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怎么盘玩

绿松石怎么盘玩,第1张

绿松石最迷人的地方是随着长时间的盘玩,在不同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有一些玩家拿到松石后都会有个疑惑,这美感十足的宝贝究竟怎么盘玩才好。揉是文玩上的必备名词,形容的是手与物体间一种反复的大面积接触行为。绿松石最基础的玩法就是轻轻揉了,经常用手搓揉,时间久了绿松石自然会变得越来越温润细腻。--引自网络

绿松石盘玩需要注意很多细节。捻一捻能够让绿松石每一个地方都得到滋润,捻是一种非常古老盘玩文玩饰品方法,古代僧人念经诵佛通常使用这种动作,盘玩绿松石也是从中受到启发。体方法就是一颗一颗的去过每一颗珠子,每一个珠子每一个地方都要用手捻,松石挂瓷均匀,色泽柔和,有时间就可以捻一捻,不需要抽出大把时间和精力。

刚买的绿松石不要直接用手盘。首先要用专用手套先包浆,盘玩一段时间后再上手盘玩,如果直接上手到后期绿松石会慢慢变黑,失去了本身光泽度,严格意义上讲这都不是包浆,是一件失败文玩作品,成功绿松石会有亮度,变色也会相对较均匀。

要经常拿刷子刷一刷绿松石表面。时刻保持本身洁净,可用软毛刷子,适度轻刷,不要太过用力,会损伤绿松石,另外刷子上的毛会沾到绿松石上,盘玩的过程越长,越有一颗平常心,不要半途而废。

绿松石在盘玩的过程中,接触人体皮肤,不知不觉中,就会沾染上人体所分泌的油脂。这些油脂会在松石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保护膜,防止松石过快失去水分。

同时油脂与汗液,也都会慢慢渗入松石内部,使松石的颜色发生变化,这是个非常美妙的过程。

根据手掌皮肤分泌汗液玉皮脂量的多少,肤质也分为好多种,不同肤质,盘玩来的绿松石,挂瓷状态也会不同。下面夏姑娘就说说,不同手掌的肤质,对绿松石挂瓷的影响吧!

这类手掌皮脂、汗液分泌适宜,乳状皮脂膜中皮脂与水分平衡,肤质类型非常健康,介于干手玉油、汗手之间。盘玩出来的绿松石,包浆通透,是可以玩出精品的手掌。

这类手掌不爱出汗,皮脂腺分泌也较少,盘玩松石上色与包浆都非常缓慢。同样的松石,干手盘玩直至挂瓷程度的时间,是中性手的好几倍,但只要长期坚持,还是能有所成就的。

手掌分泌汗液量较多,但皮脂腺分泌量较少,皮肤锁不住水分。这类手掌盘玩松石初期,上色快,盘玩一个星期,比干手盘玩一个月上色还重。

但包浆速度非常慢,有些甚至绿松石都上色了,还不包浆。这类手掌,盘玩出来的松石,往往上色比较重,松石玩出来颜色会发晦暗一些,包浆层通透度较差,挂瓷也不明显。

这类手掌,分泌汗液量较少,皮脂分泌量较大,手掌总感觉油腻腻的,乳状皮脂膜,因皮脂含量高,偏酸性。

绿松石挂瓷后,通透度极佳,这类手掌玩出来的老松石,在阳光下,有些甚至能感觉把松石玩透明了。

油汗手,是盘玩松石不可多得的极品好手,玩出来的松石价格暴涨,是许多藏家竞相追逐的艺术精品。

所以,盘玩绿松石,一方面要靠天赋,另一方面一定要坚持!不论您是什么手,只要坚持盘玩,就一定能玩出漂亮的绿松石!

喜欢这篇文章,那就分享给你的朋友吧~好了!夏姑娘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了,更多作品欣赏、鉴别知识、盘玩技巧, 可关注夏姑娘微信号:7725707(长按可复制), 与夏姑娘一起解决您的收藏难题!

1、绿松石变色跟金刚、星月、凤眼等菩提类手串不一样,它变色的速度非常快,如果绿松石物件是中等瓷度,手上汗液油脂分泌的多,可能你盘一天,你的绿松石就变的非常明显,上手盘玩一周,整条绿松石的颜色都变了,一个月时间,就有可能把绿松石盘透了,变色速度也是非常快的。

2、不过绿松石虽然盘玩后变色明显,但是想让你的绿松石包浆挂瓷还是需要一段时间,从变色原理来讲,所谓包浆,就是把玩者长时间精心抚摸玩物,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琥珀质感的表面皮壳,包浆是从手掌分泌物的成份开始,汗液和皮脂这两种物质对于绿松石包浆十分重要,对于绿松石的上色来说,汗液起引导作用;皮脂则由皮脂腺分泌的,作为一种混合物,它包含多种脂类物质,只要是饱和的和不饱和的游离脂肪酸,甘油三脂、蜡类、固醇类、角鲨烯及液体石蜡等,当皮脂排泄到皮肤表面,和汗液混合在手掌形成一层乳状的皮脂膜,这种物质就是包浆的前身。

3、乳状皮脂膜因为含有脂类和蜡类物质,本身兼具油和蜡的属性,在接触原矿绿松石时,会迅速渗透玉石的毛细孔中,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一个月以上,在这段时间会感觉绿松石变色快、吸收感强,要是感觉手感涩涩的,行话叫咬手,过了这个阶段,乳状皮脂膜与绿松石内部受到填充物影响会进一步变化。绿松石变色容易,但是你要想绿松石有稳定的包浆挂瓷,还是要耐心慢慢养护。

4、随着混合物的水份逐渐蒸发,乳状皮脂膜还原为皮脂混合物,其中多种脂类物质进入绿松石的内部深沉,进一步与内部维融合,而另外一部分蜡类混合物析出到绿松石表层堆积下来, 凝固为类似结晶体的透明浆层,这就是俗称的包浆了。

5、包浆的物理状态还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初步的包浆,在进一步盘玩的过程中,新加入的乳状皮脂膜会使包浆逐渐软化,这时的绿松石表面在手感上会觉得“发粘”、“返油”,这都属于正常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绿松石表面纹理会逐渐磨损,手掌能够接触到的表面积增加,表层的蜡类析出物也随着长年的盘玩不断经历挤压、凝固、挤压、凝固的过程。分子间的水份逐渐丧失,固化程度加剧,整个绿松石包浆,才可以叫做“挂瓷的绿松石了”。

绿松石盘玩与保养方法如下:

1、对于低瓷度的绿松石

盘玩前期一定要带上干净手套再盘。我们都知道,低瓷度的松石表面不光滑,很容易吸附灰尘等杂质,所以需要先用干净手套来,先让松石表面挂瓷,就是通过手套与松石的摩擦作用,相当于抛光,加之手心沁出的汗液让绿松石表层包浆,让松石的表层瓷度增加。

然后再直接上手盘玩,可以快速形成包浆,当然在整个绿松石的盘玩过程,都需要一个干净的环境,手上不能有大汗,脏污杂质,油脂等,以防松石盘玩过程返碱返白,或者盘出来整体色泽不一样影响美观。

2、而对于高瓷度的绿松石

可以直接上手盘玩,不用带手套,但是也要注意干净手盘玩,不能磕碰,不能沾染化学物品等。

注: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体内酸碱度不一样,分泌的汗液酸碱度和出汗量也不同,所以盘玩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能大汗手盘。

绿松石的日常保养注意事项

1、避开化学洗剂。化学洗剂大都具有腐蚀性,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松石与化学洗剂接触。洗澡时尽量将佩戴的绿松石放在一旁,避免洗发水和沐浴露等对其的腐蚀。

2、避开高温。松石是一种怕高温的宝石,火烤和暴晒对于其是致命的。人体在高温下会快速失水,绿松石也是一样的,松石会因高温迅速失去内部结晶水,由于松石性质中的不稳定性,出现裂缝或直接开裂都很有可能。

3、避免磕碰。松石硬度较低,怕与硬物磕碰,佩戴和把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

4、避免金属。在制作松石配饰时,为了达到更佳的美感经常会有人将其与银隔片搭配在一起。长期与金属接触,会有弊端,其接触部分会发黑。因此不管是什么金属最好都别和松石直接搭配在一起,若一定要搭配,也务必在松石和金属之间放上牛皮椰壳之类的隔片隔开。

5、避免染色。松石的吸水性致使了它怕染色的特性,若不小心和会褪色的东西放在一起,很容易染上其他颜色。例如紫檀等等。除此之外更不要让松石与有色的液体接触,如墨水之类的。吸水是不可逆的,所以此点务必多注意。

6、不能暴力盘,盘珠时避免珠子大力碰撞,否则会“撮毛”,以前的功夫都白费。

1、揉:揉是文玩上的必备名词,形容的是手与物体间一种反复的大面积接触行为。绿松石最基础的玩法就是轻轻揉了,正所谓“掌间旋日月,时光欲倒流。”经常用手搓揉绿松石,时间久了绿松石自然会变得越来越温润细腻。

2、捻:捻是用于各种绿松石串珠身上的一种把玩方法,具体方法就是一颗一颗的去过每一颗珠子。这种捻最初就是僧人念佛珠所用的方式,可以说是盘串最古老与传统的用法。这种方式温和平静,能够“雨露均沾”的给每一颗珠子照顾,边边角角都可以盘捻到位,这样盘出来的松石挂瓷均匀,色泽柔和。适合在闲暇之余,手指慢慢盘捻,细细欣赏手中的松石,凝神静气。

3、搓:对于瓷度一般的绿松石,先不要直接上手,可先用棉手套轻轻盘搓,盘玩一段时间后再上手盘玩,这样绿松石会有亮度,变色也会相对较均匀,而对于瓷度高的绿松石可直接上手盘,切记不要暴力搓,否则可能会“撮毛”或者挫裂。

4、刷:刷这一玩法常用于带有深浅不一纹路的文玩,而在绿松石盘玩过程中,适用于绿松石表面或雕刻纹路沾有脏污时,可用软毛刷子,适度轻刷。

5、恒:绿松石盘玩变色是油脂和汗液随着盘玩时间久而久之渗入松石内部,使松石的颜色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中,盘玩者需要持之以恒长时间的精心盘玩、养护手中的绿松石,盘玩的过程越长,越有恒心,绿松石颜色也会越均匀,越温润,色泽也会越来越饱满。

6、养:绿松石是一种娇气的宝石,玩松石除了要注意方式,有耐心以外,还需要细心养护。平时养护也有颇多讲究,盘玩时的手一定是要洗过并且干透,保证手上无脏污,这点需要注意。

如是纯天然的绿松石会越盘越亮。但现在市面上大多是经过优化过的,如这种情况就会越盘越乌黑,越盘越没有光泽。

绿松石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因其形似松球且色近松绿而得名。

绿松石是一种水和铜铝磷酸盐矿物,属于磷酸盐矿物。一般是由水流沉淀生成,绿松石以不透明的蔚蓝色为主要颜色,也有淡蓝色、蓝绿色、绿色、浅绿色、黄绿色、灰绿色、苍白色等颜色。其中以蓝色的最为贵重,可作昂贵的首饰装饰。蓝色和蓝绿色翠绿等纯正色彩的绿松石结构致密,都可作为高级艺术雕刻的材料。

绿松石抛光后带有柔和的蜡状光泽至半玻璃光泽。精品绿松石经过抛光以后,好像上了釉的瓷器,所以也被称作“瓷松石”。

绿松石一般摩氏硬度5~6,比重26~29,折射率162左右。长波紫外线照射下,可发出淡绿色到蓝色的荧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85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