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怎样辨别

和田玉籽料怎样辨别,第1张

第一,色系辨别,仔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远看、近看色系都不变,属于温润、柔和的白。山料,在正常灯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时白度正常,拿远看则有点发青的感觉,尤其和仔料样本放在一起,利用这个方法相比较时,近看、远看,可以看出差异,由于这个目测法屡试不爽,是很好辨别玉料的方法。无论玉的白度看起来再怎么白,不属于和田仔料的玉带远看,还是会偏蓝或青色系。此法和有无汗毛孔方法同样适用于有皮色的仔玉。

第二,从籽玉的裂纹来辨认: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征之一,自古以来和田仔玉以皮为贵质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都十分难觅,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玉质紧密纯净的好籽玉根本不会形成皮色,很多的籽玉都没有皮,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经达到可以乱真的地步,如何鉴别它的真伪呢?这时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的一个重要鉴别标志。籽玉在河床中历经千百年的冲刷碰撞,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这些裂只要不影响主体都是好料 磨光籽和滚筒料料型相对都十分完美无缺,很少有裂,并且可以看出有多个初始的磨光的切面,所以裂也是辨别真籽玉的标志!

第三, 水草状侵染,一些仔料表皮呈水草状侵染,这可以说是仔料铁的证据,因为这种水草状侵染不是短时间人工染色能够形成的,而是几千甚至几万年矿物质侵染的结果。金属盐与仔玉长期接触,沿浅裂隙向两边与仔玉的纤维状结晶体之间发生物质交换,形成这种带有毛刺状的水草状侵染,这是时间的印记,这种侵染潜伏在裂隙两边的玉皮之下一点点。水草状侵染的各种形态见图。(有加强皮籽料或次品无色籽料染色的,虽有汗毛孔但水草状侵染现象是做不出来的;还有一种用酸蚀做出来的假汗毛孔,虽染假皮,但水草状侵染现象是做不出来的)

第四,从籽料的皮色来入手,真籽料是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自然受沁,只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纹的地方颜色比较深。这种皮色是相当的自然,也就是大家总讲的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里面的玉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不过真正好的籽玉是不长皮的,即使是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那活皮的色是从玉里透出来的。

第五,从汗毛孔辨认,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重要一点。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所以那一般就讲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肉眼一般看不到)。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但差非所有全部的籽料都能清楚看见汗毛孔,特别是经过打磨抛光后的成品雕件。 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这点百试百灵的啊。

籽料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皮色非常丰富,红皮、黄皮、黑皮、撒金皮和褐色皮等。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铁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罕见的有以下几种

  1、洒金皮:

  和田玉的金皮籽料价值极高。特别是洒金皮极受重视。洒金皮一般出现在籽料表层汗毛孔处,呈星星点点分布状态,好像夜空洒落的繁星。这是玉质细密,沁色难以入内形成的。

  这类籽料的玉肉能够清晰可见,又有美丽的色皮,当然是珍贵的种类,洒金皮在不破形、不开窗的情况下,便于看透内质,但是,由于色皮太薄,很难看到色根渗入肉内,这会给造假者带来造假的机会。洒金皮的真假是很难分辨的。

  2、红皮

  红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吉祥色,是喜庆、吉祥 一般来说枣红皮是很少的长在白肉上的,而大红皮碰白肉的几率相当少,有句行话叫“红皮白肉不对路”,一般青肉,青白和灰白肉比较多。如果料质细腻的话,皮色聚集会为上品。

  3、枣红皮

  这类皮色的颜色是褐**或是褐红色,在表面的分布形态或是聚集或是分散,颜色偏灰偏暗,色泽浓郁,生动自然,枣红皮并不像洒金皮一样耀眼夺目,但是它的稳重和深沉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天然的枣红皮是分布不均、颜色深浅不一的,呈现一种过渡状,具体上来说,玉料受沁的颜色越深,从外而内,越接近表层,皮色越深。

  4、秋梨皮

  秋梨皮,这是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秋梨皮和田玉籽料就像秋天梨一样颜色,金黄而淡雅,温润悦目,白中有黄点,尊贵而典雅,高洁的质感,给人很好的视觉和感官享受。秋梨皮是新疆和田玉籽料名贵皮色,像洒金皮一样,也被很多人仿造,大家在收藏的时候要注意鉴别。

  5、黑皮

  和田玉籽料外表黑皮的形成当然与石墨元素沁染有关。这种黑皮是外表的而不是内质的本色,透闪石的白色基质整体渗入石墨元素那属于墨玉,而黑皮与黑肉显然是不同的。

  根据黑皮颜色的深浅程度,和田玉的黑皮又分为乌鸦皮和烟油皮两大类。乌鸦皮属于纯黑色一类,而烟油皮是黑褐色。黑皮籽料不如褐皮籽料多见,在大籽料上更难见到。

  黑皮和油烟皮的肉一般很少白,但非常细腻,黑皮出白肉的几率也很低的,一般黑皮白肉价值就会很高,但是高不过红皮白肉的,主要是产量的原因,物以稀为贵。

天然籽料的颜色有明显的色根和颜色自然过度的灵动,而染色的料子正好相反,颜色均匀,呆板,没有过度的天然感觉,天然籽料的颜色是千万年时间自然形成,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出来的,而染色的籽料却只是明显皮色鲜艳,在有缝隙和裂纹的地方尤其明显。

1、表面观察。和田玉籽料表面光滑,温润,光泽度强,在河水的搬运、冲刷过程中碰撞,多会留下大大小小的裂纹及碰撞坑。裂纹处一般都被氧化物填充或经氧化形成糖皮(氧化面)。仿籽料外型和和田籽料差不多,但光滑度、光泽度都较低,表面的裂纹及碰撞坑多带有人工的痕迹。

2、反光光泽观察。对着日光观察反光面(边角部分),和田籽料在转动过程中及放大检查看不到打磨面及打磨痕迹,反光光泽在转动过程中均匀无变化,仿籽料放大检查可以观察到打磨面,呈线条状、片状,反光光泽在转动过程中有变化。

3、碰撞坑的观察。和田籽料表面的光滑度达不到人工打磨的程度,如果表面的光滑度高,看不到碰撞坑,则为造假。如果能看到碰撞坑,光泽度必定低于和田籽玉。

4、碰撞坑光泽的观察。籽料碰撞坑内平滑,光泽度与外部光泽度基本一致,造假滚料的人为坑中光泽度与外部的光泽度相差较大。

5、皮与肉的观察。观察籽料皮下紧挨着的“肉”。由于真籽料的皮色和毛孔等都是经历很长时间形成的,紧挨着皮的肉,不可能一点影响不受。如果看见一块籽料的东西,皮和肉是截然分开,没有一点“过渡”的感觉,那么就值得怀疑了。真籽料的皮色,在紧挨着皮的肉也会有一点点过渡色的,当然,这个要在截面才好观察的。而且,更重要的真籽料特征是:毛孔和皮色会像一根根小钉子一样延伸到紧挨着皮的肉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083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