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的基本知识

玉石的基本知识,第1张

玉石一般分为两种:软玉硬玉。硬玉:硬玉成分为钙镁硅酸盐。摩氏硬度为:65——7之间。软玉:软玉成分为钠铝硅酸盐。摩氏硬度为:60——65之间。最硬的是蓝宝石和红宝石摩氏硬度为9,还有金刚石摩氏硬度达到10。金刚石一般都用来雕刻玉石

玉石一般分为两种:软玉和硬玉。

硬玉:硬玉成分为钙镁硅酸盐。摩氏硬度为:65——7之间。

软玉:软玉成分为钠铝硅酸盐。摩氏硬度为:60——65之间。

最硬的是蓝宝石和红宝石摩氏硬度为9,还有金刚石摩氏硬度达到10。金刚石一般都用来雕刻玉石。

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白玉、黄玉、紫玉、墨玉、碧玉、青玉、红玉等,其中黄玉色如机油的是佳品,紫玉颜色通常为淡粉,墨玉实为碧玉上多黑点的玉,清玉石为暗淡发青的白玉,通常白玉最佳。羊脂玉为代表,其它各色也有各的特点与不同,亦有佳品,软玉和硬玉不同,软玉更注重雕工。

硬玉:代表有翡翠,颜色有白、紫、绿。绿色最佳,三色翡翠也成为“桃园三结义”“福禄寿”。颜色最好最好的翡翠是正阴绿(指鲜艳翠绿色),最好的翡翠十分通透,硬玉比软玉更注重颜色、大小。

两者都注重水头,但软玉内蕴,翡翠内张,在灯光下软玉色泽灰暗翡翠却很耀眼。

不能,玉的形成需要许多条件,温度、压力、沉积、蚀变、酸浸入······石性是不可能转化的。

但是,盘玩随着皮脂、油性浸入,和田玉黄沁可以变得温润,颜色加重显得鲜艳,不能改变其内在品质(硅含量)。

玉石与石头的区别一般是从质地、硬度、透明度、比重和颜色五个方面来辨别的。

1、质地是指玉石的细密温泽程度。玉石与石头的区别之一就是玉入手细腻,温润坚结,半透明状,光泽如脂肪;而石则粗糙干涩,缺乏光泽,也多不透明。

2、硬度是指玉石抗外来作用力(如压、刻、磨)的能力。硬度越高,加工难度越大是玉石的特点。玉石硬度指标虽可通过仪器检测其内部晶体结构得知,但操作上一般多采用刻划硬度法。可以用刻划硬度法辨别玉石与石头。

3、透明度:一般来说,宝玉石的光泽在光亮度上可简单分类为“灿光”、“灼光”、“闪光”和“弱光”几种。灿光是最强的光亮度,人必须把眼睛眯起来,例如磨好的钻石全反射面就具有这样的光亮度。石头多是没有透明度的。

4、比重:玉石的比重在29~31之间,石头多在25左右,相比之下石头要轻飘一些。

5、颜色:光泽也是玉石与石头的辨别特征之一。玉石分为四类:半金属光泽,折射率在26-3之间,如针铁矿;玻璃光泽折射率在13-19之间,如翡翠;油脂光泽,似动物油脂,最有名的即是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而石头是没有像玉石一样的光泽的。

扩展资料

玉器的价值

玉器商品不是一般商品,它的价值虽然主要由劳动量获得,但不是绝对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石料质量的影响,受到艺术家对石料艺术处理手法的影响,受到人们的审美和物质条件的影响,提供给社会的玉器是少量的,社会的需求也是少量的,这种量的变化对玉器的影响很大。

优劣不同材质的玉石虽然同属一个品种,但价值有天壤之别。人的技术条件、加工技术、处理手法是否得当,都对玉器效果发生影响,使玉器在造型上千变万化,产生的价值自然也就有了出入。

人们在选用玉器中,由于民族、社会习俗、传统观念以及信仰的差异,对玉器的价值有不同的认识,这些就是玉器无固定价值的主要原因。

-玉石

一般来讲,玉石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玉有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主要以翡翠为主,软玉以和田玉为主。而广义的玉,它不仅包含软玉和硬玉,还包括独玉山、岫玉以及水晶、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等等。

1,硬玉

硬玉,我国俗称“翡翠”,是我国传统玉石中的后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

翡翠不管是“山料”(原生矿石)还是“籽料”(次生矿石),主要是由硬玉矿物组成的致密块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翡翠的纤维状结构。这种紧密的纤维状结构,使翡翠具有细腻和坚韧的特点。

2,软玉

软玉在我国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

它们与硬玉不同,是由角闪石族矿物中透闪石阳起石矿物(以透闪石为主)组成的致密块体。在显微镜下观察,软玉同硬玉一样也呈纤维状结构。这种由透闪石或阳起石组成的纤维状结构,是软玉具有细腻和坚韧性质的主要原因。

3,岫岩玉

简称岫玉,因产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

这种玉石的主要品种表面看来,同新疆的青玉或碧玉有些相似,但组成的矿物和硬度则不同。组成岫玉的主要矿物是蛇纹石。成分中常含有二价铁、三价铁,还混有锰、铝、镍、钴等杂质,这些混入物使岫岩玉具有各种颜色。

4,绿松石

绿松石是由细小的绿松石矿物为主组成的隐晶质致密块体,含有铜、铝和水的磷酸盐,通常产于次生浅成矿床中。多呈天蓝色、暗蓝色、蓝绿色和绿色,风化强烈的呈绿白色。具有柔和的蜡状光泽。硬度6,比重26~28。平均折光率161~163。

5,蓝田玉

蓝田玉的名称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

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

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

扩展资料:

玉,在中国是美石的同义语。古人视玉为宝,今人又把珍贵的玉石称为宝玉。

中国是一个玉石之国,但国内的珠宝界、考古界和地质界对玉、玉石和宝石的定义是有区别的。

国际上统称的玉专指软玉和硬玉(翡翠),其它玉雕石料统称为玉石。宝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集合体,绝大多数都是某种矿物的单晶体,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石、碧玺、紫牙乌等。

参考资料:

玉器-

1、滴水法:将水滴一滴在石头的表面,如果水滴像滴在荷叶上凝而不散,那就表明这块是玉石,不是普通石头。因为玉石有一定的细腻度和油性。

2、测硬度:石头的坚硬度,硬度越高玉质越好,一般作为玉起码的硬度要求的粗略标准是,小刀刻划无痕。

3、手摸法:玉石原石刚触摸时会很冰冷,触摸很久后,玉石的温度才会慢慢上升到人体温度,连续摩擦皮肤甚至会有温烫的感觉。停止触摸后,余温也会保持一段时间。

4、观察法:玉石原石虽然外貌与石头有一定差异,它色泽自然剔透,迎光(或者在亮度较高的手电筒照射下)观看会发现整块玉石有光能穿透。若用放大镜观看,有些还会有各种裂纹。要知道石头内部结构的交织程度,交织程度越密,越均匀玉质越好。

扩展资料:

颜色:白玉的白色之中常微泛青色,极为洁白纯白色者少,而硝子都为一种匀净的洁白纯白色。灯下照后硝子还微有桔**光。

玉性:玉性之一就是温润匀腻,如膏似脂,而硝子虽也觉莹润,但却感觉精光外露,于莹润之中却感觉有贼光闪烁。

断口:这是明显分别的特征,白玉的断口为石性特点,暗碴无光,参差状或锯齿状,而硝子的断口为料性特点,亮碴有光,贝壳状。虽然珠宝鉴定不能作破坏性检验,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些偶然的碰碴,不上光的磨面及边边角角等处来加以观察。

比重:玉的比重在29~31之间,硝子在25左右,相比之下硝子要轻飘一些。

声音:玉声凝重,而硝子声清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通过轻轻的碰击,从玉和硝子所发出的声音不同来给以识别。

——玉石

这是翡翠的质地分十二种!

1玻璃地

其质地明亮、清澈、细腻。最主要的是具有类似宝石单一结晶体“硬”的感觉,极少可见石纹,此种质地镶嵌起后常可见内部之反射光芒,有时会有“猫眼”现象。这个质地是所有种质中的最高等级,可谓千万年不变。

2冰地

顾名思义,其结晶如冰块或冰糖感觉,干净度颇高。质地细致,但其感觉不如玻璃地来的冻、硬,这种质地镶嵌起后水头相当好。

3化地

其质地正如“果冻”一般成半透明状,但可见细微小石花、柳絮等。

4冬瓜地

其质地亦接近半透明状,感觉如煮熟后的冬瓜。

5糯米地

其质地要透不透,具有如熟糯米般的细腻感,一般称之为芙蓉地与此质地接近。

6翻生地

质地类似糯米地,但玉肉中部分结晶如不熟像生米般出现饭渣。

7豆地

颜色像豆一样不太通透,透度只入表面二分,有非常多可见的棉柳、苍蝇翅、稀饭渣等,此种质地在强光下照射一段时日后易起小白点,“娇度”(光泽度)降低。

8白地

一般玉石结晶多为白色与无色,白色为最常见的颜色,新玉很多大部分是这个等级,白地无通透感,此质地与经常称“瓷地”很接近。

9芋头地

其颜色白中略带灰,色如芋头般,底属木(像木头样)

10灰地

颜色不透明,质地多纤维,色暗像香灰,具沙性(像沙子一样)。

11乌地

质地呈黑褐色,不透明,底比较木(很死板)。

12油地

其种质冰、硬,感觉有油脂光泽浮在表面。一般多出现颜色较墨绿的玉石中。

其实看好坏都在质地上了!

这是我自己的经验!比较简单的鉴定真假 ! 1;就是把玉石贴在脸上,觉的很冰凉,过两三秒有不凉说明是真的。因为玉石传热快散热也快!如果贴在脸上不凉就是假的。 2;就是那放大镜要10倍或30倍的来看里面的晶体,看看有没有像蜘蛛网的小裂缝,还有就是颜色是不是在裂缝上或在玉石的表面上如果有那就是假的。和田玉看上去想米糊一样因为晶体比较细腻,颜色比较统一。翡翠看上去有的像苍蝇翅,有的像一点点沙星,还有像玻璃碎的一样、因为翡翠晶体不够细腻颜色不统一有很多种颜色在同一块玉上面。 3;就是破坏的鉴定,拿火烧。就是烧黑了、烧焦了、烧黄了、有臭味。黑和黄如果那水洗不掉,和原来的颜色不一样就是假的。焦和臭那更假。(真的那火来烧会有小水珠附在玉石的表面,而且烧黑了拿水一洗就恢复原来的颜色。不过我们一般不用这种办法,这样对玉石不好) 一般就是这样鉴定,因为我是卖玉石的,相信我没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313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