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认银勺子

怎么辨认银勺子,第1张

白银首饰、银制工艺品,时间久了常常会变色。

自然法则告诉我们,任何物质吸收能量以后,处于高能状态就变得不稳定,科学上称作"热力学不稳定性"。因此,金属会自然不断地放出能量,力图回到原始的、极为稳定的矿石状态。例如白银是辉银矿(Ag2S)经高温加热后得出金属银,它一方面由于自身能量升高变得性能很不稳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银与硫之间有很大的亲和力,科学家测定银在空气中遇到硫化氢气体或硫离子时很容易生成一种极难溶解的银盐(Ag2S)(银盐就是辉银矿的主要成分),这种化学变化可以在极微量的情况下发生,银在空气中只要遇上几万亿至几十万亿分之一的硫化氢气休或硫离子,就会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4Ag+2H2S+O2=2Ag2S( 黑色产物 )+2H2O

反应结果是银的表面产生了硫化银,因为硫化银是灰黑色的,所以随着反应的加剧,硫化银增多增厚,白银表面颜色便逐步由白变黄变灰最后变黑。

而硫化银又来自何方呢?它是一种自然产物。首先是人和动物的粪便经过细菌分解后产生大量硫化氢,植物体中的蛋白质腐败后也产生硫化氢;另外人的汗水中也含有硫,当它与银制品接触时会使银变色,特别是城市空气中由污水与垃圾排放所产生的硫化氢更为惊人,因此,银变色就不足为奇了。

纯银可以通过以下3点来鉴定:

1、听声音,真的纯银坠地声音沉闷、无音韵,假的声音清脆、悦耳。

2、掂重量,真的纯银有一定份量感,假的手感较轻。

3、滴硝酸,真的纯银表面滴了硝酸的部位呈米**或淡绿色,假的呈深绿色或黑色。

银制品的挑选技巧:

1、印记

银首饰一般应打上银的英文缩写的印记。标准银的印记是s925。足银的印记是s990。但也有许多国家在银首饰上不打印记。

2、颜色

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

用眼观察,看上去洁白、有光泽,做工细,并在首饰上印有925标记的,为成色高的银首饰;看上去色微黄,做工粗糙的,为成色低的银首饰;色泽差,无光泽的多为假银首饰。

银的特点:

1、白银的熔点低,容易冶炼,可以保质,因为白银的延展性好,所以比较容易造形。

2、对大多数酸类没反应,容易制作各种首饰,处理后的白银表面光洁、清雅。

3、白银时间久会呈现黑色,主要是由于遇到空气中的硫化物而氧化变黑。

注意事项:

1、用拭银布,用拭银布直接将纯银项链上的黑色氧化银擦去是最安全、简便的方法。

2、用拭银乳,如果项链氧化严重,用珠宝小刷沾取拭银乳也能将这层黑色氧化银拭去。

3、用牙膏,这是一个小偏方,即用牙刷沾取少量牙膏,在项链表面轻刷,然后用清水洗净。

4、用苏打水,把项链放入苏打水中浸泡一会再捞起,放入清水中洗净,然后用棉布吸干多余水分。

1、辨色法:用眼观察,看上去洁白、有光泽、做工细,并在首饰上印有店号的,为成色高的银首饰;色泽差、色泽差无光泽的多为假的银首饰。

2、折弯法:用手轻折银首饰,易弯不易断的成色;僵硬、勉强折动的成色较低;经折弯或用锤子敲几下就会裂开的为包银首饰;经不起轻折,且易断的为假货。

3、抛掷法:将银首饰从上向下抛在台板上,弹跳不高、声音平稳的为成色高的银首饰;抛在台板上跳的较高、声音尖亮的,为假的或成色低的银首饰。

4、硝酸鉴别法:用玻璃棒将硝酸滴于银首饰锉口处,呈糙米色、微绿色的成色较高;呈深绿、黑色的成色较低。 5看颜色(又称看面档)测试: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面档细腻均匀发 亮,有润色。如果含铅质,面档发出潮花带有青灰色;如含铜质,面档出现粗糙 及烂心,有干燥感。被氧化了的白银尽管表面有“黑锈”,但其色泽黑而呈光亮 铅、锡、白铜则没有光泽,其色发暮。

6掂重量: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 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作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 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系其它金属。

眼下银质工艺用品已占有一席之地。银筷子、银勺子也逐渐登上了百姓的餐桌。

如今,贵金属银不只是美女们手上和颈前的装饰物,银质的生活用品,如银碗、银梳子也越来越多,而且很流行。以一款重17515g的990银勺为例,加上5元/克的工费后,售价为16元/克,此款银勺的总价格就是28024元。近两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这类工艺品也更加生活化,消费和使用银制品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古代都是帝王使用的银器,现在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另外,很多消费者在提到银制餐具时,普遍存在着“使用银勺对身体有益”的理解,也有不少销售员以此为销售卖点。其观点为长期使用的银制餐具,可以释放出银离子,而银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性,会起到杀菌、解毒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361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