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明朝妇女出嫁时也可佩戴。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用金丝堆累工艺焊接,呈镂空状,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冠上所饰珍珠、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顶上有宝石128块,最少的95块;珍珠最多5,449颗,最少的3,426颗,最重者2,905克,最轻者2,165克。冠上嵌饰龙、凤、珠宝花、翠云、翠叶及博鬓,这些部件都是先单独作成,然后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内,组合成一顶凤冠。
凤冠造型庄重,制作精美,其工艺有花丝、镶嵌、錾雕、点翠、穿系等项。点翠面积大(四顶凤冠上有翠凤23只,翠云翠叶翠花多达数百片),宝石镶嵌多达400余颗,大小珠花及珠宝串饰的制作也不少。最后的组装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序,各饰件的放置,几千颗珍珠的穿系,几百颗宝石的镶嵌,诸多饰物于一冠,安排合理。凤冠口衔珠宝串饰,金龙、翠凤、珠光宝气交相辉映,富丽堂皇,非一般工匠所能达到。凤冠上金龙升腾奔跃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飞翔在珠宝花叶之中。
定陵出土的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各2顶。四顶凤冠制作方法大致相同,只是装饰的龙凤数量不同。它们造型奇巧,制作精美,并饰有大量的珍珠宝石。
六龙三凤冠,通高355厘米,冠底直径约20厘米。龙全系金制,凤系点翠工艺(以翠鸟羽毛贴饰的一种工艺)制成。其中,冠顶饰有三龙:正中一龙口衔珠宝滴,面向前;两侧龙向外,作飞腾状,其下有花丝工艺制作的如意云头,龙头则口衔长长珠宝串饰。三龙之前,中层为三只翠凤。凤形均作展翅飞翔之状,口中所衔珠宝滴稍短。其余三龙则装饰在冠后中层位置,也均作飞腾姿态。冠的下层装饰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间镶嵌红蓝色宝石,周围衬以翠云、翠叶。冠的背后有左右方向的博鬓,左右各为三扇。
每扇除各饰一金龙外,也分别饰有翠云、翠叶和珠花,并在周围缀左右相连的珠串。整个凤冠,共嵌宝石128块(其中红宝石71块、蓝宝石57块),装饰珍珠5449颗。由于龙凤珠花及博鬓均左右对称而设,而龙凤又姿态生动,珠宝金翠色泽艳丽,光彩照人,使得凤冠给人端庄而不板滞,绚丽而又和谐的艺术感受,皇后母仪天下的高贵身份因此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三龙二凤冠,即孝端皇太后凤冠,高265厘米口径23厘米,凤冠共用红、蓝宝石一百多块,大小珍珠五千余颗,色泽鲜艳,富丽堂皇,堪称珍宝之冠。
八个凤头的饰品是象征吉祥和谐的意思。凤凰中雄性为凤,雌性则为凰。凤凰是一种代表祥瑞的神鸟,象征祥瑞,也是吉祥和谐的象征。在中华民族传统神话传说中凤凰是百鸟之王。八只凤凰寓意着坚强勇敢、爱情甜美、生活幸福,吉祥如意。八只凤凰也有被用来祝贺婚姻美满、和谐的寓意。
凤凰的象征
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凤其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为至高至大之意。
凤凰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常和龙一起使用,凤从属于龙,用于皇后嫔妃,龙凤呈祥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民间美术中也有大量的类似造型。凤也代表阴,尽管凤凰也分雄雌,更一般的是将其看作阴性。
翡翠玉雕讲究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不同的题材代表不同的寓意,通过谐音,典故,会意等表达美好的祝福。
龙与凤,代表夫妻,龙腾凤舞,寓意:夫妻和睦,协力共荣。鼠是招财的瑞兽,谐音数,是数钱的意思。佛手代表善心加持,如意寓意事事如意。
组合寓意就是:夫妻同心,家运兴旺,友善相待,事事如意。一般作为厅堂正中央的摆件。
龙凤呈祥的寓意和象征
龙凤呈祥的寓意和象征有两种,分别是:
1、吉祥如意,国泰民安,会带来一派祥和之气。
2、吉祥喜庆、幸福安康、比翼双飞、百年好合。
龙凤呈祥中的“龙”是众兽之君,而“凤”是百鸟之王,高雅美善而祥端。“龙”和“凤”相互结合在一起,就成了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是我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在龙凤呈祥的图案里面,一般是龙和凤各占一半,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凤则是翔凤,展翅翘尾,举目眺龙,大多是用来代表一些喜庆的事情,常用在婚嫁之喜中。
龙凤呈祥出自汉代孔鲋的《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龙凤呈祥还被用来纪念弄玉和萧史的爱情故事,形容夫妻之间比翼双飞、恩爱相随、相濡以沫、怡合百年的忠贞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