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金矿?

哪里有金矿?,第1张

1在火山岩地区,硅化破碎带(即硅质岩带)是金矿化的有利地带,也是岩金的主要岩石,围岩大部分为凝灰岩类岩石,由于凝灰岩、熔接凝灰岩、熔岩等岩石致密坚硬,抗风化力强,因此含金矿化带往往产于高山峻岭中。只要有金矿化带的地方,人们都会开采。上述已经回答你第一个问题。2找金矿,主要根据地层、构造、岩石、围岩蚀变,在构造破碎带中寻找硅化带、褐铁矿化带、低温热液蚀变如水云母化带等,当然最主要的是金矿化。含金岩石在岩石中能见到细小的金颗粒。3含金的岩石的颜色比较复杂。岩金的工业品位3克/吨。4沙金主要赋存于第四纪与基岩接触带间,是含沙金最多的地方,也是富集地带,是砂砾地带,当然往上部也有含沙金,但含量远远低得多,沙金的工业品位品位05克/立方米。1岩金:寻找岩金必须是地质专业学校毕业,从事几年野外工作的专业人士才能做到,你别看有些老百姓在哪里挖到金子,那是窃取地质工作者的成果在哪里瞎猫碰死老鼠碰到的,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2沙金:比较容易,只要上游有产金的岩石,在下游的第四纪地层中就能找到,你必须选择靠近河边,即第四纪厚度比较大的地方,用直径168毫米的钢管,焊接一个十字架,用人工往下打,一直打到基岩,然后把套管里的砂砾层样品用淘金盆放到水里洗——淘金,就能找到沙金。这样钻孔按照一定网格布置,就能计算出沙金的储量,之后就可以开采。沙样的采取率要求120%,要特别注意靠近基岩地带的沙样的采取率,因为是含沙金的主要地段。金矿的成因各地不同,产于不同的围岩的金矿化和围岩蚀变也不尽相同,赤黑色可能是围岩蚀变,赤黑色也可能是近地表的铁锰氧化,你可以用手摸摸,如果手上粘有黑色,就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是,这种现象与金矿化关系不大,深部就不会有这种黑色的东西,如果手不粘有黑色,就证明与金矿化有关,可以作为今后寻找金矿带的围岩蚀变标志。有必要说明的是:自然界的矿物只有三种成**的矿物,即黄铜矿、黄铁矿、黄金,俗称三黄,成黑色的不是黄金,有人叫黑金的是指煤炭之类的东西。你没有详细看,也许你是外行,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你所说的含金的岩石就是硅质岩,你可以用小刀在金矿石上刻划,如果刻不动,就是硅质岩(硅石),其他岩石刻不动。你说的岩石中的其他岩石含金的可能性不大。任何矿床的成因都是非常复杂的,它受地质边界条件严格控制,温度、压力、物质来源严格控制着元素的富集,要一句话断定某种岩石有金矿,这些是外行人才会讲的话,内行的人没有到实地调查是不会作出结论的。请原谅。

黄金首饰可以在深圳黄金批发市场进货。

是国内最大的黄金批发进货市场。黄金是化学元素金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

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扩展资料:

黄金辨别掺假的注意事项:

1、黄金是否有白色亮点

用料剪将金条或金首饰剪断,用放大镜观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点,由于黄金和铱无法融合在一起,则表示该黄金中掺有铱。

2、测比重。

先用天平测量一块纯金条的重量,接着把金条放入量杯,倒水淹没金条。再把被检测的金条放入量杯,观察水的刻度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发生变化,即说明该金条不是纯金。但如果是金首饰,此法就不适用,因为金饰品里面有空气。

3、真金不怕火炼。

把金条或金首饰放在火上烧一会,观察其变化。由于铱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生氧化反应,故纯度不够的金条会变灰;而纯金经过火烤后颜色会红得发亮。不过,此法对首饰可能有一定破坏。

过去在河中开采黄金是可行的,但现在几乎是地下开采,在非常深的地方开采岩石,但这并不意味着河中没有黄金。在河中淘金是在夏天,夏天下大雨,雨水冲走了河中上层的淤泥和石块,河中可能有多年前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矿石,但矿石并不罕见,我们村后得知,从东部中部的山峦下河,有时会捡到黄金。乡村通常堆积在河湾一侧,尤其是水流缓慢的地方,更容易积聚黄金。黄金是宝贵的国家资源,中国禁止私人开采黄金。乡村河流中的黄金是一种称为砂金的黄金,从金矿中分离出来,经过数亿年的雨水冲刷,被冲刷到较低的沟壑、溪流和河流中。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河流里有黄金。这条河里真的没有多少金子,所以不要试图通过捕鱼来致富,即使你找到了金子,也只有经过特殊的处理,才能达到一定的价值,否则就是傻事。

可能是你不了解地质构造,地下是一层,一层石头上有一层沙子和一层交替(我给你举个例子,实际情况各不相同),黄金一般在河流中,而不是在沙层中的岩石中,所以,为了收集沙子,往往需要大约20米深,人工似乎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虽然很多河里都会有或多或少的金子,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但我们还是要踏实工作,务实一点好。

小编对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可以和我好好评论,如果哪里有错的地方,你也可以和我互动,如果你喜欢作者,你也可以关注我哦,你的大拇指向上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我希望你多关注我,一个新手白,等待你的关注。你们明白了吗?今天到此为止。在下面留下评论。

西伯利亚的冰原深处有着一个名叫库波尔的金矿。

这里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五十度,矿场距离最近的城市也有两百多公里的距离,原先工人进出工厂都必须依靠飞机,在后来修建了一条公路,不过这条路也是常年被冰雪覆盖,这样看来也没有什么实际作用。除此之外更不可思议的是,工人的食物补给还是提前两年就预定的。

在这种极其艰巨的环境下工人每天都得工作12个小时,而且一般来说他们是没有周末的。相对来说比较欣慰的一点是,他们每工作两个月就可以休息两个月。

不过矿场为了满足工人的需要也是设施非常齐全的,拥有着各种娱乐设施,像休息区、健身房等等。不过就算这样,估计就单凭严寒这一点也很少有人能够承受的住吧。

辨别掺假:

1、黄金是否有白色亮点

用料剪将金条或金首饰剪断,用放大镜观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点,由于黄金和铱无法融合在一起,则表示该黄金中掺有铱。

2、测比重。

先用天平测量一块纯金条的重量,接着把金条放入量杯,倒水淹没金条。再把被检测的金条放入量杯,观察水的刻度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发生变化,即说明该金条不是纯金。但如果是金首饰,此法就不适用,因为金饰品里面有空气。

3、真金不怕火炼。

把金条或金首饰放在火上烧一会,观察其变化。由于铱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生氧化反应,故纯度不够的金条会变灰;而纯金经过火烤后颜色会红得发亮。不过,此法对首饰可能有一定破坏。

不管是地球上的黄金,还是宇宙中其它星球上的黄金,都来源于超新星爆发。而人类观测到的超新星爆发也没几次,因此黄金在宇宙中也不是特别多的。

恒星等超大质量星体因为引力极大,不断地压缩原子,原子核之间发生聚变反应。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核聚变在形成铁之后,再发生聚变反应就需要吸收巨大的能量。恒星(质量8倍于太阳或以上的恒星)在聚变形成铁后会变得不稳定,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爆发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能够补充铁核聚变所需的能量,于是比铁更重的元素原子核就被制造了出来,并被超新星爆发的巨大推力送往周边宇宙空间。因为引力的关系,宇宙中的尘埃、陨石等相互吸引,又形成新的天体,那些质量较大的原子也融进了各种星球。

因为生成条件比较苛刻,在宇宙中黄金也不算太多,超新星爆发目前人类也没观测到多少,比较著名的是SN1054,在宋朝就被我国的史官记录了下来。不过科学家也在宇宙中观测到几乎全部由黄金构成的星球。黄灿灿的星球,简直闪瞎眼。

虽然黄金很贵重,但地球上其实并不缺黄金,如果将地球上的黄金平均分配给每个人的话,那么全球70多亿人每人都可以分得近1万吨黄金,想一想1万吨是什么概念?马路上行驶的小 汽车 通常还都不到两吨,至少5000辆小 汽车 重量的黄金该多么的震撼,像我这样现在连一克都没有的人真是不敢想象啊。

不过地球上这么多黄金,并非是地球的制造,地球虽然个头很大,但是地球并没有能力创造任何元素,整个地球上只有在科学家的实验室中才有可能有元素被创造出来,所以地球上的黄金基本都来自于宇宙之中。

那么黄金到底来自哪里呢?基本只有两个手段可以创造黄金,一个是超新星爆发,一个是中子星碰撞,当超过太阳八倍质量的恒星内部的核聚变进行的铁元素的时候,就会发生超新星爆发,这时其内部可以产生高达1000亿度的高温,一瞬间就可以迅速合成很多铁以上的元素,黄金就是其中之一,产生之后黄金元素被超新星爆发的强大力量抛洒到宇宙空间中,通过中子衰变等手段形成固态的黄金,他们在星际空间漫游的过程中会和尘埃石块儿等结合成小行星,来到地球附近的时候被地球引力捕获降落到地球上,这就是地球上黄金的来源。

不过天文学家们认为超新星爆发产生的黄金量比较少,黄金更多的产生与中子星碰撞之时,因为中子星碰撞时可以产生高达3500亿度的温度,大量的重元素都得以合成,黄金铂金以及一些稀有的重元素也都是这样形成的,之后它们被相撞的中子星抛洒出来,以上面所讲的同样的方式来到地球上,这也是地球上黄金最重要的来源。

地质学家们认为地球上可能存在着50万亿吨的黄金,那么为什么地球的黄金那么稀少呢?这是因为地球上的黄金元素大都来自于地球开始形成之时,而由于金元素属于重元素,所以它们在地球还是熔岩状态的时候就开始缓慢的下沉,渐渐沉到了地核之中,所以地球上90%左右的黄金都在地核中,剩下的大部分都在地幔中,地壳中据说连1‰都不到,易开采的黄金量就更少了,这就是地球上黄金之所以这么贵重的原因。

黄金是一种稀有金属,既是地球人类 社会 财富的象征,又在 科技 工业和 社会 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地球的黄金总储量大约有48亿吨,主要储存在地核和地幔中,其中地核内约有47亿吨,地幔中约有8600万吨。这些黄金凭人类目前的技术还是既不可望又不可及的,因此只有存在于地壳中的1400万吨可供人类开采。

目前已经开采出来世界黄金储存量为163万吨,其中首饰用量836万吨,个人投资量273万吨,世界各国官方储备总量287万吨,工业用量197万吨。目前确认有能力开采的地下黄金储量只有26万吨了,所以那理论上的一千多万吨依然是望梅止渴。

可见黄金是真正的稀有啊,如果按照已经开采出来的总量163万吨计算,世界上按70亿人口(现在实际约有78亿人口了)计算,人均才能分配到0023公斤,也就是23克。大家看看自己拥有多少,超过平均数了吧?那就是富翁了啊,哈哈~

地球上黄金储量并不少,但地球本身并不会产生黄金,主要是天上掉馅饼掉下来的。

黄金的生成需要很特殊的条件,所以黄金是不会在地球上自己出现的,而是宇宙发展到一定阶段,在较为极端情况下才能产生。

这个极端情况一是超新星爆炸,二是中子星相撞,才会有大量黄金抛散在宇宙中。

2017年,科学界观测到据我们13亿光年发生的两颗中子星相撞事件,就向太空抛洒了那么一点点金子碎屑,这点碎屑据说有300个地球的质量。

在一百多亿年的宇宙变迁中,这种相撞和超新星爆炸事件并不少,飘飘洒洒的黄金在宇宙空间流浪,被一个个星球引力所捕获,地球也参与其中,分得了一杯羹,这就是小行星和陨石带来的财富。

虽然地球上的黄金都是来自于太空,但来源有几个。

一是地球诞生过程中裹挟进来的。 这主要是太阳系形成的星云是一个再生星云,所谓再生星云就是非宇宙大爆炸的原始星云,而是上一代恒星死亡时发生的超新星大爆炸残留的星云。

这种星云物质中本来就含有黄金,在太阳形成后,地球等行星就是把这些漏网的残渣裹挟起来,由小到大的不断吸积,滚雪球一样就形成了行星,里面就包含了一些黄金。

二是地球形成初期小行星撞击带来的。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格陵兰岛等地的古老岩石研究发现,地球形成初期,也就是42-44亿年前,地球曾经遭受了一场长达两亿年的黄金陨石雨轰击,这些陨石富含黄金、铂金、钨和铅元素,这种长时间持续不断的倾泻,足足可以为当时的地球铺上4米厚一层。

那时的地球还处于熔融状态,重金属就逐渐的沉积到了地核。

三是持续不断的陨石带来的黄金。 地球几乎每天都有无数小流星划过大气层,一些没烧完的小行星碎片落到地表就成了陨石。每天这样的小陨石碎片都有成千上万吨,一年都有几十万吨到数百万吨,这里面不乏有一些贵重金属,其中黄金也有一些。一些高品位的狗头金就来源于此。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地球上的黄金主要是天上掉下来的,看来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并非妄言。

由此有人就做起了守株待兔的美梦,说如果天上有一颗贵金属小行星,就把它拽回来,就发财了。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么厉害的技术。

但过于贪心,往往会因小失大。一个数公里直径的纯金小行星路过地球,虽然财富无极限,但真的砸了下来,就不是馅饼了,而是毁灭。

值吗?或许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被金子砸中,死了都值?啊呸~

地球上的黄金来源于宇宙,金元素是太空剧烈活动时产生 。

即使是太阳这样的恒星也无法产生黄金这样的重元素。天文学家认为 黄金的产生是超新星爆发和中子星碰撞等极端天文条件下才会生成的 。

当超新星爆发,或者中子星碰撞合并发生时,这些剧烈的天文活动下产生了特殊的物理条件比如极端的高温高压,这时,原子序数较小的元素,就有机会聚变成重元素,金元素就是这么产生的。随着这些剧烈的活动,所生成的黄金会被喷发或者抛射到宇宙中去。

在最近的中子星引力波观察中,曾观测到中子星碰撞后在宇宙中,如烟花般地释放物质,其中有含有大量的黄金,铂金等重金属元素。这些被释放出来的物质,在宇宙中飘荡,不知道什么时候沉积到地球表面,经过几十亿年的积累,就成了现在地球金矿的来源。

我们现在可以人工合成钻石,但黄金确实不可再生的。虽然现在宇宙中时时刻刻有超新星在爆发,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有黄金来到地球。

但太空中很多小行星确实富含黄金等重金属物质。在地球资源紧张的当下,最近几十年内,到太空中寻找资源肯定是必然要实行的,对一些近地小行星的勘探和开采,也是很多太空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几十年内,我们应该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各种采矿飞船在地球附近忙碌的运输,在小行星上会有大量人工智能机器人从事开采和勘测功能。

那时的金价不知道多少呢,还会有这么多的大妈去炒黄金吗?

欢迎评论,点赞,关注量子实验室。

首先黄金是一种贵金属,这种贵金属非常的稀少,以至于人们从很早的时候,就将黄金赋予了货币的属性,那么黄金既然带有一个金字,它肯定是由金元素组成的,但金元素又属于重元素,而重元素的形成条件,地球上是肯定没有的,所以答案就很清楚了,黄金的形成的原因,还是来源于宇宙当中。

其实我们这个宇宙在刚刚形成的时候,大多数的元素都是氢,当然还有一部分的氦,那么其他的各种元素,都是在这两种元素的基础上,慢慢演化出来的,而演化的主体方式就是恒星,恒星之所以会发光发热,是因为恒星的内部,在进行核聚变的反应,而核聚变正是将轻元素变成重元素的过程。

那么一般来说,当一颗恒星聚变到铁元素的时候,这颗恒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因为随着时间推移,恒星内部的铁元素会越来越多,而铁元素又比较的特殊,它在自然的条件下,是无法继续进行聚变的,因为铁元素进行聚变反应的时候,不仅不会释放能量,反而需要吸收能量才行。

所以当一颗恒星无法再释放能量的时候,核聚变的反应就会逐渐的停止,恒星内部的铁会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一个铁核,这个时候恒星就会向内部进行收缩,但这些收缩的部分,终究会撞击在恒星内部的铁核上,然后形成剧烈的反弹,那么这个时候,超新星爆发就出现了。

那么由于超新星爆发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导致了铁可以继续合成更重的元素,例如钛,铜,铅,以及银和金等等,所以地球上的黄金,大概就是这么出现的,超新星爆发会对外抛射出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又慢慢的形成了其他的宇宙天体,这些天体就包括我们地球在内。

最后超新星在爆发之后,会形成两个结果,一个是变成一颗中子星,另外一个就是变成黑洞,那么这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恒星的质量,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大于太阳的25倍以上,这颗恒星最后就可能变成一颗黑洞,所以我们这个宇宙,就是这么的神奇。

地球上的金元素来自星星。

不管是沉甸甸的金条也好,闪闪发光的金项链也好,它们都含有金元素,金元素含量越高就越值钱,而这些金元素并不是在地球上制造的,而是由星星“变”出来的。

古代的时候有不少关于点金石和炼金术的故事,现在我们知道了,要想把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需要改变它的原子核,比如1个质子1个中子组成了氢原子核,79个质子和118个中子组成了金原子核。

宇宙中所有的重元素都是合成出来的,叫做核合成。

核合成的方法很多,有一种方法是一个原子核快速吸收一系列的中子并达到稳定状态,于是新的元素被合成出来,比如金。

这一过程需要非常极端的物理条件,科学家最初提出一些超新星爆发可以提供这种极端条件,从而合成金元素。

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中子星合并也可以合成 大量 金元素。

“大量"是什么意思呢?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去年八月那次著名的双中子星合并事件可能产生了 3-13个地球质量的金元素 。假如一克黄金300元,1个地球质量大概是6千亿亿亿克,那么3个地球质量的金子就有540万亿亿亿元。

这些来自星星的金元素像尘埃一样弥散在宇宙中,等待新的机会。

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引力会把金和其他元素聚集到一起,形成恒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大大小小的天体。引力还会让小天体(小行星、彗星等)飞向大的天体(比如行星、恒星),甚至撞到大天体上。

所以地球上的金元素,有一些是地球形成的时候就在里面了,还有一些是撞到地球上的小天体所带来的;不管哪一种,都是很早很早之前,由一些星星在极端物理条件下合成的。

文献请参考:http://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aad67/meta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分享和关注。

如果您有感想,请留言多指教。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有过一句名言叫做:“我们都是来自星尘”。事实上,地球上的金也不例外,它们也都是来自“星尘”。

在数十亿年前,包括地球、太阳在内的所有太阳系天体以及地球生命都曾是一团星云——太阳星云。这团星云中的98%元素是来自宇宙最初合成的氢和氦(它们的含量之比为3:1),另外2%则是来自太阳星云附近的上一代大质量恒星,这就是地球上的金的来源。

宇宙最初并没有条件合成出重元素,直到后来大质量恒星诞生之后,通过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重元素才得以合成,这个过程能够持续到第26号元素铁。此后,由于内部失衡将会引发超新星爆发。在此期间,铁原子核会通过俘获中子继续合成超铁元素,其中就包括第79号元素金。

随着超新星的爆发,这些重元素被抛洒到太空中。其中一部分进入太阳星云中,并引发太阳星云坍缩形成了太阳系的各种天体以及后来的地球生命。因此,包括地球上的金元素以及人体身上除了氢之外的元素,全都是来自几十亿年前的上一代大质量恒星。

不过,最近的研究显示,两颗中子星在合并过程中也会大量制造出金等重元素。

银河系某处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悬臂,悬臂的尽头的某个角落有个不起眼的**恒星,离这个恒星大约一亿五千万公里的轨道上有个更加不起眼的蓝绿色小行星。上面有一群无毛两足猿类,他们中的很多成员花了很大功夫操心一个十分俗气的问题: 金子是从哪里来的?

印度人相信金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太阳神印蒂的眼泪或者是汗水;亚里士多德认为金子是硬化的水,当阳光穿透地表深入地下时就会发生这样的转变;牛顿抄录过一个用哲人石创造金子的配方……

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天体物理学家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金子,正如所有重元素一样,是在超新星爆炸中产生的,在这个高温高压的熔炉里,较轻的元素被强制聚变,才有了金子这个质子数高达79的怪物。 但是随着超新星计算机模型越来越好,大家发现一个问题——超新星产生金这个级别元素的能力,似乎并不比 历史 上的炼金术士好多少,宇宙中似乎应该另外有一个更加刺激的天体现象负责产生这些最重的元素。

在过去的几年里,天文学家盯上了“双中子星合并”这样一个现象,根据计算,当两个中子星撞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既足以产生金又能把它抛出去,让其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最终落到地球上。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直接观测到两颗中子星撞在一起,没有直接的观测结果,那就是纸上谈兵。

但是在2017年,全世界多个天文学机构联合宣布他们观测到了一个中子星合并的现象,我们不仅观测到了13亿光年之外的一例中子星合并事件,第一次人类不仅听到了引力波的声音,更看到了引力波的起源。 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山一样大的原子核。 宇宙诞生不久之后就有了质子和中子,随之差不多自发地产生了氢、氦、锂,恒星的诞生令这三个元素可以进一步聚变产生能量,但是这个聚变到了铁就不得不停止,因为铁是最稳定的元素,所以呢,如果想要产生更重的元素,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往里面拼命扔中子,超新星爆炸经常会留下一个中子星,而中子星除了外表的固态壳和最里面的内核之外,剩下的几乎全部是中子,所以如果能够让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子喷射出来撞击到铁之类的原子的话,那么金子就要多少有多少。

根据模型计算,上面所说的那一次碰撞,应该能产生300个地球那么重的黄金,地球上的绝大多数贵金属应该都是很久很久之前通过这样的过程来的。

首先毫无疑问,黄金肯定是金元素构成的,但我们这个宇宙刚刚诞生的时候,只存在两种元素,一个是氢,一个是氦,而后出现的元素,都是基于这两种元素转化而来的,那么金元素同样也是如此,但氢元素和氦元素是怎么变成金元素的呢?答案是核聚变。

一般来说,恒星的核聚变到铁就会停止,铁元素是第26号元素,而金元素则是第79号元素,以这个理论来看,恒星的核聚变根本产生不了金元素,那么一般的恒星确实是这样的,它们在进行热核反应的时候,内部的铁会越来越多,这些恒星发展到最后,可以说就是一个铁球。

但如果说某个恒星的质量太大,这些恒星在走到生命尽头时,就会发生剧烈的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产生的作用力,就可以生成铁元素后面的各种元素,而金元素就是其中之一,但超新星爆炸产生的金元素,远比普通恒星产生铁元素要少的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黄金要比铁稀少。(中子星碰撞也会产生金元素)

最后基于地球上存在的金矿,我们大概能猜到一个有趣的事,可能在宇宙诞生没多久之后,宇宙的第一代恒星就诞生了,这些恒星走到生命的尽头之后,产生了超新星爆炸等一系列的天文现象,超新星产生的各种元素散落在宇宙中,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又逐渐聚集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颗又一颗的星球。

答:来自于太阳系形成前的,某次超新星爆发或者中子星合并事件。

很多元素是无法通过衰变或者化学反应形成的,金元素属于贵重金属,原子序号79,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宇宙中能大量形成金元素的事件并不多。

根据恒星形成与演化理论,在恒星内部进行的核聚变反应,到铁元素就停止了,因为铁原子的平均核子质量是最低的。

比铁更高的元素,需要更为极端的环境才能形成,比如超新星爆炸、中子星合并等事件。

据估计,地球上的黄金总含量,大约60万亿吨;但是绝大部分都存在于地核,无法开采利用,真正在地壳中能被人类开采利用的,只有20多万吨,目前已经开采了19万吨。

地球上如此多的金元素,当然不可能自发形成,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太阳系形成之前,某次超新星爆发或者中子星合并事件,然后合成了大量的金元素,最终成为了形成地球的原始材料,并保留至今。

除了大自然的极端事件形成金元素外,目前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也可以通过高能粒子加速器,利用原子撞击的办法得到金元素,但合成效率非常低,还带有随机性,只能用于科学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464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