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玉石介绍(很少听说国外有玉石出产,希望有高手解答,谢谢!答案详细有追加的哟!)

国外玉石介绍(很少听说国外有玉石出产,希望有高手解答,谢谢!答案详细有追加的哟!),第1张

缅甸的翡翠,也称翠玉,产自缅甸,在国内也比较常见,为世界性的玉石。翠玉,红为绯,绿为翠,统称翡翠,还有黄绯等。

另外,与和田玉、昆仑玉同属和田山系的俄罗斯玉,也产自国外。俄罗斯玉产于贝加尔湖地区,在数十丈冰层之下掩埋,以白玉、黄玉、碧玉为多,还有皮料、糖料等,品质高于昆仑玉,低于和田籽料,基本和和田料山流水差不多,黑皮料为俄罗斯玉中最珍贵的,通常一公斤三十万RMB。(除翡翠外的玉石,只在东南亚地区流行。)

另外国外还产韩料(韩国)、阿富汗玉等。但这些品质比较低,阿富汗甚至连玉都称不上,所以不多做介绍。

注:以上介绍只涉及经常在市面上流通的品质较高的玉。

俄玉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我国玉石市场的,主要以白玉为主。它的产地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因临近贝加尔湖,又称“贝加尔湖玉”。我们可以通过看色、看皮、看工、看器型、看“糖”,把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区别开来。需要长期的见识和经验积累,需要综合来看,各个招数,慢慢去破识,才能大体分清是不是真正的和田玉。

第一看:看色。俄罗斯玉中95%都是山料,俄白玉大多矿物粒度不均匀,看似细腻却常能见到较大的晶体颗粒,俄罗斯料的脏、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较大的俄罗斯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缺少油性(油润感)和韧性,容易在雕刻中“崩茬”。相对来说,和田玉山料的脏、绵、绺则较多,田玉仔料却非常细腻、油润。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毡状、有韧性、油性很强。

 第二看,看皮。俄罗斯玉大都是山料,留皮成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伪标志,俄白玉皮色独立性较强,红就是红,黑就是黑,黄就是黄,颜色间互相渗透者较少,即便皮色有两个以上,也是各居一处。俄白玉的皮色还有个特点,就是非常厚,一般在1到10毫米之间。和田玉则常有皮子各色之间互相渗透、掺杂,且皮色较薄,一般不超过1个毫米。

       第三看,看工。和田玉仔料通常较小,价格昂贵,雕活儿也就以小件为主,精细的雕刻工艺多出在和田玉仔料上;俄罗斯玉则工艺较粗,以摆件、玉牌、手镯等居多

俄罗斯碧玉与和田碧玉非常相似,从物理属性说,两者都属于透闪石类,构成差别不大。而且俄罗斯碧玉的品质也较好,价格不断攀升,一些极品并不输于和田碧玉,这就为两者之间的鉴别带来了微妙的影响。从已有的资料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媒体开始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很特别的白玉,这些白玉与和田碧玉非常相似,但怎么看就是感觉不太对头。这些被发现的白玉其实就是俄罗斯碧玉。一些鉴定机构此时也对这些俄罗斯碧玉进行了分析和鉴定,认为俄罗斯碧玉与和田碧玉在结构上极其近似,只是在组成上有微小的区别。从这样的资料不难看出,和田碧玉与俄罗斯碧玉确实有差别,而这种微小的差别通过鉴定与检测也可以区分。实际上,俄罗斯碧玉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入市场。玉器市场中的一线经营者最先接触到了俄罗斯碧玉,也对这种区别体会颇深。他们指出,之所以要在俄罗斯碧玉与和田碧玉之间做一区分,是因为通常的俄罗斯碧玉达不到和田碧玉尤其是和田碧玉籽玉的质量,却以和田碧玉籽玉的身份与价格销售。所谓鉴定与区分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一般收藏者必须完成两者的区分。至于个别特殊的例子,如上好的俄罗斯碧玉,品质与极品和田碧玉都不分伯仲,它被收藏者认可,也会获得很高的价格,那又另当别论了。招数一:看证书和田碧玉对于玉器市场来说,收藏者在市场上会看到很多和田碧玉的鉴定证书,但是,或许由于俄罗斯碧玉与和田碧玉的辨别确实不太容易,又或许由于一些鉴定机构因技术、设备的问题尚不能充分鉴别,也可能由于其他原因,鉴定证书存在着不够准确的情况。所以说,在玉件附带的鉴定证书还达不到可以充分信赖的前提下,还是需要收藏者自己掌握一些实用的鉴别方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招数二:看“白”和田碧玉相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判断俄罗斯碧玉与和田碧玉也是一个结合各方面特征综合分析的过程。如果说,通过肉眼简单观察就能够看出不同的话,那就是俄罗斯碧玉的和田碧玉“白”。从玉材的来源看,俄罗斯碧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籽料,但是相对来讲,籽料在市场上比较少见。与和田碧玉山料相比,俄罗斯料的脏、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较大的俄罗斯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相对来说,和田碧玉山料的脏、绵、绺则较多。从玉质来讲,普通的俄罗斯料颜色很白,但却给人干、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罗斯碧玉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和田碧玉籽料却非常细腻。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粥状,油性很强。这一构成上的区别实际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为精到的一点。我们古代评价一块好玉,要讲它是否温润,实际上说的就是细腻与油性。比如,我们把羊脂白玉作为玉的上品,除了讲白,一定也要讲油性。俄罗斯碧玉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用有无油性一衡量,俄罗斯碧玉与和田碧玉高下立判,具体玉件一般也就区分开来了。招数三:看“皮”和田碧玉看“皮”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鉴别方法。“皮”是籽料的特征,确切说,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碧玉籽料经历了河道中长期的天然冲刷与撞击,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眠这是籽玉的天然特征。以前的玉器厂雕玉的时候,籽料外皮都会被去掉,但是现在为了证明玉件的籽料身份,一般都会雕件上留下一小块外皮。由于山料是没有外皮的,俄罗斯碧玉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伪标志,无论是北京工、扬州工还是上海工,和田籽玉都会留皮。俄罗斯碧玉中也有一种黑皮。这种黑皮实际上是一种脏,但是,现在一些人却利用黑皮来做文章,比如用黑皮冒充和田碧玉籽料,或者还用黑皮做俏色。应该说,黑皮与籽料的外皮是不难区别的,只需留心就是。招数四:看雕工和田碧玉区分俄罗斯碧玉与和田碧玉,可以将工艺作为一种参考,结合其他特征进行判断。这是因为目前北京工、上海工、扬州工都以雕刻和田碧玉为主,市面上的俄罗斯碧玉则以广州工与河南工居多。可以说,更为精到的工艺多出在和田碧玉籽料上。不过这种方法里面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收藏者需要了解掌握各地工艺水平与工艺特点。招数五:看大小和田碧玉玉件大小不能作为判断玉件质地的绝对依据,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由于和田碧玉籽料通常较小,价格昂贵,雕活儿也就以小件为主,大器型在市场上较少。因此,目前市面见到的摆件、玉牌、手镯等,都以俄罗斯碧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画个问号。招数六:看“糖”和田碧玉俄罗斯碧玉往往带“糖”,和田碧玉山料也带“糖”。可以说,带“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征。关于“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场认识上并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按照玉界传统的看法,“糖”属于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种,所以,从和田碧玉的传统加工工艺出发,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糖”一定会被去掉的,而为了迎合市场,俄罗斯碧玉的“糖”一般不会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来进行俏色,无论是河南工,还是广州工,概莫能外。因此看到“糖”,收藏者一定要多个心眼儿。不过,也许还会有藏友问,通过以上看色、看皮、看工、看器型、看“糖”就可以把俄罗斯碧玉与和田碧玉区别开来了吗?首先,以上所说的方法只是针对大多数情况而言,它可以帮助收藏者在市场中理清思路,这一点大家通过实践会得到印证;其次,如将以上几点落到某一件具体的玉器上,那么一定要有综合性与灵活性的分析,有的可能会在石皮上找到判断依据,有的可能在工艺上发现问题,而当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看一块玉器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再有,相玉是一个复杂而需要经验积累的过程,要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而在市场中也会遇到很多错误的观点,收藏者要细心甄别。我们现在所看见的“俄料”,从性质上已经今非昔比了。已经不是喀拉昆仑山脉的俄料了,而是东西萨彦岭往北至贝加尔湖的俄料了。纬度越高,色越白;纬度越高,性越僵。无所谓东西萨彦岭与喀拉昆仑山,只要符合许慎对玉定义的五德,就是美玉。五德缺一,立即弃之。

您好

俄罗斯白玉常被用来冒充和田玉,因其也属于名副其实的软玉,且在在结构、外观、矿物成分以及化学组成方面与新疆白玉都非常相似,我们可以从俄罗斯白玉的特征入手。

一、外形:俄罗斯白玉籽料十分光滑,多呈鹅卵石状,这一点与和田白玉籽料相似;俄罗斯无棱角,多呈片状;其山料多呈不规则的块状,表面粗糙,有很多棱角,常有参差不齐的毛口表皮,属于原生矿。

二、块度:俄罗斯白玉块度一般都较大,多产自俄罗斯贝加尔湖,产量较大,但矿点较少,白玉的断口处多呈参差不齐。

三、外皮:俄罗斯白玉山料品种多以其表皮颜色来命名,因为其外皮非常有特色,多呈参次不齐的毛口状。俄罗斯糖玉是俄罗斯白玉的一个品种,然而其不从属于俄罗斯白玉,因为其有十分明确的特征。这一点与新疆和田糖白玉不同。

四、颜色:俄罗斯白玉山料的颜色以奶白色、灰白色、白色为主,另外还有少量呈泛灰**的白色。俄罗斯糖白玉的的颜色从其内部到表皮形成一个由浅褐糖色到深褐糖色,再到灰白色,最后到纯白色的过渡渐变。这是俄罗斯糖白玉的独特特征。

五、透明度:俄罗斯山料具有明显得浑浊感,内含团块状棉絮状纹量,多呈微透明状或不透明状。

六、质地:俄罗斯白玉山料质地不够细腻紧致、透闪石含量有的高高,有的低,晶粒的大小、粗细、分布、不均匀。挨刀性较差,不适合用作雕刻材料。

认识以上几个俄罗斯白玉山料的特点,对俄罗斯白玉山料的鉴定和使用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俄料:产自俄罗斯的软玉(不是新疆的和田玉),行内称为俄料,产出形态有山料、籽料、山流水料。 软玉在世界上有诸多产地。

如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美国等,但以中国新疆和田最为著名。软玉主要产于接触交代变质带及浅变质岩带的绿片岩相中,有时也可由基性岩浆岩蚀变或变质而成。

俄料的原石包括山料、山流水料与籽料,其中山料便是产自原地的,而也正因如此它的质地比较粗糙,它的外层也因为太过疏松不能利用,一般情况下山料成品都是没有毛孔的。

山流水料是经过搬运作用的俄料,因为经过了一定距离的搬运所以它的表面是比山料光滑细致的。籽料的质地亦是比山料好的,比起山流水料它更是经过了长距离的搬运,因此它的表皮光滑细腻、线条十分柔和,只不过它的颜色却是不纯净的。

一般情况下和田玉俄料质地比较差、油性也不高,因此远远不能与新疆和田玉相比。

扩展资料:

和田玉俄料产出形态:

软玉山料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每年5到8月份,待山上的雪水融化以及下雨产生流水,将这些碎料冲刷入河水之中形成籽料。俄罗斯软玉主要由3种产出形态,分类为山料、山流水料、籽料,未发现戈壁料。

1、山料:产于原地的原生矿。这种料的特征是外部带一层石灰状的表皮,很酥软,靠近肉的皮容易染色可以被利用来做黄沁,但做出来的东西是不带毛孔的,所以可从毛孔方面来做鉴别。里面肉细,有高白,部分结构相对较粗。

2、山流水料:搬运了一定距离,具有一定磨圆度,呈次棱角状。面有氧化及自然界侵蚀的原生皮色,因为经过河流短途的搬运,表面不像籽料磨滚那么光滑,棱角还比较明显。

3、籽料:搬运到河床中下游或冲洪积扇中,磨圆度较高,呈滚圆状,表面光滑。皮色鲜艳是俄籽最大的特色,这样鲜红的皮色是和田籽所没有的。

大部分料子结构疏松,所以皮色侵蚀的明显,显得皮色杂乱不干净。俄籽一般是切十块,垮九块,看着白,切开不白,出活率底,所以俄罗斯料中的山料,白皮料或者黑皮料,甚至山流水料好出料,而不是俄籽。

-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219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