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珊瑚?

什么是珊瑚?,第1张

珊瑚是海洋中的腔肠动物。早在48亿年前,它就生活在地球上。珊瑚有600种,个体很小,喜欢生活在光强、水明、氧足、盐高、温度适宜的热带浅海中。它有坚硬的石灰质骨骼,繁殖力很强,后一代在前一代的骨骼上繁殖生长,数以万计的个体聚居在一起,日久天长,便造成形状像树枝,体态优雅,枝丫丛丛,色彩缤纷的“珊瑚花”了。

更新1:

珊瑚会排泄吗

珊瑚为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学名叫「珊瑚虫」。 珊瑚生长时会分泌碳酸钙骨骼,骨骼慢慢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珊瑚「礁」,就像盖了许多房子一样,提供给许多海洋生物居住生活的环境。珊瑚体内还有藻类和它共生,称为「共生藻」,平常我们看到色彩缤纷的珊瑚,其实大部份都是共生藻的颜色。共生藻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产生能量,提供大量的营养给珊瑚礁生物,所以,对许多海洋生物来说,珊瑚可是个管吃管住的大房东喔! 而由于共生藻需要阳光行光合作用,因此,它们生活的水域水质是否混浊、光线是否充足,或是海水温度、盐度是否合适,都会影响共生藻的生存;如果海边堆满了垃圾、乱倒废土或废热水、滥用农药等把水质污染或使得水温变得太高,共生藻就会离开珊瑚而使珊瑚露出白色的钙质骨骼,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珊瑚白化」。 其实,白化的珊瑚并没有死亡,只要环境及时恢复正常,共生藻就会再回到珊瑚体内,但是如果环境一直没有改善,那么,珊瑚就会因为共生藻的离开,得不到充分的养分而死亡,珊瑚一死,整个珊瑚礁生态系就瓦解了。目前,「珊瑚白化」是全世界都很关心的问题,因为环境不断被污染和破坏,全世界的珊瑚正面临着一场可怕的劫难。 珊瑚的构造和介绍 1体壁由内﹑外两胚层组成。外胚层构成身体的外壁﹐主要由肌肉细胞组成﹐有保护或感觉作用﹐并能分泌钙质外骨骼﹔内胚层围成体腔壁﹐具刺细胞﹐营消化﹑排泄和生殖的功能。内﹑外胚层间只有含少量细胞﹑没有分化的中胶层。 2个体中央有一个营消化等功用的中央腔﹐称为腔肠。腔肠的上端有口道﹐既是食物的进口﹐又是废物的排泄孔﹐其外围有一圈或多圈触手能将捕到的食物送入口道和腔肠。 3主要捕食浮游生物和有机悬浮物质﹐有人认为珊瑚还可以食用水域中的细菌。 4营底栖生活﹐主要是固着生活。 5水螅虫类以世代交替的方式﹐即无性世代的水螅型和有性世代的水母型相互更替繁殖后代﹔珊瑚虫类仅有水螅型﹐无水母型﹐兼有无性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珊瑚是雌雄同体的﹐异体受精﹔无性生殖有出芽和分裂等形式。 6珊瑚虫的外骨骼生物节律明显﹐能反映年﹑月﹑日的变化及其规律。 <<特征>> 珊瑚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 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折光率148-166。硬度35-4,密度26-27g/cm3,黑色珊瑚密度较低,为134g/cm3。性脆。遇盐酸强烈起泡。无荧光。 <<珊瑚的分类>> 珊瑚从外观形态分有石珊瑚和软珊瑚。 从生态角度分有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 作为宝石或观赏石来分,品种有:红珊瑚、粉珊瑚、黑珊瑚、蓝珊瑚、地中侯赛因瑚、日本珊瑚、喀麦隆珊瑚、中国海南珊瑚等。 红珊瑚 红珊瑚是海洋低等无脊椎动物,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八放珊瑚亚纲,软珊瑚目、硬轴珊瑚亚目、红珊瑚科、红珊瑚属。人们见到的红珊瑚是残留的骨骼。 红珊瑚的生物学特点 生长区域:红珊瑚生长于硬底、流急、无沉积物,特别是无陆源性沉积物的水质清澈,光照度低、低温(8~20℃)海区。其中地中海红珊瑚场最适温度是10℃。 红珊瑚生长慢、寿命长,红珊瑚从幼虫附着后10~12年才性成熟,每年夏季产卵,其浮浪幼虫是负趋光性。 红珊瑚是珍贵的宝石珊瑚,中国过去曾作为皇家贡品,在印度和 ,佛教徒视红色珊瑚为如来佛化身,他们用珊瑚来做佛珠,或装饰神像。中医认为,红珊瑚可治病入药。 随着科学的进展,珊瑚的食性、摄食行为、生理现象、生活史等,陆续被详细研究,更加确定珊瑚是动物的说法。其实,在所谓“珊瑚”的动物性组织里面,还包含了数量众多的植物细胞-共生藻,而且植物细胞的总重量往往心珊瑚的动物细胞多,整个组织还能行光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称珊瑚是动物,碓实是相当尴尬的。比较精确的说法,应该称珊瑚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复合体,它的外表和生理特性,兼有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可以说珊瑚虫是珊瑚体唯一有生命的构造。 珊瑚到底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它好像有着植物的外观,却又有着动物的摄食特性?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珊瑚是动物,珊瑚虫(最小的生活单位)由许多细胞组成,它会利用摆动的触手,捕抓海水中的小型浮游动物来当作食物;此外,大部分的造礁珊瑚细胞内又具有可行光合作用的共生藻,这些单细胞的共生藻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会把许多养分传送给珊瑚(宿主),而提供珊瑚另一个生存能量的来源。 许多人可能认为,生长在海底形成美丽景观的珊瑚是植物。不过,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珊瑚是属于「腔肠动物」,其最小的生存单位是「珊瑚虫」,珊瑚虫具有触手、口、腔肠、体壁等。单一的珊瑚虫可以用「分裂」或「出芽」的方式来形成更多新的珊瑚虫,这时众多的珊瑚虫称为「珊瑚群体」,珊瑚就是利用增加珊瑚虫的方法来生长。 珊瑚虫会利用摆动的触手,捕抓海中的小型浮游动物来当作食物,但由于身体无法移动,必须靠著水流把浮游动物带到身体附近,所以水流强劲的海域通常也是珊瑚生长良好的区域。 此外,大部分的造礁珊瑚细胞内又具有可行光合作用的共生藻,这些单细胞的共生藻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把许多养分传送给宿主珊瑚,提供珊瑚另一个生存能量的来源。因此,在光线充足的浅水海域里,珊瑚单靠共生藻就可得到足够代谢所需的能量。 大部分的珊瑚是卵生的,以台湾垦丁海域而言,每年春季末,即三、四月间「珊瑚产卵」,是最大的海洋盛事。珊瑚将成熟的卵子与 同时排放到大海中,随着海流漂浮进行体外受精,形成新的生命。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后,会经过「变态」的过程,而形成单一珊瑚虫,这是珊瑚生命史上附着生活的开始。 不过,仍有些种类的珊瑚会透过「胎生」的方式来繁衍后代,他们会将受精卵留在体内发育一段时间,等幼苗发育到相当阶段后,才释放到水层中寻找合适的着生地点。 至于「珊瑚礁」的成因是由于珊瑚生长时会分泌碳酸钙,形成钙质骨骼,经年累月后,珊瑚群体内的骨骼累积量相当可观,再加上其他生物如贝类、石灰藻、有孔虫等也会分泌钙质骨骼,胶结在一起便逐渐形成大块的礁体,即所谓的「珊瑚礁」。 一旦形成珊瑚礁之后,所造就出的一个栖所多样化的三度空间,便容易吸引更多种类的生物在此一同生活,所以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物种类歧异度最高的生态系,因此,常被称为「海洋的热带雨林」或是「海洋的绿洲」。 但由于要形成礁体的前提是珊瑚必须生长的够快,才有可能形成珊瑚礁,因此,只有在光照充足、温度较高的热带浅水域,才会有珊瑚礁的分布。 位于亚热带的台湾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就是夏威夷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的十倍以上,再加上比起邻近的东南亚国家更具有学术研究的人力及经费,因此,在全球性的珊瑚礁学术研究上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珊瑚也被公认是最长命的动物!由于珊瑚生长速率十分缓慢,每年约仅增长一公分左右,所以海底下五、六十公分高的珊瑚,其实都已存活至少超过半个世纪。 在台湾绿岛海域南寮渔港海域下的一株微孔珊瑚,高达十二公尺,被潜水人员称为「绿岛大香菇」或「大钢盔」,以每年生长一公分的速率来推估,这株珊瑚已有一千两百年的寿命,也就是从元朝开始,台湾在还没有 居住之际,这株珊瑚就已生长在绿岛海域了。 珊瑚没有老化的现象,年龄愈大,长得愈大的珊瑚愈不容易死亡。 但每年夏天水温升高时,许多地方的珊瑚会出现「白化」现象,这是因为海中环境变得恶劣的时候,共生藻会离开珊瑚宿主,导致整个珊瑚组织失去色彩,直接而清楚露出钙质骨骼。 「白化」的珊瑚并没有死亡,如果环境能够迅速恢复正常,共生藻便可能再度快速增生,使珊瑚恢复原有的色彩。但是如果环境持续恶劣好几个月,珊瑚是有可能因为缺少平常共生藻所提供的能量,而开始真正的死亡。 所以珊瑚是动物

珊瑚为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学名叫「珊瑚虫」。 目录[显示] 1 特征 2 珊瑚的分类 21 红珊瑚 3 色彩缤纷的原因 4 产地 5 法规 [编辑] 特征 珊瑚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 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折光率148-166。硬度35-4,密度26-27g/cm3,黑色珊瑚密度较低,为134g/cm3。性脆。遇盐酸强烈起泡。无荧光。 [编辑] 珊瑚的分类 珊瑚从外观形态分有石珊瑚和软珊瑚。 从生态角度分有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 作为宝石或观赏石来分,品种有:红珊瑚、粉珊瑚、黑珊瑚、蓝珊瑚、地中海珊瑚、日本珊瑚、喀麦隆珊瑚、中国海南珊瑚等。 [编辑] 红珊瑚 参考:uploadwikimedia/ /mons/thumb/9/99/Reef0484/200px-Reef0484 参考:zh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粉色珊瑚 红珊瑚是海洋低等无脊椎动物,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八放珊瑚亚纲,软珊瑚目、硬轴珊瑚亚目、红珊瑚科、红珊瑚属。人们见到的红珊瑚是残留的骨骼。 红珊瑚的生物学特点 生长区域:红珊瑚生长于硬底、流急、无沉积物,特别是无陆源性沉积物的水质清澈,光照度低、低温(8~20℃)海区。其中地中海红珊瑚场最适温度是10℃。 参考:uploadwikimedia/ /zh/thumb/c/cd/Corabristol/200px-Corabristol 参考:zh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观赏珊瑚 红珊瑚生长慢、寿命长,红珊瑚从幼虫附着后10~12年才性成熟,每年夏季产卵,其浮浪幼虫是负趋光性。 红珊瑚是珍贵的宝石珊瑚,中国过去曾作为皇家贡品,在印度和 ,佛教徒视红色珊瑚为如来佛化身,他们用珊瑚来做佛珠,或装饰神像。中医认为,红珊瑚可治病入药。 [编辑] 色彩缤纷的原因 参考:uploadwikimedia/ /zh/thumb/d/dd/Assorted_living_corals/200px-Assorted_living_corals 参考:zh /skins-15/mon/images/magnify-clip 海底的珊瑚 珊瑚色彩缤纷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红色的珊瑚是由于在其生长过程中要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氧化铁,黑色的珊瑚是由于其含有有机质。珊瑚拥有缤纷色彩的能够调节光线的荧光色素,对珊瑚共生海藻的影响以及对珊瑚适应明暗不同的环境有重要作用。 [编辑] 产地 珊瑚产于热带、亚热带海域,在阳光充足、水质清澈的浅海区形成。 温度是影响造礁珊瑚生长的限制性因素,只有海水的年平均温度不低于20℃,珊瑚虫才能造礁,其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2℃~28℃,所以珊瑚礁、珊瑚岛都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域, 产地有:地中海,非洲红海,西班牙,澳大利亚大堡礁,日本小笠原群岛至硫球群岛海区,台湾基隆和澎湖列岛,中国南海和加勒比海地区等。 [编辑] 法规 在中国,珊瑚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凡偷盗、破坏珊瑚行为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相应处罚。

1天珠:

  西藏的天珠,是佛家的宝物之一。在中国西藏同胞的心目中,天珠的地位崇高,具有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可以避邪驱魔。消灾解厄。

  2 天铁:

  是一种金属饰物,材质主要是金、银、铁,或是各类的合金;在藏人的心目中,天珠与天铁,都被看成是有驱邪治鬼的功能。

  3 嘎乌:

  是一种金属宝盒,选用金、银、铜、锡等材质,盒上常有镶有绿松石、珊瑚等半宝石。常见于西藏佛像的胸前,是一种可以互扣的盒状物。嘎乌代表西藏叹为观止的工艺技术。

  4九宫八卦:

  是一种咒轮牌,传说是莲花大士聚集梵、藏、汉三 地破除各种凶煞的镇宅妙宝而成。它的外圈是十二生肖,中圈是八卦,内圈是九宫。它代表着梵、藏、汉的文化交流。

  5绿松石:

  绿松石象征(天、水、气),金**的琥珀象征(地)、山珊瑚则以血红代表(人),并且(血、火、光)。整个的看,绿松石、琥珀、珊瑚是代表(天地人)三种宝石。也是我国藏族同胞不可或缺的护身宝石。

  6琥珀:

  7珊瑚:

  山珊瑚的由来,主要是因为地壳的变动,沧海化为桑田;原是大海的地方,隆起而变成高山,也就是产生珊瑚的可能。

珊瑚是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的海生无脊椎动物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将近五亿年前就出现了。珊瑚虫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

珊瑚的形象像树枝,因此常被误认为是植物,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珊瑚是动物,由无数微小的珊瑚虫聚集形成。珊瑚虫是一种腔肠动物,它个头很小,往往只有几毫米,体态玲珑,色泽美丽,分布在温度高于20℃的赤道及其附近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繁殖方法:

珊瑚既可有性繁殖( sexual reproduction) 也可无性繁殖( asexual reproduction) .珊瑚的有性繁殖具有繁殖力强、 遗传多样性高及不损伤母体珊瑚等优点。珊瑚虫的卵和精子由隔膜上的生殖腺产生,经口排入海水中。受精通常发生于海水中,有时亦发生于胃循环腔内。通常受精仅发生于来自不同个体的卵和精子之间。

受精卵发育为覆以纤毛的浮浪幼虫,能游动。数日至数周后固著于固体的表面上发育成水螅体。亦可以出芽的方式生殖,芽形成后不与原来的水螅体分离。新芽不断形成并生长,于是繁衍成群体。新的水螅体生长发育时,其下方的老水螅体死亡,但骨骼仍留在群体上。软珊瑚、柳珊瑚及蓝珊瑚为群体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900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