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石像什么

象牙石像什么,第1张

象牙石像什么:

像大象翘起的牙齿。

象牙石位于峄山之东山鸣鹤岭顶,跷石尖端刺向蓝天,犹如大象翘起的牙齿,因而得名象牙石。在其东南方山下向上远眺,象牙石和另一块伸向岭头之外。

1、血丝有些浑浊:最好的象牙是里面带有血丝的,但是很多商家都可以模仿出象牙里面的血丝。真正的象牙血丝随着年数的沉淀,是不可能还鲜红如昨,肯定是有些浑浊的,这是商家模仿不出来的。

2、手感如玉一般:真正的象牙放置的年数越长,质地越好。外表光洁如玉,用手触摸起来像玉一样,冰凉剔透,非常润滑之感。

3、看象牙的纹路:真正的象牙是有纹路的,纹路极细,呈现出波浪的形状。伪造的象牙也可以制造出纹路,但不如真像的纹路灵活生动,伪象牙的纹路极其的不自然呆板。

4、真象牙是无味的:真正的象牙是毫无异味的,虽然是动物的牙齿,里面还流着血液,但是存放越久越油润,且一点点味道都没有,闻起来就非常的干净。若有异味,就需要谨慎了。

5、质地密度过硬:这一点可以判断出真假象牙,还能判断出在真象牙里面,质量更好的象牙。质地的密度越高,说明这头象在活着的时候,越健康。

  与象牙材质相似的材料名为赛璐珞,常用来作为人造象牙的材料。

 赛璐珞是一种塑料,是商业上最早生产的合成塑料。1876年赛璐珞的发明者在市场上出售了台球用球和所谓的仿象牙产品,由硝酸纤维素制成,使用樟脑来增加塑性。在早期塑料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许多人发挥了他们的独创性。不透明和半透明的赛璐珞薄片交错地堆叠、碾压,制成以前得使用象牙才能制成的物品。

 到了现代,由于硝酸纤维素极易燃烧,以及其稳定性差、易开裂等问题,赛璐珞在日常生活中的被广泛应用地位已经不复存在,逐渐被其他更安全的塑胶取代。

象牙,别名象牙丝、象牙屑等,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牙齿,多以雕刻象牙时剩下的碎料供药用。多呈碎屑状,形状极不规则。表面浅赤或**,并有纵行的浅沟纹。内为银白色。片块状者,纵剖面有纵横交叉的波纹,横断面可见同心轮纹。质坚而脆。无臭,无味。以外面浅赤色,内面银白色、显油性者为佳。具有清热定惊,拔毒生肌的功效。

一、观察象牙本身的颜色和断裂纹。象牙雕刻艺术品的表皮都会老化。年代久了,表面就开始泛黄,再由淡黄逐渐变成姜黄、深黄,直至浅棕色。并且,同一件象牙器上,颜色还往往深浅不一。伴随着色泽的变化,有的器物表面,还会出现一根根短头发丝样的浅纹,我们称之为“雀丝”。牙器的年份愈久,雀丝就愈多、愈黑、愈深和愈长,进而就会表现出裂纹。作伪者做旧的象牙器物,表皮有色却无光,无包浆,雀丝的裂痕亦不自然,嗅之,有一种烟呛味。

二、从雕刻品的艺术风格来判别。如清初雕刻的观音像,衣纹线条简练,有明代牙雕的遗风。由于深浅刀法并用,圆浑而挺拔,衣着线条下垂而坦然,给人以沉稳的感觉。近代仿制的观音像,衣纹线条繁复,立体感不强,刀法也软弱。

三、注意旧料新雕。所谓“旧料新雕”,就是用旧的牙器,改雕成“古代名品”,或旧的牙器有损坏,取其一部分改头换面,用来充当古代的牙雕制品。对此,我们可以从材质、工艺两个方面做出鉴定。

四、款识辨析。关于款识辨析,除了要注意“后加款”的作伪方式,还应该警惕以假冒真,尤其是对有落款的名家牙雕作品。如清末民初的微雕家于硕,他的书刻不仅清新秀丽,且气势连贯,像是一气呵成。目前,于硕的作品也有仿冒的,仿冒品的微刻,字形欹斜,运刀偏直,笔画粗细一致,与真迹有很大区别。

需要说明的是:真正的象牙从表层看,能看到有典型的交叉式棱格纹(菱形方格纹),并且格纹的大小是有一点变化规律的(从牙根,到牙尖,菱形格由大到小)。,再者,从象牙的里层看,会发现有类似于树木的同心圆式的环型生长线,但是,这种鉴别特征,只有在鉴别原料时才有效。,此外,象牙有典型的奶油白色,一般的骨粉压制品,多呈惨白色。,象牙的品相的好坏是:结构越细腻越好,颜色越白越好,越靠牙尖的象牙越好(牙尖的象牙质地最细)

象牙雕常见的作伪方法:

一、将新象牙沉浸在浓茶水中加热,或置于咖啡汁中浸泡数周或数月之久。  

二、将象牙制品浸泡在松节油中,在阳光下曝晒三四天。  

三、将新象牙放在烘炉和冷冻柜里交互烘烤和冻结,使之热胀冷缩过度而产生裂痕,冒充古旧象牙的自然裂缝。

四、置于烟中熏烤,使新象牙的颜色与旧象牙的相似。经烟熏后,某些易挥发的类似焦油一样的物质便均匀地粘附在新象牙的表面。但用这种方法作伪,其色泽可以被沾有汽油或酒精等有机溶剂的布擦掉,假色擦去后,依然保持着新象牙原来的自然色泽。有时,用低劣手法作伪的颜色,还可以被温水和肥皂水洗去。民国时期,曾流行用染料来染色,以达到做旧的目的。被染色的象牙,整体颜色都均匀一致,然而随着年代而自然变旧的象牙颜色,其最暴露于外的部分,显得更暗一些。

所以,在鉴别牙色时,我们可以察看一片牙的底部或内部,观其色泽老化的变化程度与表面是否一致。经人工染色做旧的象牙,一般在处理过程中无法将器表和内部深处的色泽做成两样,而自然老旧变色的象牙却有此方面的差异,这就为我们鉴别象牙到底是自然泛黄还是人工做出来的,提供了一个标识。

1象牙的定义

狭义的象牙专指大象的一对牙及其两边的小牙。广义的象牙是指包括象牙在内的一些哺乳动物的牙,诸如河马、猛犸、海象、鲸等的长牙和牙齿及疣猪的獠牙。

2成分

象牙的化学成分包括无机的磷酸盐和有机质两部分,有机成分主要是胶质蛋白和弹性蛋白。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百分比含量随象牙的种类不同而异,在象牙中前者占65%,后者占35%。除此之外还有10多种微量元素,也影响着象牙的物理化学性质。

3物理性质

象牙新鲜时呈白色,乳白色、瓷白色,陈旧后呈浅黄白色、淡**、浅褐**。天然的蓝色、绿色可能是史前象牙。由于象牙内部细孔被油质或蜡质溶液充填,呈现柔美的油脂或蜡状光泽。密度185g/cm3左右,硬度2~25,折射率1535~154,象牙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这是由于象牙具有特殊的结构,细孔封闭且紧密,还与含量高的胶质蛋白和弹性蛋白有关。象牙由于具微细孔隙而易吸收水蒸气和液体。

4形态和截面特征

象牙多呈弧形弯曲的牛角状,几乎一半是中空的。很薄的外层是珐琅质组成。牙长多为15~2m,重6~7kg,特殊有上百公斤,4m多长的。

象牙的截面有一种“肌理花纹”效应,在牙的截面上肉眼可见。象牙的横截面可见一种旋转引擎纹,即由被称为勒兹(Retzius)纹理线组成的斜十字交叉状的菱形图案,具体表现是两组呈斜十字交叉状纹理以大于115°或小于65°角相交组成的菱形图案。这种纹理结构在其他类型的牙上是见不到的,是鉴别真牙与假牙的重要标志,勒兹纹理在纵截面上的表现是近于平行的直线纹理。

象牙的横截面多呈圆形,近似圆形,浑圆形。直径大小随品种,生长期、部位而变化。从象牙尖到牙根横截面的直径逐渐变大。象牙的横截面具有分层结构,即从牙中心到最外表具成层结构,且分界线较清楚。各层厚度随象牙的品种、生长期和部位不同而异,多数从外到内分为4层。

一层(最外层)为致密状、同心圆状层,很薄,只有05~03mm。

二层(次外层)为粗勒兹纹理组成的斜十字交叉菱形图案,纹理线夹角较大,可到124°左右,纹理线间距较宽,有1~25mm。

三层(次内层)为细勒兹线层,纹理线夹角比二层小,平均在120°左右,纹理线间距较窄为01~05mm。

四层(内层)为致密状或空腔状,勒兹纹理常不可见。

5象牙的一些其他性质

(1)象牙可被酸软化甚至溶解,将大块象牙浸泡于酸中,软化后可削成长片,可在上面绘画或浮雕。

(2)象牙因具特殊结构和多孔结构,故可很容易染色,如牙雕的白菜蝈蝈那白菜上的绿色蝈蝈肯定是染的。一副白色的象牙筷子放在咖啡或茶水中易被染色,它对咖啡茶水格外敏感。

(3)象牙可以漂白,用氧化药剂和象牙中的有机质反应生成简单有机物而溶解出来或破坏着色物结构使其退色,从而达到优化之目的。

(4)象牙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蓝色的光,其光从浅色调蓝色到深紫蓝色。

6象牙的真伪鉴别

(1)狭义象牙与广义象牙(动物牙)的鉴别见表23-5-1。

(2)象牙与骨制品的识别:用于象牙仿制品的骨类有象骨、牛骨和鹿角。目前常用的有象骨和牛骨。象牙与骨类、角类的区别,详见表23-5-2。

表23-5-1 象牙与其他动物牙的鉴别表

表23-5-2 象牙与骨类、角类制品特征的区别

骨类的“哈佛氏系统”指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断面,每个系统腔隙的纵断面上,显现一些暗色条带(哈佛氏管),分布在椭圆形的似卵状腔隙物质中,看不到类似象牙的纹理结构。骨制品色黄,干涩无光,质地粗糙。

骨制品可能被上蜡或注油,一经这样处理后,它的结构就难看见。然而,仔细地观察抛光样品的背面和侧面,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结构。

(3)象牙与其他仿制品的鉴别:有两种植物坚果(种子)容易和象牙混淆,还有就是塑料。

1)杜姆棕榈坚果:是生长在巴西,秘鲁及南美大部分温暖地区棕榈的种子,鸡蛋大小,呈蛋白色或白色,表面粗糙,其硬度,折射率和荧光特征与象牙相近。但他们结构不同,其坚果横截面呈蜂巢状结构,而纵截面上则为平行粗直线,线条中有鱼雷状细胞结构。在硫酸中浸泡,象牙不会退色而坚果表面呈现玫瑰色调,坚果密度140~143g/cm3,比象牙(170~185g/cm3)小,坚果的韧性比象牙还好也可切片。

2)埃及棕榈坚果:产于埃及和中非,坚果不稳定,坚硬度可变化,外观相似于象牙但横截面呈密集的繁星状,纵截面呈断续的波纹线状,密度低(136~140g/cm3)。

3)塑料:赛璐珞塑料是最常见最相似的象牙仿制品材料。为了模仿象牙纵切面的条纹而把塑料压成薄片,但这种条纹比象牙规则的多,并不能产生勒兹条纹,赛璐珞的韧性好,可切。硬度2,比象牙低。

7象牙的品质评价

(1)颜色:象牙有白色和彩色二类,后者优于前者。绝大多数象牙的颜色以白色、奶白色、瓷白色为主,次为白中带黄、黄白色,彩色象牙非常少见,绿色的非洲象牙和淡玫瑰红象牙都被视为作珍品。对于白色系列的象牙而言,色泽越纯白越珍贵。

(2)质地:亚洲象牙比非洲象牙纹理线粗,结构显粗糙、质地疏松。纹理线细,质地细腻、结构致密的象牙,则品质好,价值高。

(3)水头:象牙的水头即透明度,多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水头越足越好。精致的象牙雕刻品有一种柔和美丽的半透明暖色外观,几乎像浸透了油一样的具有油脂或蜡状光泽。如受过热辐射或曝晒则干涩无亮光。

(4)块度:一般而言,象牙块度越完整越好,一只象牙平均重7kg左右,大者达32kg,个别可达90kg,牙长一般为15~2m,有的达3~4m,因为象牙大,可用来制作大型雕件,经济价值高昂。

(5)造型:对于象牙饰品品质评价主要看造型款式新颖、构思独特、别具风格,还要看做工艺术、细腻精湛程度,对于造型越是精美、技艺高超之象牙作品,价值越贵。

8象牙是国际禁止贸易和使用的原料

为了保护地球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国际上已严格禁止象牙的贸易和使用象牙作为工艺品原料,我国法律也禁止象牙的贸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958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