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初学者可以买一把面板材质为泡桐,背板材质为鸡翅木、缅花梨、红檀或非洲红木的琵琶。
面板和背板是琵琶发声的重要结构,对初学者来说,音色好的琵琶在选购上也主要从背板、面板等方面进行挑选。面板材质最好选用泡桐材质,而且质地要松,质直纹距离要均匀合适,带有细小的横纹。
琵琶背板木料种类很多,高中低档木料都有,对初学者来说,如果对木料了解不多,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警惕,尽量选择鸡翅木、缅花梨、红檀或非洲红木,这几种木料性价比高,音质也不错。
琵琶的基础结构
琵琶的正面分为头部和身部,琵琶头部主要由弦槽、弦轴、山口等组成,身部主要由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组成。其中琴身的相位和品位决定了琵琶的音域,琵琶有六个相,二十四个品,形成了琵琶广阔的音域特点。
琵琶的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
琵琶一般有四根弦,由粗到细分别称为缠弦、老弦、中弦、子弦。头部有四个弦轸分别列在琵琶两侧,每侧两个,由上至下分别称为缠弦轸、老弦轸、中弦轸、子弦轸。空弦定音为ADEa,琵琶1、2弦之间和3、4弦之间为四度音程,2、3弦之间为二度音程,所以琵琶的和声非常有中国的特色。
琵琶是很受欢迎的乐器,它的种类有很多。
五弦琵琶:
除了四弦琵琶之外,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还出现过五弦琵琶的身影。据史料记载,五弦琵琶是在汉魏时期有西域传入中土,直至宋代时期,五弦琵琶的身影才渐渐被隐没。
与四弦琵琶相同,五弦琵琶的五根弦由细到粗分别被叫做一弦、二弦、三弦、四弦和五弦,五根弦也都分别对应着它的五只弦轴。
南音琵琶:
南音琵琶的构造和琵琶完全相同。琴身长93-104厘米,琵琶头为凤尾形,曲颈,共鸣箱呈梨状,但腹部较宽阔。背板以前采用松木挖空制成,现已多用较硬木材制作。南音琵琶的演奏风格古朴、独特,音韵有敲击钟磬之风味。弹奏技巧主要有:弹、挑、快速弹挑、点指、挞指、去倒、半跳、按音、甲指、快落指和慢落指等。
琵琶的制作方法:
中国琵琶制作有着悠久的传统,唐代制品已十分精致,背板上雕刻着各种花纹图案,琴弦也染成朱红颜色,许多唐诗都称赞它的美观。琵琶制作工艺是乐工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总结,很符合科学道理。背板是琵琶上最大的部件,它似半梨形龟背,其弧度随着上下部位的不同而各异。制作时,先按长宽尺寸选用厚7.5厘米的板料(也可采用几块板料拼合),依照背板轮廓样板,留出o.5厘米--1厘米余量划线并锯下,由底部往上量至60厘米处,是开挖内瓢形腹腔的起点,在四周要留下1厘米宽的平面边沿。由底部往上10厘米处,为腹腔的最宽部位和最深处,最宽处为28厘米,最深处应在4.7厘米--5厘米之间。由底部向上30厘米处,宽度为24.3厘米、深度为4厘米。由底向上45厘米处,宽12厘米、深3厘米,这是三块腹腔样板的尺寸。
由最深处到上端最浅处,深度之间要自然过渡。挖腹腔时,要经常用样板测量。可用木工的锛子按各部位不同深度先进行粗加工,也可先按不同深度定好尺寸,用台钻钻出密孔。背板外面的粗加工,可用斧头将其斫成弧形,操作时要随时参照背部外形样板测量。粗加工时,腹腔要比样板挖得浅一些;龟背要比样板做的大一些。而后进入细加工,用刨子平整背板的里面使其平整,刨平后再将上部粘相处刨去一些。然后根据背板样板修周边,须注意上部、中部和最宽处三个部位。修腹腔时要用圆口凿,将粗挖后的表面修凿光洁,修时要严格根据样板进行。
琵琶的面板都是用梧桐木制作的。通过用各地桐材进行制作和对比,认为河南兰考、开封等地所产的泡桐(沙桐)最佳,本质较松,木纹顺直,传声迅速。经验表明,最好取材于粗大原木的近根部和中部,年轮宽度在1.5厘米左右。桐木的树心最硬,不利传声,不能使用。早期的面板都用整块独幅的桐木来做,近几十年来才用拼板,拼时一定要把树心改用在两侧,按照音响要求,外弦高音部分要求较硬木材;内弦低音要求较软木材,可选用两、三块材质不同的板料拼合起来。将选好的长61.5厘米、宽31厘米、厚0.9厘米的桐木板料两面刨光,其薄厚尺寸因要求不同而有别。面板上端最薄,厚o.4厘米--0.5厘米,最宽处两侧要厚o.6厘米,中央部位最厚0.65厘米,底端o.55厘米。面板厚度并非一成不变,要看桐木的软硬情况而定,制作时一般上部略薄、下部略厚,四周薄、中间厚,与背板镶合时可以略厚,然后再逐渐加工去薄。
音粱和音柱用桐木制作上音梁厚o.4厘米,宽1.4厘米;下音梁厚o.4厘米、宽1.5厘米,三个音柱厚1厘米、宽1.4厘米。两音粱的长度和三个音柱的高度要据腹腔的宽度和深度而定。安置音粱、音柱和胶粘面板。须先在背板腹腔的四周边框上开出子口,子口又分内外子口,外子口与面板的周缘相胶,与面板在同一平面上,内子口低于外子口,与面板背面周缘相胶。装音梁要在内子口上凿出凹槽,其位置是:上梁距底部39厘米、下梁距底部20厘米。通过试装确定其长度,然后再试三个音柱的高度,待试装合适后,在音柱的上下两端、音粱两端和内子口的四个凹槽内涂胶粘牢。将面板周缘修削成与背板外子口内缘相吻合,以嵌入后无缝隙为度。胶粘时背板内外子口、音粱表面涂鱼胶,将面板周缘和背板涂胶部位烘热,使胶接严密、牢固。
琵琶头制作时,要按侧面的厚度将选好的木料刨光,依样板划出轮廓图样、锯出粗坯,经开弦槽、钻弦轴孔、雕刻和镶嵌,并在弦槽下端开出与琴颈上端交接的榫口,接合面要配至吻合,最后用鱼胶将其胶合牢固。弦轴孔的锥度为1:13,大眼直径1.25厘米,小眼直径0.95厘米,孔长4厘米。传统为先钻直径o.6厘米小孔,后用烧红的铁烫棍将轴孔烫出;也可先将轴孔钻成直径o.9厘米后,像小提琴弦轴孔那样,再用锥度相同的绞刀将轴孔绞出。琴头的式样,如今多为方如意头,井在此基础上变化其中心琵琶头上的图案,发展成为寿字头,乐字头和骨花头(用牛骨雕刻而成),其中专业产品都以骨花头为主,以做工精细的为上品。
琵琶的油漆对琵琶来说似至关重要的,琵琶需要在油漆后开始排品,油漆的好坏会影响琵琶今后的使用,因此高档琵琶的油漆工序是很重要的,可以很好的保护木料,增加手感的舒适性。影响油漆好坏的直接因素是材料的干燥度和木工工艺的平整度光滑度。我们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琵琶油漆工艺,更好的发挥出选料讲究,木工工艺精制的特点。
我觉得还是能够修好。首先不你要到专业的厂家找专业的师傅查看一下,看看维修的价值及维修的价格。其次再决定有没有维修的必要。因为从上看,坏的是琵琶头部分,不会影响琵琶的声质。不过我建议一是要保证维修后琵琶的美观度。二是要保证琵琶的声色调不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