瘤状小红点,在腰围和棱角处颜色较深。二色性比天然红宝石偏黄,为橙黄-褐黄。

2、 玻璃充填红宝石

为了弥补红宝石表面遗留下的天然感生面(与其他矿物连生形成的凹坑),珠宝商常常用红色玻璃来充填。如果将这种宝石放进装水的瓷盘中,用1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玻璃充填的地方,颜色和光泽有些差异,在玻璃内部还可能见到气泡。

3、 染色注胶红宝石

不少印度产红宝石发育四组双晶纹(裂理面),造成纵横交错的白色反光色带,严重地影响宝石的外观。一些珠宝商就用红色的染料和胶充填在裂理中,以掩饰其缺陷。这种优化处理的红宝石,多呈带紫的暗红色,微透明。在反射光下可见平行排列的白色条纹,在透射光下可见充填在双晶裂理中纵横交错的红色网格。

(三) 合成红宝石

具有商业意义的合成红宝石,主要有焰熔法合成红宝石和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

1、 焰熔法合成红宝石

(1)合成透明红宝石

焰熔法合成的透明红宝石,呈红色、深玫瑰红色、粉红色,颜色艳丽均匀,看上去比较呆板和刺眼。宝石内部洁净,肉眼看不到什么缺陷。放进盛水的盘中,用20倍放大镜观察,偶尔可见到弧形生长线和圆形气泡。

(2)合成星光红宝石

合成星光红宝石多为半透明,带紫的粉红色。与天然六射星光宝石的主要三点区别是:第一,星光效应比天然红宝石明显,即使在微弱的光线下也清晰可见;第二,星线交汇的中心,没有聚集的宝光亮点,且星线由中心向边部延伸粗细相等;第三,宝石底部多经过抛光,肉眼可见比较清晰的弧形生长线,这与天然星光红宝石那种交角为60º、120º的平直生长线和具有反光的小裂理面明显不同。

2、 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

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外观上与天然红宝石有些相似,呈不均匀的红色、玫瑰红色,透明但不清澈,肉眼可以清楚见到乳白色羽毛状或烟雾状包裹体,在透射光下这些包裹体呈橙**。这种合成红宝石的'肉眼鉴定特征主要有:

颜色 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的颜色不均匀,放进装有水的白瓷盘中,用20倍放大镜观察,可见红色深的地方由于部分氧化铬未完全熔融所形成的密集小红点或斑块。另外,与天然红宝石类似的色带边界模糊,不像天然红宝石那样平直纤细。

包裹体 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一包裹体数量多为特点,主要有网格状、指纹状展布的褐**或黑色助熔剂小滴包裹体,黑色熔剂斑块,簇状排列的针状包裹体,以及三角形、六边形银白色或黑色铂金片包裹体等。

综上所述,可见两种方法合成的红宝石,焰熔法合成红宝石包裹体甚少,颜色浓艳均匀;而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包裹体较多,颜色不均匀并在放大镜下可见残余熔剂形成的密集小红点或斑块。

(四)红宝石与相似红色天然宝石及仿制品的区别

市场上与红宝石相似的红色天然宝石及仿制品主要有:红色尖晶石、镁铝榴石、粉红色和红色电气石、红色玻璃等。它们的主要物理性质见表1,具体鉴定特征如下:

1 红宝石与相似的红色天然宝石及仿制品主要物理性质简表

宝石名称 硬度 密度 (g/cm3) 折射率 双折射率 多色性

红宝石 9399176~1770008二色性强

合成红宝石 9399176~1770008二色性强

锆石 75470192~1980059中等

尖晶石 83601720无

镁铝榴石 7537~39174~1760无

电气石 7306162~1640018中等

玻璃 5~6231470无

1、 红色尖晶石

红色尖晶石的颜色与红宝石很相似,但红色尖晶石的红色均匀,见不到红色色斑或色团。从不同方向观察,也不具有二色性。荧光性弱于红宝石,在暗处用手电从冠部照射时,虽然也变得明亮,但能见到亭部的棱或小刻面。内部比较洁净清澈,除能见到少量八面体小尖晶石、磁铁矿包裹体和充填有褐色铁质的贝壳状愈合裂隙外,见不到红宝石中的丝绢状金红石包裹体或交角60º、120º的色带。

2、 镁铝榴石

镁铝榴石的红色均匀,内部洁净,肉眼很少见到包裹体。在强光下,颜色中褐色调增加,没有光线较暗时的颜色漂亮。镁铝榴石没有荧光,在暗处用手电从冠部照射,亭部小面清晰可见,且相邻两个小面的反光颜色反差显著。

3、 粉红色、红色电气石

粉红色、红色电气石,颜色均匀,无荧光现象,在暗处用强光手电照射,亭部小面上反红色光者多,可见小面的形状。双折射率大,刻面形电气石底棱双影明显。宝石内部洁净,一般很少见到包裹体。具有热电性,摩擦后能产生电荷,能吸附贴近的小纸屑。

4、 红色玻璃

红色玻璃颜色均一,内部洁净,有时可见圆形气泡和旋涡状流动构造。玻璃光泽。手摸有温感,比重较起,无荧光现象。

三、经济评价指标及购买须知

(一) 经济评价指标

红宝石的经济评价主要有颜色、重量、净度、切工等四方面指标。具体可参考:1、刘国彬,刘凯 国际上红、蓝宝石颜色分级标准及近期价格 中国宝玉石 1994(3):34-35

2、“钻石百科·红宝石的分级标准” (二)购买须知

1、市场上红色的宝石品种很多,拟购买红宝石时,一定要注意天然红宝石应该具有的诸多鉴定特征;

2、注意红宝石的名称,按照国际珠宝界惯例,在宝石名称中不能冠以产地。红宝石的产地较多,最大的优质天然红宝石产地是缅甸,此外,泰国、斯里兰卡、赞比亚、巴基斯坦、印度、中国、越南等国家也有红宝石产出;

3、注意根据合成红宝石的重要鉴定特征来识别,以免不法商贩鱼目混珠;

4、注意以天然红宝石为冠,亭部为合成红宝石的红宝石二层石,要从光泽、颜色、是否有粘合剂等方面仔细观察宝石腰围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224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