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货币
天然海贝
公元前21世纪--前2世纪,主要使用于中原地区,后逐步被金属货币取代,单位为“朋”,每拾枚币为“一朋”。在先秦时期贝同时具有币和饰的双重作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直到明末清初还使用贝作为货币,称为“ba (左右结构,左为‘贝’,右为‘巴’)”。
天然海贝
公元前11世纪,产于海滨,因其坚固美观,便携带,又能计数,而逐步演变为实物货币。
天然海贝
公元618-1368年 ,产于海滨,因其坚固美观,便携带,又能计数,而逐步演变为实物货币。
人工贝类(石贝)
公元前16世纪--前2世纪商周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货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为弥补自然货币流通不足而仿制的玉贝、骨贝、陶贝、石贝等,被统称为人工贝类货币。它们形态大抵仿照自然海贝,其交换价值,约等于或稍低于天然货贝。
人工贝类(骨贝)
公元前16世纪--前2世纪
人工贝类(玉贝)
公元前16世纪--前2世纪
人工贝类(陶贝)
公元前16世纪--前2世纪
铜贝
公元前11世纪
包金贝
公元前11世纪,商代中晚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掌握了冶炼技术,于是便出现了金属贝类货币。形仿天然海贝。有金贝、银贝、铜贝等。用青铜浇铸的无文铜贝,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金属铸币。
先秦货币
平肩弧足空首布
成色年代:春秋早中期 形制特征:平肩、裆部呈弧形,銎(音穷)长,有穿孔,銎内一般留有寒。面文铸有干支、数目、天象、地名、事物、阴阳五行、方位、吉语等。币材多为青铜。
尖足平首布
成色年代:春秋早期。战国赵铸币。耸肩、方裆或弧裆、尖足。以一jin(左右结构,左为‘金’,右为‘斤’)、半jin(同前)二等纪值分别称为“平首尖足大布”,“平首尖足小布”。面文为城名,部分小布面文有“半”字。背文一般为数字。体轻薄。币质为青铜。
三孔布
成色年代:战国后期 战国后期钱币。按背文分大小两式。圆首、圆肩、圆裆、圆足,首及两足各有一圆形穿孔。面文多为地名,背文有纪重和纪值文字。大者背文“一两”,小者背文“十二铢”(半两)。
锐锋刀
成色年代:春秋晚期 。又称针首刀。是尖首刀的一种特别形式,首部尖细如针,钱文多为抽象符号。
截首刀
成色年代:战国早期。以尖首刀截首而成,基本与尖首刀相同。
直刀
成色年代:春秋战国之交。战国中晚期中山国、赵国铸币,也称圆首刀或平首刀。刀身直或略带弧形、圆首,柄面多有二直线,体型轻薄,其中“yan(内外结构,外为‘门’,内为‘言’)阳”(今陕榆)小直刀尤为薄。除“甘丹”“白人”“成帛”有背文,其余背多平素。
圆孔圜钱
成色年代:战国中晚期。战国中晚期铸币,外圆、孔圆、背平素,面背间有拔模斜度,因此背径大于面径,背孔小于面孔,边缘常残留火口。多数面背无廓,少数品类正面有廓。大篆文,行粗放。青铜质。主要流通于秦、赵、魏故地。
方孔圜钱
成色年代:战国后期。战国后期秦、齐、燕等国铸币。外圆孔方,或有廓或无廓,为后世方孔圆钱之祖。含有“半两”、“两甾”、“文信”、“长安”、“yi(左右结构,左为‘贝’,右为‘益’)化、yi(同前)四化、yi(同前)六化”、“一刀、郾刀、郾四”等品类。
秦汉货币
秦半两
成色年代:公元前336--221年。秦灭六国后,以秦币为全国货币,秦半两成为与上币黄金对称的下币,铸行全国。秦半两与前述先秦半两相比,其面文高而狭长,略呈弧形。外形是外圆孔方,面背无廓,形制与钱文精整。
榆荚半两
成色年代:西汉早期 。因形如榆荚,称为“荚钱”。“荚钱”一般甚为轻薄,轻重不一。
三铢
成色年代:建元元年 武帝建元元年铸行,建元五年行止。三铢钱面有外廓,重如其文,背平素。三铢是古代货币史上第一枚以“铢”命名的方孔圆钱。
武帝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始铸,含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面文有穿上半星、穿上横廓,四决文等不同形式。轮廓深峻、文字精美。武帝五铢开创了七百三十九年铸行“五铢”钱的历史,成为中国古代“铢两制”铸币的主流。
一刀平五千
成色年代:公元7年 。即“错刀”,又称“金错刀”。王莽居慑二年(公元7年)铸。“其环如钱,其身如刀”,环面“一刀”直读,阴文错金,刀面“平五千”三字为阳文,篆书。以一当五千五铢。“一刀平五千”铸制精美,为历代“收藏家”所重。
栔刀五百
成色年代:公元7年。王莽居慑二年(公元7年)铸。“环如大钱,身形如刀”,环面铸阳文“栔刀”二字,刀面铸阳文“五百”,篆书。“栔”能通“契 ”。以一当五百五铢。“栔刀五百”刀廓深峻,铸文精美。
东汉前期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40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采纳马援建议开始大铸行。面文特征是“金”字头较大,“五”字交笔更弯曲,“朱”字头圆折,竖画两头较细。铸造较为规整。
剪边五铢
成色年代:东汉晚期又称“錾边”五铢或“剪轮”五铢,指边廓连同部分钱肉均被剪去或錾切的五铢钱。无外廓,“五铢”二字残留偏旁。
董卓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190年。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所铸。无内外廓,“五铢”二字夷漫不全,很难辩认,世讥称之为“无文”。该钱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
三国两晋货币
直百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214年 汉献帝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入蜀后铸于成都。初铸钱大而厚重,后铸逐渐减重,最轻薄者,不足08克。面文篆书“直百五铢”,即价值“一百枚五铢钱”。常背铸或背刻阴文和文饰,也有背铸阳文,如“为”字或四出文。
蜀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214-263年。刘备入蜀后铸,时约公元214-263年。形体小于两汉五铢,较厚,面背均有外廓,笔画较肥,铜质晦暗。
定平一百
成色年代:三国时期 。史记未载,据考证列为蜀汉钱较宜。“定平一百”钱体薄小,钱文篆书而夷漫不清。形制略同于直百
魏五铢
成色年代:三国时期。魏文帝,明帝皆铸有五铢,新钱形仿汉制五铢,故称“魏五铢”。魏五铢轮廓清晰,钱形厚重,边廓压金。
大泉当千
成色年代:公元239-246年。三国吴钱,孙权赤乌元年至九年(公元238-246年)所铸大钱。篆书“大泉当千”四字旋读,一当五铢一千。是继王莽后最大的虚值钱。另有大泉二千、大泉五千,传世较少。
凉造新泉
成色年代:公元317--376年。前凉张氏王朝(公元317--376年)所铸,是以国号为名的第一例方孔圆钱。篆书,有对读,直读二式,钱文字体也有分别,形体可分为轻小、厚重两式。
沈充五铢
成色年代:公元318-321年。东晋孝元帝太兴年间(公元318-321年),吴兴沈充所铸大孔小钱。钱文作“五朱”、“五金”,外廓隐约,钱体轻小,似为东汉“剪轮”钱式的仿铸品。
丰货
成色年代:公元319年 。西晋十六国后赵石勒元年(公元319年)所铸,面文为“丰货”,有篆、隶两体,均横读,篆书钱面有好廓,隶书钱面无好廓。钱背皆有内、外廓。
汉兴
成色年代:公元338-343年。成汉昭文帝李寿汉兴年间(公元338-343年)铸行,是我国钱币史上最早的年号钱。钱文有隶书、篆书,直读、横读之分,制作精美,字浅肉薄,传世数量不多,尤以横读者为罕。
南北朝货币
孝建四铢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孝建年间(公元454-456年)铸行。面文“孝建”为柳叶篆,背文“四铢”隶带篆意。同于宋文帝“四铢”,面背文均横读。孝建四铢制作粗劣,边廓平夷,文字不清。“民间盗铸者云起”,其后省“四铢”而专留“孝建”面文,更趋薄小,品类甚杂,大小悬殊。
永光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公元465年)铸行,形制相似于文帝孝建四铢,内外有廓,面文“永光”二字篆书,横读,重二铢。因铸行数月即改元铸行“景和”,存世极罕。
景和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公元465年)铸行。面文“景和”二字,篆书,横书穿孔两侧,笔画清楚。该钱由官府颁布准式,交民间依式样鼓铸,再交官验收通行,严禁盗铸剪边。因此文字轮廓较永光精整。废帝改元后三月遇害,故景和存世极稀罕。
公式女钱
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铸行,“公式女钱”实为无外廓而仅有内郭的“五铢”小钱。因其轻小薄弱,又称“女钱”与“男钱”(大钱)对称。约在二铢,三铢之间。
梁铁五铢
南朝梁武帝萧衍普通四年(公元523年)铸行。铁“五铢”形体略小,背纹四出,是我国首次大批量铸造的铁钱。
太货六铢
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所铸的六铢钱,面文“太货六铢”,玉筋箸篆体匀称健美,舒展有力,面、背内外廓精整挺拔,制作精良。
永通万国
北周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始铸。面文“永通万国”,玉筋篆,“永通”意为永远通行,“万国”示天下万国可用。字廓深峻,形体厚重,钱文和铸工均臻妙境,堪称“北周三品”之首。
五行大布
北周武帝文邑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以一当十,与布泉、五铢并行。面文“五行大布”,玉筋篆,钱文及制作均极为精美,为著名的“北周三品”之一。
常平五铢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公元550年)铸行。制作精好,钱文优美,“常平五铢”四字玉筋篆直读,构架匀称,笔画圆润,“平”字上横与面穿下廓合一。属设计和铸造都极为考究的泉品。
隋唐货币
隋五铢
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或称“置样五铢”。钱文“五铢”二字篆书,笔画精整,边缘较宽,面无好廓,“五”字上下左端有竖纹,钱背肉好均有廓。隋五铢是我国“铢两钱制”的终结。
开元通宝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钱,通宝钱系代替五铢钱系后沿用近1300年,为秦汉钱制以来,中国古钱史上的又一巨大成果。主要有几个方面“1首创钱、两十进位衡制。2开创了钱文以八分隶书、楷书甚至草书的时代,一改以前的大篆、小篆形式。3不再以重量名钱,改为“宝”或“通宝”、“元宝”。开元通宝钱文是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及书,直读“开元通宝”或旋读“开通元宝”,钱文书体为著名的八分书,钱径八分,重二铢四lei(上下结构,上为品字形三个田字,下边为系字) ,每十文重一两,每文重一钱。早期开元通宝轮廓深峻,文字精美。“元”字第二横左挑,稍后所铸、背有月纹;中期“元”字左、右挑或双挑,“宝”字较小,背常有月纹、星纹或星月纹;后期边廓较宽,铸工粗劣,大小不一并常有错范。
乾封泉宝
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铸行。以一当开元通宝十,形制精整,边廓完好,钱文四字旋读,因铸行时间短暂而存世较少,是古钱史上首例以“泉宝”命名的钱品,也是首例以年号命名的“宝钱”。
乾元重宝
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始铸。以一当开元通宝十,乾元重宝,四字隶书直读,初铸轮廓深峻,后期较为轻小。宝应元年后所铸小钱,背有星、月、祥云、瑞纹,其中白铜母钱为迄今所见最早的铜质母钱。
得壹元宝
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铸于洛阳,以一当开元通宝百,铜色暗红,制作工整,隶书“得壹元宝”四字旋读,拙朴明晰,背多有月纹,或星纹和祥云,因铸期短,较为稀少,故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
大历元宝
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西北地区地方铸币,制作粗陋,铜色昏浊,隶书“大历元宝”四字旋读,书体朴实有力,有大小两种样式。
建中通宝
唐德宗李适建中年间(公元780--788年)西北地区地方铸币,钱体薄小,文字晦漫,铸工草率。“建中通宝”四字隶书旋读。有大小两式。
会昌开元通宝
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废各地铜佛钟磬等作为币材铸钱。各州铸钱背铭以州名,后铸“昌”字以记年号,今所见计有23种之多。该钱铸工粗率,文字晦漫,面文承袭欧阳询旧制。
咸通玄宝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阳监铸,钱文四字隶书而含魏碑风骨,直读,章法匀称有力,因铸而未行,故传世绝少,是为古泉珍品之一。
五代十国货币
开平通宝、开平元宝
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间(公元907-910年)铸行,形仿开元,制作粗糙,通宝背廓平浅,元宝轮廓精整。钱文四字隶书旋读。存世甚罕。
汉元通宝
五代后汉隐帝刘承佑元年(公元947-950年)铸行。制作精良,边廓完好,钱文四字隶书直读,钱背多有星、月纹。
通正元宝
十国前蜀高祖王建通正元年(公元916年)铸。钱文及体制均仿开元钱,然制作粗率。背有星、月纹。
天汉元宝
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天汉元年(公元917年)铸。形制较工整,内外廓稍平,钱文四字隶书旋读,文字端正,为王建五钱中最清秀者。
光天元宝
十国前蜀高祖王建光天元年(公元918年)铸。此钱制作粗劣,钱文草率,钱文“光”字作行书,其余三字为隶书,背有月纹,另有铁钱,罕见。
咸康元宝
十国前蜀王衍咸康元年(公元925年)铸。制作粗疏,钱文不整,八分书兼行书。背常见仰月、星纹等。
乾封泉宝
十国楚王马殷铸。钱文四字隶带楷意旋读,背多有文,铜铁兼有。
唐国通宝
十国南唐元宗李jing(左右结构,左为‘王’字,右为‘景’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铸。钱文有篆、隶、楷三体,篆书与楷书配成一对,为“对钱”之祖。一当开元二,另有篆书当五或当十大钱。背穿上或有星纹。铸造甚精。
永隆通宝
十国闽王延羲永隆元年(公元939年)铸。钱文四字书体,在行、隶之间。材质或铜、或铁、或铅,铜质少见,铅质甚罕。
宋辽金夏货币
宋元通宝
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始铸,为宋开国钱。钱文仿八分书,形制仿唐开元。有铜、铁两种,背有星、月纹等,铁钱十当铜钱一。
嘉佑元宝
宋仁宗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铸行。钱文楷、篆二体,旋读、光背。为小平对钱,制作稍逊,大小厚薄不等,配对欠佳。
靖康元宝
宋钦宗赵桓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铸行。钱文为篆、隶二体,旋读,有小平、折二、折三对钱。此钱量少难觅,尤以小平显为珍贵。
绍兴元宝
宋高宗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铸行。钱文楷、篆二体,旋读,多为光背,对钱;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因“绍兴”年号行32年,故铸钱量多品杂,但小平钱奇少。
http://wwwguxiangcom/lishi/baoku/qianbi/image/song/004ajpg
庆元通宝
宋宁宗赵扩庆元年间(公元1195-1200年)铸行。钱文楷书,旋读。有小平、折二、折三纪年钱。背文“元”至“七”纪年;“川”、“利”等纪地;“同”、“春”等纪监;“┴”纪值,“西一”纪炉,“五五”等纪范。
开庆通宝
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铸。钱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两种。背文纪年字“元”。
贞佑通宝
金宣宗完颜询贞佑年间(1213-1217年)铸。钱文楷收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五三种。 光背无文。
泰和重宝
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铸。钱文篆书直读,有当十大、小两式。钱文是文学、书法大家党怀英手书,字体清纯典雅。
天庆宝钱
西夏桓宗赵纯天庆年间(公元1194-1205年)铸行,钱文为西夏文,平钱。制作精整,边廓坚挺,文字清晰,笔画匀称。
元代货币
大朝通宝
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公元1227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光背无文。
中统元宝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年)铸行。钱文楷、篆二体,直或旋读。背可见星纹,平钱。
至元通宝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廿二至三十一年(公元1285-1294年)铸行。钱文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折三等,均光背无文。
元贞通宝
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7年)铸行。钱文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两等,蒙文钱为折三型。光背无文,制作清陋,文字不清。
大德通宝
元成宗大作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铸行。钱文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汉文楷书、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三等。蒙文为折三型。光背无文。
至大通宝
元武宗至大三至四年(公元1310-1311年)铸行。钱文楷书直读,有平钱、折二、折三等,边廓峻深,光背无文。
延佑元宝
元仁宗延佑年间(公元1314-1320年)铸行的汉文小钱,钱文楷书,极不规整,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粗陋,文字拙劣。
泰定通宝
元泰定帝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7年)铸行汉文小钱。铸 文楷书直读,有大、小二种,大钱铸制精工,边廓完整,面文清晰。光背无文。
大义通宝
元末起义将领陈友谅汉政权大义年间(公元1360-1361年)铸。钱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折三三等。光背无文。
明代货币
洪武通宝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铸行。钱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五等。背文记值,记重,记地等多种形式。
永乐通宝
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铸行。钱文楷书直读,仅见小平钱。制作精良,边廓规整,笔画秀丽,光背无文。
嘉靖通宝
明世宗朱德熄(音聪)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铸行。钱文楷收仿瘦金体直读,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五等。此钱制作混杂,笔画多变,大小不一。背文记重或无文。
万历通宝
明神宗朱翊(音义)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铸行。钱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三等。背文有“工”、“户”、“公”、“厘”、“正”等字或星、月纹。
天启通宝
明嘉宗朱由校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铸行。钱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当十三等,背文记值,记局,记地,记事由或有星、月纹。大小名异,品种较多。
崇祯通宝
明思宗朱检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铸行。钱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四等。名等钱大小不一,文字多变,精粗互见,是明代形制最杂,品种最多我末代货币。背文有星、月圈、圈内星、奔马等纹或记地、记值、记事由等数项。
崇祯通宝
大顺通宝
明末起义军张献忠大西大顺年间(公元1644-1646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平钱,背文“户”、“工”、“用”等字,此钱边廓匀阔,文字工整。
宣德通宝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铸行。钱文楷书直读,仅见小平钱。制作粗率,光背无文。
洪化通宝
明末吴世璠周洪化年间(公元1678-1681年)铸行。钱文楷书直读,平钱、有大、小两种版式,小钱多见光背文,大钱背文可见“工”、“户”字。
清代货币
顺治通宝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铸行。钱文楷书、直读,有小平、折、折十数等,背有汉文记局,新满文记局或满汉文记局。
康熙通宝
清圣祖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铸。钱文楷书直读。有小、折十大钱两种。按背文可分满文钱,满汉文钱。
雍正通宝
清正宗雍正年间(公元1923-1735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平钱、背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记局满文记20字。雍正钱形态工整,规格统一,可见雍正钱法之严谨。
乾隆通宝
清高宗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平钱,背文穿左满文“宝”字,穿右铸各局名。
嘉庆通宝
清仁宗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铸。钱文楷书直读。平钱,背文穿左满文“宝”字,穿右记局名19字。少数可见星月纹及记地或吉祥汉字。
道光通宝
清宣宗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铸。钱文楷书,直读。背多满文记局、或有星、月纹及记地记年记值汉字。
咸丰通宝
清文宗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铸,钱文宋、楷、隶三体,直读,平钱。背文为满文各宝局名。此钱制作简陋,形制混杂,粗者多而精者罕。
同治重宝
清穆宗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铸。钱文楷书直读,有平钱、当四、当五、当十四等,背文穿左右满文记局,穿上下汉文记值。
光绪通宝
清德宗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铸。钱文楷书或楷兼隶,楷兼宋三体,有平钱、当五、当十等。背文满、回文记局、记年、记吉语,记批次等多种形式。光绪钱是中国造币史上首次引进西洋机制造币方法铸造的第一批中国样式(外圆孔方)的行用钱。
《小女神花铃》第一部的开头说的是和音和花铃在未来战斗时的情形,是为了第二部《小女神花铃chu》作铺垫的,也是为了让后来的剧情容易发展,后来不是说了花铃时光倒流后和和音一起保护姬香吗!~~!这就联系上啦~~
结尾是说了和音自己一个人去了英国,而且从雾火口中也得知了自己其实是和音的妻子,再看看开头,开头是说了花铃时光倒流了,结尾再解释了时光倒流前的人物关系,这不联系上了嘛!~~~!
其实楼主那么聪明,只要再看看剧情,或人物介绍很快就会明白的嘛!~~~
人物介绍迟一点再发给你啊!我要上学!!!
我在海南医学院读书5年,对海南算是还有一点了解。分享海南必去的旅游景点如下:
美景第一:三亚海棠湾
海棠湾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北部海滨,距三亚市区28公里,南面与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毗邻。与亚龙湾、大东海湾、三亚湾、崖州湾并列三亚五大名湾。海棠湾风光旖旎,沉寂异常。与亚龙湾、大东海相比,这里还没有染上城市的喧嚣与繁闹。
开放时间
全天(全天)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门票价格
免费 tips: 具体详情请咨询景区
建议游玩
1-3小时
景点地址
海南省三亚市海棠区海棠湾
海棠湾内有“神州第一泉”南田温泉、铁炉港、伊斯兰古墓群、海棠秀、蜈支洲岛、椰子洲岛等美景、古迹、名胜。藤桥东、西两河潺潺流过,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互辉映。区内蜈支洲岛、南田温泉已经开发,椰子洲岛、铁炉港红树林等三亚旅游资源保留着原生状态,没有开发。
子洲岛椰子洲岛位于藤桥的南端,距东线高速公路不远,由17个岛屿组成,面积4978亩。岛上生长着上万棵椰树和各种蕨生植物,蓝天、绿洲、碧水、银滩构成群岛的美丽画卷。椰子洲岛是藤桥东西两河的入海口,具有独特的水系生态。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湾坡温泉位于海棠湾林旺湾坡村。该温泉出水量大,水温约70摄氏度,含有多种矿物质,浴后对人体起着消除疲劳、舒筋活胳、强身健体等作用。现常有外国旅行团前去参观。待开发。
蜈支洲岛位于海棠湾内,距陆地24公里,岛长1500米,宽1100米,面积15平方公里。山峰最高海拔783米,乔灌参差,椰子成林。海水清澈度为25—30米,周围海域盛产海鲜,海底珊瑚有260多种。现开辟有潜水、垂钓等项目。
沙滩沙子细腻度第一:万宁市神州半岛
神州半岛位于万宁市东沃镇的东南面,距万城镇约30公里。神州半岛三面环海,一面接陆,面积24平方公里,东南长87公里,西北宽27公里,东依牛标岭,南濒浩瀚南海,西靠老爷海港口,北临东沃港,既有水的逶迄,也有山的环抱。终年在绿林的笼罩之下,波光涛景映衬,环境洁净,空气清新。是一个四季如春的阳光型半岛,也是海南省万宁市一处大型旅游风景名胜区。
地点:万宁市东澳镇神州半岛旅游区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神州半岛海湾碧波映照,轮廓柔和宜人,沙白滩阔,加之奇岩怪石的点缀,景色格外迷人。目前岛上已发现泉眼八处。神州半岛最奇的还是千奇百怪的石头。离海岸几十米远的石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公鸡石、钓鱼石、观鱼石、乌龟石等等,随着潮涨潮落,变化万千。
神州半岛的背部为风平浪静的内海,其海岸线曲折,狭宽不一,沿岸植物郁郁葱葱,倒影水中,仿佛人间仙境。洁白松软的沙滩曲折悠长,伸向远方的港门港口;浅水岸边,海浪的泡沫冲洗着斑斓的贝壳;海湾深处的渔场,渔舟如梭,网群如云,在海滩上拉绳,收网时生蹦活跳的鱼虾在阳光下银光闪闪;深海处,一群群的渔船在追捕马鲛鱼、带鱼、西刀鱼、墨鱼等,观赏赏渔场繁忙的生产景象,令人别有乐趣。
综合评分最高:三亚大东海
海水沙滩都不错,可下海游泳,吃住行便利,适合大部分人。
开放时间
全天
位置
三亚市吉阳区榆亚路
主要景点
"大东海堡礁潜水,大东海海盗吧,大东海环球潜水基地"
门票价格
免费
大东海是海南省三亚市东部新市区的一处海滨风景区。其西侧就是鹿回头风景区。大东海海边有千米长的沙滩,是距离三亚市中心距离最短的一处,冬季水温最低在20摄氏度左右。三亚大东海旅游景区被评为4A级景区,成为三亚首家零收费开放式景区。大东海是三亚的一处标志,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四十佳景”之一。
大东海沙滩平坦细软,缓缓延伸,长达千米。“水暖沙白滩平”早已使大东海斐声海内外。冬天,游客既可以畅游于碧波之间,浮游于雪浪之上,也可以躺在沙滩上沐浴着柔和的阳光,在沙滩上拾贝壳、挖螃蟹、垒沙塔。冬季水温在18-22℃左右,"水暖沙白滩平"早已使大东海蜚声海内外,成为冬泳避寒胜地,也是三亚开发较早、较成熟的海滨度假区。
价格最贵酒店最美:海棠湾3区域酒店
性价比最高服务态度最好:神州半岛万宁朝林松源酒店
不建议去:天涯海角/千古情/蜈支岛/椰梦长廊/热带天堂/鹿回头/三亚湾(可以随便逛一下吃东西或者住哪里)对于深度游的旅游老司机来说纯粹浪费时间和钱/笑哭,而且去了大东海的人不建议你再去亚龙湾。不是亚龙湾不好,而是你已经去了大东海,去亚龙湾纯粹浪费。
建议:1、如果想看最美的海和住好的酒店一定要去海棠湾,全海南除了岛屿之外最美,可以说全中国最美的海。
2、如果想高性价比,方便出行玩,一定要去大东海,去了大东海可以不用去亚龙湾,大东海风景 ,可以下海游泳,价格便宜的酒店多,吃也不会很贵。
3、有时间有条件的可以顺带去万宁市的神州半岛、石梅湾加井岛和兴隆华侨农场,看海看沙滩,海上垂钓潜水,看咖啡树和品咖啡,吃海鲜等等。
4、吃美食一定要去海口,文昌鸡,各种粉,老爸茶,海鲜水果等等,反正吃一定要选海口准没错,详细美食可以自己搜,超多。
一次完美的旅行划上句号啦,三亚还是值得去的,注意不要被坑就好。有些小商小贩特别是在三亚,海南别的地方都还好,基本只有三亚有坑,自己注意点就好。
汪曾棋的作品内容平实,文笔淡雅,寓哲理于自然,寓凄婉于幽默于宁静淡泊、雅洁闲适而又不无奇崛的艺术风格中不断地超越和创新,给人以常读常新之感而尤以独特的语言风格见长,语言简约、生动、传神意味、情韵均在字里行间溢出,无法转换,难以明言本文就其散淡典雅、含蓄蕴籍的语言加以阐释和评价
http://wwwilibcn/A-mdjsfxyxb-zxshkxb200605019html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1948年到北平,任职历史博物馆,不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行至武汉被留下接管文教单位,1950年调回北京,在文艺团体、文艺刊物工作。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成右派,下放张家口的农业研究所。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所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http://wwwtop188com/archive/mingren/mingrendanganphpnum=1913
http://wwwcqvipcom/QK/81348X/200605/23063190html
曾祺作品自选集/ 汪曾祺(页2) - 文学作品| Literatures - 风格论坛 ::
汪曾祺作品自选集/ 汪曾祺 2006-2-15 22:47 庄周梦碟 翠湖心影 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 总有一天,这个人物的形象会出现在我的小说里的。&W d'r6F r5L h ^ ~:q
http://wwwstylingcn/bbs/archiver/tid-10650-page-2html
人物往事:汪曾祺忆西南联大--斯文教授跑警报::
下一条新闻: 人物往事:汪曾祺忆西南联大--斯文教授跑警报(2)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http://newssinologycn/Article/2006/Article_15361_2html
作者:汪曾祺
警报有三种。预行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已经起飞。拉空袭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南省境了,但是进云南省不一定到昆明来。等到汽笛拉了紧急警报:连续短音,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来的。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间隔很长时间,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地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很多人听到紧急警报还不动,因为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也不定准来,常常是折飞到别处去了。要一直等看见飞机的影子了,这才一骨碌站起来,下沟,进洞。联大的学生,以及住昆明的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来不仓皇失措。
上举的前一副对联或许是一种泛泛的感慨,但也是有现实意义的。跑警报是谈恋爱的好机会。联大同学跑警报时,成双作对的很多。空袭警报一响,男的就在新校舍的路边等着,有时还提着一袋点心吃食,宝珠梨、花生米……他等的女同学来了,“嗨!”于是欣然并肩走出新校舍的后门。跑警报说不上是同生死、共患难,但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点危险感,和看**、遛翠湖时不同。这一点危险感使两方的关系更加亲近了。女同学乐于有人伺候,男同学也正好殷勤照顾,表现一点骑士风度。正如孙悟空在高老庄所说:“一来医得眼好,二来又照顾了郎中,这是凑四合六的买卖。”从这点来说,跑警报是颇为罗曼蒂克的。有恋爱,就有三角,有失恋。跑警报的“对儿”并非总固定的,有时一方被另一方“甩”了,两人“吹”了,“对儿”就要重新组合,写(姑且叫做“写”吧)那副对联的,大概就是一位被“甩”的男同学。不过,也不一定。
警报时间有时很长,长达两三个小时,也很“腻歪”。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轰炸已毕,人们就会轻松下来。不一会,“解除警报”响了:汽笛拉长音,大家就起身拍拍尘土,络绎不绝地返回市里。也有时不等解除警报,很多人就往回走:天上起了乌云,要下雨了,一下雨,日本飞机就不会来了。在野地里被雨淋湿,可不是事!一有雨我们有一个同学一定是一马当先往回奔,就是前面所说那位报告预行警报的姓侯的。他奔回新校舍,到各个宿舍搜罗了很多雨伞,放在新校舍的后门外,见有女同学来,就递过一把。他怕这些女同学挨淋。这位侯同学长得五大三粗,却有一副贾宝玉的心肠。大概是上了吴雨僧先生的《红楼梦》的课,受了影响。侯兄送伞,已成定例。警报下雨,一次不落,名闻全校,贵在有恒。——这些伞,等雨停后还会到南院女生宿舍去收回来,再归还原主的。
跑警报,大都要把一点值钱的东西带在身边。最方便的是金子——金戒指。有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曾经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因此,他跑警报时,特别是解除警报以后,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视路面。他当真两次捡到金戒指!逻辑推理有此妙用,大概是教逻辑学的金岳霖先生所未料到的。
联大师生跑警报时没有什么可带,因为身无长物,一般大都是带两本书或一册论文的草稿。有一位研究印度哲学的金先生每次跑警报总要提了一只很小的手提箱。箱子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是一个女朋友写给他的信——情书。他把这些情书视如性命,有时候也会拿出一两封来给别人看。没有什么不能看的。因为没有卿卿我我的肉麻的话,只是一个聪明女人对生活的感受,文字很俏皮,充满了英国式的机智,是一些很漂亮的Essay,字也很秀气。这些信实在是可以拿来出版的。金先生辛辛苦苦地保存了多年,现在大概也不知去向了,可惜。我看过这个女人的照片,人长得就像她写的那些信。
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杯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抗战期间,昆明有过多少次警报,日本飞机来过多少次,无法统计。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毁了一些房屋。就我的记忆,大东门外,有一次日本飞机机枪扫射,田地里死的人较多。大西门外小树林里曾炸死了好几匹驮木柴的马。此外似无较大伤亡。警报、轰炸,并没有使人产生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
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协,使人产生恐惧。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1984年12月6日
http://moshihuacn/yqvq/35621html
煤气灶下部有两个可旋转铁薄片,叫风门。分别是内圈火焰风门、外圈火焰风门
煤气从喷嘴喷出,同时从风门带进空气(伯努利原理)
大火焰有两种可能:
1、风门进去空气量太多,各焰空流速大,造成火焰稳定;
2、煤气压力锅过大,通流截面积部变,差压越大,流速越大;
处理方法:
关小风门,但风门也不是无限制地关小,小到燃烧氧气不足时,火焰会变红,燃烧效率下降;
调小煤气管道压力,调节管道减压阀,适当降低管道压力。管道压力调整后,重新调风门,直到火焰成淡蓝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