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3 瑞士古柏林实验室命名"帝王玉"缅甸天然翡翠配钻石挂坠出自阳美吗

2683 瑞士古柏林实验室命名"帝王玉"缅甸天然翡翠配钻石挂坠出自阳美吗,第1张

别被什么瑞士,什么柏林,什么帝王玉,吓死人的名头吓蒙了,这纯属炒作。

翡翠,我大中华从是加工品玩的祖宗,瑞士柏林连孙子都算不上。炒作都不会炒作,纯粹瞎吹。

是不是阳美,请把翡翠拿到自然光下拍几张清晰照片上传上来,我才能给你具体判断。

示范:

鉴定翡翠真假方法有看颜色、听声音、滴水观察等等。

1、看颜色

可以通过看颜色的方式来辨别翡翠的真伪,一般真翡翠的颜色不会那么均匀,毕竟翡翠是天然的石头,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瑕。真翡翠一般颜色的深浅分布不均有,有裂纹,裂纹会透光,从透光的颜色来看一般较浅。假翡翠一般色彩比较均匀,如果有裂纹,透光后可看出有人工色素沉积,造成颜色较深。

2、听声音

听声音也可以辨别翡翠真伪,可以将翡翠用绳子系起来凭空悬挂,通过使用木棍敲击的方法来辨别声音,如果声音听起来比较清脆,表示位真翡翠,如果声音听起来沉闷,则为假翡翠,人工染色翡翠一般由于色素的问题,导致声音听起来不会很自然。

3、滴水观察

通过滴水的方法辨别翡翠真伪,首先将翡翠放置平整,然后使用滴管将水滴滴到翡翠表面,观察水是否凝而不散,形成一滴小圆团。如果形成了滴而不散则表明是真翡翠,如果滴水后水珠立刻消散,只剩下水痕,则为假翡翠。

翡翠挑选注意事项

1、不要过分放大瑕疵

翡翠是经过千万年才形成的矿物集合体,形成过程时间非常长,因此难免会受到环境中的一些杂质或者其他元素的侵入,内部也难免会存在一些所谓的瑕疵,比如说棉质脏点等等,当然也有一些顶级的品种没有受到侵害。

我们在选购翡翠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太过于放大这些瑕疵,要有一定的包容心态,但是也不要太凑合,参考自己的预算,能买到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预算摆在这里,放平心态,喜欢就好!

2、种水色都很重要

都说外行看色内行看种,这句话其实也没错,但是在选购翡翠的时候小编觉得种水色都非常重要,这三个都是构成精美翡翠的要素,一定要综合考虑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

  编辑本段基本特征

  (1) 化学成分:硅酸盐铝钠——NaAI〔Si2 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 (2) 矿物成分: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3) 结晶特点:单斜晶系,常呈柱状、纤维状、毡状致密集合体,原料呈块状次生料为砾石状。 (4) 硬 度:65——75。 (5) 解 理: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蝇翅”。 (6) 光 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7) 透 明 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 相对密度:330——336,通常为333。 (9) 折 射 率:165——167,在折射仪上166附近有一较模糊的阴影边界。 (10) 颜 色:颜色丰富多彩,其中绿色为上品,按颜色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皮类颜色;指翡翠最外层表皮的颜色,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这类颜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和灰色,其特点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红色常称为翡;②、地子色:又称“底子”颜色,有底色之意,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为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绿类颜色;指翡翠的本色,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有时绿中包含着黑色。绿色常称为翠。 (11) 发 光 性:浅色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中发出暗淡的白光荧光,短波紫外光下无反应。

  编辑本段名称

  翡翠之名由来已久,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载:“余(欧阳修)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在颍州时,尝以示僚属。坐有兵马钤辖邓保吉者,真宗朝老内臣也,识之,曰:此宝器也,谓之翡翠。云禁中宝物皆藏宜圣库,库中有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也。”由此可见以“翡翠”指绿色玉石由来已久,且至迟在北宋时,已被视为珍宝。或许古之“翡翠”与今之“翡翠”系同名异质,故纪晓岚称在其幼时,时人“不以玉视之”。(注:欧阳修《归田录》载于《欧阳文忠公全集》,为第126、127卷)

  编辑本段翡翠的形成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民间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地质学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个谜,曾有人认为翡翠与钻石一样,都是在地壳深部几千度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其实不然;美国不少地球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再结合世界各地发现翡翠矿床的实际情况,他们认为,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的,而是在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变质形成的。 日本东北大学砂川一郎教授在《话说宝石》(1983年出版)一书中,更具体指出翡翠是在一万个大气压和比较低的温度(200 - 300℃)下形成的。我们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但翡翠既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当然不可能处于较深部分,那么高压究竟从何而来呢? 这高压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挤压力所形成的,现已获得证实,凡是有翡翠矿床分布的区域,均是地壳运动较强烈的地带。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凡发现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钠长石的火成岩侵入体(中—基性岩)。钠长石的化学成份为 NaAlSi3O8,所以可以推测翡翠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的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 若要成为特级硬玉——翡翠,还须具备以下条件,翡翠围岩必须是高镁高钙低铁岩石。这种环境产出的翡翠更纯净,少铁使底不发灰。尽管低铁但还是有铁的存在,要翡翠十分纯净无杂质,还须在强还原条件下,即在还原环境中生成。因为在缺氧环境中,它所含的Fe会形成磁铁矿而析出,而不进入翡翠的晶格内,可使翡翠绿更正。再者要有生成翡翠后的地质作用及多次强烈的热液活动,把翡翠改造得绿正、水好、底纯的特级翡翠。翡翠成色过程是伴随着热液活动进行的,为多期强度不同的成色过程。而且缓慢分解成铬离子的致色元素,要长时间处在150-300℃,最佳温度是在212℃左右下,铬离子才能均匀不间断地进入晶格,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翡翠绿色非常均匀。完全生成特级翡翠后,还不能有大的地质构造运动,否则将会产生大小不等,方向不同的裂纹而影响质量。以上各条件很难同时具备,这就是为什么特级翡翠稀少的原因。

  鉴别评估

  将翡翠放在荧光灯下,观察其颜色变化,A货和C货不发生变化,B货有荧光,泛白色。C货经过染色处理,故其颜色沿裂隙分布,分布不均匀,细心观察肉眼即可看出,具体的解释如下: · A货翡翠,天然翡翠, 是未经过化学处理,颜色、结果自然的天然翡翠。 · B货翡翠,漂白注胶翡翠, 是经过强酸清洗和注胶的翡翠,强酸浸泡、清洗有助于提高翡翠的透明度和色泽。 · C货翡翠,染色翡翠, 是经用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通常是用有机染料或无机染料着色。 · B+C货翡翠是同时进行过强酸清洗和注胶和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 评估 颜色是评价翡翠的第一因素,好的颜色要达到的标准是:正、浓、阳、均。 正:就是指色调的范围,根据主色与次色的比例而定,就是说要纯正的绿色,不要混有其他的颜色。例如油青中常有混油蓝色、价值就会降低。 浓:指颜色的深浅,就翡翠绿色来讲浓度最好在70%80%之间,90%已经为过浓了。 阳:是指翡翠颜色的鲜阳明亮程度,翡翠的明亮程度主要是由于翡翠含绿色和黑色或灰色的比例来决定的。绿色比例多颜色会明亮,若含黑或灰色多了,颜色就灰暗了,行家往往采取形象的方法来表示颜色的鲜阳。例如:黄杨绿、鹦鹉绿、葱心绿、辣椒绿、都是指鲜阳的颜色。而菠菜绿、油青绿、江水绿、黑绿,则指颜色沉闷的暗绿色。 越鲜阳的翡翠,自然价值越高。 均:是指翡翠的颜色分布的均匀度。翡翠的颜色一般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如能得到颜色分布均匀的翡翠实在也不是容易的事。 最佳的颜色:应该是绿色纯正、绿色浓度在70%-80%、颜阳明亮、颜色分布均匀,这类高档翡翠,行家习惯称为老坑种。 质量鉴别 ①质地。天然翡翠质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润亮泽,仔细观察,可见近圆形的稍透明“盐粒”和围绕其周围的纤维状物质。 ②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锋利的刀具刻划,不会留有痕迹;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划出痕迹。 ③翠性。天然翡翠对着强光观察,可见其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翠色闪光,称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制成的伪品都无此种“翠性”特征。 ④相对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结构坚硬紧密,无气泡,密度较大,敲击时声音清脆;伪品则结构较松或有气泡,密度较小,敲击声音沙哑不清脆。 ⑤色泽。真品翠色浓艳纯正。而有些伪品是用白玉、蛇纹石、澳洲玉、韩国玉、云石甚至杂石,经脱色后,灌入高硬塑料浆并作加色处理,或浸入绿色液体制成“加色翡翠”,在强光下观察,可见绿色纹路,杂乱而细小;有的虽不显纹路,但浑浊不清,光泽差,其重量比真品轻。 将上述假品放入煮熔的蜡液中,所灌入的颜料会慢慢析出。这样检验,既不会损坏被检样品,又可鉴别出真假。 用塞尔西滤色镜观察,加色翠在镜下为紫红色,天然真品颜色不变。 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炼而成,结构松懈,绿色均匀偏暗,有的有气泡,用硬器敲击,声音沙哑。 假翡翠:马来翠(玉),它透明度好绿色美艳似高档翡翠。但不难识别,将它对着强光用放大镜看,内部有渔网状图案,渔网的网线是绿的网眼是白的,不像翡翠内部绿色是大小形状不均匀不规则的。 鉴别真假 玉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宝石,自古以来被视为吉祥之物,具有驱邪避凶的魔力。而翡翠又是玉石中最珍稀、最昂贵的品种之一。如今,用翡翠制作的各种饰品、工艺品和首饰受到中国的很多艺术收藏家和消费者的喜爱。但大数人对于翡翠都不了解,近日,鑫德翡翠金坛店向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宣传让人们进一步了解翡翠,以便鉴别真假。 翡翠的"种"是指翡翠的结构和构造。是翡翠质量的重要标志。新“种”(也称新坑新厂等)的翡翠,质地疏松,粒度较粗且粗细不均,杂质矿物含量较多,裂隙及微裂隙较发育,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差,比重硬度均有下降。老“种”(也称老坑老厂等)的翡翠,结构细腻致密,粒度微细均匀,微小裂隙不发育,它的硬度比重最高,是质量较好的翡翠。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好。新老种翡翠介于新种和老种翡翠之间,是残积在山坡原地的翡翠,未经自然搬运或短距离自然搬运的翡翠。新种翡翠是制作翡翠B货的原料。 翡翠的“地”的含义是翡翠的绿色部分及绿色以外部分的干净程度与水(透明度)及色彩之间的协调程度,以“种”、“水”、“色”之间相互映衬关系。民间称“地”为“地张”或“底障”等。翠与翠外部分要协调,如翠好必须翠及翠外部分水,要好才映衬协调,若翠很好但翠外部分水差杂质脏色多,称“色好地差”。翠的“水”与“种”要协调,如“种”老色很好,水又好,杂质脏色少,相互衬托,强烈映衬出翡翠的情丽,润亮及价值来。“地”的结构应细腻,色调应均匀,杂质脏色少,有一定的透明度,互相照应方能称“地”好。好的“地”称玻璃地,糯化地,蛋清地。不好的“地”称石灰地,狗屎地等。水不好的翡翠称"底干"。 翡翠的“水”是指它的透明度,也称水头。翡翠的水与翡翠的结构构造有关,也就是说与“种”有关。还与杂质的含量有关,那些“种”老,杂质少,粒度大小均匀,纯净度高的翡翠水就好。 翡翠的”雾“是指翡翠的皮(己风化或氧化)与翡翠内部(无风化或氧化)或称肉之间的一种半氧化微风化的硬玉。实质上它也是翡翠的一部分,是从风化壳到未风化的肉(翡翠)的一个过渡带。雾的颜色和存在能说明翡翠内部杂质多少,“种”是老是新,透明度的好坏及其内部的干净程度等。但它不能说明其内是否有绿,与绿无关。雾分白、黄、红、灰、黑等。如把外皮磨去,露出淡浅的白色称白雾,说明其内杂质少“地”干净,有一定的透度,若白雾之下有绿,就是非常纯净的翠绿,与地互相搭配价值连城。白雾也说明“种”老,一般人都喜欢赌白雾。黄雾显示其内的铁元素和其它元素正在渐渐氧化,但还没有严重氧化。若为纯净的淡**的雾,显示杂质元素少,常出现高翠,但有时因铁离子产生的蓝绿色调可能进入翡翠的晶格,也出现微偏蓝绿色调的绿。红雾说明其内所含铁元素己严重氧化,可能翡翠内部出现灰“地”。黑雾主要为大量杂质元素氧化所致,显示翡翠内部杂质多,透明度差。个别黑雾也会出现高翠,但有时水很差。并非所有翡翠均产生雾,有些玉石场所产翡翠并无雾。一般来讲能产生雾的翡翠原料多产在老厂及新老厂的矿山上。 翡翠的”癣“是指翡翠表皮或内部见有黑灰黑色的斑块、条带等,癣的形状大小各异,这些黑色癣的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兰闪石片岩、铬铁矿及一些氧化物组成,因为这些黑色矿物与致色的铬离子有亲源关系,以及黑色矿物一一一癣内的铬铁矿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致色铬离子,在适当的条件下使翡翠致绿。故癣与绿关系密切。民间称"黑随绿走"、"癣吃绿"等。但有癣不一定有绿,有绿不一定有癣,要看癣的生成环境与时间,与癣内是否有铬元素的存在等因素。故民间又有"死癣"与"活癣"之说。在生成翡翠的过程中及以后的多次地质运动、多次的热液活动中,有铬元素释放的地质环境,可使翡翠致绿。这时不一定有癣,癣与绿关系不大。若癣与翡翠共生,有利于铬元素释放的地质条件、热液活动,癣内的铬不断释放致色,当地质环境改变时不利于铬元素释放致色时,终止致色,就会产生黑随绿走的现象,称活癣。生成翡翠以后,产生的"癣",没有铬元素释放的地质条件产生的癣称死"癣"。根据翡翠原料上的绿与癣,小构造与瘤,翡翠矿物与癣的穿插关系,可准确判断活"癣"与死"癣"。癣与绿之间的关系可分,癣与绿相互包容不易分离,癣与绿逐步过渡或界域分明,绿与癣相隔一段距离、各方单独存在的三种。有时癣旁有"松花"显示,这指示其内有绿,但其内绿有多少、形状实无法判断。 在翡翠原料的表皮上,见与表皮一样或深或浅颜色的风化、半风化沙粒呈带状环状块状等有规律有方向性的排列现象,说明原石局部受方向性的动力变质与热液蚀变作用的共同强烈影响,使其内部有可能使铬元素释放而致绿。有脐带的地方不一定有绿,一定要有"松花"的出现,才能说明其内可能有绿。有鳞说明“种”老。蟒带一般平行绿色的走向,绿的走向(脉)或称绿的形状,大多为原生裂隙充填了铬离子而致色。 翡翠表皮隐约可见的一些像干了的苔藓一样的色块,斑块、条带状物称"松花"。是指原来翡翠原料上的绿,经风化己渐失色留下的痕迹。根据松花颜色的深浅、形状、走向、多寡、疏密程度,可推断其内绿色的深浅,走向,大小,形状等。观察时要上水于原料上仔细研究。 也称裂绺,裂开的称裂,复合或充填了物质的称络。裂绺分为原生裂绺,即与原石同时生成。后期裂绺,即成岩后生成的。原生裂绺有些已被后期热液活动修复,有些其内充填了后期矿物。后期裂绺大多肉眼明显可见,对翡翠原石整体性破坏很大。裂绺可分大裂绺、小绺、井字绺、细绺等。有些裂绺会把绿色条带切断,错位。有些绿色条带本身就是裂绺,后被绿色充填了的。要根据裂绺的分布频率估计做什么来估价。在原石上那些低凹部分就是裂绺存在的部位。 白棉是指翡翠内部见有斑块状、条带状、丝状、波纹状的半透明、微透明的白色矿物。白色矿物的主要成分为纳长石,次为霞石,方沸石等及一些气液态包体组成。是翡翠内的杂质物,严重影响翡翠的质量与美观。它的存在将大大影响翡翠的价格。还有绿与绿之间的白棉。也可能是硬玉本身,这属于绿色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绝大多数翡翠原料均有皮,特级翡翠也有皮。翡翠的皮是翡翠原料在搬运过程中的风化作用而形成。皮的颜色有,黑、灰、黄、褐、浅黄、白等色,皮的颜色的形成是两种地质作用的综合,即由翡翠外部氧化作用使铁的氢氧化物渗透到翡翠皮面的细小微裂隙中,再与表皮下正在氧化的杂质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皮的颜色、致密程度、光润度、凸凹度大致可估计出翡翠原料内部的色彩、水头好坏、地的好坏、种的老嫩及裂结的多少。如皮上表现致密细润,通常显示其内部透明度好杂质少,皮表面表现为不明显之苔状物,常反映显示其内可能有绿,皮面凸凹不平粗糙者,显示其内裂维多,质地疏松、水差。再如翡翠皮上颜色变化大,且有黑癣之类的条带斑块者,就应注意有绿出现的可能。黑皮乌砂含铁等杂质很多,即使其内有绿,绝大多数为偏蓝的绿。黄白沙皮上水后有手感细沙脱落者、一般水头足。褐色皮称之黄鳝皮,一般种很老,若皮细嫩并见苔辞状及黑色条带盖其内水好可能有高翠。翡翠的皮学问很多,要综合判断估计其内情况。 翠性也称"苍蝇翅膀"。是翡翠的特有标志。是指组成翡翠的矿物晶面及解理面在翠面的片状闪光。当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粗大时,特别明显。这就是翡翠的"翠性"。若翡翠的矿物颗粒显微粒状时,少见“翠性”,这是因为双晶面及解理太小所致。如玻璃地的翡翠肉眼难见“翠性”。 鉴赏名言 我国珠宝业的前辈们,在长期的翡翠加工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关翡翠的经验,并以言简意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这些特点。记住这些格言,并能了解和体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将终身受益。 《灯下不观色》 其实,任何珠宝都不应当在灯下进行颜色的质量评定。而对于翡翠来说,这一点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翡翠的颜色,尤其是闪灰,闪蓝以及油青之类的翡翠颜色,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颜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灯光下只能看翡翠的绺裂,看水头长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征。而要在自然光线下,察看和评定翡翠的绿色。 《色差一等,价差十倍》 对于高档的翡翠来说,价差十倍恐怕还不止。例如:一粒50万元的翡翠戒面与一粒500万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质量样式、大小、种水、瑕疵都是一等一的,无可挑剔,二者之间的价格差别关键在于绿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认识和区分翡翠绿色的各种差别是极为重要的,至少也要见过和经历过。 《多看少买》 对于购买翡翠原石来说,“多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进行比较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和验证经验的过程;是〃买〃的前提。“少买”不是不买,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买。 《宁买一条线,不买一大片》 对于翡翠原石中的绿色形状特点来说,“一条线”带子绿与“一大片”靠皮绿是同一种绿色形状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线”立性与“片”卧性的分别。 “线”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积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关键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被翡翠表面上绿色的“多”与“少”所迷惑,要认清绿色“立性”与“卧性”的本质。因此,并不是真的见了有一大片绿色的翡翠也不买,而是提醒不要对绿色的厚度有过分的奢望。 《龙到处才有水》 所谓“龙”其实是指翡翠中的绿色。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无论在质地的粗细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绿色的部位比没有绿色的部位地子,都要好一些。当然,有时翡翠绿色和地子之间的这种差别表现的过于强烈时,就象下一个格言所说了。狗屎地子出高绿。

  选购

  ①看颜色。看颜色是否纯正、浓艳、均匀,并用聚光手电筒检查是否有隐藏的杂色。以颜色浓艳、纯正、均匀,杂质微小者为佳。翡翠中翠绿色具有较高的价位,其次为红色、紫色。绿色中又以鲜嫩、略带**调的含三分水的秧苗绿(又称“杨淼”绿)为最佳,其次为宝石绿、江水绿、油绿,均以绿分布均匀者好。 ②观察透明度。在强光下观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③听声音。敲击声清脆悦耳者为佳。 ④观察翠性和石花。对光观察,翡翠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闪光(即翠性),并常有团块状白花,称石花。两者均以少为好。 ⑤看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矿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处的黑色斑点,也以少而小为好。 ⑥看加工水平。以表面平滑、抛光好、形态正为佳。 《翡翠鉴赏与购买小贴士》 一是要看它的质地要选透明度较好的翡翠的透过光照可以看到有部分雾状或斑状,而玻璃仿制品是没有这些特征的,这种仿制品做的再好也会有气泡的 二是翡翠硬度很高翡翠的硬度是其它的玉石类和玻璃都无法与之相比的翡翠是可以划玻璃的,如果划不出任何痕迹就值得怀疑了 三是翡翠的比重大,掂在手上有沉重感,而玻璃仿制品就显得轻飘飘的 四是要看做工最好是用4倍以上的放大镜看 五要货比三家,价比三家 剩下的就是要多走多看,多和有经验的人交流,特别是要多去专卖店看,真品和珍品看得多,再去选购心里就会有个谱在翡翠市场上除了真假之分以外,对于翡翠自身来说也还是有一个优劣之别的,它们的区别不是体现在价格之间的几倍之差,翡翠之间优劣之差是要有用平方来计算的 翡翠的优劣应从颜色、透明度、形状和是否有杂质这四方面来观察 颜色必须要正,浓艳而又均匀其透明度要好,质地要细润 翡翠的形状、大小、厚度要合适,磨工精细 翡翠的地子与翡翠的绿色互为依存,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绿色种水好的情况下,地子通常也不会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翡翠绿色的特殊性。虽然不是每一个“狗屎地子”都会有高档的绿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现上等的绿色。 《无绺不遮花》 《礼记》云:“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事实上,高档的翡翠绿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来表现其自然本质的。例如旧货中的搬指、翎管之类都属于“素活”。如果雕有花纹图案,其美丽的花纹之下必有跷蹊。故而业内流传有“无绺不遮花”的说法。现代的翡翠制品中同样如此。 《冷眼观炝绿》 所谓“炝绿”乃是指一种加色的“假翡翠”,这是一种老掉牙的伎俩。时下的做假手段有“冲凉”、“洗澡”和“镀膜”等。当然任何作假或许得逞于一时,而不会永远不露马脚的。以前的格言是对行内人说的,是提醒人们要重视第一眼的感觉,不要放过任何疑点。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妨也“冷眼”一点。一定要到信誉好、有质量保证的商店去购买翡翠。 挑选与估价原则 上等品质的硬玉称其为翡翠,色、透、匀、形、敲是一般人观赏或评价玉石的方法,并将玉石分为:玻璃种、深色老坑、老坑、金丝、油清、豆青、花青、瓜青等。其中以玻璃种的翡翠为上品,而「水分」特高、透明度佳的又叫作「冰种」,可说是「玻璃种」中的珍品。大部分购买玉镯的消费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商家会当你的面敲玉镯,听听看其声音是否清脆不含浊,而以清脆悠扬有回音者为佳。这样做即是欲证明玉石的结晶紧密质地好且无裂纹。 1翡翠之绿:愈娇绿的愈具价值。 2透 明 度:硬玉内部结晶组织紧密的质地较好,透明度也跟着高,我们所说的「玻璃种」就是这种透明度高的硬玉,如因玉石本身含铬丰富则形成了冰种翡翠,价值不菲且难求。 3色 匀:除了颜色娇绿,透明度高之外,还必须色调均匀才是上品。 4瑕 疵:要注意有无裂纹、斑点等,这些瑕疵都会影响硬玉的品质。 5形 状:大多数的翡翠戒面是椭圆蛋面形的,至於其它的形状则有多种,形状的好坏与美丽对玉石的价格也是有影响的。 6雕 工:雕件的佩饰其工夫的好坏与象徵的意义都对价格有影响。 7大小、厚度:相同品质的玉石当然是以大而厚的价格较高。 8光 泽:除了上述条件外,光泽还要鲜明,不可阴暗

鉴定翡翠方法:看颜色、看瑕疵、看微波纹、看表面、看硬度、有冰凉的感觉、在翡翠上缠绕头发线并燃烧。

1、看颜色

天然翡翠的颜色不妖艳,清澈,深浅多变。正如有人描述的那样,天然翡翠的颜色是“活的”,认真观察天然翡翠,就会发现其颜色的生长方向,纵向是立体的,横向是倾斜的。但是假翡翠的颜色大部分都是妖艳、古板、均匀分布的,分散开来,没有生长方向。

2、看瑕疵

因为是天然翡翠,所以瑕疵是在所难免的。通常天然翡翠内部有石棉、石纹、矿物黑子、**调的脏颜色等瑕疵。特别是在很多翡翠的绿色部分,底色看起来很泛黄。但是假翡翠一般非常干净,没有瑕疵,底色也变白,绿色看起来特别妖艳。

3、看微波纹

由于构成翡翠的矿物粒子硬度都不同,抛光的翡翠粒子比较大,翡翠表面在反射光下用肉眼观察,能够看到翡翠表面有轻微均匀凹凸的外观,俗称微波纹。

假翡翠的表面凹陷处粗糙,不反射,假冒的翡翠上没有微波图案。拿放大镜10倍或30倍左右,看看里面的晶体,看看有没有蜘蛛网一样的小裂缝,颜色在裂缝里,如果在玉石表面基本上就是假的。

4、看表面

把天然翡翠的表面放大来看,就会发现并不是完全光滑的。一般可以看到外力作用造成的小坑和快速研磨造成的桔皮效果。但是假翡翠表面没有这种特征,或者可以观察到像蜘蛛网一样的酸蚀网纹。

5、看硬度

翡翠的硬度很高,像钻石一样拿在手里按压手的感觉。

6、有冰凉的感觉

把翡翠放在脸上,会感觉很冷。两三秒后又不冷了就是真的。这是因为翡翠传热速度也快,贴在脸上不凉就是假的。

7、在翡翠上缠绕头发线并燃烧

因为真正翡翠的传热快,假的传热比较慢,比如玻璃的传热慢。因此如果真的在翡翠上燃烧,热量会传得快,温度上升慢,头发不容易燃烧。假翡翠温度上升很快,所以很容易燃烧。但不要长时间地去燃烧,只要1秒钟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了。

翡翠的鉴定方法:手感、硬度、声音。

1、手感

天然形成的翡翠质地温润细腻,表面呈强弱不一的玻璃光泽,有的呈油脂光泽,触摸后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很有手感,而假的翡翠质地干涩且粗糙,摸起来有点扎手,有的边缘部分还有人工打磨的痕迹。

2、硬度

翡翠是硬玉的一种,质地坚硬且细腻,硬度高,用锋利的刀具在表面上刻划的话,一般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而假的翡翠大多经过人工填充所致,质地疏松,硬度小,经过刻划后容易留下痕迹。

3、声音

天然翡翠的质地坚实且细密,密度高,没有进行任何的人工化学处理,将其悬挂后用木棒轻轻敲打几下,可以听到清脆响亮的声音,且尾音很长,而假的经过敲打后发出沉闷的声音。

选购指南

在颜色(色)、质地(种)、透明度(水)、地张(底)、工艺水平(工)和重量大小等评定翡翠质量的诸多指标中,最让人看得见但摸不着的就是“底”了。“底”是除绿色外的浅绿色基底部分的特征,是翡翠质地(种)、透明度(水)、光泽、净度和浅色基调的综合体现。

“底”更多的是一项审美性指标,所以对“底”优劣的评价不具可定量性。底色是翠以外的其他颜色。当翡翠无色时,“底”为种、水、光泽、净度的综合体现,而当翡翠为满绿或满色(橙、黄、黑等)时,颜色与底子融为一体,此时“底”即为种、水、色、光泽和净度的综合体现。

1、 重量:

翡翠的比重较大,把翡翠放在手里上下掂动几下,感觉到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种的可能就是真的翡翠了,假的翡翠掂在手里面则会是一种轻飘飘的感觉,

2、 看光泽:

天然翡翠表面具有明亮的玻璃或油脂光泽,而假的的翡翠表面会黯淡无光或呈现胶感光泽。

3、 划硬度:

翡翠的硬度非常高,用尖锐的钉子等硬物去划其表面的时候,真的翡翠不会留下任何的划痕;而假的的翡翠由于结构已被破坏,在表面会留下明显的划痕。

4、 听声音:

用玻璃棒轻轻敲击,天然翡翠会发出清脆悠扬的声音;假翡翠敲击后发出的声响则是显得沉闷。

扩展资料:

天然翡翠的形成原因: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

第一种观点:翡翠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二种观点:翡翠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是说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人民网_专家教你如何鉴别真假翡翠

_翡翠

华贵气派的钻石、精灵巧妙的猫眼、凝练典雅的翡翠、清丽脱俗的珍珠……提起珠宝,人们自然就会联想起它的美丽、超凡、高贵、庄重,这些看似细小的晶体,不但是人们信仰宠爱的尤物,更是财富之巅的浓缩。

作为地球母亲馈赠的精美礼品,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只有经历漫长的地质年**育,人类的开采、提炼、甄别,以及工匠的精心设计、切磨、雕刻,最终才能点缀我们七彩斑斓的生活。

寻求华丽背后的真实价值,宝石的弥足珍贵,就在于它的稀少。也正是如此,所以从人类认识到宝石的价值并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开始,宝石的造假者便如同幽灵一般随之出现了。

裂隙众多的祖母绿用彩色油浸泡后充当优质祖母绿;一件普通的翡翠用酸溶解掉其部分物质后,再注入胶,就成为了一件高档的的翡翠。当造假者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提高造假水平、当假劣珠宝越来越逼真化的时候,这也宣告了仅靠摸、掂、看便可以鉴定出珠宝真假的时代完全走向终结。

一块普通的石头于人而言无伤大雅,而一块宝石有时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而作为全球珠宝产业主要消费国之一,虽然中国的珠宝首饰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珠宝业在珠宝检验、鉴定、评估专业人才的缺失,却成为了扼制中国珠宝首饰业发展的“瓶颈”。

要净化中国珠宝业市场、建立一个珠宝评估的技术准则,构建一套科学、严密的量化评估体系,避免出现单凭个人经验为评判指标的尴尬状况,那就必须拥有一批从事宝玉石鉴定和商贸经营管理、首饰设计加工及其管理的,专业的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最具规模和实力的宝石学教育与研究机构、最早引进国际先进宝石学教育体系的学院、全国仅有的3个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考前培训站之一,创办14年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它不但创立了自己的GIC证书品牌、为市场开发了许多先进的珠宝鉴定仪器,同时,它还为中国珠宝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摆脱了中国珠宝教育落后的局面,并加速了国内珠宝教育的发展。

夺目的钻石,象征着珠宝学院所提供的质优、价廉的宝石学仪器和优质技术服务;尊贵的翡翠,代表着珠宝学院三个珠宝检测中心专业、权威、高效、优质的服务;而珠宝学院的唐人首饰设计中心,则恰似一粒晶莹的珍珠;至于珠宝学院拥有的GIC珠宝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则无可替代的成为了天下学子开启成功人生的一把耀目的纯金钥匙。

今天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年轻而充满朝气,回首她创立至今,我们在她遇到困难、战胜困难并且不断开拓、全面发展的整个过程里,看到了中国珠宝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理念、信心、毅志,以及他们从历史走向现实,从现实走向未来的理性思考。

在中国珠宝业发展史上,这是珠宝教育者们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描绘出了一幅壮丽蓝图,中国珠宝教育史上,又是他们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著述了一部艰难竭蹶的创业史册。

变幻莫测的创业经过和建设者们的豪情、孤寂、才学、谋略、欢欣、痛楚、成就、理智……这些凝结着血汗和智慧的故事,应该原原本本地铭刻于史册珍藏、也应该真真切切地奉献给人间流传。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段创业史迹,这才演绎了一阙中国人突破重围,开创中国珠宝教育事业的华美赞歌——

扬帆——蛰伏于困境中的崛起

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期。地点:湖北武汉机场。人物:两位携带着巨大且沉重的手提箱的英国人。

一套套高端精密的检测仪器、两张深沉得看不出任何情绪的脸,从他们踏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石研究组的大门开始,忙碌替代了沉默,几天后,他们的工作正式结束,并且踏上了返回英国的飞机。

不久,在国外一本学术刊物上,一位宝石界的外国专家,在一篇论文中以轻视的态度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整个中国,只有两个宝石专家。”此文一出,一时之间,国外一片哗然,然而,在中国国内,学术界对此的反应却是异常平静,没有泛起丝毫的涟漪。并非没有听到国外专家的批评,并非体会不到其中所含的讥讽与轻视,事实上,真正令国内学术界沉寂的原因,其实就在于外国专家一下点中了中国宝石界的死穴。

没有珠宝学科专业人才、没有完整的珠宝教育体系、没有系统的珠宝研究成果……也难怪外国专家会如此振振有词。我们无法回避现实,事实上,在当时的中国科学界,地质与宝石专业的分别还处于相对模糊的阶段,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复苏的市场经济让珠宝业得以起步,然而,无论是运作方式,还是从业人员及消费者对珠宝专业知识的掌握,几乎都以零为计,而中国的宝石教育在当时更可谓是一片空白。

百废待兴之时,却遭遇了国外学术界突如其来的一拳重击,这无疑令中国学术界既难堪又疼痛。不过,尴尬也好,无奈也罢,一穷二白的现状却仍然还得清晰面对,毕竟只有将中国人自己的宝石教育真正发展起来,才能挺起腰杆不被国外学术界所轻视。

再寒冷的冬天也无法阻挡春天的温暖;再贫脊的土壤之下,也总有顽强的种子会生根发芽。虽是春寒料峭,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领导却敏锐的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勃勃生机,针对当时的形势,他们迅速在学校建立了宝石研究课题组,并率先在全国迈出了打造中国宝石教育的第一步。

1981年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刚刚完成迁校工作,正处于相对困难的时期,虽然艰苦的环境令人倍感心酸,但那些被安置在学校博物馆里办公的宝石研究课题组成员,并没有因为工作条件的恶劣和捉襟见肘的困难而生出任何消极的想法,相反,发展中国宝石业的重担与责任感,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他们。

众志成城、披肝沥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宝石研究课题组紧跟时代发展,在蓬勃兴盛的时代大潮中逐渐显出了它的重要与优势。不久,宝石研究组便提升成为学校的宝石研究室,继而又成为学校的直属机构宝石研究所。

不断提升的部门级别,彰显了学校对宝石研究工作的重视,同时也间接反映出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对于宝石学教育以及宝石学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1989年,己经成为地质大学直属机构的宝石研究所从学校博物馆搬迁了出来,正式结束了长达8年的无独立办公条件的历史。这是艰苦卓绝的8年,这一批最早在地质大学从事宝石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正是他们,在这长达8年的时间里,在研究所人力、物力极为匮乏的情况下,他们自筹2万多元资金,建起了国内第一个永久性的宝石陈列室,同时还为校内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了选修课,并举办了宝石培训班,召开了宝石学会议,请来知名专家讲学……

虽然不必再寄居于博物馆内进行宝石研究工作,但这却并不意味着研究所的工作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事实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宝石研究所全体成员一直呆在学校划拨的两间破旧的房子里办公,他们研究的是五光十色的华丽宝石,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却并没有多少亮色。

研究其实是一件清苦的工作,它不但要求研究者远离功利与欲望,同时,它还要求研究者必须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从来没有人,对艰苦的环境产生任何的怨言。令人感动的是,这些早期的宝石科学工作者们,他们的眼神总是那样的专注,他们的脚步总是走得那样的从容,他们其实也是很普通的人,他们也并非不想享受安逸的生活,然而他们却始终严谨的钻研并完善着自己手中的宝石学课题,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所肩负的,正是振兴中国宝石学的重任。

挺进——让借来的鸡生自己的蛋

1988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世界首家宝石鉴定师培训机构——英国皇家宝石协会签定了联合办学协议。1990年,英国宝石协会在中国大陆开设的第一个联合教育中心正式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这是英国宝石协会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中文进行教学和考试的中心,可以说它的成立,不但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赢得了国际珠宝界的认同,同时,它也预示着中国的宝石研究从此进入了一个高标准的发展时期。

事实上,早在两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到来之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校领导与宝石研究所成员,便己经开始思考如何尽快摆脱中国珠宝教育的落后局面、加速国内珠宝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态,而珠宝行业也同样异军突起、飞速发展,不过,专业人才奇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常常使得珠宝市场出现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在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没有珠宝专业技术人员把关,一些境外的不法商人利用合资的幌子,将一些劣质材料充当高档优质宝石材料合资入股,直接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紧迫的形势表明中国的珠宝教育仅仅依靠国内的技术力量显然并不能取得快速突破,毕竟当时国内的珠宝教育尚属空白,没有一所高校具有开展珠宝教育的能力。要取得突破就必须打破常规,要迅速提升国内的珠宝教育水平,那就必须将目光放到在宝石科学研究领域己经取得重大突破的国外研究机构上去。

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研究,最终,宝石研究所决定采用当时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常务副校长陈钟惠教授提出的“引进智力、洋为中用、借鸡下蛋、高起点,高质量办学”的办学方针,着手与国际知名的宝石教育机构进行接触,以借鉴国外的办学经验,发挥本校地质与宝石学的相关基础知识等优势,来培养中国自己的师资队伍,而两位国际专家学者的到来,其实仅仅只是这一过程中的一个序曲。

经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联合教育中心首批10名学员,全部通过了考试,并获得了由英国宝石协会颁发的世界公认的宝石课程证书,至此,整个中国只有两位宝石专家的历史终于被打破了。

只有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倘若当年地质大学的领导和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们没有“不拘一格为学问”的务实态度,那么,中国的宝石教育可能还有很长一段曲折的道路要走,毕竟封闭的思想和单凭摸索进行研究的方式,显然不利于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

与国际著名的宝石研究机构联合成立了教育中心、培养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宝石专家,这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石研究所所取得的重大胜利。然而,与长期性的发展目标及国外宝石行业的先进水平相比,此时的胜利仍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进步而己。清晰的定位奏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石研究所的发展凯歌,经过与国外宝石研究机构几年的深入合作,研究所不但充分积累了办学经验,切实的锻炼了自己的师资力量,同时,它们也在国内外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当胜利的曙光初现、当希望的太阳半露笑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领导和宝石研究所的工作者们,仍然将务实的目光聚焦在发展这一重大战略上,待到上述有利条件一一成熟,改所建院的最佳时机终于来到了。

1991年11月,经校领导研究同意,一纸改所建院的报告上报到了中国地质矿产部,在陈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石研究所在近几年所取得的一系列发展状况及有利条件后,地质矿产部很快予以审批,并于1992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从此,国内第一所专业性的珠宝教育学院正式诞生,而中国的珠宝教育发展,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只有自主创新,才更适合中国的国情、更有利于中国宝石教育的正常发展,然而,真正要想在宝石这一学科领域取得更大更为长远的发展,则必须跳出联合办学的桎梏,长期性的依赖于人,虽然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实力与水平,但在某种程度上讲,反而不利于开创一片更为宽广的学术天地。

雄起——要创中国人自己的证书品牌

从1990年到1993年,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共为国家培养出了取得(FGA)国际珠宝鉴定师资格的4批共32名学生,他们荣幸的成为了中国大陆自己培养的国际珠宝鉴定师。

只有经过初级考试、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三大关”,既要具备优良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方才能跻身于中国珠宝界的“精英”行列。然而,在中国这个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宝石市场,在国内珠宝市场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仅仅32名专业珠宝鉴定师显然是远远不能满足珠宝业对专业人才的亟需。与此同时,多年的教育实践,又使得武汉珠宝学院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教学特色,在外需内促的环境下,在学习国外先进科技和办学经验的基础上,199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正式推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GIC宝石鉴定师资格证书,从此开创了国内宝石教学的先河。

GIC品牌的一经推出,立即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个新生的珠宝证书品牌,英国宝石协会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不但派出了教学主管前来学院进行考察,并且还将学院的教学材料带回英国提交给英国宝石协会的考试委员会进行讨论。

经过不懈的努力,珠宝学院优秀的师资、完善的教学和实验设施、严格的教学管理和考试体制为GIC证书质量提供了保证,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国际水准,最终得到了英国宝石协会的正式承认。从此,获得GIC证书的珠宝学院学员,便可以直接参加英国宝石协会的FGA证书考试,而武汉的FGA培训中心,也成为FGA、GIC联合培训中心。

成立仅短短一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便能创出自己的证书品牌、获得国外知名宝石研究机构的认可,这无疑是中国宝石教育史的一次重大超越。消息一经传出,国内各大报刊及港、台地区的珠宝类杂志均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

谋略与胆识同生,作为远东地区唯一一家两种证书品牌共存的培训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的声名可谓不胫而走,然而,在成绩与荣誉面前,珠宝学院的领导和全体科技工作者们,却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相反,除了在校内进行办学之外,珠宝学院还与国内有关的兄弟院校广泛进行合作办学,先后在青岛、台湾、南京、北京、焦作等地开设了联合教学点,并在青岛、南京、北京、上海、济南、杭州、苏州、温州、金华、合肥、深圳、太原、南昌、成都、西安、昆明等地开办了钻石短训班和翡翠班,学员人数由最初的每个班几人至十几人上升到每班次几十人,而培训学制也由两年缩短到一年。

全方位的珠宝人才打造战略,解决了中国珠宝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瓶颈”难题,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也在推动国内珠宝事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此后的1994年,经过多方准备,珠宝学院与地质学院联合招收地质学(宝石方向)本科生,这是珠宝学历教育的起步。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和不懈努力,学院的教师们在详细研究了珠宝市场的走向,并不断调整了学科的课程设置后,于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珠宝学院又设立了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本科专业,除招收、培养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方向和珠宝首饰设计方向的本科生之外,它还同时培养更高层次的宝石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此外,学院还通过成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珠宝专业人才,并以此构成了多层次、多广度的珠宝教育体系。

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教育工程,引进智力只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然而它却并不是珠宝学院所求取的最终目的,从联合办学到独立建成宝石学院,从借势于国外的鉴定师品牌到打造完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证书品牌,潜藏在一系列大胆举措背后的,便正是中国珠宝教育先行者们的大智与大气。

突破——以实力赢得角逐

2001年,第28届国际宝石学大会在西班牙隆重召开,就世界宝石学的发展及各国在宝石研究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大会予以了高度的评价与热烈的讨论,然而,本次大会最为引入注目的焦点,却集中在一个中国人身上,那就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的院长袁心强教授。

“我们希望第29届国际宝石学大会能够在中国举办!”当他以流利的英语铿锵的说出这样一句真诚的话语时,全场的与会代表都被袁心强院长给震住了。面对着那份由袁心强院长提交的、关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和香港珠宝学院共同举办第29届国际宝石学大会的申请,宝石学大会组委会的委员们陷入到了一场激烈的讨论中。

“他们有能力办这样的国际性大会吗?”、“如果让中国人去办这样高规格的国际学会,他们是否真的能够办得好呢?”一个个的疑问清晰地摆在组委会成员面前,不过,这些疑虑却又最终被成员们一一否决。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巨大的珠宝消费品市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在宝石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这些优势与条件,如同一针针强心剂,让宝石大会组委会的成员们最终通过了袁心强院长的申请,并将大会地址定在了珠宝学院的所在地——中国武汉。

在激烈的角逐中赢取胜利,这不仅仅意味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打破了多年来国际宝石大会从来没在中国大陆召开的先例,同时,它也推动了中国珠宝界的成长,促进了中国珠宝研究的发展。

只有实力方才是成功的铭证,“要么不办,要办就要办好!”袁心强院长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领导的指导和珠宝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第29届国际宝石学大会不但成功的在武汉举办,而且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成功承办如此盛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可见珠宝学院的实力足以让世界为之瞩目,而它也召示着珠宝学院已经完整的融入了国际珠宝界。事实上,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完全与珠宝学院长期以来努力进行科学研究、不断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保持与世界理论和技术的同步是绝对分不开的。

多年来,非常重视与外界进行学术交流的珠宝学院,不但派代表参加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宝石教育、科研、质检机构等宝石学术交流会议,而且最近几年,与香港、台湾学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变得越加频繁。2001年和2003年,珠宝学院的李立平教授和亓利剑教授曾先后应邀到新加坡宝石协会进行讲学。与此同时,为了扩大国际交往,学院还以多种形式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访问。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10多个国家的著名学者来华访问过该院,其中包括宝石学界的泰斗和重量级人物古柏林教授和沙川一朗教授等。

每年一次的学术交流会,从来不曾中断,而专家的到来,既增加了珠宝学院与外界的互通、为学院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知识和技术,又确立了学院的影响,并使得学院成为了国内学术交流的有力平台。

此外,在积极开展宝石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对外学术交流的同时,珠宝学院在钻石、翡翠、有色宝石、有机宝石如珍珠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以珠宝学院为依托开办的宝石学学术期刊《宝石和宝石学杂志》和定期在武汉举办的宝石学术年会为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阵地,而学院教师也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在钻石、有色宝石以及光谱学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又开始招收宝石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这是我国首个宝石学博士点,它的出现,预示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宝石学院走上了一条更为宽广的发展大道。

跨越——永不停歇的步伐

从内困外忧中艰难起步,到开放性的依托国外先进水平打造自己的师资力量,继而开创自己的证书品牌,并实现了中国人承办国际宝石学术大会的梦想,不断壮大的实力和对业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使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在业界获得了“中国珠宝教育的摇篮”、“珠宝界的黄埔军校”的美誉,然而成功永远没有止尽,尤其是科学研究更是一个不能停歇的求索过程。

随着珠宝市场近20年的日趋规范和成熟,珠宝教育也在逐步走向发展、成熟,并形成了适合中国市场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珠宝学院教育机构的先行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始终以推动行业发展、培养珠宝专业人才为己任,并不遗余力的开拓着中国珠宝教育的美好未来。

在新一代珠宝学院领导的带领下,珠宝学院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在保持前辈严谨务实的科研学风的同时,不断的往更深更广的科学领域开拓。

早在1992年,为了满足珠宝行业的需要、规范珠宝行业市场的经营秩序,珠宝学院在坚实的基础上开始筹建湖北省珠宝质量监督检验站,该站承担了全省数百个商家的珠宝质检工作,每年检测近100余万件商品;2001年,为了服务全国珠宝企业,珠宝学院又在深圳市开设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检测中心分站,立足于珠三角沿海发达的这一驻外工作站,不但推动了当地珠宝行业朝向正常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驻外工作站还成为了珠宝学院打造整体形象和卓越院校品牌的有效示范窗口。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珠宝鉴定的科技含量水平,创造出更多高品质、多款式的优质珠宝产品,珠宝学院又以院内一批资深专家为学科带头人,自主研制生产了诸如常规仪器设备、能够跟踪珠宝市场最新动向的宝石鉴定仪器,以及珠宝阴极发光仪、红外光谱仪镜面反射器、钻石切工自动分析仪、钻石显微打标技术、宝石材料红外数据库等一大批技术领先、质量优秀、品种齐全的宝石学仪器,这些高技术测试设备的研发,解决了中国珠宝业检测设备多年来依靠进口的局面,它们不但获得了许多项有关珠宝鉴定技术的专利,而且,这些自主研发的机器,更适用于国内珠宝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宝石教学和研究单位的产品开发及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益于这些凝聚了众多科技工作者心血与智慧的成果,中国的宝石行业这才有了一个相对规范的发展环境,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行业优势。

人才是21世纪提升竞争力的最佳资源所在,而对于致力于发展珠宝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而言,教师既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地位,同时,优秀的教师也是高质量办学的关键所在。早在办学最初,学院所有教学的主要收入均用于培养建设自己的师资队伍,经过几年的分批培训,学院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不但得到了整体提高,而且所有上岗教师均经过高级鉴定师培训。先后有11人获得FGA证书,8人获得DGA证书,13人获得GIC证书,14人获国家注册检验师资格。此外,学院还拥有多位在珠宝界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专家,其中,珠宝学院在岗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4人获博士学位,9人获硕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学位,3人在读硕士学位,至此,一支业务素质精湛、学术水平较高、敬业爱岗的师资队伍初步打造完成。

珠宝学院职业教育可开设十几种不同类型的培训课程,包括GIC和FGA双证书课程、FGA证书课程、DGA证书课程、GIC钻石分级实践课程、DGA钻石分级实践课程、GIC钻石理论(函授)课程、珠宝首饰评估课程、电脑首饰设计课程、首饰设计课程、首饰制作工艺课程、宝石切磨工工艺课程以及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考前培训课程等。而学院的职业教育也从宝石鉴定、钻石鉴定分级、翡翠鉴定,逐渐扩向了首饰设计和首饰制作等其它专业,2002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又成功开办了珠宝首饰评估课程。

与14年前相比,今天的珠宝学院己经新建成为具有4000平方米的教学楼,配置了先进的教学实验室和科研设备,同时设有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湖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站,及武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宝石商贸基地、珠宝鉴定仪器研制中心、首饰设计和制作中心等多个部门的现代型高级珠宝教育学府。

至今,珠宝学院已培养出FAG宝石鉴定师288名、DGA钻石鉴定师156名、GIC珠宝鉴定师3092名,学员遍布全国各省、市级珠宝质检站及各大珠宝公司。这些高级鉴定人才进入我国珠宝教育、科研、珠宝质检和珠宝企业,在其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为我国珠宝行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鉴定翡翠的真假的方法有看颜色、看色根、看翠性、称重量、看光泽、辨硬度等。

1、看颜色

天然翡翠颜色自然,染色翡翠颜色反差大。肉眼可以观察出翡翠的颜色是否染过,主要看颜色是否夸张,反差大不大,自不自然,如果翡翠的颜色过于夸张,反差较大,看起来不太自然,很可能是染色翡翠,并非天然翡翠。可以把翡翠放到开水里,过一段时间看水里有没有掉色,或者用一块白布揉搓,看掉不掉色,真的翡翠不会掉色,染过色的假的翡翠就会掉色。

2、看色根

天然翡翠能看到色根,没有色根可能是染色翡翠。色根是指翡翠中呈点状或条带状的颜色,相较于其他部分明显颜色更深,并且会慢慢渐变向颜色较浅处过渡。天然翡翠有色根,而染色翡翠大多没有色根,即便有色根,也可以看到色根边缘分层模糊,过渡不自然,还可能有浮色。

3、看翠性

天然翡翠具有苍蝇翅的视觉效果,这被称为翠性,没有翠性的可能是假货。翡翠内部晶体呈片状或块状,在光线下能发出星星点点的反光,看起来酷似苍蝇翅膀,这被称为翡翠的脆性。具有苍蝇翅的视觉效果,基本上是真翡翠,如果没有苍蝇翅,很可能是假翡翠。

4、称重量

因为翡翠的密度比较大,放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那这样就有可能是真的翡翠,反之放在手里感觉轻飘飘的没有质感,那就是假的翡翠。

5、看光泽

真的翡翠表面摸起来很光滑,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有光泽,而且还有清凉的感觉,假的翡翠摸起来粗糙,没有光泽,里边还有可能有气泡。

6、辨硬度

翡翠的硬度非常高,用小刀、铁钉等硬物去划,不会留下痕迹,而假的翡翠就经不起这样折腾,会留下明显痕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3057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