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料有两种:带皮色的和不带皮色的
两块同样玉质的料子,一个有红皮,一个是光白籽,那么前者的价格可能要比后者贵出30%,甚至是一倍,这就是皮色料的疯狂之处。
在皮色料越来越火和越来越贵的今天,光白籽显得低调了很多。但低调并不意味着没有实力,好的光白籽,依然值得收藏和重视。
对于很多老玩家来说,玩玉最重要的还是玉质,皮色只是锦上添花的存在,玉质才是根本。
既然红皮白肉太贵,那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光白籽无疑是个更好的选择。
光白籽与皮色料
光白籽和皮色料在以前就有明显的价值不同,以前光白籽的价格要明显贵过皮色料。
但如今这个角色变的互换,如今皮色料的价格要明显贵过光白籽。
我们简单来看这几个料:
这个光白籽要价15万,你看如何。
而这个带皮色的料,白度和玉质要差很多,价格却是13万。
这个小光白籽要价相对便宜,6万你能看到吗?
而这个带皮色的料要价是9万。可以说一个皮色就能让籽料的价格贵出很多。
甚至有时候一个皮色能让籽料的价格贵出一倍,这是如今籽料市场屡见不鲜的情况。
在品质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皮色料确实比光白籽要贵。
皮色慢慢崛起,光白籽就成了籽料里一个很多人都注意不到的存在。
那么光白籽真的不如皮色料吗?完全不是!
玉质好
我们知道关于皮色有这样一个说法,叫好籽不长皮。就是皮色的形成是因为玉质松,所以会有矿物质的沁入,形成皮色。
这个说法虽然并不十分准确,但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光白籽的料子玉质一般都很细。
因为玉质细,所以才不会形成皮色。这是光白籽的一种形成原因。
我们可以看光白籽的料大部分玉质都不错,白度一般都到位,玉质也比较细,很少有带僵带脏的情况,看起来很舒服。
玩玉玩的是什么?最重要的还是玉质。皮色只是锦上添花的存在,玉质才是根本的。
而光白籽就是让你了解玉质美的最完美体现,没有皮色,没有过多的脏、僵、绺裂等,单单是一种玉质美,一种籽料的温润之美。
价格美
现在很多人去巴扎上买料,转了一圈下来发现,皮色料都拿不动,甚至连问价的勇气都没有,最后只能找一些光白籽砍砍,或许还能收一些。
玉质为主,皮色为辅才是一块籽料价格的正常构成,如果说一块料仅仅是皮色美,那么它的价格也不应高得让我们感觉不可思议。
在皮色料越来越贵的今天,光白籽的价格却没有太过明显的上涨,所以光白籽成了市场上最具性价比的一种!
很硬通
我们知道,硬通货要具备的特点就是价值容易评判,而且大家都会接受。
光白籽其实就有这样的特点,没有了皮色的附加值,光白籽的价格就很明了。
单纯的看玉质,看它的白度、细度就能大概确定它的价格,料子是细还是松,是白还是灰,有没有瑕疵,很容易做出判断。
所以光白籽的价格基本是很明了的,不会有太大的争议偏差。这就让光白籽的价格很硬。是一万就是一万,议价空间很小!
之前有一块大料的光白籽,几个人猜价格,最后价格基本都差不多,所以光白籽的价格还是更直接也更稳定的!
现在玉雕工作室很多都想收一些比较大的光白籽,可以做器皿、摆件等等,但奈何如今大个的光白籽都难碰了!
几个小缺点
但不得不说,如今光白籽也有它的几个软肋。
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不能巧雕。
巧雕这个词,让玉雕行业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以前雕什么主要看外形,看玉雕师的喜好,现在籽料雕什么主要看皮色,根据皮色来设计一件玉雕作品。
所以对光白籽来说,没有巧雕这一说法,但这并不是一定的缺陷,没有了巧雕,才能让玉雕师回归雕刻的本身,用玉雕展示籽料的美,而非是用玉雕展示皮色的美。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光白籽容易造假!
在最开始籽料的造假基本都是围绕着光白籽。把山料切一切,放进滚筒里一直滚就可以了,出来的滚料虽然外形不是特别像,但忽悠小白也是足够了。
到现在市场上假的光白籽依然有很多,而且现在的毛孔造假技术越来越先进,没有了皮色的判断,单纯从外形和毛孔已经让很多人分辨不出来了。
但不管怎么说,光白籽依然是籽料当中最美的一个。
它最能表现籽料的玉质美,它的温润油性之美,对很多不懂玉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加喜欢白白净净的光白籽,而非有些也许看起来并不美的皮色料。
皮色料盛行的年代,你去慢慢回味,会发现,原来光白籽更香~
是的,和田玉里面都有棉絮状的结构体!
和田玉,又称为透闪石玉,是软玉的一种,也称为真玉。它是一种由微晶体集合体构成的单矿物岩,含极少的杂质矿物,主要成分为透闪石,而棉絮状的结构体是透闪石玉最典型的特征。
只是多数和田玉的棉絮状结构体肉眼可以看到,会影响观感,相对价格比较低廉,如多数的俄罗斯玉,青海玉,韩国玉等。也有些和田玉结构致密,晶体细腻排列有序,肉眼看不到棉絮状的结构体,需要在显微镜下放大才能看到,这种多属于新疆和田籽料,往往价格比较高昂。
图示:新疆和田籽料雕件:
(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在啼123贡献)
僵皮和田玉的问题,我好想回答过了。
僵皮料子,不存在不好遇的问题。没必要去追求这种料子。只带一点僵皮不一定就是籽料的。
籽料佛,在雕的时候,一般都会巧雕的,比如有鸿运当头、佛光普照等等说法,就是皮色的巧雕。
这个店员如此说,无非是想出售他自己现有的产品而已,不必在意。
3乘2厘米青白的,应该是个较小的牌型佛,估计重量也就10克左右,而且,不一定是籽料的,看不到照片,也不知雕工如何
就这么判断价格不是太负责
但绝对不能超过一千元。否则就亏大了。
和田玉盘玩效果,与料子的质地,器型,抛光密不可分。为什么收藏界推崇籽料,圆雕,柔抛光,因为这是最利于盘玩出效果的。
反之,所示俄料,料子僵,高抛光,就是盘得死去活来也没感觉。
带僵皮,如果不重新加工,原则上只有一个办法,用纤维粗的布料包裹盘,首先要让僵皮达到柔抛的程度,才利于盘玩。
喜爱和田玉的人自然会对它珍之,重之,想要好好保养,把玩自己心爱的宝贝,所以,就要了解它忌怕的东西和事情
下面就让宝玉姐带你一起学习一下,和田玉的保养方法,和它的三忌四怕
1忌油
有人爱玉,常用油脂涂擦玉表面,这样做反而掩盖了它原有的自然油脂状光泽,也失去了它圆润的自然之美,真正爱玉的方法是使用:柔软的白布轻轻擦拭
2忌腥
玉与腥物相连,既含腥味,且伤玉质。”玉不仅会受到沁色,味道也同样可以渗入玉中,从而导致玉质受损,应尽最避免玉石与脏物接触。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地方存放和田玉,不宜强光直射的地方
3忌污秽
玉往往截上一层灰尘,失去了原有的光译,久而久之,污秽之尘钻附玉上,本来表面光鲜可人的和田玉,呈现出的是灰暗的玉体
1怕火
和田玉长期与火近,色浆即退。如果和田玉用火熏或烤,玉质就会受损,颜色变暗,甚至褪色。和田玉如果长期供烤,可使和田玉的色浆尽褪(色浆主要是指玉质的表面光泽和透明度)
如果长期受高温烤灼,也可导致玉石产生裂纹,伤害玉壁,失去原有的光泽和透明度,在玉器柜台内放一杯清水,主要是调节柜台内射灯的温度和湿度,尽最大的程度减少射灯所产生的高温,对和田玉质的影响
2怕冰
和田玉长期于冰近,沁色不活,如果和田玉常接近冰,玉理就会黯然无光,沁色就会显得很僵硬,这就是俗称的“死色”
和田玉不但经不起长期高温烘烤,也不能长期埋入冰层中,长期近冰会使玉润泽度大大降低,鲜亮就会变成“死色,有些人说“冰清玉洁:玉接近冰会变得更纯洁,因此把买到的玉饰品放入冰箱中,以便使玉质变得更版坚秀美,实际上与你的愿望恰恰相反,这样做和田玉会产生许多小裂纹,而变得更加浑浊
有人提出:和田籽料原生矿本身就来自万古冰川之下,为什么仍然细腻滋润?我认为那是经过几千万年逐渐形成的冰冻环境,它已习以为常了,如果在常温下再突然变成长时间的冷冻环境,像人患感冒一样它也会产生“发烧”和不适应,它的“体质”也会微起变化的
3怕姜水
有人认为:用热姜水浸和田玉,可以去除腥臭
其实不然,如果和田玉在热姜水中浸泡,会失去原有的光泽与温润,甚至使玉器浑身起麻点,从而毁坏了原有的细腻质地
4怕惊跌
佩者不慎,往往坠地,如落砖石上,重则损伤,轻则肌理含裂纹,其微如发,骤视之而不得见”。即不得有碰、摔,以免有伤
玩玉、观赏玉件要平心静气,玩玉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爱好,切忌烦躁,如果不小心将手把件,或摆件掉在石板地面,重者会玉碎,轻者对玉饰品也是一种惊吓,纵然表面完整,说不定已有内伤,玉体内产生许多小裂纹,造成一些隐患
如果有大裂纹出现那就是一种缺陷了,玉是有灵性之体,它也是怕撞跌的,在与和田玉的接触中,要轻拿轻放,还要看你所观赏的玉件是不是组合起来的,如瓶、壶、炉的盖,总之要时时谨慎,处处注意,免得误伤了珍贵的玉器
玩 玉是用心,靠的是对和田玉的文化理解与研究,对其历史渊源的身后积累,一个人对和田玉的热爱,不是你拥有多少顶级的好玉,而是你通过和田玉认识了多少人生态度,做人之本
这年头,玩玉的越来越多,我们在玩的时候,需要有文雅的气质,不能太粗鲁,下面藏玉就来讲讲玩玉的一些忌讳:
一 忌带带摘摘
有些朋友入得一个心仪的和田玉饰品后,满心欢喜,并且爱不释手,左看右看,收这收那,确舍不得佩戴,或者只有在正式场合才拿出来带一带,然后又摘下来收到“宝盒”里
其实这样对玉来说,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一来:玉石不经常佩戴不容易滋养上浆
二来玉石摘摘带带容易摔碎,反而得不偿失
有 一位藏友,买了一支白玉手镯后,舍不得佩戴,藏在抽屉里,有一天从抽屉里拿东西,忘了那支手镯,结果东西裹着镯子一起被拽出来,将镯子重重的摔倒了地上,出了一条大的裂纹
二 忌头上乱抹
有些人玩玉喜欢将头上、鼻头上,脸上的汗水蹭到玉上去,觉得这些汗水对玉是很好的滋养
宝玉姐不说大家也能明白为什么这样不好吧?当你看到一个人拿着一个很漂亮的玉件,往脸上蹭的时候,你觉得是不是很不雅观呢?
另外,这样盘玉的习惯对玉石本身也不好,咱们平时忙一天下来,脸部也不是太干净,就同脏手盘玉的后果一样,容易使玉变脏,挂上污垢,最终影响玉的底色
三 忌玩假仍显摆
有些喜欢玉的朋友,爱高调,又不太注重学习,有时候买一些廉价的假玉,也四处炫耀
玉有时候是需要低调着玩,即使玩的是顶级货,也是无须炫耀,反倒不炫耀,更能增加内涵,让人望而羡慕敬佩
四 忌见玉就贬
哎呀,你这个皮是染色的吧”“这个皮这么黄,一定经过烤色了”,诸如此类,仿佛不贬两句,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专业性”
殊不知,为了虚荣心不懂装懂,收获的就是别人内心的鄙视了
五 忌便夺人所爱
君子不夺人所爱,这句可以作为爱好玉的朋友们的警句之一,有些人看到朋友手上有一块玉,首先不断夸赞,然后就开始软磨硬泡,不把这块玉拿到自己手上不罢休
其实,如果真正喜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购买,以免伤了和气,而对于别人的赠与,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加倍珍惜
六 忌戴玉粗言恶行
很多玩玉的朋友,会发现经常佩戴,把玩和田玉,能让自己心气更加平和,在增加气质的同时,心情也会好很多
这里就需要规劝大家,要以一位玉器爱好者的身份,约束自己的情绪,这样生活会更加美满,玩玉也就越玩越有乐趣
玉 是什么?有人说玉是金钱,有人说玉是玩物,有人说玉是寄托,也有人说玉是哲学…
的确,每一方玉石,都是天地自然孕育的精灵,其中都蕴藏着无尽的意味。玩玉之人最大的乐趣,便在于从玉石中读出人生,品出哲理
有的人玩了一辈子玉,却始终没有遇到一块自己满意的藏品,而有的人偶然得之,却视若珍宝,自得其乐的原因
从功利的角度玩玉,玉无完玉;从精神的层面玩玉,玉无止境……
真正的新疆和田籽料白玉手镯,断然不会这样留皮,这是拙劣的留皮,可以说既影响美观,也极大影响价格。
这样做,是刻意为之,叫欲盖弥彰,本身是老俄料,翻砂机做皮,然后染色做出来的仿籽料手镯。本身是透闪石玉,所以能出证书,是真和田玉。
至于油乎乎,当然是上蜡以后的效果,随着盘玩继续,蜡渐渐消融,油性就会逊色很多。
新疆和田籽料手镯的质感和留皮图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