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田黄石?

如何鉴别田黄石?,第1张

怎样鉴别田黄石呢

鉴别方式有两种,一是从外观上入手,另一个是靠手感。

我们先来看田黄石外观上的三大特征:红筋、石皮和萝卜丝纹。

红筋,也叫红格,就是田黄石上这些红色的线条。

田黄石是由从高山岩上分离下来的石头滚落到溪里,再被埋入农田中形成的。石头从山上滚落时内部难免会因为撞击而产生裂缝,裂缝在泥土中受到微量元素长期的侵蚀,就会形成红色或其他颜色的筋格。

那么凭借这种红色的筋格是否可以鉴定出田黄石的真假呢

这块**的石头上面也布满了红色的筋格,但它却不是田黄石,而是产在福州连江县的“连江黄”。

为什么其它品种的石头也会产生筋格呢原因很简单,只要石头受到外力影响出现了裂缝,再有机会被埋进土中或落在水里,时间一久就会形成有颜色的筋格。

寿山石中的独石和掘性石等石头都有可能形成红筋。

独石是寿山石中一个大的种类,指因自然原因脱离矿脉,经过长时间的地质变迁而形成的石块。田黄石和掘性石都属于独石;田黄石和它们的区别在于产地。

产在寿山溪流域的独石是田黄石;产在矿洞附近或者稍下一点上坡上的独石是掘性石;而产在其他地方的则被统称为独石。

由于产地不同,田黄石和其他独石的质地也不同,田黄石的质地更加温润细腻。

看来只凭红筋并不能断定出田黄石的真伪;而有些田黄石经过切割打磨之后几乎完美无瑕,更是看不到这样红色的筋格。

田黄石的另一个特征是石皮,石皮是指石头受到外部环境中其它微量元素的长期侵蚀而在石头表面形成的一层外皮。

同样,寿山石中的独石和掘性石都可能带有石皮,也就是说石皮和红筋一样,不仅仅为田黄石所特有;那么,萝卜丝纹是否是田黄石的独有特征呢,从外观上鉴别田黄石是否可以凭借察看它的萝卜丝纹呢

我们将一个萝卜纵向切开,可以看到一条一条很有规律的纹路,这就是萝卜丝纹。

我们现在看到的石头叫高山石,它的身上也有这种类似萝卜丝纹的纹理。

看来,萝卜丝纹也不是田黄石独有的特征,从外观上鉴别田黄石必须要综合考察它的三个特征,即红筋、石皮和萝卜丝纹。

不过,高山石、都成坑石与田黄石的质地决然不同,所以,除了外观,手感就是鉴别田黄石的第二个方法。

田黄石的比重在253到29之间,是寿山石中仅次于芙蓉石的石种。所以,拿两块同样大小的石头放在手上,田黄石会让人感觉稍沉一些,这种手感,行话称之为“手头”。

既然比重不同,也就是说石头的矿物成分不同,在科学仪器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是否还可以从田黄石的成分构成上鉴别它的真伪呢

田黄石是由从高山岩上分离下来的石头滚落而形成的,它的矿物组成与它的母体寿山石一致,所以,科学仪器的测量结果并不能作为田黄石鉴别的惟一标准。

玉髓和石英岩有什么区别?

1、玉髓属于“玉石”,但并不属于“玉”。现代把“玉”分成硬玉和软玉两大类,硬玉即翡翠,软玉主要是指新疆的和阗玉(即和田玉)。而“玉石”的概念范围要比“玉”要大的多,和田玉、翡翠、水晶、琥珀、玛瑙、珊瑚等都属于玉石类,玉髓也是玉石的其中一个。玉髓也常被当作宝石,主要用作工艺美术品的材料。

2、玉髓与玉的成分也是截然不同的,这就是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玉髓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隐晶质石英,形状大小不一,光泽多为玻璃或蜡状,半透明或微透明,和玛瑙是同种矿物。个人认为玉髓就是高品质的玛瑙,玉髓只是那些商家老板为了迷惑顾客的一种说法。目前出现市面上出现的冰种玉髓则是借用“冰种”翡翠中的一种说法,就是一个商业炒作的噱头。玉髓制品光亮,隐晶质结构,质地极为细腻均一、肉眼不见颗粒,因个别不法商家用绿玉髓冒充绿翡翠,所以选购时需注意。

水沫玉中石英岩玉和纳长石玉有什么区别?

钠长石玉和石英岩玉统称水沫玉,不过其化学组成不同而已 查看原帖>>

麻烦采纳,谢谢!

我只说我知道的,我不完全肯定,这也是听我们水沫情调的老板说的。

现在一般我们见到的白色的(透明的)、黄水沫这些鉴定出来基本上都是石英质。至少我们在昆明鉴定的都是这样。而一般飘蓝花的,而且是蓝花比较多的鉴定出来就是钠长石。

在水沫玉的国际鉴定中是说钠长石为主,而我们熟知的水晶也是石英质石,在我看来其实石英质的水沫玉就是比钠长石稍稍次一点。所以水晶能够用来冒充水沫玉是因为他们的成分有相同之处,像飘蓝花的水沫玉就很不会有水晶冒充了。

以上都是个人一些推敲、愚见。还希望楼主以后知道确切答案也能告知我!谢谢~

玻璃种翡翠原石和石英岩玉与水沫玉有什么区别

玻璃种翡翠的本质是翡翠,硬度7,密度高33左右,抛光后有荧光效果;

水沫玉是钠长石玉,硬度较翡翠低只有55-6,密度也较低只有27左右;

石英岩玉本质是二氧化硅组成的,硬度也高达7,但密度只有26左右,除了极少数极品,绝大多数达不到水沫玉和玻璃种翡翠的通透度。

玛瑙,玉髓,石英岩,那个好

每个品种都有优劣之分,可见你问的没有水平比如玛瑙中有南红也有普通石子,玉髓中有普通的白冰也有现在炒作的冰彩玉髓其实大多黄龙也属玉髓一类,其次石英岩玉怎么说呢,他们三个成分差不多,昆仑玉就属于石英岩玉,水沫子,冰翠什么的差别蛮大。这还只是分出种类还有更多区分。所以对比请两个实物对比,以后不要问这么没水平的问题啦。。。貌似第一次说折磨多话

黄蜡石是玉髓还是石英岩?

黄蜡石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终于形成黄蜡石,其中一部分黄蜡石静眠山中,一部分则由河流搬运到江河中。黄蜡石成因可以又解释为:黄蜡石是花岗岩的低温热液成因的石英脉。

什么叫黄蜡石?黄蜡石又名蜡石,因石表层及内部有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黄蜡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韧性强,摩氏硬度为65~75。另外有一种说法,是说黄蜡石最早发现于古代柬埔寨,当时柬埔寨叫“真蜡国”,该国向明朝皇帝上贡过一块极品黄蜡石,所以,黄蜡石就以真蜡国的国名为石名了。既然得名是因为有蜡质,有人就说了,那应该叫蜡石啊,怎么会叫黄蜡石呢?这与中国人的一个传统观念有关:**历来为国人所爱,天地玄黄,**为正统色,另外,据现代研究表明,**与人类最协调的颜色之一,同时,黄蜡石中以**和白色占大多数,那当然要称其为黄蜡石,方显美石本色。黄蜡石在我国分布很广,两广岭南一带、辽宁鸭绿江畔、云南地热集中地都有分布,据说江浙一带也有少量分布。黄蜡石的形成过程大致如下: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终于形成黄蜡石,其中一部分黄蜡石静眠山中,一部分则由河流搬运到江河中。黄蜡石成因可以又解释为:黄蜡石是花岗岩的低温热液成因的石英脉。

黄蜡石如何分类?先按质地分,可以分为胶蜡、冻蜡、晶蜡、粗蜡这四种,简单的说,就是玉化度最好的就是胶蜡、冻蜡,晶体粗的就是晶蜡,最差的、基本和石头没有多大差别的就是粗蜡。按颜色分的话,可以分为红色、**、白色、黑色四大色系。白色系是没有经过其他矿物质渗入的,红色系主要是氧化铁成分的矿物质渗入,**系主要是含锰成分的矿物质渗入,黑色系主要是含铁成分矿物质渗入。当然,对质地和颜色的划分,各地有不同的标准和叫法,在质地上,除了我说的那四种,还有的地方分油蜡、细蜡、蜜蜡、老蜡、新蜡、幼蜡等,在颜色上就分的更多了,什么褐色、铁锈色、绿色、土黄、鸡油黄、蛋黄、橘黄、鸡血红、彩色、灰白色、净白色、灰黑色、春色、紫罗兰色等等。

黄蜡石为什么是石中精品?中国的传统赏石观是:皱、瘦、漏、丑、秀、奇。对石之美的评价标准是:湿、润、密、透、凝、腻。不用说,黄蜡石多少都具有了这些特点。所以,有的地方把黄蜡石称为“石中之后”欲使之与田黄平起平坐,有的地方又把它称为“佛光灵玉”,真是怎么好怎么说。而且,几乎每个地方的人都说自己地方的黄蜡石是黄蜡石中的精品,远非别处可比,连我也不能幸免。还有更多的溢美之辞,因为更像推销,我就不说了。当然,怎么赞美和如何称呼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黄蜡石的确具备了让玩石人喜爱的特质。

云南黄蜡玉的基本情况?龙陵县,地处滇西南一带,是云南省保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与德宏相邻,黄蜡玉在龙陵县境内呈零星分布,储量相对集中在龙陵小黑山的大烂坝一带,周边山地、水域也有分布。目前,该地区已经被当地 采取措施封堵矿源,准备采取与公司合作的方式开发。所以现在在龙陵县当地,买卖黄蜡玉都是违法行为,要没收带罚款的。龙陵县 还组织工作队大抓偷采黄蜡玉料的人员,好一派热闹景象啊。但是前几年里挖采出来的黄蜡玉料石和目前当地人偷挖出的料石,依然在德宏的潞西和瑞丽两大黄蜡玉市场流通。黄蜡玉因为其形成的原因特殊,所以,大凡料石都不能光看表面,这就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赌黄蜡玉料。很多做黄蜡玉生意的老板,都是买进黄蜡玉毛料,对其进行切解,看玉料内部玉化度是否高、颜色是否好、透度好不好、有没有杂质等,并选择性的将其中好的作成手镯、挂件、手珠、雕件等工艺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翡翠赌石啊?黄蜡玉料,在龙陵当地人眼中的分类很有地方特色,主要分为水冲料、山料、瓦沟料、板料、老蜡料、新蜡料等,水冲料又叫水冲石,因为水流长期冲刷,表面油光滑溜,适合做赏石摆件。山料出自山中,可经过打磨抛光做摆件、工艺品。瓦沟料和板料都是做手镯、挂件等高档工艺品,老蜡料一般指玉化度高,质地坚密、矿物成分渗入较好的,新蜡料指质地不够细腻,矿物质渗入差的。对颜色的分类,当地人叫法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颜色有鸡油黄、鸡血红、死黄、春色、透白、糯白、福禄寿、四彩、青白、飘血丝、蜂蜜黄等等。

云南黄蜡玉的名称来历?云南黄蜡玉原被当地人称为黄蜡石。在上个世纪,云南龙陵及其周围县市的人就知道龙陵有一种叫黄蜡石的石头,硬度很高,大部分为**和白色。最初是和其他硬度教高的石头一起做为农村宅基地的下脚料和村里道路的铺路石。现在想想,真是奢侈啊。首先要感谢改革开放,使全国各地的人员流动性增大,两广一带到云南经商的人逐渐听说了龙陵的黄蜡石。这人啊,生活富裕后,当然是想追求一些精神层次的东西,加上两广一带历来就产黄蜡石,也有很多喜爱黄蜡石的人,所以呢,龙陵黄蜡石当然是天生丽质难自弃,被两广一带的商人们看中,开始收购。然后赞美一下我们的劳动人民,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了他们是最聪明的----外地人来大量收购,当然引起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注意---解说一点,云南山区多,坝区少,一般住在山区的大多是农民同志,他们生活是非常不富裕的,外地人的大量收购,无疑是为他们增加了除种田之外的收入,那是好事。在不久后,龙陵当地也开始有很多人做黄蜡石的生意了,这一阶段,黄蜡玉还叫黄蜡石。2005年,一部分玩黄蜡石的人开始对黄蜡石进行雕刻和内部构造的研究,有的玉石老板更是买来大批的黄蜡石原料切开做手镯、挂件等工艺品。这一切就了不得了,人们居然发现龙陵的黄蜡石内部的玉化度相当的高,完全可以媲美其它玉种,原来这东西切开来做手镯和挂件也很是好看啊。既然玉化度高,那就参照树化石改称树化玉的惯例吧,这样,黄蜡玉的名称就出来了。我个人还是比较赞同这一名称的,觉得比较客观,符合实际,因为其玉化度高,称为玉不为过。但是半年之后,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就出来了:有些人觉得黄蜡玉的名头还不够响亮,就给黄蜡玉重新命名为“龙陵玉”和“龙陵黄玉”,这就是我所不赞同的了。最简单的原因:黄玉是托帕石的另一名称,托帕石是不同于黄蜡玉的宝石。改黄蜡玉为“龙陵黄玉”或“龙陵玉”,一是容易把两者混淆,二是屏弃了黄蜡玉是黄蜡石的本质,不伦不类,三是地方概念太重,显然用心不良。

黄蜡玉如何赏析?并非所有的黄蜡玉料都可以做成黄蜡玉工艺品,我在前面曾说过“赌石”,也就是说,切解黄蜡玉料也有风险和赌性,而且很重。有的黄蜡玉料,表面细密透腻,切开后内部却是烂糟糟,有的料石表面看死气沉沉,切开后却是金玉满腹。所以,黄蜡玉工艺品也就注定了从一开始就会走高价路线:因为商人的成本也高嘛。赏析黄蜡玉工艺品的好坏和贵贱,首先要从其名称上入手。石之美者为玉,既然从黄蜡石改称为黄蜡玉,那最基本的当然是要玉化度好的才能算好。

岩石学石英岩和石英砂岩的区别

这个要从概念上说起,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石英含量大于85%),是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一般是由石英砂岩或其他硅质岩石经过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也可能是在岩浆附近的硅质岩石经过热接触变质作用而形成石英岩。石英砂岩是沉积岩。

石英岩和石英斑岩的区别在哪里?

石英岩

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石英岩含量大于85%),是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一般是由石英砂岩或其他硅质岩石经过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也可能是在岩浆附近的硅质岩石经过热接触变质作用而形成石英岩。

石英斑岩(quartz porphyry)

一种具有流纹岩成分的隐晶质岩石。斑晶以石英为主,还有少量透长石或正长石及黑云母。基质为隐晶质。石英斑岩多呈脉状产出,有时为浅成岩体的边缘相。最初欧洲岩石学家仅用来指前古近纪的此类岩石。由于该名称不确切,建议不用

石英砂岩和石英岩的联系与区别

石英砂岩是沉积岩 石英含量>50%的砂岩是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颜色浅,常为浅黄、灰白色,碎屑矿物以石英为主,含量在80%以上,其次可含少量的正长石、微斜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及少量岩屑。石英砂粒的圆度高,分选好;粒度以中—细粒为最常见。常呈不厚的稳定层状,波痕及交错层理发育。钙质石英砂岩有时含有少量钙质生物介壳。

石英岩:是各种石英砂岩受热变质作用的产物。一般呈白色或灰白色,具隐晶质或中细粒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有时稍具片理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85%),其次是长石。硬度大,加稀盐酸不起泡。其硬度和强度均大于石英砂岩。

玉石与石英岩玉的区别

石英岩玉是由粒状石英集合体组成的致密块体,石英含量在90%以上。。。玉有软、硬两种,平常说的玉多指软玉,硬玉另有一个流行的名字——翡翠。软玉(Nephrite),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硬度一般在65以下,韧性极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纤维状晶体集合体。硬玉(Jadeite),为钠铝硅酸盐,硬度65-7,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状到纤维状集合体,致密块状。两种玉外型很相似,硬玉的比重(325-34)大于软玉(29-31)。

我国的赏石文化由来已久,近年来愈发受到关注,它的收藏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在这些玩石人士的眼中,如何鉴别石头的好坏呢

天然是玩石的最基本要求,是区分奇石和工艺石的唯一标准。此二字要求奇石必须是在自然界中天然形成的,是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而生的,决不能有任何人为的痕迹。不过随着玩石领域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越来越多假冒的产品,这也提醒玩石的人士,要注意掌握鉴别的方法。

在个别石种中(如清江石、金海石等),为便于观赏、把玩,在不影响天然观赏要素的情况下,允许切底、切片、打磨、抛光。如将黄河星辰石的鼓钉用砂轮打磨,使鼓钉更突出;太阳石的太阳月亮也能作假;大化石、彩陶石漂亮的形态能用砂轮磨出,所谓的贵州龙化石竟是用沥青烧铸的;美丽的绿松石的颜色是经染色而成,型是经灌胶粘的;有的矿物晶体的颜色是染的,形态有的是水泥粘接的;把人工玻璃说成全透明的水晶;有的人把内蒙古葡萄玛瑙石的珠子造得大大的,颜色鲜亮,石商却硬说是天然的;三峡石上人物、动物的画面可以人工打磨,等等,不一而足。

而驰名中外的灵璧石的造假手法就更多了:纹石、刀石是用钢丝拉出的;各种动物形态逼真,却是用砂轮磨后再用草酸渗泡作旧,没有经验的人看不出来。

当赏石艺术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名石接二连三地上市等赏石界重要事件的发生则进一步助推了奇石行业的火爆。如了解石头的鉴别方法,对于这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545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