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金鱼得了白点病怎么办啊

珍珠金鱼得了白点病怎么办啊,第1张

白点病又称小瓜虫病。

观赏鱼因小瓜虫寄生而发病的病例较为普遍。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瘦,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虫的适宜水温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就会开始死亡。

不过金鱼是冷水性鱼,如果提高水温到28度,对金鱼不好,所以不建议升温,只能用药。

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

也可以直接到鱼市买专治白点病的鱼药,如白点净,效果比较好

珍珠发黄变白的清洗方法有双氧水浸泡、稀盐酸溶液浸泡。

1、双氧水浸泡

如果珍珠只是轻微的变黄,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珍珠饰品放在含有3%到5%的稀盐酸或双氧水中浸泡一会儿。等我们看到珍珠的表面开始冒泡,我们就可以将珍珠饰品拿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珍珠饰品,然后擦干珍珠饰品的水分,那么发黄的珍珠饰品就变得亮泽如新了。可见珍珠轻微的发黄,用双氧水来浸泡发黄的珍珠还是比较方便的。

2、稀盐酸溶液浸泡

如果珍珠饰品变得很黄,我们就可以用10%的盐水浸泡来浸泡珍珠饰品,过一会儿再将珍珠饰品拿出来用清水清洗干净。这个方法清洗珍珠饰品虽然有效,但是在稀盐酸溶液中浸泡不能太久,时间浸泡得太长会对珍珠饰品的表面造成不可逆伤害,所以,我们用稀盐酸溶液浸泡发黄珍珠的时间要把握好,不能腐蚀了珍珠饰品。

珍珠的保存技巧

1、用绒布擦拭

每次佩戴珍珠后一定要将珍珠擦拭干净再存放,这样才能保持珍珠的光泽。注意,尽量用羊皮或细腻的绒布擦拭,不要直接用面纸擦拭,因为这些面纸容易将珍珠磨损。

2、不要沾水

珍珠一定不要用水洗,也不要接触水,因为水可以进入珍珠的小孔,不仅无法擦干,可能还会令里面发酵,珠线也可能转为绿色。若不小心沾了汗水,可以用软湿毛巾擦干,然后自然晾干即可。

3、定期让珍珠呼吸空气

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不佩戴,也不要长期将珍珠放在盒子内,更不要用胶袋密封,而是要让珍珠“呼吸”新鲜空气,每隔一段时间佩戴一些,或者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即可。

4、避免暴晒

珍珠含一定的水分,所以不能过度暴晒珍珠,应把珍珠放在阴凉处,尽量避免在阳光下直接照射,也不要置于太干燥的地方,以免珍珠脱水。

珍珠表面白色的粉是由多层矿物质组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这些粉层覆盖在珍珠表面,形成了一层层的角质层,使得珍珠在外观上呈现出特有的光泽和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珍珠表面的白色粉层通常不易脱落,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如长时间浸泡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或受到外力的摩擦等,这些粉层可能会被磨损或脱落。因此,在保养珍珠时,应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也不宜使用过于强烈的清洁剂。正确的保养方法包括定期使用温和的清洁剂轻轻擦拭珍珠表面,并避免珍珠与硬物摩擦。

这是白点病,就是寄生虫,多子小瓜虫。此寄生虫在没有寄主的情况下,无法生存,它的生长和温度有很大关系,最适温度15-24度,26度以上,幼虫停止发育,成虫开始大批死亡。

其实白点病是鱼病里最常见的一种病,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初春、晚秋较为流行,易复发。也是鱼病里比较好治疗的一种病,只要发现的早,正确治疗,一般都会康复的,所以不必为此太烦恼。

白点病尤其在缺乏光照、寒流低温、活饵等情况下容易流行。初期症状,病鱼常在水草、石块、缸壁上摩擦身体,使人觉得鱼体痒不可耐。随着病情加重,白点越来越多,肉眼可见鱼头、鱼体、鱼鳍上全身似洒满白粉,游动动作迟钝。如不及时治疗,二次感染水霉病或细菌病,更麻烦,严重时,药物无效,大批死亡。所以,白点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方法:

1,如果是个别鱼身体上有白点了,而其他鱼没有,那是白点病的初期阶段,还没有扩散。

此时,将患病的鱼隔离,用小容器单养。用1%浓度的盐水+黄粉浸泡,每天换一次水(要全部换完),一般情况下数天内就能痊愈。

2,如果是很多鱼身体上都有白点了,那是小瓜虫已大量繁殖,白点病已经爆发,到中(后)期了,此时如不及时治疗,到后期将不可治愈,造成群死现象。

此时,在鱼缸里放加温棒、温度计,将水温逐渐调高(每2-3小时提高1度,不能过快)至28度,金鱼不能再高了,否则有死鱼的危险。已温度计的温度为准。水里放1%盐,每隔1天换一次水,换水要全部换完,不能留老水,因为老水里可能还有没有杀死的小瓜虫,直至痊愈,一般要1星期左右。

治疗此病是个缓慢的过程,不要心急,耐心等待,鱼儿会慢慢好起来的。

很多新手鱼友一见心爱的鱼儿得白点了,就急忙忙的去找药。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用药物治疗此病。本人反对用药治疗白点病,比如什么白点净、甲基蓝等。

原因:

首先,是药三分毒,药物对鱼有很大的副作用。 现在市面上的鱼药,质量都没有保证,药效也有很大差别。同一种药,不是一个厂家生产的,都有很大差异。有些纯粹就是假冒伪劣,很难去辨别。有的上面连说明、用量都讲不清楚。

其次,就算是买到好药了,由于药效的不同,造成药量无法准确掌握,掌握药量对很多人都是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尤其是新手。下药太轻、太重都是问题。太轻,不能达到治愈目的;太重,就算是治好了,鱼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比如中毒、褪色等,有的直接就死亡了。

所以,本人一向的主张都是,在尽可能不用药就能治愈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用药。白点病升温就能解决,效果很好,为什么非要去用药,去冒险呢?

关于水里放盐,浓度的问题。水的体积可以算出来,一升=一公斤;盐的重量如果不好掌握,就找个杯子,装满,找个小称称重一次,下次,用这个杯子当量具就可以了。小称,买菜的地方就有。 呵呵。。。

有个特殊情况需要给新手鱼友们提醒一下:

就是头上长肉瘤的金鱼,如:狮头、虎头、兰寿、小红帽等,有的时候在头瘤的缝隙间长了白点、白绒毛,那是头瘤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一种液体,属正常现象,千万不要当成白点病给误诊了。 白点病是鱼的全身都有,严重时全缸的鱼都有。而头瘤分泌物是只在头瘤的缝隙中有,身体其它地方没有,是个别鱼有,其它鱼没有,是短时间有(2-3天),分泌结束就没有了。 大家一定要仔细观察,区分开来。

澳白珍珠上有白斑是因为:

黑白、白点的特点在akoya珍珠上表现的比较多、只要是akoya没有南洋珠珠层厚,这些特点如较多的话会直接影响珍珠品质、只能款式覆盖,因为akoya进入国内市场都是以半孔成品。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于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珍珠为贝类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种类丰富,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根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6420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 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