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是玻璃还是石头

水晶是玻璃还是石头,第1张

水晶是石头。水晶是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水晶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微量元素经辐照微量元素形成不同类型的色心,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水晶类型:紫水晶:浅至深的紫色。

黄水晶:浅黄、中至深**。

蓝水晶:淡蓝、暗蓝色。几乎所有的蓝色水晶都是人工合成的。

烟晶:浅至深褐、棕色。由于成分中Al3+替换了Si4+,受辐照后产生[AlO4]4-色心。

绿水晶:绿至黄绿色。颜色形成与Fe2+有关,市场上几乎不存在天然形成的绿色水晶,通常是紫水晶在加热成黄水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中间产物。

芙蓉石:浅至中粉红,色调较浅。通常因含有微量的钛(Ti)元素而呈粉红色。可具有透射星光效应。

发晶:无色、浅黄、浅褐等,可因含金红石常呈金黄、褐红等色,含电气石常呈灰黑色;含阳起石而呈灰绿色。

水晶(rock crystal),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无色透明的二氧化硅结晶属贵重矿石,时下与冰彩玉髓,碧玺等并列纳入彩色宝石范畴,产量较少古称“水玉”、“水精”

所以水晶既不是石头,也不是玻璃

  对,水晶就是石头!

  天然水晶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地球博物馆,它记录了地球亿万年的发展与变迁,保留了对将其塑造成形的那股强大力量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它们或由于高压而出现,或生长于地底深处的岩洞,或形成于岩层中,或饱经风化侵蚀,最终,他们因不同的形成环境而影响了自身的属性与功能。

  水晶的生长环境,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左右,温度则需在550-600℃间,再给予适当时间,水晶就会依着“六方晶系”(Hexagonal System)的自然法则,而结晶成六方柱状的水晶了。

在自然界,由于水质、温度、压力等等的条件一直在变化当中,很难得达到理想状况,因此,水晶的形成通常都需要相当长的地质年龄。而地质年龄动辄以“亿万年”为计算基数,也是天然水晶(Natural Crystal)之所以珍贵之处。

  地球就像一个布满尘埃的碗,周围是厚厚的大气层,后来渐渐坍缩成一个白色炽热的火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之后,充满熔融物质的薄层岩浆逐渐冷却形成地壳、地幔。地壳的厚度与地球相比,如同苹果皮之于苹果。在地壳中,含有大量矿物质的高热熔岩继续沸腾、冒泡,生成水晶。

水晶有多种颜色,如紫水晶、红水晶、白水晶、茶水晶、烟水晶、黑水晶无色水晶等。并不是每块水晶都是完美的,在慢长的生成长过程中它有可能受到周围铁、铝等磊量物质的影响,从而出现了色泽上的不同。铝会使水晶变成烟灰色,这种水晶被称为“茶水晶”;铁会使水晶变成暗粉色,这种水晶则被称为“粉水晶”。此外,高强度的辐射也会影响水晶的生长和色泽。

水晶,常常也被翻译称为石英(Quartz),其实在物理性及化学性上,都是相同的东西。许多地质学老师,在习惯上,就把不透明、岩石状的称为石英,而透明的称为水晶。这种轻微的分辨,并不是很重要,因为基本上都还是相同的东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944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