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翡翠的“长绿”现象,别拿染色翡翠当宝贝

正确认识翡翠的“长绿”现象,别拿染色翡翠当宝贝,第1张

天然翡翠是否带有绿色,和翡翠形成时内部有无掺入铬元素有关。据专家介绍,铬元素越多,翡翠的颜色就越绿。

翡翠为什么会越戴越绿

但翡翠首饰是对纯天然翡翠石进行加工而成的产品,其内部铬的含量已经相对固定了,其绿应该不会有变化。不过翡翠中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产生化学反应,色根扩散是翡翠“长绿”现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色根之所以会扩散,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翡翠肉质细腻,种水较好,它能将内部的入射光线较好地反射出来,入射光的映射不同,色根颜色的扩散也会不同;第二就是翡翠在长期佩戴过程中,会渗入人体分泌的油脂、汗液等,渗入缝隙中的体液让翡翠的结构更为致密,从提高翡翠的水头,促使绿色的扩散,绿色面积增大,也就是所谓的“长绿”了。

另外,翡翠色根的扩散和种水也颇有关联,种水较好的翡翠,色根颜色会扩散的更匀称,更好看;而种水差的翡翠色根扩散效果就不那么好了。

翡翠的“长绿”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长绿”和翡翠的种水、质地、净度、佩戴时间等因素都有联系,不过没有必要太过担心,因为它不是翡翠的瑕疵,不会影响翡翠的整体质量。

恰恰相反,染色翡翠,是经过强酸注胶加染色制成的翡翠,为非天然翡翠,长期佩戴有害身体健康。

辨别是否为染色翡翠,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1、肉眼观察。看颜色是否自然,是否均匀,是否有色根等,其中翡翠的色根是判断是否为天然翡翠的重要依据,不过,对于一些种比比较老的翡翠,由于结构缜密,结晶颗粒细小且颜色均匀,所以一般是很少见到色根的。若颜色夸张、不自然、厚重而均匀的,大有可能是染色翡翠。

2、放大观察。对于颜色不是十分均匀、与真翡翠十分相似者,就要注意它是否是色上加色,即真假混色。鉴别此类翡翠,则可以借助于放大镜仔细观察颜色重叠之处的边缘,一般真、假两色在色调等方面是有差别的。

3、听声音辨别染色翡翠由于其内部结构遭到了破坏,玉质变得疏松、不致密,轻轻敲击,发出来的声音的较为沉闷的,而敲击天然翡翠发出的声音则是清脆悦耳的,两者区别明显。

4、借助查尔斯滤色镜辨别染绿色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会变成粉红至棕红色,而天然翡翠,则为绿色或灰绿色。不过,近期的染绿色翡翠,因采用不同种类的染料,多不变色,故不可因为翡翠在滤色镜下不变色就认为是天然翡翠,需要借助其他方法进一步鉴定。

5、运用化学试剂鉴别在翡翠表面滴稀盐酸,或用棉球蘸“去字灵”擦洗,若出现其绿色或紫色褪除淡化的现象,则可以断定其为染色翡翠。不过,这些化学试剂对于天然翡翠也会有一定的损伤,因此,使用此方法前,要与商家商量好,不然可能会惹祸上身。

和田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殷商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也表明了和田玉在商代达到了一个文化高度。

此后秦、明至清,始终以帝制为主导,和田玉迎来鼎盛发展时期,上至象征皇权的玉玺,下至平民百姓随身配饰,和田玉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玉种之一。

在历史文化和资源稀缺的双重作用下,和田玉是为数不多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的玉石品类,其收藏价值亦非其它玉石可望其项背。

相比和田玉,翡翠实属"舶来品",英国伯朗氏认为,翡翠是13世纪由中国云南驮夫发现,并从缅甸输入中国云南至内地。

翡翠在中国有明确记载见于宋代欧阳修所著《归田录》,内述自己收藏一件叫“翠罂”的腹大口小器皿,被前朝老太监指为翡翠。

缅甸是现令世界宝石级翡翠的唯一产地。在明代,中缅翡翠文化交流逐渐增多,作为稀罕物,当时多为贡品进献中央朝廷。清后期,翡翠文化在中国进入鼎盛时代,于民间与皇家广为流传。

从发展及历史地位看,翡翠与和田玉的传播方式有明显不同 , 和田玉是典型的自上而下从皇家走向民间的玉器,而翡翠恰恰相反,它是自下而上从民间流向宫廷,直至影响整个社会。

清代纪昀所著《姑妄听之》当中有这么一段:“记余幼时…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

清后期陈性著《玉纪》里也说:则仍以“翠”为石。由此可见一斑 , 翡翠在清代某一时期,很可能不归“玉”的序列,但通过后人的喜好推崇,比如极喜翡翠的慈禧太后及近代宋美龄等名人效应影响,和其自身的品质魅力,使翡翠在近现代达到繁盛状态,商业价值直逼和田白玉,只是文化层面略输一筹。

与和田、翡翠不同,玉化砗磲虽然归为有机宝石范畴,但相比二者,砗磲又多了一个显著的宗教属性。

古往今来,许多修行之人,都将砗磲视为供佛灵修的祥瑞之物随身佩戴。

东晋后秦高僧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经中佛教七宝,砗磲位列第五,名曰"牟婆洛揭拉婆",乃是梵语musaragalva的译音。

凡此种种,无不迎合了古人认为砗磲是具有强大磁场的神奇圣物,当中蕴含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与灵性。

需要明晰的,宝石学层面的砗磲特指代玉化砗磲化石,而非活体,这种海洋中学名为:Tridacnidae spp的双壳大贝,当活体生命终结之后,其外壳在海底历经泥沙冲刷、沉积掩埋等地质变迁,千百年后形成的玉化状态,才是后世所谓的有机宝石---砗磲,亦被称为“海底灵玉”。

早在汉代,有伏胜所著《尚书大传》,其中记载了散宜生用砗磲敬献纣王交换被俘的周文王故事。三国魏时张揖也曾撰《广雅·释地》,文曰:“蜀石、碝、玫、砗磲……石之次玉。”可见砗磲为宝,古而有之。

近代 ,由于过度捕捞活体与采挖化石,砗磲数量急剧减少,海洋环境遭到破坏,在生态与物种濒危的双重钳制下,典型的砗磲品类如库砗磲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国际组织也将砗磲列为禁止国际贸易名录。

但事实上,砗磲化石的海洋资源储量应该比较可观,就商业价值来说,其市场价格远不及和田、翡翠的十分之一,从收藏角度看,完全可以产生一定的想象空间。

随着商业炒作及收藏兴起,在相关不法从业者追逐利益的背景下,虽然现有政令禁止加工销售砗磲,但在一些产地,比如海南潭门,砗磲的地下交易仍然场景火曝。

刨去其它因素,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普通人很难区分砗磲制品是取自活体材料还是真正的化石。这些都将影响和阻碍砗磲文化的发展与收藏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4683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