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它是中华民族永不忘却的图腾和象征。而中华有龙最早的证明,是在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在遥远的红山文化时期遗址上出土了一条玉雕的呈现英文字母“C”形状的玉器,它就是——“中华第一龙”。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便是红山文化时期的龙,它被称为“玉猪龙”,至于“猪龙”身后的秘密就让我们今天去一一揭开!
C形龙(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
玉猪龙此类兽首虫身的玉雕是红山文化遗址的常见之物,但它却不见于中原地区的其他文化。就其形象而言,它与目前所知的任何陆地上的动物都不太相似。
但从出土的位置来看,它对于当时人们的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因为它的重要性所以它反复的出现在红山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其尺寸有大有小,小者七八厘米,大者有十五厘米左右的,它们都有一个佩戴的钻孔,从出土的位置判断,它们应该是佩戴于胸前,而非佩戴与腰际。
玉猪龙
玉猪龙上面的动物头顶上有两个大耳朵。这些耳朵大多呈不太规则的椭圆形,但又个别耳朵被制作成三角形,都有一对张开的圆眼睛,有的眼睛被制作成一道短浅线,好似在表现出一种睡眠的形状,额前和鼻子上都有好几道约略平行的长洼线,大致表现褶皱的脸部,身子蜷曲。通过以上描述以及实物应证来看,红山文化时期的先民们到底是要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它的寓意是什么?
迄今为止关于这个动物形象也没有定论,大多数学家认为它是龙,又因其头部像猪,故称之为猪龙。根据考古学的经验古人从不会作没有根据的幻想,如此一再出现的动物形象肯定不是先民们想象的产物,它最初的造型肯定是基于实际的事物。通过出土的甲骨文中“龙”字形象和《说文解字》相关资料的考证,出土于红山文化时期的这件身上无鳞片,尾巴弯曲,头与尾相向的动物绝对不是龙,倒有点像“肙”,肙在甲骨文中头部凶恶,身子蜷曲,头尾相向,此字在殷商时期有去除疾病或灾难的意思,如甲骨文中载“有疾身,不其肙”“妣庚肙王疾”意为:身子得了疾病不能够去除吗?妣庚能够去除王的疾病吗?
玉猪龙
甲骨文学者认为肙是蚊子幼虫的描画,而在《说文解字》中肙被解释为小虫。那么在远古时代的先民为何认为蚊子的幼虫会有去除的意义呢?答案是:蚊子叮人吸血,虽不会痛,但能传染疾病,人们很想消灭它,但蚊子长大会飞之后是很难被消灭的,要想消灭蚊子最好的办法是在其幼虫时代消灭它们,因此蚊子的幼虫就有了消除的意义!
当先民们佩戴上玉猪龙之后,它的头略微下垂,很像蚊子幼虫寄生于水上的形状,研究者认为先民们佩戴这种玉雕并不是简单的为了装饰,更多的是护身和祈求的目的,如果它在后来的研究中被证实确实是蚊子的幼虫的形状,那么就可以断定很多因素,第一、五千年前的辽宁、内蒙古地区的气候比现在要温热;第二、红山时期的人们体毛已经基本退化了很多(已经难以很好的抵挡蚊子的侵扰);第三、就是当地的人们曾被蚊子所苦,因此他们佩戴这种形象的玉雕,以期达到庇佑之效。
玉猪龙
而这种领悟到蚊子是人体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媒介,并且通过去除蚊子的幼虫来达到去除蚊害的这种思想的形成,足以见得红山文化时期的先民们的洞察力
你这是语文的阅读题呀?还是个多选 对吗???
为什么不选D?因为玉猪龙的发现只是增加了专家对龙的早期形态的认识,这段文字中主要交代了玉猪龙的特征和出土地址,以及玉猪龙当时的珍贵程度。并没有对过去龙的研究及说法给予否定的句子,在这段文字中没有体现。所以不选D。
红山文化玉器使用的材质较多的是辽宁岫岩县细玉沟透闪石类的玉材,材料质地细密,硬度较高,色泽均匀。玉的颜色有苍绿、青绿、青黄、**,也有玲珑剔透的碧玉和纯白色玉。
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的玉料类似于岫岩玉,但是其硬度却要高于岫岩玉,而透明度略低,其片状通常都比较薄,而圆雕的作品也多为柱状,孔径有变化。
沁色变化
红山文化玉器通常都会带有沁色,虽然不是很重,但是比较常见。例如白色水沁,如同雾状一般,在玉表很浅的一层;黄褐色土沁,多以阜新胡头沟所出土的三联璧的土沁色为代表;黑色水银沁,比较常见出现玉白色玉作品中,多以辽宁凌源三官甸子出土的兽首三孔器为代表。
阴线纹的种类
红山文化玉器比较常出现与阴线纹,其纹样主要有这几种:宽而浅的粗阴线,这种纹饰主要出现玉云形玉器的表面或是兽首的面部;较粗的阴线纹,呈弧线状,有的呈网格状;细阴线纹,像兽头头玦的眼部、牙部,多用洗阴线刻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