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低硬度低、低折射率、低色散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区分,这一类比如水晶、玻璃等。这些仿品硬度一般都远远低于钻石,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其表面会有一些划痕、破损痕迹,而钻石硬度10,是宝石中硬度最高的,所以表面一般很平、棱角线比较直、交角尖锐,切工会更好一些。
2、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能发出天蓝色荧光。且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而其他仿钻不具有发光性特点。但莫桑钻的折射率、色散比钻石还高,所以莫桑钻的火彩比钻石还强很多,要注意区分。
3、钻石看似透明的,但因具有高折射率、高色散等特点,透过钻石不能看清背后的东西。如在纸上画一条线,将钻石台面朝下放置在线上,钻石会将100%的光反射回冠部,并不能看清任何东西;如果能看清那条线,它肯定不是钻石。
1、看火彩:肉眼放大镜观察即主要观察钻石的“火彩”,也就是钻石能反射出五光十色的彩光,基本义蓝光为主。越是切割完美的钻石,“火彩”越是耀眼夺目。而高折射率的仿制品发散出的光彩会显得生硬呆板。
2、手触感:购买裸钻时,可以用手触摸钻石的表面看看是否有粘性。这主要是因为真钻会对油腻具有一种亲和性,用手触摸会感触到一种黏黏的感觉。
3、感温度:钻石具有“高导热性”的特性,所以我们可以体察下钻石有没有温度。将钻石贴近手臂或脸庞,是否能感到有一点温暖的感觉。如果是假的仿制品则不会有真钻石的那种传热效果了,而是会凉凉的。
4、呼气辨真伪:在购买钻石时,也可在钻石和仿钻石的表面同时呼一口气,真的钻石表面凝聚的水雾会比仿造钻上的水雾蒸发得快。当然,这种辨别方法,需要事先携带一枚钻石仿制品同行,作为实验的对比物。
5、水滴实验:将钻石清洗擦拭干净,确保其表面没有油脂的存在。然后,将小水滴点在钻石上,如果水滴能在钻石上保持很长时间,那么这就是真钻石,如果水滴马上散开,则可能是钻石仿制品。
6、线条鉴定:切工标准的钻石内部折射率很高,几乎没有光线可以穿过钻石亭部到台面,所以将钻石底部垂直放在一张白纸上,并且白纸上画有铅笔黑线,透过台面垂直看去是看不到黑线的,折射率较低的钻石仿制品,如锆石和立方氧化锆,则可以看到弯曲的黑线。
7、观察反射光:用放大镜(门店都有)可观察到钻石的腰围处呈现一种很细的磨砂状并有亮晶晶的反射光。钻石的这种特征是独一无二的。
1、注意宝石的光泽与色散,钻石应呈现典型的金刚光泽。按钻石的色散度(0044),切磨标准的钻石成品应能呈现出明显的“火彩”,切磨标准的这类仿钻品从冠部观察见泛出七彩色光,而钻石的“火彩”泛出的一般只是蓝色和橙色两种光。
2、注意钻石某些特性的表象,由于钻石的硬度很高,所以在钻石的表面不应有擦痕。而代钻品硬度不如钻石,所以表面常常会见到擦痕;由于钻石的高折射率(2417)及精良的切工,当将钻石成品台面向下倒置于一文字上时,从亭部将无法看清该字,此称“读字法”。
3、注意钻石的一些辅助鉴定特征,凭借下面的这些特征虽不能直接得出鉴定结果,但却能据此达到防范目的。特征主要有:注意钻石的“量价比”。钻石的基本特征就是粒小价高,如有相违则需注意,如若用3000元购买了一粒400mg(2ct)重的钻石,就应该引起怀疑。
4、液滴试验,本试验依据的是钻石的亲油性(用手擦试钻石表面后,会发现钻石看上去有油腻腻的感觉)。具体做法:使用油性笔可以在钻石的表面划线或写字,而在其它宝石或代钻品表面做同样实验时,油迹将呈断续的浮滴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