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的切割工艺

钻石的切割工艺,第1张

正是由于钻石出色的切割工艺,才使得,一颗金刚石散发出迷人的光芒。让无数女性为之倾倒。那么钻石的切割工艺有哪些,钻石切割形状有哪些呢?

钻石的切割工艺

钻石切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钻石的外观,特别是影响钻石释放的火彩。因此,消费者在追求克拉重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切工的好坏。通常来说,切工比率越接近完美,钻石越能充分地反射、折射光线,钻石也就越璀璨、越美丽。

1、标准圆钻型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

外形: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19年

市面上的钻石琢型一般都是标准圆钻型的。这种琢型共有58个小面。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Marcel Tolkowsky)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了反映火彩、光泽,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上腰和下腰小面、星小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则无尖底,共在57个刻面,从而奠定了标准圆钻型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最多。因此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为:平均腰围直径:100%台面:530%冠部高度:162%亭部高度:431%冠部角度:34度30分亭部角度:40度45分这一切割比例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切割比例有所差别。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2、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 Brilliant Cut)

外形:椭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至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3、梨形切工(Pear Brilliant Cut)

外形:梨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4、榄尖形切工(Marquise Brilliant Cut)

外形:榄尖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舟形切工。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5、方形切工(Square Brilliant Cut)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或 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6、心形切工(Heart Brilliant Cut)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得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的,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7、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眼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至70%之高。

8、雷德恩切工(Radiant Cut)

外形:矩形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

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9、垫型切工(Cushion Cut)

外形:矩形圆角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古典

起源:1977年

又称为“枕型”切工(Pillow Cut)。

垫型切工有58个切面,是现在明亮型切工的前身。相较而言:其台面较小,其他切面更大,钻石腰围较薄,整体较扁平,并且底尖被加工成一个小切面,则从台面观察钻石内部可见一个“空洞”。

垫型切工流传于19世纪至20世纪,是经过多次发展和改良形成的切割方式,在此之前钻石经过了几次改型,从1830年起,钻石有将近一世纪的时间运用且只运用这种切工,包括许多世界闻名的钻石,如:Hope、Regent等。

在钻石上,一般分八大重要切工。

1、标准圆钻型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

外形: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19年

市面上的钻石琢型一般都是标准圆钻型的。这种琢型共有58个小面。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Marcel Tolkowsky)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了反映火彩、光泽,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上腰和下腰小面、星小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则无尖底,共在57个刻面,从而奠定了标准圆钻型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最多。因此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为:平均腰围直径:100%台面:530%冠部高度:162%亭部高度431%冠部角度:34度30分亭部角度:40度45分这一切割比例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切割比例有所差别。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2、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 Brilliant Cut)

外形:椭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至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外形轮廓要求:肩部对称

3、梨形切工(Pear Brilliant Cut)

外形:梨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4、榄尖形切工(Marquise Brilliant Cut) 

外形:榄尖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马眼形切工或者舟形切工。 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尖角对称、无缺损

5、方形切工(Square Brilliant Cut)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或 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

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

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方形的外形适合用于钻石紧密排列的无缝镶嵌,这是其他形状的钻石所无法做到的,但镶嵌时需要保护尖角。

6、心形切工(Heart Brilliant Cut)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得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的,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心形钻石的外形评价主要注重两侧翼瓣对称、形状饱满。

7、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眼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至70%之高。

外形轮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线面必须严格平行。

8、外形:矩形雷德恩切工(Radiant Cut)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

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标准圆钻型切工是波兰数学家马歇尔于1919年首先计算出理论上让钻石反射最大量光线的切割方程式。圆明亮型切工是由57或58个刻面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圆形切工也称理想式切工,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1直径(diameter) 即钻石腰部圆形水平面的直径。其中最大值称为最大直径,最小值称为最小直径,1/2(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值称为平均直径。单位为毫米(mm),精确至001。

2全深(total clepth) 即钻石台面至底尖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毫米(mm),精确至001。

3腰(girdle) 即钻石中直径最大的圆周。而腰部厚度是指上腰平面与下腰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外形:椭圆形

外形轮廓要求:肩部对称

切工特点: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外形:梨形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有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榄尖形

外形轮廓要求:尖角对称、无缺损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马眼钻或者舟形切工。 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或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

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

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方形的外形适合用于钻石紧密排列的无缝镶嵌,这是其他形状的钻石无法做到的,但镶嵌时需要保护尖角。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的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心形钻石的外形评价主要注重两侧翼瓣对称、形状饱满。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掩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70%之高。

外形轮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线面必须严格平行。

Radiant切工(Radiant Cut):

外形:矩形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的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镶嵌时至少应以四爪镶嵌的形式来固定四个被切除尖角的部分,以保证镶嵌的牢固安全。 垫型切工(Cushion Cut)又称为枕型切工:

外形:矩形圆角

切工:明亮型/灿烂古典型

起源:1977年

垫型切工有58个切面,是明亮型切工的前身。其台面较小,其他切面更大,钻石腰围较薄,整体较扁平,并且底尖被加工成一个小切面,从台面观察钻石内部可见一个“空洞”。相较现代明亮型切工,垫型切工的钻石拥有更高的散射火彩。

钻石切工分为5种,包括了理想切工、非常好切工、好切工、一般切工、差切工,切工的基本形式包括:圆型、梨型、心型、祖母绿型、公主型、橄榄型、椭圆型。

 钻石一颗永流传这句洗脑的广告语,相信大家都听过,那么我们对钻石又了解多少呢钻石切工有哪几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钻石切工的相关消息吧!

钻石切工有哪几种

理想切工理想切工(EXCELLENT):代表只有3%的一流高质量钻石才能达到的标准,这种切工使钻石几乎反射了所有进入钻石的光线,一种高雅且杰出的切工。

非常好切工非常好切工(VERYGOOD):代表大约15%的钻石切工。可以使钻石反射出和标准等级切工的光芒,但是价格稍高。

好切工好切工(GOOD):代表大约25%的钻石切工。是钻石反射了大部分进入钻使内部的光,比VG级便宜的多。

一般切工一般切工(FAIR):代表粗糙度为35%的钻石切工,仍然是优质钻石,但是一般切工加工的钻石反射的光线不及G级切工。

差切工差切工(POOR):这包含所有没有符合一般切工标准的钻石这些钻石的切工要么深而窄要么浅而宽易于让光线从边部或底部逸出。  

9种著名钻石切工

标准圆钻型切工(RoundBrilliantCut)

外形: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MarcelTolkowsky)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了反映火彩、光泽,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上腰和下腰小面、星小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则无尖底,共在57个刻面,从而奠定了标准圆钻型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最多。因此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为:平均腰围直径:100%台面:530%冠部高度:162%亭部高度:431%冠部角度:34度30分亭部角度:40度45分这一切割比例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切割比例有所差别。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BrilliantCut)

外形:椭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至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外形轮廓要求肩部对称。

梨形切工(PearBrilliantCut)

外形:梨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1)。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榄尖形切工(MarquiseBrilliantCut)

外形:榄尖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也译为马眼形切工或者舟形切工。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尖角对称、无缺损

方形切工(SquareBrilliantCut)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或混合型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方形的外形适合用于钻石紧密排列的无缝镶嵌,这是其他形状的钻石所无法做到的,但镶嵌时需要保护尖角。

心形切工(HeartBrilliantCut)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钻石外形以对称得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的,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心形钻石的外形评价主要注重两侧翼瓣对称、形状饱满。

祖母绿切工(EmeraldCut)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眼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至70%之高。

外形轮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线面必须严格平行。

雷德恩切工(RadiantCut)

外形:矩形

切工:混合型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

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镶嵌时至少应以四爪镶嵌的形式来固定四个被切除尖角的部分,以保证镶嵌的牢固安全。

垫型切工(CushionCut)

外形:矩形圆角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古典

又称为“枕型”切工(PillowCut)。

垫型切工有58个切面,是现在明亮型切工的前身。相较而言:其台面较小,其他切面更大,钻石腰围较薄,整体较扁平,并且底尖被加工成一个小切面,则从台面观察钻石内部可见一个“空洞”。

垫型切工流传于19世纪至20世纪,是经过多次发展和改良形成的切割方式,在此之前钻石经过了几次改型,从1830年起,钻石有将近一世纪的时间运用且只运用这种切工,包括许多世界闻名的钻石,如:Hope、Regent等。

相较现代明亮型切工,垫型切工的钻石拥有更高的散射火彩。

现在年轻人结婚之前都会去购买钻戒,但是很多人对钻石了解并不多。以上是关于钻石切工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好了解钻石的。

异形钻有哪些?有什么含义?异形钻适合哪些人?异形钻有哪些优势?异形钻怎么挑选?异形钻为什么比圆钻便宜?异形钻长宽比多少合适?异形钻GIA证书重要吗?异形钻保值吗?……异形钻挑选TOP10问,助你拿下心仪钻戒~

钻石根据不同的切工手法会将钻石切成不同的形状,将圆形以外形状的钻石统称异形钻石。同等条件下,异形钻价格比圆钻便宜20%~40%。每种形状的钻石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如何挑选一颗完美的异形钻,一起来看看问的最多的问题吧~

一、异形钻有哪些?

椭圆形——圆形钻石的眼神,除了拥有和圆形钻一样美丽的光芒外,拉长的形状看上去比实际重量更大。也有拉长手的效果。

马眼形——保重切割的典范,修饰手型,长宽比2:1 

心形——63个刻面,浪漫切工,是爱情的象征,长宽比1:1

公主方形——76个刻面,同样重量切割比圆形要打15%左右,是最受欢迎的异型钻之一。公主方四面等边棱角对称,周免宽大,是的光线容易进入钻石内部,blingbling的

祖母绿——古典又优雅,长方形,边和角都有棱面,像镜子一样,干净通透,切割面较大

水滴型——仙气唯美,融合了椭圆和马眼形,线条更加柔和,能突出手部修长线条美。

二 、不同异形钻的含义

椭圆形——勇敢、坚定

马眼形——优雅、自由、不受约束 

心形——纯洁无瑕,满满的少女心 

公主方形——尊贵和宠爱,自信

祖母绿——象征永恒的生命力

水滴形——温柔,坚韧,也代表了舒服自然的生活方式    

三、异形钻适合什么手型?

椭圆形——适合手型较细或者手指较短

马眼形——优雅、自由、不受约束

心形——63个刻面,适合纤细瘦瘦的手型

公主方形——76个刻面,适合纤细手型,显得雍容华贵

水滴形——能突出手部,显得修长,适合任何手型。

梵誓尤妮亚

四、异形钻的优势?

1、同级别,价格比圆钻便宜

一克拉钻石的原石切割后,只会剩下60分左右,损耗较多,异形钻就着原石打磨,损耗就少。由于异形钻只有形和亮度,在火彩方面对于圆形钻来说相差较多,所以同等级别的异形钻比同等级别的圆形钻要便宜70%左右。

2、 同克拉数,看上去比圆钻大~ 

异形钻的台面多数大于圆钻台面,所以视觉看上去,异形钻会比圆钻更加显大。

 五、异形钻怎么挑选?

★建议:颜色>净度>切工,一定要有GIA证书

1、颜色净度适当,钻石要看4C

2、异形钻台面较大

3、抛光+对称,建议选择VG以上,最好EX,即是对称性和抛光性完美的表现

4、一些异形钻特别要注意的——祖母绿形尽量选择净度级别较高、梨形和心形对称必须选择EX、梨形和椭圆有领结效应,尽量选不明显。

梵誓格蕾丝公主皇冠

六、异形钻最佳的长宽比例

椭圆形——标准椭圆13-15,瘦长的椭圆15-2 

马眼形——175-225

祖母绿——11-15

水滴型——15-175 

七、异形钻选大还是小?

★最好选择大点,因为:

①  能凸显出钻石质感。小分数的圆形钻想要显大,还是有很多方法,但异形钻太小就真的小,完全不能显露异形钻美感

②  异形钻如果分数太小,也会很难切割、镶嵌也比较麻烦。

八、异形钻GIA证书重要吗?

重要,很重要!GIA证书是一定要有

 九、为什么异形钻比圆钻便宜?

一克拉的钻石原石在历经切割打磨之后,只会剩下60分左右的重量,损耗较多,异形钻就着原石打磨,损耗就少。

而且由于异形钻只有形和亮度,在火彩方面对于圆形钻来说相差较多,所以同等级别的异形钻比同等级别的圆形钻要便宜70%左右。

所以同等大小,同等品质的异形钻会比圆钻优惠。

十、异形钻保值吗?

钻石的保值主要是看钻戒的成色,大小以及切工。保值空间多少,也取决于4C的级别。如果一定要追求保值,圆钻肯定好过异形钻。

在钻石上,一般分八大重要切工。

1、标准圆钻型切工(Round Brilliant Cut)

外形: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19年

市面上的钻石琢型一般都是标准圆钻型的。这种琢型共有58个小面。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Marcel Tolkowsky)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了反映火彩、光泽,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上腰和下腰小面、星小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则无尖底,共在57个刻面,从而奠定了标准圆钻型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最多。因此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为:平均腰围直径:100%台面:530%冠部高度:162%亭部高度431%冠部角度:34度30分亭部角度:40度45分这一切割比例奠定了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切割比例有所差别。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2、椭圆形明亮型切工(Oval Brilliant Cut)

外形:椭圆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9世纪

有领结效应。其原石留存率可达到50%至60%,适合长形八面体的钻石原石。也因为它可以保留钻石较高的质量,所以多用于许多重新切割的古代钻石

外形轮廓要求:肩部对称

3、梨形切工(Pear Brilliant Cut)

外形:梨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 也称为泪滴形切工(Tear Cut)或者坠形切工(Pendloque Cut) 有领结效应。

梨形切工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十分流行,历史上著名的钻石中有将近20%使用此种切工,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里南一号(Cullinan 1)。 此种切工适合加工一端边角有破损或者瑕疵的钻石原石。镶嵌时需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两侧翼对称,尖角无缺损

4、榄尖形切工(Marquise Brilliant Cut) 

外形:榄尖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17世纪,法王路易十四时期

也译为马眼形切工或者舟形切工。 此种切工的钻石两端都呈尖角,形似果核,故名。有领结效应。

这种切工的原石留存率较低,其特色在两端尖角处,此处的包裹体能够被较好地遮掩,并且尖角处的闪亮度极高。镶嵌时需要注意尖角处的保护。

外形轮廓要求:尖角对称、无缺损

5、方形切工(Square Brilliant Cut)

外形:方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或 混合型

起源:上世纪中期,由比利时工匠发明,此种切工被不断完善,衍生出一系列改良形式。

由于其改良形式兼有阶梯型切工的特点,所以也可归类于混合型切工。

方形切工拥有方形或长方形外形,通常有76个刻面。但也有61个、101个刻面或144个刻面的。其中101刻面的方形明亮型切工为EFD钻石公司的注册专利切工,即公主方。

方形切工可多样化,但普遍冠部较浅,台面较大,亭部较深。

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高于其他明亮型切工方式,但不适用亭部较浅的钻坯。

尖角处和亭部刻面产生的亮度和闪烁降低了包裹体的可见度,也稍“提高”了钻石的颜色级别,并且同样重量的方形切工钻石与圆形切工钻石相比,外形显得要大15%左右。

方形的外形适合用于钻石紧密排列的无缝镶嵌,这是其他形状的钻石所无法做到的,但镶嵌时需要保护尖角。

6、心形切工(Heart Brilliant Cut)

外形:心形

切工:明亮型/灿烂型

起源:近代

钻石外形以对称得两个翼瓣、正中的凹槽和底部的尖角组成,似心形。

心形切工钻石全深较浅,适合形状不规则且整体较扁的钻石原石的,原处凹槽位置的包裹体可以被剔除,以提高钻石净度,但此种切工原石留存率较低。

心形钻石的外形评价主要注重两侧翼瓣对称、形状饱满。

7、祖母绿切工(Emerald Cut)

外形:矩形

切工:阶梯型

起源:古代

典型阶梯型切工的衍生加工方式,所有切面均平行或垂直于钻石的方形外腰围,外形呈矩形,亭部和冠部较扁,底尖收成线状。因常用于宝石祖母绿的加工,故名。

使用祖母绿切工的钻石,较难遮眼包裹体,适合净度较高、长方形、边角略带破损或包裹体的钻石原石,其原石留存率可达60%至70%之高。

外形轮廓要求:注意切去四角的大小、线面必须严格平行。

8、外形:矩形雷德恩切工(Radiant Cut)

切工:混合型

起源:1977年

Radiant切工发明于1977年,匠人希望综合祖母绿切工的优雅外形和圆形切工明亮度,而创出此种切工。

Radiant拥有长方形外形和切去的四角。它兼顾了祖母绿切工较高的原石留存率和易搭配的形状,也拥有如圆形灿烂型切工的优秀光芒表现。

Radiant切工适合略显长方,四角有破损和瑕疵的原石,原石留存率较高。

邱比特车工(俗称八心八箭)

车工切磨比(PROPORTION),决定钻石亮度,现今流行的八心八箭邱比特车工则着重于钻石对称性(SYMMETRY)因此会有明显的八心八箭特征,

但仅有对称性(SYMMETRY),切磨比例(PROPORTION)却不良的钻石,光泽肯定不好,因此有八心八箭并不代表一定是好的钻石车工,请各位特别注意。

颜色与净度

颜色等级通常为"H"级以上(包括H);

净度等级则以"VS"以上(包括VS)因为"VS"为细微内含物, 肉眼不可见 ,不影响火光、安全、及具备美观性。

钻石是从四个方面(4C)去进行评价的:

重量

钻石以克拉计重,一克拉标准重为 02克,每一克拉为100分,一颗25分的钻石,也可称为025克拉。钻石计价为克拉单价×重量=价钱。克拉单价会随着重量而改变,如:

1克拉单价=5万元 总价= 5万元×100ct=约合5万元

2克拉单价=10万元 总价=10万元×200ct=约合20万元 (非5万元×200ct=约合10万元 )

钻石的价值是与其重量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同样级别的钻石,其重量分数越大,则其价值越高,某些分数线上的价格要比一般分数线上的价格差别更大,如49分钻与50分钻,

99分钻与100分钻,它们相差的价格要分别比48分钻与49分钻、98分钻与99分钻之间相差的价格大。购买时按照你的经济实力,越大的钻石其保值、增值的潜力越大,

特别是50分以上的钻石。钻石的重量常以克拉数表示,商贸上常用3位有效数值表示,如“0275”表示0275克拉,未镶嵌的钻石可用电子天平直接测重,

已镶嵌的只能以打在镶金上的钢印做参考,这就是为什么要到信誉好的商家购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并不排除钻石“缺克少分”的现象。

净度、颜色

净度越高,价格越高,颜色越白,价格越高。按照国家标准,根据中国国情,制定了镶嵌钻石(010ct~100ct)的品质等级表,如下:

LC 无瑕

VVS 极微瑕

VS 微瑕

SI 瑕疵

P 重瑕疵

优,白 E F G

白 H I J

浅黄白 K L M N

切工

切工的好坏对钻石的价格影响很大,一个好的切工与一个差的切工的差价约在30%左右,甚至于更多,另外切工还影响着火彩、闪烁、亮度等。因此切工不可谓不重要。

再根据下面的“钻石切工表”即可挑选出合适的亭深比的钻石,同时注意观察阴影部分越规则越好,越不规则表明在亭部投影的台面各个刻面也不规则。亭部呈黑底效应或呈鱼眼效应的钻石都是属于切工很差的钻石,有时无须放大镜就能观察到。

钻石切工比率及角度分级表(%)

一般 好 很好 好 一般

台宽比 ≤50 51~52 53~66 67~70 ≥71

冠高比 ≤85 9~105 11~16 165~18 ≥185

腰厚比 0~05 1~15 2~45 5~75 ≥8

亭深比 ≤395 40~41 415~45 455~465 ≥47

底尖比 2 2~4 >4

全深比 ≤525 530~555 56~635 640~665 ≥670

冠角 ≤269b 270b~306b 307b~377b 378b~406b ≥407b

琢形

琢形是指钻石的切割的形状,由于钻石是天然结晶矿物,结晶出来的形状有多种,另外在形成过程中还会受到地质作用的破坏,因此开采的钻石原石形状各异,加之钻石昂贵,因此切割时常常根据其形状来加工,以充分利用,这样加工的钻石有多种多样,通常分为两大类:圆钻和异形钻,市面上的钻石最常见的是标准形圆钻切工,有57面。

异形钻又称花式切工,主要包括八种:马眼钻、椭圆钻、心形钻、梨形钻、公主钻、祖母绿钻、长方钻、玫瑰钻等,对于花工切工钻石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它的切割比例,而是它的对称性,因此购买这种切工的钻石时,主要看钻石的对称性。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马眼钻:

马眼钻又称橄榄钻,马眼钻在现代钻石磨工中有“琢形王后”之称,按照理想比例加工的马眼钻,其出火胜过所有琢形的钻石,由于市面上的异形钻很少,因此对马眼钻的挑选不象圆形钻的要求那么高,净度、颜色可参考圆形钻,切工主要考虑长宽比的要求,一般长宽比在175:1-225:1为最好,全深比一般在60%左右,肩部不能太高,腰围不能太尖,从台而看去,腰围呈圆弧形,如图,两边对称性要好,另外用放大镜观察亭部常有黑色阴影,称为“领结效应”,“领结效应”越不明显越好。

2、椭圆钻:

椭圆钻也是一种曾经风行一时的一种琢形,长宽比应在133:1-17:1左右,全深比在60%-65%左右,另外其肩部也不能太高。

3、心形钻:

心形钻的款式来源于古印度,标准的心形钻有63个面,长宽比正常为1:1,从台面看去,两肩应呈圆弧形,不应有尖角。

4、梨形钻:

梨形钻琢形又称泪滴形,也曾是一种很流形的琢形,长宽比应在15:1-175:1,肩部也不能太高,如图。

5、祖母绿型钻:

祖母绿型钻是一种倒角的多边形切工,呈阶梯状,可以有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等,是仅次于圆形钻的一种最流行的一种琢形,标准的琢形有58个面,这种切工的钻石,容易看到内部的包体,因此对净度的要求较高,另外出火也较差。

6、公主型钻:

公主型钻一般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冠部瓣面呈放射状,底部瓣面呈山峰状,通常有57个瓣面。

7、长方钻:

长方型钻整体呈长条形,侧重于根据形状,其长宽比没有多大限制,通常用于小钻,可做群镶,可做配钻。

8、玫瑰型钻:

玫瑰型钻有很多系列,最常见的是称作“时尚玫瑰”的圆刻面型钻,这种切工出火较差,

加工时主要是考虑保重,主要以小钻为主,国外名表中的镶钻通常以这种琢形为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521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