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己DIY佛珠手串,请问有什么讲究吗

想自己DIY佛珠手串,请问有什么讲究吗,第1张

佛头俗称三通,和佛塔配套,佛塔俗称佛嘴儿,比较正确的称谓应该是“佛头三通+佛塔”,这样比较明白通用,而且不容易少东西,有些商家只有三通,没有佛塔,这很麻烦,最好弄一套,不然不好配。

佛头三通是整串佛珠中最重要的东西,和佛塔的大小要搭配,大部分都是成套的,而且如果买的是整串108颗佛珠,往往都已配好,但是质量太差,最好重新另配。佛头三通的体积应该是整串佛珠中体积最大的,材料、质地也应该是最讲究的。

顶珠与佛头三通的大小相当或稍小为佳,位置与佛头三通相对,材料和质地也是应该上讲究的;隔珠一般设置左右两颗,相当于和佛头三通、顶珠一起将整串佛珠四等分;但是隔珠又要与顶珠相搭配,而且两颗隔珠必须成对儿,且不能大于顶珠。总的来说,顶珠、隔珠的体积要差不多,材料等级要相当,形状也要近似。有些佛珠干脆用三颗相同的珠子来充当这两类角色。

另外佛头三通、顶珠、隔珠周围都可对称设置配珠,目的是美观,但不影响佛珠的标准配置。

坠子指在佛塔下端绑绳扣儿处的装饰物,应该是离佛塔最近的叫勒子,然后才是坠子,这些都是典型的装饰物,勒子比坠子用的更多一些,即使没有也不影响规则。

对于真正的佛珠而言,更重要的是计数器和卡子,是为了方便计算每日功课用的工具,但目前较难找到,没有也罢。

白菩提根属于漂染材料,价格低廉、目前比较常见,但是不属于典型佛珠材质,不具有典型性,按照上述说法,用一些低端材料配搭即可,不必大费周章。如果想长期保存,或想弄串有一定价值的佛珠,最好还是选择些比较典型的材料,比如小金刚、凤眼、星月,或者小叶檀、香檀、药沉香一类的,高端可选择蜜蜡、松石、青金石、山料玉石等等,那样下些功夫去找些好的配套珠子,倒也值得。

给男人编金刚结手链如果用5号绳编的话,需要2米。

如果腕子较粗的话,还要增加肠道。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先编几个量一下需要的长度,最后算出需要的绳长。

编金刚结手链的寓意

金刚结是一种护身符,在一些邪恶是非想要伤害我们的时候,金刚结就会起到保护我们的作用,让这些是非邪恶疏离我们,制作金刚结的每位师父,他们自己修持的是哪种本尊,就会以对应的本尊修持来制作金刚结,可见金刚结并非是由某一特定的修法制作而成的。

金刚结的寓意是一切佛母爱护着我们犹如自己的母亲,一切护法神众在我们的周围,帮助我们遣除诸违缘,助我们如意成就心中的一切愿望。天龙善神护佑着我们,给我们带来吉祥,遣除一切逆缘,平安健康,心愿成就,一切圆满如意。

可见金刚结的佩戴可以令寿终者延长寿命,死亡时往生而能见到金刚长寿佛,于法性光明之界得菩提正果。可见金刚结的佩戴可以给我们带来好运,保佑我们事事顺心,一切顺利。

问题一:最近买了串小金刚菩提,想问问怎么盘玩? 金刚菩提在盘玩的时候“三分盘,七分刷”,由于金刚菩提表面纹路丰富,在上手盘玩的过程中会有污垢进入纹路缝隙中,不易清理,所以需要用猪鬃刷子把缝隙里的污垢刷出来,而且在刷的过程中,毛刷打磨了菩提表皮,也起到了一定的挂瓷作用,刷完的菩提不仅纹路清晰、干净,而且皮层油亮。

现在有很多人说金刚菩提在盘玩的过程中需要上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金刚菩提在盘玩的过程中如果上油,由于皮质的问题,会在菩提表面形成黑色的油点,这是不可逆的,哪怕盘到最后,有油点的地方仍然是黑色的,因此会对整条金刚菩提的品相造成伤害。

盘玩金刚菩提最好先盘素珠,不要上来就先配上各种配饰,这样不利于对金刚菩提本身的盘玩,先盘素珠,手盘、刷子清理的同时还需要靠玩家本身的油分与汗液对其进行保养,如健身、上班等出汗较多的时间段,可以把金刚菩提直接戴在脖子上,让身体所分泌的油脂与汗液对菩提进行保养。

手盘、刷子清理、自身保养,经过这样的阶段,您就能够盘出一条干净、油润、上色均匀的金刚菩提。

盘玩的过程中,尤其是盘玩金刚菩提、文玩核桃这类纹路清晰的玩件,能够对手掌各个穴位起到 的作用,对身体大有裨益。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任何时候注意避免沾水,金刚菩提在初期清理的时候需要试水、下水,但在盘玩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沾水,以防开裂。当然,汗液里的水分对于金刚菩提具有养护作用。

问题二:金刚怎么盘能快速包浆 金刚菩提子怎么盘红呢

1、先说下从购买新件的清理,有很多人说泡一下一刷就干净了,个人认为,为了防止开裂干刷效果会更好,我的金刚用了一个弯头的钩子和钢丝刷搞定的,这样后期更不容易开裂

2、清理完毕以后,有人建议上油,个人油性皮肤,天天磨下就油光粉亮的,其实再好的油也不如自己油,闲暇时间搓搓好像效果就很好

3、为了保证颜色的一致性,最好净手盘,就是洗干净手盘完,防止颜色玷污发黑,最后盘花了

4、前期上手,最好是多刷少盘,纹路深处是盘不到的,只有刷,为了保证包浆的效果,前期最好多刷,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金刚的盘红和包浆速度保持一致。

5、盘的过程中防止硬物件的刮伤或摔打,我见过很多,前期玩的很好,一不故意,咔嚓摔掉几个齿,相当纠结,说个方法,断齿谁说不是什么毛病,必定膈应,我的小断齿我就用小刀修理的,看不出来多少,一般包浆后所有的很急都看不到了

6、金刚包浆和盘红是个功夫活,特别是黄金皮的,划分的时间会更长,但是盘的时候油性皮肤和汗手的玩家必定速度要快一点,这个不绝对。转自:国家文化艺术品网

7、想盘红快,就多刷,刷的时间要大于盘的时间,这样既能保持盘红的速度,又能够保证整体颜色的一致性,谢谢大家阅读,不对之处敬请留言指正,谢谢。

8、一般的新品到手后摸起来都有些刮手,可以用搓澡巾反过来里面放些绿豆,将凤眼放进去,这一几天过来你看下效果,无论是手感还是外观都有很明显的改观

9、有很多人问,新品刮手,用什么工具清理,凤眼的刮手因为表面不平整,不想千眼外面有多余的皮一类的,所以无需清理,用布或毛巾搓几遍就会减轻。

10、不建议用砂纸去打磨,只建议用搓澡巾一类的纺织品去搓,这样对本身的伤害少,我的绿豆打磨更是一绝,不信你试验下。

问题三:小金刚菩提子怎么盘 小金刚菩提子相对于手链上的大金刚菩提子,比较干净,新的小金刚菩提子链子都手后,需要用钢丝刷集中清理,为了刷起来方便,将小金刚菩提子缠绕成若干圈,用刷子横向集中开刷。

在清理完齿纹之间的茎和脏东西后,可以有规律的干刷,为什么干刷,如果上油,小金刚菩提子本身个头比较小,在吸收了油以后,由于珠子本身的密度不同,所产生的颜色和深度也不相同,所以小金刚菩提子前期已干刷为主。

小金刚菩提子适当上油要注意上油量,不可过多,即使是天气干燥也尽量少用油,可以将油滴在手掌中再用刷子去刷手,最后再去刷小金刚菩提子,这样不但油量适中,而且能够清理掉残留在齿纹上的污垢。

小金刚菩提子一般齿纹较浅,不会轻易有断齿情况的发生,可以将小金刚菩提子链子缠成两行,拉动任意一行让珠子之间互相摩擦,但是要注意握力度,不可过紧,防止金刚受伤或受损。

小金刚菩提子在每次轻微上油后,快速用毛刷刷匀刷干,可以放置在密封的塑料袋中,静放一个晚上,第二天在开始刷或者干盘。

小金刚菩提子刷量太多,盘起来比较费时,所以建议大家经常携带,经常的干盘,最好每天能抽出时间将小金刚菩提子重新刷几遍,去除手盘时的污垢和空气中落下的尘埃,如遇到色差严重,建议不要再对颜色家中的珠子上油,只能多刷,如果实在追不上色,只有更换了。

小金刚菩提子经过长期的干刷以后,颜色逐渐加深,挂瓷后可以不用上油,干刷为主。

小金刚菩提子在盘红包浆后非常的美观,加上纹路特殊,极具收藏价值,收藏空间也很大。

问题四:小金刚菩提子前期盘完能戴在脖子上吗 金刚菩提手串的盘玩 避 光 建议最少选150颗籽儿盘玩,以免后期无替换; 小金刚经筛选、扩孔等都完毕后,建议不要穿串!先用家中 的牛仔裤的裤腿剪掉,把所有的小金刚置入、缝合,以免丢籽儿,最后开始用牛仔布盘(搓),建议最少15天,多则1个月,这样籽儿的外部略有微微挂瓷;对籽儿表面的齿或纹起到磨合的作用; 穿 拆 把牛仔布盘(搓)好的籽儿穿串,还是建议 ,如果为了照相可简单加配饰;穿的时候建议串2次,第一次穿好的时候看看整体有无伤痕的,如有伤立即踢出,这时候看正条金刚是否产生颜色差异,如遇到浅色的方式佛头两边,特别黄的籽儿一律踢出放弃(这样的籽儿盘不红,也盘不透);整挂保持一种色调。毕竟佛头边上经常盘。最后穿好之后建议绳子留尾巴的时候留长长的,后期有用!! 盘玩与搁置 整挂穿好之后,开始把玩!但把玩时候切忌用干净的手去把玩,脏兮兮的手再怎么盘,个人也非常不喜欢,呵呵~保持手的干净! 现在是夏季,并不是盘玩小金刚的最佳时期,个人感觉是在每年的9、10月份(气候按北京的情况说的,地域都有差别)现在天气较热,出汗较多,但盘玩金刚的时候都喜欢大汗沁金刚,之后狠盘,如果遇到其它事儿等问题的时候,金刚一定要保持干燥在搁置一边; 意思就是每次盘完的时候建议干手或牛仔布继续伺候,把籽儿盘热、让其表面干燥,以免金刚盘出来时黑色的! 刷与把玩 小金刚如遇到不盘的时候,尽量用刷子刷干或用布、干手把籽儿表面让其干燥 甘哥经常说,金刚的把玩是三分盘玩,七分刷;可见刷金刚的重要性!每次不玩的时候,或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把金刚统统刷干净,之后放于阴凉、干燥处,切勿佩戴睡觉,以免花! 我很怕麻烦,尤其刷金刚,130颗左右一颗颗刷颗要了我命了,不如有稍懒的方法:就是上面说的尾巴的绳子要长。呵呵!把富裕出的绳子拴系在自家门把手上,直接用那种板刷,把刷子毛都剪掉一半(我从宜家买了一把,不过价儿不低,超级适合刷金刚)之后拽住一边,慢慢刷,切勿用力过猛!力道差不都就行,这样刷完就可洗漱睡觉喽……呵呵 返碱与油 小金刚把玩2周的时候开始稍有成就,但纹路内部开始有细微的白霜产生(有的不会返碱,有的会,不作统一标准)这时候道理和上述的一样,板刷伺候吧!千万别犯懒! 有的个别籽儿刷不干净的时候,就必须要用牙刷了,如果还是不行,我只建议在手中稍微放一点点油(极少)用牙刷蘸下,刷刷;不过只要蘸过油的,我认为应该干手把籽儿盘的发烫,以免油水失衡,裂!用油我不在行,说的不好,见谅! 总之,遇到返碱就开刷,这时候稍微猛烈点,别怕籽儿回坏,毕竟选来选去还有将近140多颗呢! 掉齿、掉渣 把玩金刚在1各月时候开始发现个别齿会掉,但掉的极少,同时还有掉渣现象 1、掉齿,其实汗和手中的摩擦本身就对籽儿的结构发生了质变,个别细纹的金刚会有极少的掉齿,但不要太在乎,因为这时候掉几个齿是纯正常现象! 2、掉渣,我周围很多人和我说他的金刚怎么掉渣啊,刚开始我不理解,后来见过实物之后再发现,根本没清理干净!呵呵,回去用针仔细清理吧 过 程 再往下盘的时候就到了2各月的阶段,这时候籽儿会有略微细变,个别的会产生色差,建议别着急,籽儿拆了;找到以前的牛仔布,继续上布狠搓3-5天;重新穿!把颜色浅的一样搁置佛头两侧继续把玩; 2各月的时候心里很忐忑,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这时候可以适当的在脖子上戴戴了,但切记不要让身体上的大汗闷着!必须稍微清爽时佩戴。 极 端 金刚到了第三个月时候开始出现严重色差,整挂色彩是>>

问题五:小金刚怎么盘爱上小金刚怎么盘爱上包浆包浆 先用牙签把金刚里的脏东西都抠干净,细心一点。坚持用刷子刷!缝隙里边边角角都要刷到,防止色差,然后就可以盘了,金刚喜欢手汗,越汗越汗。夏天是盘金刚的最好时间。每天盘一小时,用猪脑刷子刷一小时。2个月就上红了。金刚很脆弱别摔了,把齿摔掉就不好看了

问题六:圆形小金刚怎么盘 换个方向刷就可以,本来竖着现在横着

问题七:刚入的小金刚 怎么盘玩呢 新手小白 盘完前首先要做的是 把小金刚 清理干净,彻底的清理干净 别着急上手盘, 清理干净 以后就简单多了 勤刷 ,然后是干净的手盘就可以了,剩下就是时间的考验了

问题八:小金刚菩提子如何盘玩 金刚的清理与保养:

1 挑选出您喜爱的金刚后怎样清理和保养是保证您的爱串今后盘玩出来品相好坏的关键,很多玩友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和实操经验 我只谈自己的观点。1干凿

:顾名思义就是用利器一点一点的扣持,我的工具是一大,一小两把三角锥。表面的赃物,果肉用刃剔刮,孔里的用三角尖钻 。这样清理的好处是不怕油阴,不怕水裂但太费劲2水洗:将金刚直接泡在水里半天后用硬毛刷或钢丝刷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清理干净,清理完后阴干,程度以表面还原了色泽为准马上用细毛刷子涂油刷匀,记住要多刷几次要刷匀,然后用吸附力强的纸巾逐一沾干多余的浮油,就可以装塑料袋密封了。这样清理有几个好处:1)省力干净彻底。2)水泡后可以直接观察子的颜色,籽沉水色红为高密度好籽留下,子漂浮且颜色基本不变为糠籽,密度不够淘汰 而且金刚本身的裂纹也会闭合,密封后也不会开裂。到了5月份空气中的暖湿气流不断增加再拿出来盘玩一夏天也基本定型了 可以基本解决裂纹的问题(大开裂效果不好)。缺点是不好掌握火候到容易造成开裂,所以这个办法是个双刃剑,大家用时要谨慎。

2用油:其实我所说的用油是用最便宜的,水了吧唧擦手用甘油和开塞露。闷上20分钟用硬毛刷和钢丝刷就可以清理的很干净了。优点是干净省时,可以同样观察籽的色泽和密度,好籽密度高是不会阴皮的,反之淘汰。同样起到裂纹合闭的作用。清理完后同样用纸巾沾干浮油封存。缺点也明显,如果要是大价钱买来的淘汰起来会很心疼的

所以也要谨慎使用。

3盘玩:至于盘玩我就不想多说了,大家主要还是要多用刷子刷(最好干刷)记住夏天润色,冬天上光的道理。还有就是多清理了。

下面是个人意见:前一个月多刷少盘,这点很重要,沟壑里都刷干净对以后上色很重要。千万别上油,上油的上色是快但是颜色不正,不多玩几串分不出来的。如有帮助望采纳。

问题九:六瓣小金刚菩提怎么盘 不管是五瓣,六瓣,七瓣,盘玩方法都是一样的!干刷可以先用钢丝刷清理残余纤维,然后用棕毛刷,夏天温差不大的时候可以下水清理,这样清理的比较干净,还能检验是否有色差!文玩阁会提供一份《金刚菩提盘完手册》里面的内容比较全面!

问题十:金刚菩提子怎么盘 1金刚的挑选: 要谈金刚的挑选我们首先要知道金刚的品种。金刚的品种可以按纹路分,可以按形状分,也可以按瓣数分 而金刚的形状是跟他的瓣数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首先我们说纹路 ,金刚的纹路有好几种,我大致给他们分成了主要三种:1)细纹 2)粗纹 3)锯齿纹 。金刚的形状一般5---8瓣为正圆分高桩矮桩和“管家帽”,9---12瓣为椭圆,13-----23瓣为元宝型我们叫他“元宝金刚”,23瓣以上多为香蕉圆叫做“曾帽金刚”。如果您一般都挑选 20CM以下的 只挑选您喜爱的形状纹路和瓣数就可以了(20以下最多8瓣),但要说明一点粗纹的上色快 ,锯齿纹上色相对要慢而细纹的上色为最慢。如果您挑选20CM以上的 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弄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大金刚的裂纹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里要说明一点,所有木类和籽类的最低含水量应该占自重的15%-----20%。换言之就是说存放或盘玩的最低第环境湿度不能小于它们自身的湿度,湿度一旦小于15%----20%就要抽籽的水分,就会造成籽的开裂。很多金刚的开裂是因为下树后期的保养问题造成的。因为金刚的表皮和果肉与核桃相似,唯一不同的是金刚有着天然的贯穿孔,这等于加快了金刚子的抽水速度且无形中加大了金刚开裂的比例。所以我们在挑选金刚的时候要明白我们追求的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要纹路或者要个头那么别的方面就不能太苛求。挑选金刚主要还是要整挂籽大小形状均匀,纹路基本一致,色差不要太大。2金刚的清理与保养: 挑选出您喜爱的金刚后怎样清理和保养是保证您的爱串今后盘玩出来品相好坏的关键,很多玩友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和实操经验 我只谈自己的观点。1干凿 :顾名思义就是用利器一点一点的扣持,我的工具是一大,一小两把三角锥。表面的赃物,果肉用刃剔刮,孔里的用三角尖钻 。这样清理的好处是不怕油阴,不怕水裂但太费劲2水洗:将金刚直接泡在水里半天后用硬毛刷或钢丝刷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清理干净,清理完后阴干,程度以表面还原了色泽为准马上用细毛刷子涂油刷匀,记住要多刷几次要刷匀,然后用吸附力强的纸巾逐一沾干多余的浮油,就可以装塑料袋密封了。这样清理有几个好处:1)省力干净彻底。2)水泡后可以直接观察子的颜色,籽沉水色红为高密度好籽留下,子漂浮且颜色基本不变为糠籽,密度不够淘汰 而且金刚本身的裂纹也会闭合,密封后也不会开裂。到了5月份空气中的暖湿气流不断增加再拿出来盘玩一夏天也基本定型了 可以基本解决裂纹的问题(大开裂效果不好)。缺点是不好掌握火候到容易造成开裂,所以这个办法是个双刃剑,大家用时要谨慎。3用油:其实我所说的用油是用最便宜的,水了吧唧擦手用甘油和开塞露。闷上20分钟用硬毛刷和钢丝刷就可以清理的很干净了。优点是干净省时,可以同样观察籽的色泽和密度,好籽密度高是不会阴皮的,反之淘汰。同样起到裂纹合闭的作用。清理完后同样用纸巾沾干浮油封存。缺点也明显,如果要是大价钱买来的淘汰起来会很心疼的 所以也要谨慎使用。4盘玩:至于盘玩我就不想多说了,大家主要还是要多用刷子刷(最好干刷)记住夏天润色,冬天上光的道理。还有就是多清理了。关于小金刚的盘玩

这个是我们盘玩金刚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见功力的步骤。为了达到漂亮的效果,很多朋友都是想尽办法,多少有些急功近利的感觉。我说点我个人的建议和感受,虽然我玩这东西也不过2年不到的时间,但也走过弯路,吃过亏。说几点,给新朋友参考吧。1清理完干透的籽不要马上贴身佩戴。我见过很多朋友贴身带的,我自己的第一串也是贴身带,先不说金刚对于你身体皮肤的伤害,单说金刚干透后,密度肯定不如湿润的>>

如图,金刚杵计数器是一对的(一般由小巧的金刚铃和金刚杵为一对),多与长串的念珠配合(108~110颗念珠),用来计数的(持咒念佛等)

计数器的初始位置是在有三个孔的念珠(母珠/佛头)两侧,

而每个计数器的绳子上,各有10个金属小圆环,小金属环在绳子上是可以移动的,

持咒或是念佛,一圈之后(即108遍),把其中一个小金属环与另外九个拉开一段距离,这个单独的金属环即记作:一个108遍,

当10个小圆环再次连在一起的时候,即记作:一个1080遍;

这时,把计数器跳过一颗念珠,系好后重新把小圆环归零,而刚才跳过的那颗念珠——便代表“一个1080遍”

当1个计数器从母珠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时候(一圈/不可越过母珠),持咒/念佛总数记作:108×1080=116640遍

南无阿弥陀佛

如果你信佛的话,那需要穿18颗或14颗,做成手持,有讲法的。

如果你不信这些,单纯就是为了玩手串,那就按你的手腕尺寸配即可,量量你的手腕周长,量量金刚菩提对孔的尺寸就能算出需要多少颗合适了。

一般来讲23的菩提原籽,对孔尺寸应该是21--23,不是很胖的话穿11颗可以正常戴在手腕上。

皈依学佛之人,佛珠是随身携带的,有空就会拿出来念念。佛珠其实就是一个计数器,用来提醒自己要精进念佛。湖兄前天问我:听说只有高僧才能用108颗的佛珠,凡夫是不能用的。我笑答:又是以讹传讹。

十多年前,我初学佛时,也是看到有小册子这么介绍,当时就产生疑问:佛珠本是用来记数的,又不是用来代表身份的,怎么会有这样荒唐的规定?后来学佛,才慢慢明白是有不明就里的居士“神话”了佛珠的用途,大概看**看多了,**里的“高僧”大都佩带108颗的佛珠,以示“庄严”。

昨天,胖师兄给我拿来一串上好的砗磲佛珠,甚为欢喜。砗磲是一种深海里的贝壳。梵音牟娑落揭拉婆。《法华经玄赞》卷二(末)云:‘车渠梵云牟娑洛揭婆,青白间色。’砗磲在藏传佛教中是高级的圣物。所以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佛珠。

佛珠,也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意译作“珠鬘”。

(三)japa-ma^la^,音译“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鬘”。

(四)aks!a-su^tra,音译“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鬘”的意思。佛珠的起源,通常来讲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成为佛珠。在佛教经典中,关于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作为通说。经云: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王大欢喜,遥向世尊头面礼佛云: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槵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1]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

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2]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

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3]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304—439)的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肯定地说,唐代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在经典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4]

这就说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约束身心、帮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护人,同时还会获得无量的功德。

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饰品了。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佛陀早有明示: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5]

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子珠的色泽必须匀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作。同时,子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庄重。一般来讲,挂珠的佩戴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应选用那些水晶、玛瑙、翡翠、珊瑚等宝石类,能够使人有凉爽贴身的感觉;在冬季里就应选用琥珀、密蜡或果实一类的挂珠为好。

此外,尚有一类挂珠是由佛珠衍化而来的,那便是“朝珠”,它是清代官吏特有的一种饰物。朝珠与普通挂珠最大的区别是,朝珠将佛头穗的样式改成了由阔丝带系缀、用银丝珐琅裹着、被称作“背云”的大坠子,而弟子珠也移到了胸前,由三串组成。因近世有仿制朝珠样式来充当挂珠者,所以在佩戴朝珠样式的挂珠时,应当注意以胸前的三颗隔珠为中心对称,将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中心,而三串弟子珠是左侧一、右侧二的形制,切不可乱挂一气,有悖礼仪。

为了更好地使人了知佛珠的种类,下面介绍一下佛珠各部位的名称。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的作用。旧时的母珠,多会在内部绘有佛像,采用凸透镜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为一种法具的庄严。

隔珠,又称作“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过的数目。“十”这个数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罗蜜”,即: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6]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兹列表如下: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佛珠子珠数目在经典中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下: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7]

(二)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8]

十住:

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9]

十行:

1、欢喜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10]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11]

十地:

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12]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13]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14]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15]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上流色究竟。[16]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解脱相,9、俱解脱相。[17]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18]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19]

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无论是矿物还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制成佛珠。但在佛典当中有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却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实在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列表说明。

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般若经》说有砗磲、金、银、琉璃、玛瑙、琥珀、珊瑚七种。佛珠的质料除了上述的“佛教七宝”以外,可用五大类别加以划分:

(一)菩提类

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了。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其具体相状是:

春天长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色花,呈穗状,夏秋之际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因多用念佛之数珠,故又称菩提子。木本者为其别种,我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20]

而现今,“菩提”早已是一个通称了,代表着“觉悟”的含义。《大唐西域记》云: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尤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21]

而以菩提来命名的佛珠质料,总计有三十多个品种。这其中有依产地来命名的,如天台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纹理来命名的,如星月菩提、凤眼菩提等。携带一串菩提佛珠,是会给人增福无量的。《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说: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22]

正因为菩提子有如此深远的含义,因此通常将许多的佛珠皆命名为菩提,而信仰佛教者必有一串菩提佛珠。

(二)宝玉石类

宝石,因其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光泽灿烂、坚硬耐久,而又存世稀少,故较为贵重。一般来讲,比较常见的宝石种类有:水晶、橄榄石、木变石、绿松石、孔雀石、芙蓉石、东陵石、青金石、碧玺、石榴石、金沙石等诸多品类。但这些只能算是次等宝石,远远比不上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这四大名贵宝石,因这些宝石异常珍贵,故用这些宝石来制造佛珠,多为皇室或富绅所持用,一般人是无法得到的。如在《虚云老和尚年谱》一书中,便有关于虚云老和尚委托宽航法师将某亲王所赠的“七色九宝罗汉珠”一串,带到香港交给岑学吕居士留念的记载。

玉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包括许多种用于工艺美术雕琢的矿物和岩石。诸如大理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端砚石等均属此范畴。而狭义上讲,玉石仅指硬玉(以缅甸优质翡翠为代表)和软玉(以优质和田玉为代表)二种。由于千百年来,玉石象征吉祥,传说可以避邪、禳灾和带来幸运,以及受到“君子比德如玉,有仁、智、礼、忠、信之道”的影响,那些采用玉石制造的佛珠,也就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了。

(三)果实(核)类

果实(核)类佛珠,在佛珠的大家庭中占有很大比例。人们随便就可以列举出不少种类,桃核雕刻、核桃雕刻、橄榄核雕刻、皤桃核、金刚子、太阳子、天薏子、莲子、椰蒂、五眼六通等,简直不胜枚举。这其中以桃核、橄榄核为果核类的代表,以木槵子、椰壳(蒂)为果实类的代表。

桃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易植而子繁,故被人们广泛种植。据传桃木可以驱鬼,桃梗可能禳恶,桃符可以辟邪,而桃核坚硬,可以用来雕刻成具有深刻含义的各类佛珠。

橄榄是一种常绿乔木,果实长圆而两头尖,因其味苦涩而甘,故有“谏果回甘”之称。橄榄核坚硬如石,是制造佛珠的极佳材料。

木槵子,亦称作无患子,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乔木,枝叶如椿树,其叶对生,初夏之季开**小花,其蒴膨大,裂而为三。结实大如弹丸,坚黑如漆珠。因在《木槵子经》中佛陀曾教导波流离王贯穿木槵子作念珠,遂使得后世的佛教徒均喜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意喻秉承佛陀教诲,无有忘失。

椰,或作“枒”,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绿乔木。果实叫椰子,可用来制造佛珠。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近来习尚,丈夫多臂缠金镯,手弄椰珠……。”赵棻在《滤月轩文集》中亦有相同的记载:“乾隆年间,户部侍郎赵秉冲,精选一串椰子数珠,珍比千狐之腋。”由此可知用椰壳(蒂)来制造佛珠在清初已很普遍,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四)竹木类

竹和木都可以用来制造佛珠。竹是一种多年生长的禾本木质常绿植物,柔体而虚中,不易被风雨所摧折,经历寒暑,枝叶苍翠不凋,故而古人常把它比作是“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竹有篁竹、邛竹、文竹、箭竹、棕竹、桃枝竹、斑皮竹等类。篁竹,质坚皮白;邛竹,高节实中;箭竹,坚劲中矢,这些都是用来制造佛珠的好材料。

至于木的种类,可以说是不可胜数。用来制造佛珠的一般材质,可用松、柏、桂、椒、桐、梓等,因为松柏后凋,比喻坚贞、寿考;桂椒馥郁,表示拔萃通神;桐为嘉木,凤凰可栖;梓是良材,用制琴瑟,大都具有一定的含义。但是,比较名贵的木制佛珠,则多选用檀香、沉香、伽南、乌木等珍贵质料。

檀香木,又名旃檀,能作香料焚烧,亦可入药。如《一切经音义》中注释说:旃檀,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安身之药,故名与乐。[23]

时至今日,用来制造佛珠的檀木,以黄檀和紫檀居多。尤其是紫檀,因其木材坚实,纹理细密,色泽紫红,加之有馥郁的香气,被列为佛教五香(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之一,更为人们所钟爱。

(五)其它种类

这一项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可以说,除了上述的珍宝类、菩提类、宝玉石类、果实(核)类、竹木类之外,皆应属于此项。牛角、牛骨、犀角、象牙等由于律制所限,一向被汉传佛教所排斥,却深受藏传佛教的喜爱,藏传佛教甚至还有用人头骨来制造佛珠的,佩带或持用这些佛珠,也就更能使人了知生死的本来。同时,还会使人感受到一些神秘的宗教气氛。

除此之外,还有用陶瓷、紫砂、雕漆等质料做成的佛珠,这些形态各异的佛珠,也同样会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所以历来大德高僧莫不巧用佛珠。在经典当中特别强调,持用不同质料的佛珠,其念诵的功德利益,也有胜劣的差异。如《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中,佛告大众言:

汝等善听,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速求诸法得成验者,其数珠法应有如是,须当受持: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槵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若用乌卢陀罗佉叉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24]

此外,在《摄真实经·建立道场发愿品》卷下、《守护经》、《瑜伽念珠经》中,均以菩提子珠的功德最为殊胜。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菩提子珠具有如此大的功德呢?在《曼殊室利咒藏校量数珠功德经》里边,文殊菩萨为大众讲述了佛陀往昔因地当中的一段故事,以释群疑:

以何因缘我今偏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曼殊室利菩萨言:乃往过去有佛出世,在此树下成等正觉。时一外道,邪见坏心,毁谤三宝。彼有一男,忽被非人之所打杀。外道念言:我今邪见,未审诸佛有何神力。如来今既在此树下成等正觉,若其实圣,树应有感。即将亡子卧菩提树下,作如是言:佛树若圣,我子应苏。以经七日,诵念佛名,子乃重苏。外道欢喜赞言:诸佛有大神力我未曾见,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难可思议。时诸外道闻此事已,舍邪归正,发大菩提心,信佛神力不可思议。以此因缘,世人皆号为延命树。其菩提树遂有二名:一名菩提树,二名延命树。[25]

不管怎样说,选择一串菩提子的佛珠,在心中念诵经文、咒语或佛菩萨的圣号,可以驱除烦恼,消除报障,增加智慧,利己护人,对于帮助我们修行实在是大有裨益。

前面讲过,佛珠可分为三个种类,即持珠、佩珠、挂珠,而一般的念佛者,大多选用持珠。持珠的姿势,亦可分为二种,单手持珠与双手持。单手持珠,大多用于站立、经行的时候;而双手持珠则是打坐时经常采用的姿势。其方法是将佛珠置于两手之间,呈交叉状,把母珠放在一侧,掐捻一周,回至原处即可。其实,根据《佛像图鉴》一书记载,历来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的姿势皆无定法,左手、右手、单手、双手、提高、垂下、平胸、齐膝,各种动作都有,但求其“方便”而已,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强求特定的持珠方法了。

在持珠的过程中,经常有人会遇到要不要跨过“佛头”(母珠)这类问题。因为在经典中曾有:

珠表菩萨之胜果,于中间绝为断漏。

绳线贯串表观音,母珠以表无量寿。

慎莫蓦过越法罪,皆由念珠积功德。[26]

经有记载,故而才有此一说。假如念诵者,纯以佛珠作为记数的工具,则不必把母珠和隔珠计算在内,念诵时轻轻捻过便是。如是念诵的人,除了把佛珠当作精进、记数的工具外,还希望藉着它来体悟更多佛理的话,当手捏到隔珠的时候,可用“佛、法、僧”三宝,或“戒、定、慧”三学来观想,当手掐到母珠的时候,也同样可以观想佛的相好光明,同时再逆时针朝相反方向捏念,即可解决此类问题了。

佛珠除了拿在手中起念诵记数的作用以外,还可以挂在颈部充当挂珠,或缠绕在手臂上起到佩珠的作用,这些都是具有深刻含义的:

二手持珠当心上,静虑离念心专注,

本尊瑜伽心一境,皆得成就理事法。

设安顶髻或挂身,或安颈上及安臂,

所说言论成念诵,以此念诵净三业。

由安顶髻净无间,由带颈上净四重,

手持臂上除众罪,能令行人速清净。

若修真言陀罗尼,念诸如来菩萨名,

当获无量胜功德,所求胜愿皆成就。[27]

再者,密教中由于三部(胎藏界)、五部(金刚界)修法之不同,对于佛珠也有着特殊的要求,与平时常用的佛珠相比,是有所不同的。据《苏悉地羯罗经》说:“佛部用菩提子珠,观音部用莲花子珠,金刚部用噜椰罗叉子珠。”又据《守护经》及《瑜伽念珠经》说:“佛部用菩提子珠,金刚部用金刚子珠,宝部用金等诸宝珠,莲花部用莲花子珠,羯磨部用种种和合珠。”又近人金安一居士所著《密宗辑要》一文说:“修增法用琥珀珠,修息法用水晶珠,修坏法及长寿法用珊瑚珠,修诛法用人头骨珠,修观音法用菩提子珠,修一切法均可用凤眼菩提子珠。”

另外,密教的经典对掐捻佛珠的指法也有详细规定。从五部而言,《摄真实经》中记载:佛部以右手拇指与食指掐之,金刚部以右手拇指与中指,宝部以右手拇指与无名指,莲花部以右手拇指与小指,羯磨部以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合捻之。从三部而言,《苏悉地经》中记载:佛部以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尖相合,中指与小指直立,食指略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掐之;莲花部以拇指与中指指尖相合,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金刚部以拇指与食指指尖相合,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

佛珠本是作为僧众道具出现并被保存至今的,如《释氏要览》卷中“道具篇”引《中阿含经》云:“所蓄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28]可是随着年湮代远、律制久芜,许多道具已经名实俱废了,如齿木、滤水囊等即属此例。而佛珠不但未被废置,反而更加承顺世间,可以说早已成为那些“与佛有缘”众生“有善根”的表征了。

这篇文章对于佛珠的种类、数目、质料等,就自己所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了知这诸多的“相状”。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说明众生修行,无论诵经、念佛、拜佛,都不要“执相”,而佛珠也是作为“相”之一种而存在的。所以当我们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我们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盘了。

 导语:陈氏太极拳是一种起源于明末的拳术。下面是陈氏太极拳金刚捣碓的技法,一起来学习下吧:

技法一、抬手高抛法

 乙方出右步,双手推按甲方两臂时,甲方先接住乙方来劲。然后随着乙方来劲方向松引,使乙方劲吃空前倾。甲方的骑马架两脚用内气扎根,丹田气下贯脚底,与大地合力,借蹬大地之力,使内气行至接触点,立即高抬双臂,内劲再发至手腕,高挑乙方肘尖下部,将乙方仰面抛出。

技法二、采捋法

 若乙方出右步双手推逼甲方胸部时,甲方先用胸部接乙方来劲,然后含胸引化。同时,双手划小圆圈,外缠里合抓住乙方双臂,快速身体下蹲,采捋发力。甲方捋肘身体向左转,让乙方前倾栽倒。

技法三、手与臂组合擒拿法

 若乙方出右步用右手推逼甲方时,甲方趁机用右手心贴住乙方右手背面抓握。甲方应将丹田内气送至右手与左臂,并向下送到左腿扎根。同时甲方左臂逆缠里合,右手逆缠与左臂合力擒拿乙方手腕,使乙方疼痛至背,再趁势用招而击之。

技法四、挑腕托肘法

 接上势,若乙方用力推甲方的左臂,破坏甲方擒拿合力。甲方趁势顺缠高挑擒拿乙方手腕,同时,用右掌逆缠托乙方的肘弯处,迫使乙方内气上浮,下肢背空。甲方趁机用右脚踢击进攻乙方裆部,制服乙方。

  技法五、转身高捋法

 若乙方出右步用右拳击打甲方上胸时,甲方则采用闪开正中定横中的技法。甲方双手用抓捋法,右手牵引乙方右手腕,左手在乙方肘尖部扌列击催力;躯干要快速转身,移换重心于左腿之上,右脚扎力于脚跟,阻拦乙方前弓之右腿;头应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塌腰沉丹,配合呼气,将内气送到接触点,利用惯性之理将乙方摔倒。

  技法六、提膝勾挂法

 接上势,若甲方捋势未能成功,乙方没有栽倒并回身抽臂时,甲方立即转移重心于右腿,快速用左脚勾挂乙方右弓腿,上肢配合快速打回折劲,将乙方右臂向上撩,将乙方摔倒,或用踹击法、跪膝法都可以制服乙方。

技法七、踹膝法

 接上势,若乙方高踢腿躲过甲方的挂腿摔,甲方趁乙方右腿未落之机,快速用左腿踹击乙方站立腿的膝盖处。甲方发劲时,要虚领顶劲,重心放在右腿,根基要扎牢,蓄发要适当,趁蹬踹之机,上肢捆绑乙方右臂,立即回折发劲,将乙方摔倒。

  技法八、管步回折法

 若乙方出右步打右拳,甲方用右高捋不能见效,应立即用右手下采乙方右腕,并推向乙方右胯根,同时,用左手与肘关节处挤按乙方的右肩肘处,用内劲沉压,下肢用左脚里扣、扎根、管套在乙方右弓步之后,要插入乙方后裆之内,上下配合,丹田用力,快速将乙方抛出。

技法九、捆绑法

 甲方捋势之机,用左手补救使用挤法。甲方应身向右转引带,然后双手划小圆圈,先开后合;左脚进大步套管住乙方前弓步,上下配合,将乙方双手捆绑住,并向前推逼,将乙方快速摔倒。

技法十、架打裆法

 若乙方出右步用左拳自上而下击打甲方头部时,甲方上左步用左手高接乙方左手臂,同时用右手指尖领劲,快速抓打乙方的裆部,或者屈指用掌根击打乙方裆部。

技法十一、踢击裆法

 若乙方用虚步静守等待,甲方用左掌拍打乙方的头部。当乙方用双手接住甲方左臂时,甲方要用右手指尖领劲,取击乙方咽喉,上为虚招,下为实取。下肢立即用右脚脚尖领劲踢击乙方裆部,将乙方制服。

技法十二、踢臁踩脚法

 若乙方出右步打右拳时,甲方趁机用右手抓握乙方手腕高引捋,重心快速移至左腿,内气下降站稳扎根。随即提右脚,用脚尖领劲直接踢击乙方右前腿的臁骨处;落脚贯劲跺击乙方右脚指,上下配合。然后,上左步套腿,上肢捆绑推击发劲,将乙方击倒。

技法十三、采手穿喉法

 若乙方出右步双手推逼甲方胸部时,甲方身体向右旋转,用左手划弧盖抓住乙方的左手腕,上左步套管住乙方前弓右腿,趁左手下采之机,用右手穿击乙方咽喉;或屈臂打直顶肘,将乙方击倒。

  技法十四:上下肢拿肘腕法

 若乙方出右步穿左掌取甲方眼睛时,甲方上右步,上肢用左手划圆自上而下盖压乙方的左掌,同时右手托住乙方的尖下部,上下合力,让乙方内气上拔,然后再快速进招取胜乙方。

技法十五:上引下击裆法

 若乙方静等甲方出招,甲方出右步打右拳虚引乙上 ,甲方趁势用左手接乙方双手,将右拳向里划弧下击乙方裆部,上下虚实配合,快速取胜。

技法十六:上步冲天炮

 若乙方出右步推逼甲方胸部时,甲方用左手自上而下采抓住乙方左手手腕,同时下肢上左步管套乙方前弓右腿,上肢用右拳自下而上冲击乙方的下颚,缠转拳心朝向自身,双手要合力巧用,左手抓捋,右拳前冲,将乙方击倒。

技法十七:上步打直顶肘法

 接上势,若乙方仰身撤步转身逃避时,甲方快速跟步出右步,右拳里屈,内劲贯至肘尖,直接打直顶肘,或打下砸肘,将乙方击倒。

技法十八:打面采脚法

 若乙方上右步用右手扇击甲方左耳门时,甲方用左手向左侧扌列击搭在乙方的臂弯处,同时,上肢用右拳自内向外划圆击打乙方的面部;下肢高提右膝,随内劲下贯于脚掌,身体与落脚垂直下落,跺击乙方前弓的右脚脚指,让乙方疼痛至背,然后变招取胜。

 附歌诀:肩为轴心手领劲,两手高 于肩平,手指上挑松肘腕,涌泉上提脚心空。内气上提又下沉,松腰落胯马步蹲,两手同按落胯旁,骑马架势练桩功。身体左转弧上,左逆右顺外圆撑,重心左移身右转,移重勾提护裆中。上肢右捋虚步变,左腿斜伸如试冰,高转下捋用折迭,换重左捋左腿弓。左手上右穿掌,右脚前踢落虚空,右手握拳左手翻,气沉丹田悬头顶。右拳里缠落脐前,左手抱拳立圆定,高提右拳与眉齐,右膝上顶击裆中,落拳下砸跺右脚,震脚惊雷引敌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6782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 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