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早期的琉璃有什么特点?

清代早期的琉璃有什么特点?,第1张

清代早期,琉璃的制造和统筹使用已经为国家统一管制。由于清前三代,社会处于休养生息阶段,对于工艺品的生产并没有过多的发展。但自康熙开始,琉璃技术重新开始大步发展。

在康熙皇帝的倡导下,清廷宫中专门设置了宫廷内务府造办处,并且引进了大批西方的传教士,对我国现有的琉璃制造工艺进行改良,并设立专有的“大清琉璃厂”,派官监制料器和琉璃制品,专供内宫玩赏和使用。

康熙时期的成就表现在创造套料,并使单色玻璃器的制造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器型完全摒弃了唐宋以来的薄胎瓶、简单的杯、碗造型,而是兼采玉器、瓷器等其他工艺品类的优秀器型,创造出全新的琉璃形制,例如玻璃水丞、鱼缸、笔筒等。

从颜色上讲,康熙朝琉璃色彩丰富,色度纯正、艳丽。制造工艺有套彩、刻花等,并从此时起,开始出现刻款,一般为“康熙御制”双直行篆书阴文款,采用跎

如有一件带“康熙御制”刻款的琉璃水丞,通高7厘米,口径28厘米,水丞由透明白玻璃吹制而成,圆形平底,下阔上敛,小口有盖。腹外切磨出8个平面,似莲瓣围绕一周。盖的表面切磨成六角形连锁纹。器底阴文篆书“康熙御制”四字款。此水丞运用了西方切磨宝石的技法,质地纯净透亮,造型端庄,装饰新颖。

康熙时期还出现了大批量的陶瓷仿青铜器型的装饰用品。如清蓝琉璃刻花烛台,通高285厘米,盘径6厘米,这件烛台是用蓝色琉璃制成的,上下分为几部组合而成的,最上面是圆形小碗,正中有一铜制蜡扦,其下有一圆管形立柱,柱下为大口径浅盘,浅盘下又有一圆短柱,管形,最下面是覆碗式高足,造型周正稳重,比例匀称。

清代的缠丝玻璃、套色雕刻琉璃及鼻烟壶等成为世界玻璃艺术的珍品。如康熙白琉璃十二棱弦纹大罐,高305厘米,口径118厘米,腹径252厘米,底径14厘米,罐吹制而成。直口,丰肩敛腹,外底心凹入。通体呈白色半透明琉璃,腹部自上而下饰凸起的螺旋纹12道。螺旋纹等距排列,均匀流畅,富有节奏感。

大量精美绝伦的清代琉璃厂琉璃器问世,虽与“康熙盛世”有关,但与雍正的关系更为直接。雍正登基后,对社会进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各种技术艺人的社会地位。雍正时以琉璃代替宝石成为典章制度,琉璃器也作赏赐大臣之用。雍正朝注重琉璃颜色的调配研究,能仿玛瑙、翡翠、琥珀、蜜蜡等色,且都呈色精妙。

这一时期的款识为“雍正年制”4字楷书款,其排列方式有双直行阴文和横排单列阴文等形式。如雍正黄琉璃橘瓣式渣斗,高99厘米,口径97厘米,此器喇叭状口,大而外侈,向下内收成束颈,腹部橘瓣状隆起,腹与足连接处内束。通体橘**,以凹凸手法塑成16瓣橘瓣状,造型典雅,色泽鲜艳。底部中心双线方框内阴刻楷书“雍正年制”双直行款。

这件渣斗的颜色艳丽,俗谓鸡油黄,色度均匀、纯正、洁净,呈色难度很大,不愧为清早期琉璃器中的佳作。

琉璃是我国古代文化与时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琉璃,沉积历史的华丽,她穿越3000年的时空,以内敛的丰富保留着不可磨损的色彩。

道光绿琉璃渣斗

66037894073

咸丰琥珀色琉璃直口瓶

66038002589

透明蓝琉璃竹叶纹盖罐

66038002608

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种颜色(颜色是由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为原料,是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其色彩流云漓彩;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中国古代制造琉璃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市场上的琉璃主要是以南方为代表的脱蜡琉璃和以博山为代表的手工琉璃为主。

国内琉璃制作比较有名的团队分别是琉璃工房、人立琉璃、琉园等 。

你这个是三品顶戴的蓝色明玻璃,是代替天然蓝宝石用的,因为按照规矩应该用蓝宝石,但宝石资源有限,所以也有用玻璃做的。

但仅看的话,你这个东西不地道,锈色、鎏金和玻璃珠子的伤痕看起都有做旧的嫌疑,清代的明玻璃质地也不是这个样子,我个人觉得算是一眼假,这路东西现在市场上特别多,基本上999%是新仿,收这个东西千万要仔细。

呵呵,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有关琉璃戒指,唐代还有一段凄美的传说:

范摅《云溪友议》中写,书生韦皋少时游江夏期间,与少女玉箫相恋。韦皋临回家乡前送给玉箫一枚琉璃指环,发誓会来娶玉箫。然而7年过去了,薄情的韦皋却不复再来,痴情的玉箫绝望地沧呼:“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矣!”竟绝食而死。

人们怜悯玉箫这一场悲剧,就把韦皋送给她的琉璃戒指戴在她的中指上入葬。很多年以后,韦皋官运亨通,做到西川节度使,才辗转得知玉箫的死讯,他悔恨不已,于是广修经像,以忏悔过去的负心。

后来,有人送给韦皋一名歌姬,名字容貌竟与玉箫一模一样,而

且中指上有形似指环的肉环隐现,韦皋知道是玉箫托生又回到了他的身旁,二人终于以再生缘的形式实现了隔世的结合。

这个故事里还有一段写韦皋凭借少翁招魂之术与玉箫的魂魄相会的情节,让人们体会了一个古代痴心女子对薄情人负约的责备。

相会以后,临去时玉箫对韦皋说:“丈夫薄情,令人生死隔矣!”生死隔矣,只缘丈夫对感情承诺的薄情!而怨言竟然是面带着微笑说出来的,这样的微笑却带着何等的沉痛。

当相思空掷了,还是如此难舍难弃的眷恋,望穿秋水地想念,一枚戒指误了她这一世,她又一往无悔地戴着它到了来世。到了晚唐时,戒指渐渐由男女互赠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这和后世戒指的赠馈方式是类似的。如河南省洛阳发现的唐琉璃戒指,内径18厘米,通体碧绿,晶莹如玉,只是细窄处有一裂纹。一些琉璃饰品一度成为唐代妇女时尚的华美装扮,史载唐末“京都妇人梳发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时谓之抛家髻。又世俗尚以琉璃为钗钏”。以琉璃所制钗、钏为发髻装饰,起初只流行于京都贵族妇人间,后来,这一风尚很快也对平民社会产生了影响。《新唐书》即云,“庶人女嫁有花钗,以金银琉璃涂饰之”。

如宁夏固原原州区南郊乡小马庄村唐史诃耽夫妇合墓发现的琉璃花,高075厘米,直径23厘米,呈喇叭状,外沿的圆形为剪切后打磨成型。孔内穿有细钢丝,外缀琉璃珠。有的中间有花蕾,中贴有金箔,碧绿色半透明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9777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