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香枝木类)树种拉丁名为: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
商品名为:scentedrosewood
黄花梨为制做红木家具的上好木材,市场上现存的少之又少。平常我们能够见到的,大多是产自越南的黄花梨。由于越南与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个纬度上,所以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产自越南东部,与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对两种木材进行识别,可参考如下五点:
一、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棕眼)细,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 些。
二、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而越南黄花梨香味略小。
三、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即所谓的虎皮纹,越南黄花梨相对差一些。
四、颜色上二者也有区别,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
五、从材料上看,越南黄花梨树材粗大,海南黄花梨直径普遍较小。现在见到的越南黄花梨心材直径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黄花梨,我们以前见过的,心材直径最大的也不过30厘米。
上述两种木材的区别都是相对而言的,而且都是要在对木材局部刨光以后进行鉴别才行。这种鉴别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对有经验的人来说,还是不成问题的。
海黄是最好的黄花梨,越黄其次
二者的区别:
一、纹理:相同点:打磨后花纹绚丽多彩
海黄的纹理花纹像是抽象的,整体是写意的,图案变幻莫测,“不按常规出牌”,线条流畅、生动,恣意挥洒。
越黄的纹理花纹像是工笔的,整体是写实的,线条相对生硬、呆板,总体图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丝状(这是其典型特征)。越黄纹理散开度大(巴西花梨纹理散开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黄的局部纹理放大了几十倍),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些。
二、香气:相同点:锯解后,都芳香四溢,甚是迷人
海黄气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觉舒畅不已,很想一直吸。假如是一种被水长期浸泡过的海黄,也有酸香味,很多人以为那是越黄。比如埋在阴湿地下的房屋木梁,或水库底下的树头树根,锯开后则辛香中带酸。近来海南昌江等地大兴土木,从江河、水库中就捞出了一些这种料。
越黄香气中夹有酸味、臭味,谈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个别人甚至感觉不适。当然,如果是越黄老料,纹理美丽与海黄难辨,其香味也几乎与海黄乱真。
三、油性:相同点:打磨后光洁如镜,局部莹光闪烁
海黄体内含丰富油质。因此,打磨后光洁度高,有玻璃面之感。拿在手上摇晃,或随着视野挪移,面上莹光会腾挪闪跃。因此,其外表常如绸缎面,莹光闪烁明显;还有,海黄由于生长环境恶劣或受强台风摇曳或受石头挤压,枝干歪来拐去,在这样地方都会有褶皱纹。
越黄油性要低于海黄30%左右,由于油性达不到莹光闪烁的“临界点”,所以很少能有如此的莹光闪烁(小叶紫檀甚至酸枝,有的也有局部呈绸缎面,也有莹光)。越黄较少见褶皱纹,即使有,也不生动。
四、手感:相同点:手感顺滑
海黄经高标号砂纸打磨、抛光后,其手感在所有材质中都堪称天下第一。盖因其毛孔细、油质多、柔韧性好,材质可不按走向随意裁切而不起茬。触之绵绵的、滑滑的,象抚婴儿肌肤,直至手起痒,这也是海黄深受喜爱的主因之一。因为比重较大,海黄掂在手中有沉甸感。
越黄在以上诸点均明显逊色,因此抚摸时,略为发涩,会挂手,甚至可以感觉有颗粒、有凹凸。越黄比重相对较小,则显得轻飘些。但若是越黄老树根,可能沉甸感还大于海黄东部糠料。
五、密度(鬃眼、毛孔):相同点:毛孔都很小
海黄比重总体不如大叶紫檀、小叶紫檀,可与酸枝接近,但比越黄密实,比重大。因此,海黄横切面鬃眼细小于越黄,纵切牛毛纹细小于越黄。越黄的鬃眼大于海黄。
但也不时绝对的,有时候海黄鬃眼要粗大于越黄,比如长在地底下的根部,由于吸收水份之需,鬃眼则粗;长在石灰岩、少泥土的石缝间,由于体内油性被石质反抽,鬃眼也大;长在水土丰茂、阳光充足的沃野上,因生长快,鬃眼也大些。
六、色泽:相同点:颜色大致都是金**
海**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外,还有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总体洁净,尤如明心见性的清纯山水画;
越黄大部分仅是**,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这是其典型特征)。海黄画面越黄画面则感觉脏,不时夹有点点霉斑,就像初学画者,笔墨老是不注意“滴洒漏”在画面上。
七、鬼脸:相同点:有很多结节,鬼脸纹都不缺
我们所能在专家写的书上看到,大部分都把海黄的特征归之为有“鬼脸”。事实上,所谓“鬼脸”,就是结节、疙瘩。所有木材,其实都有,只不过它们生长快速,比如杉木,结节很大,就不起眼,不好看(如果把巴西花梨的切面缩小一百倍,其纹理就似海黄了)。鬼脸不仅是越黄的明显特征,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但海黄的鬼脸更多、更鬼,分布得更密集,鬼脸更丰富而多姿。除了传统上大家说的“狸猫”、“凤眼”外,最精彩的应是写实的真鬼脸。此外,海黄的鬼脸还应包括其他的飞禽走兽、自然物象等图案。而越黄的鬼脸形象则单调,塑造不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这样看不够清晰,看不出来。我给你个方法,你自己对比一下。
最重要的是看和闻:
闻的主要内容是海南黄花梨特别的香味,而不是酸味。
新锯开的黄花梨料有一股浓烈的辛香味,但时间久了特别是成了老家俱,其气味则转成微香,鼻子不好一般是闻不出来的。
看的内容主要是纹路群的中心点,海黄区别于别的黄花梨的最大特点是纹路群的中心是“实”的,肯定是一个黑点、黑心,或粗或细,始终给人“万佛朝宗”之敢,越黄的越黄的纹路群中心,都是空的,纹路围成一圈一圈,到了快到中心就逐消失,最后不了了之。
现在很多收藏者纷纷把“鬼脸”做为签定海南黄花梨的重要指标,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准确的标准应该是“鬼眼”,也就是上面说的“实心黑点”,越黄和海黄都能有“鬼脸”,而只有海黄才有明显的“鬼眼”。
“鬼眼”其实是枝节分叉的中心,海黄是属于盘虬形的树种,枝节非常的多,按当地海南人的话讲,就是往两边长,而不是往上长,再者,海南的成材年限非常的漫长,在此过程中,或因恶劣环境,或因争取养分,一棵海黄树不断的分叉,导致树木的纹理会发生扭曲,就逐级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鬼眼”。而其它黄花梨,如越南黄花梨,它的树性比较直上,而且成材时间只需是上百年,所以就很难形成“鬼眼”。
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海黄的含油比例,经检测发现,海南花梨含油最高达27%,而越黄只有05%,正因为如此 丰富的含油量,一件海黄物品把玩上一段时间后,表面就会开始形成一层晶莹剔透的、类似琥珀的质地,给抚摸者舒适的手感。
正因为如此,给任何的海黄品上漆,其实对它是一种摧毁,真正的海黄珍品,它不需要任何现代化工的处理,只要经过沙纸打磨、枵稍加打天然蜡即可,余下的,得靠充满人性化的手的抚摸来完成,靠心灵的感触去完成。
海南黄花梨一般来说,分两种:
一种是油梨,也有叫油格或者油料,其特点是颜色较深、比重大,密度好,油性强,但纹理一般。颜色主要是深褐色,紫色,有些接近黑色。主要产于海南的西部,比如昌江,乐东,白沙一带。
另外一种是黄梨,也叫糠格或者糠梨,其特点是颜色较浅,比重和密度稍差,油性也稍差,但纹理好。颜色主要是浅黄、金黄、浅褐色和红褐色。主要产于海南的东部和东北部,比如三亚,海口一带。
海南黄花梨底色为黄、红褐色,打磨后的黄花梨,在自然光或灯光直射下。会显示出自己琥珀似的,迷人耀眼的金质。有的纹理似乎为微微晃动的水波,给人以入木三分的感觉。
用手掂应比较有份量不至于发飘,手感应温润如玉。真正的海南黄花梨成品不会有戗茬或阻手的感觉。海南岛东部的黄花梨除了颜色浅外,份量也稍轻一些,油性稍差一些。而西部的黄花梨则油性很重,油质感经几百年也不会减弱。
海南黄花梨亦称“降压木”,《本草纲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压、血脂,做枕头可舒筋活血。黄花梨极易成活,但极难成材,一棵碗口粗的树可用材仅擀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长期。其木质坚硬,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
海南黄花梨树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0.8米。它是国际标准5属8类34种红木之一,用途广泛,其木材价值相当高,是海南特有的珍贵树种,分布于海南岛低海拔的丘陵地区或平原、台地。花梨木心材红褐色或紫红褐色,久则变为暗红色,常含有深褐色条纹,有光泽,具香气。木材纹理交错,自然成形,花纹美观。用花梨木制作出来的家具简洁明快、富丽堂皇,且色泽深沉华美,典雅尊贵,坚久耐用,百年不腐。花梨木家具还能长久地散发出清幽的木香之气,有提神避邪之说法。
据记载,早在明末清初,海南黄花梨木种就濒临灭绝,此后的数百年里,我国70%的黄花梨木家具均流往国外,国内仅存的少量黄花梨木被用于房屋建造、制成锅盖、算珠甚至锄把,散落民间,面临损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黄花梨品种产自越南、缅甸。其颜色较艳、味道较浓,但纹理、层次较乱,与海南黄花梨相比,价差达十倍。
由于越南与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个纬度上,所以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产自越南东部,与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对两种木材进行识别,一般可参考如下六点:
一、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棕眼)细,木质坚硬,摸起来手感好,但粗而不刺,手感有沉甸甸的感觉。油性较大,光泽度强,光滑如玉。在自然光下,打磨后的黄花梨有半透明的感觉,除紫檀外,一般木材是没有这种效果。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油性差,发干、发涩。在自然光下很少有半透明的琥珀感。
二、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但是属于清香,新伐材其辛辣味刺鼻,新切面辛辣香气浓郁,成器后香气微弱,几乎难以闻到,但稍经刮削,则香气扑鼻。越南黄花梨酸香味较浓,香味略小。
三、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鬼脸是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的结疤跟普通树的不同,没规则,呈现美丽的图案,即所谓的虎皮纹,纹路流畅,材料的纹路清晰,象麦穗形状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越南黄花梨也有鬼脸,但鬼脸纹松散,略显呆滞,缺少活泼生动,杂色较多;这些都是区分越南黄花梨的标记。但是不是每个海南黄花梨都能有“鬼脸”的。
四、颜色上二者也有区别,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越南花梨红褐色纹理或咖啡色条纹相间,条纹粗细不一、混浊不清,以浅黄为多,并杂有紫药水色。
五、从材料上看,越南黄花梨树材粗大,海南黄花梨直径普遍较小。现在见到的越南黄花梨心材直径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黄花梨,以前见过的,心材直径最大的也不过30厘米。
六、海南黄花梨其心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 削掉的碎末,放在一个杯子里面,用滚烫的开水泼上去,上面马上就会有一层象机油一样的一层,闪闪发着油蓝的光。
海南黄花梨的香味
海黄的香味是一种瘾,让人上瘾的就是它那香味无法像照片那样定格加以诠释,只能想象,不停的闻。而大多数海黄玩家开始接触海黄前都是从字面上来了解海黄的,写出来的都是赞美最美的一面,这就容易令人走入一个误区,只有闻到令人心旷神怡的香味才证明是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这个树种独特的香味,然而,大家能接触到的海黄香味却有许多的“变味”,有的甚至是臭味,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别海黄越黄的误区。海黄的香味并不像沉香那样浓密而且香味持久,那是一种自然的美,就像鲜花会谢去。只有新切面或者封严的杯子罐子才好闻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气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开新的表面就又会散发出来,另外,雨天或者潮湿的天气海黄宝贝也会散发出悠悠降香。当然也有千年难遇的老料,这样的老料做出来的宝贝,哪怕上腊也难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这是千百年沉淀的结果,只能机缘巧遇。
海南黄花梨的花纹
海黄除了香味能让人上瘾,就是花纹能令人陶醉了。很少有人能不被它那惊世之美折服,一块木,一块千年不朽之木,要么是千奇百怪的鬼脸,要么是密密麻麻的鬼眼,要么就像一张虎皮这些都是人们对黄花黎美好花纹的描述,新玩家往往凭这些概念来判断海南黄花梨真假,好坏。其实花纹,纹路线条有许许多多种形式,“鬼脸”就是一个朦胧的概念,什么样的花纹才是鬼脸呢?这也很难用文字来给大家一个准确形容,大家看帖子后面的鬼脸附图来感受一下吧。不是所有的海南黄花梨都有鬼脸的,以鬼脸来判断好坏是很大错误的。除了鬼脸还有“鬼眼”,也就是相对小的,生长过程中向外冒新芽的树疙瘩,往往一出现就是一排一排的,且非常密集。海黄的花纹有粗有细,但都很清晰,不显乱,有流线的,有弯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线花纹居多,偶尔也能见到深褐色或红线花纹(东部黄梨多),细花纹的材质颜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纹的花纹颜色跟材质颜色色差明显,整体颜色又非常好看,多为西部油梨。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海黄都有漂亮的花纹,许多老料大料,老料的边脚料作出来的东西就没什么花纹,却又很值钱!要么花纹细而浅,要么粗而淡,这些也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新手光以花纹来判断黄花黎这也是走进了误区。凭香味,花纹,也不敢100%判断海黄或者越黄的,黄花黎的材质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海南黄花梨的花纹中,还有褶皱纹,更漂亮的还有瘿木花纹,目前市场上能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越黄,请大家明明白白消费;不管怎样越黄也是值得收藏的,在行业内,一个越黄瘿木碗就曾经以3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过,更有甚的极品现在都有报价在百万人民币了。
荧光、金丝,沉水
没有任何两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质花纹的。材质也是海黄跟越黄较大的区别,大家所能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的海南黄花梨材质表面都能比较容易打磨出荧光,扫腊后什么荧光感,半透明琥珀质感,温润如玉感都出来了,而少数长期泡水的海黄根料或杆料会出现像越南黄花梨一样的材质表面,光打磨不上腊反而要好看的多。海黄打磨后,表面毛孔较少,甚至没有,反光感很强;越黄就毛孔较粗,看起来材质有些疏松,感觉吸光,上腊后二者对比就更加明显。海南黄花梨气干密度为082-094/cm3,仅有少数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数都会有点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这样理解也是错误的。又分为东部的黄梨(颜色发黄)和西部的油梨(红,紫,黑三种颜色都有),东部的黄梨相对西部的油梨来说,材质要轻,做为古时进贡皇家的木料,最为出名的形容就是荧光感强,半透明质感透露出屡屡金丝。对于新手理解何为“荧光”呢,那是对物论物,不尽相同,荧光、金丝还有沉水等常见的形容,都跟材质分不开的。荧光只是一个概念,不必深究。太把荧光当回事也就走进了误区。材质细腻的,反光强烈的,想简单就这么回事。有些人拿木屑泡水来区分海黄越黄,那也是不严谨的,容易误导。。。
1,越黄海黄,密度看有一定区别,多数(我说的是多数)越黄纹理粗,黑线散,综眼大且长;海黄油梨纹理密黑线多颜色深密度高,糠梨虽密度不及油梨但纹路齐整黑线细致分布匀称,纹理与颜色的形成的反差更加漂亮。
2,越黄确有少数料较为精品,不论密度纹理黑线细密程度包括楼主所言之“鬼眼”均区别不大,这些精品越黄,如果棕眼再细密的话,实则与海黄区别很小了。
我们所言之海黄,其实也是在品上述特征之美,如极少精品越黄能达到海黄的特征,实则评论越或海也无意义。
越南黄花梨的木材特性:
木质:越南黄花梨同样具有鬼脸纹,但是纹理松散,略显单板,杂色较多,颜色呈现浅**、红褐色、深褐色等。颜色较深的越南黄花梨很容易和海南黄花梨混淆。
气味:新切面有较浓的酸香味。
纹理:纹理粗细不一,宽窄不一,变化无规律、颜色为红褐色、深褐色等。大多不是很清晰。
手感:油性较差,触之干涩滞手。
越南黄花梨的鉴别要点:
目前市面上的黄花梨多为越南黄花梨,绝大多数产自越南、缅甸的越南黄花梨,色深的越南黄花梨鱼古典家具中的海南黄花梨较为接近,很容易混淆,也有的人以越南黄花梨欺骗消费者。
两种木材较为接近,区别二者是相对而言,要在对木材进行抛光以后进行鉴别才行,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多接触实物,仔细辨别,积累丰富的经验,这里介绍两种鉴别的方法。
纹理: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的纹理清晰可辨,且粗细一致,生动活泼,越南的黄花梨纹理粗一些,多数浑浊不清,宽窄不一,有的纹理会发生急剧变化,互相之间毫无联系。
气味:海南黄花梨味道稍大一些,越南的味道香气略小。
海南黄花梨颜色生动自然,越南黄花梨颜色杂乱。
希望能帮到你,请采纳,谢谢
一:底色要发红的。虽然后期海南黄檀也一直被人们认可为降香黄h檀“海南黄花梨”,这种木材底色基本为黄,但根据海南当地老农的描述与林科院杨家驹老师的探讨再结合自己多年接触的经验,我认可海南黄花梨的底色应该为红色,但不像杨家驹老师那样绝对,我认可的是多数海南黄花梨的底色应该是红色,而多数越南黄花梨的底色为黄,根跟料为紫,很少呈红色。也就是说,如果买家通过这种辨别方法来分辨黄花梨,虽然不是绝对,但会大大降低买到越黄的风险。 二:看鬼脸。新喜欢黄花梨的朋友容易对“鬼脸”产生误解,把一些妖艳复杂的甚至是简单的大“X”纹认定为鬼脸。这是一个误区,其实鬼脸是树疖子,而且是跟一般越南黄花梨有区别的树疖,这种树疖的形成是由于树木生长枝杈而留下的,海南黄花梨在长树杈之前会发很多个芽,竞争之后,营养最好的生出树杈。这样就形成了大疖子之中还包含了几个小疖子的“鬼脸”;而越南黄花梨在生长树杈的时候一般只发一芽,所以很少有鬼脸,只有“鬼眼”。所以在购买黄花梨时注意有没有树疖,有的话注意分辨鬼脸还是鬼眼,虽不绝对,但同样会降低你买到越黄的风险。 三:看纹理。越南黄花梨纹理比较规矩、平行。而海黄的纹理特点是通常让你猜不到它要往哪里去,好像有点儿双子座的性格。 四:看料质。海黄油性较高,越黄的油性通常是海黄的三分之一,所以表面让你感觉干枯无油性,如果是根料油性较好,但黑斑较宽,也很规矩,而且颜色发紫,而不是像海黄根料是发红的。 综合以上分辨方法之后,还要注意现在两个经常遇到的上色和人造花纹的问题。一般是商家针对一些颜色较浅的料通过上色或涂抹棕色鞋油的方法使黄花梨颜色变深。再有是将一些粉补或带有白皮的地方人工画上花纹使之与周边的纹理相近,以此掩盖瑕疵。木乃自然生成,其中很多瑕疵,例如空洞、裂纹、腐烂、夹皮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可以被理解,应客观引导告知,可按客户要求修复处理,不应隐瞒欺骗,否则不利于个人长期经营与市场规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