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钻石是每个女孩的梦想,不一样的女孩都希望拥有一颗独一无二的钻石,钻石象征着永远,象征着对爱情的忠诚。曾经有一句这样的话一直流传:“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正因为钻石有着坚韧而不易损坏的特点,人们对它更为喜爱。很多收藏家都不喜欢镶嵌的钻石,感觉镶嵌的钻石都受了伤,没有原来的那么干净纯洁。裸钻就作为了很多收藏家的心头好,裸钻没有经过镶嵌,只是经过了切割加工和打磨形成,这样的钻石才是最最透亮的。裸钻技术在很多品牌下都有自身的不同,技术不同,切割的裸钻就会不同,那么裸钻中有哪些品牌较好呢
裸钻,经过了打磨、切割的裸钻,即使是在十倍的放大镜下,也难找出有任何的瑕疵,它是没有经过镶嵌的单粒钻石,所以价格上也比较昂贵,在很多品牌下,裸钻也会有很多的不同,光是切工和打磨技术就已经在考验品牌实力了,那么那些裸钻的品牌较好呢
一、一搏千金钻石
一搏千金是一家专注于珠宝设计和制作的精英品牌,在钻石行业中,凭借着精悍的工艺技术和对时代的潮流观察,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人选购珠宝的首选品牌之一。
一搏千金的钻石传承了英国贵族的高贵典雅,把钻石与现代的科技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颗又一颗的品质高尚的裸钻,不仅如此,一搏千金的裸钻线条干净利落,打造出的钻石优雅动人,是用户们较为信赖的品牌。
二、每克拉美钻石
每克拉美是全国首家全渠道销售钻石的品牌,无论是在哪一个地区,基本都有每克拉美的钻石在销售。不仅销售裸钻,还包括了首饰的镶嵌、钻石定制和投资等等。不仅如此,每克拉美还是中国销售钻石的珠宝商示范品牌,旗下的裸钻品质高,值得人们考虑。
三、鑫万福钻石
鑫万福是香港品牌鑫大福珠宝旗下的其中一个品牌,这个品牌的主要经营项目就是钻石,带领着国际化的生产水平,在钻石行业内一再脱颖而出,并且鑫万福公司是一家独有批发、加工等形成的完整产业链,裸钻销售一直保持良好记录。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个裸钻的品牌,一般选购裸钻都要货比三家,希望小编的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钻石号称"宝石之王", 它与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金绿猫眼石同被列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五大名贵宝石,而其中钻石又居于五大宝石之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珍贵的宝石。
钻石是金刚石的宝石名称,所以又称金刚石、天宝石、夜光石,英文名称为DIAMOND, 语是最硬的意思,希腊文称之为无敌于天下的"阿塔玛石"。
钻石的高折射率和高色散值导致钻石具有一种特殊的"火彩",现代科学精确的计算出钻石的最佳折射角度和切磨方法,因此切工精致的钻石可以幻化出动人心魄的异彩,加上其坚硬永恒的特性,所以成为世人珍爱和追求的目标。
世界上首枚钻石大约是产于3000年前的古印度,是在印度的一条叫克里希纳的河谷内发现的。
直到十八世纪之前,巨富的印度历代君王是世界上唯一的供应者。
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十八世纪初,印度一共生产了约300万克拉的原钻。
这也是钻石为什么以"克拉"作为计量单位的原因。
古印度生长一种奇特的树, 这种树每颗树籽的重量基本相同,每粒正好是02克。
由于钻石稀世罕见、重量有限,聪明的印度人便用这种树的树籽"克拉"作为钻石的重量单位。
钻石的重量计量单位是克拉(CT),1克拉=02克,1克拉=100分。
在13世纪的欧洲,钻石是皇室贵族的专利品,佩带钻石是皇后、公主们的特权。
法国国王查理十七世的情妇爱丽丝·苏慧是第一位打破这种传统的女子,她从国王那里获赠一颗钻石,并在公共场合佩带,钻石从此进入民间。
15世纪是钻石与爱情结缘的里程碑。
巴根地公爵查尔斯爱钻如命,喜好收集钻石,他女儿玛丽与奥地利大公订婚时获赠一枚钻戒,成为历史上第一枚订婚钻戒。
其后,钻石便成美丽及永恒爱情的象征,也因此而俘获了无数女人的心。
16和17世纪,浪漫的法国人独领钻石新潮流。
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的项链镶有11颗大钻石,他的王后嘉芙莲除喜欢钻石首饰外,还将钻石粉末掺入食物中将政敌毒死。
欧洲历史上相传的"篡位粉"可能指的就是钻石粉末。
钻石粉是否有毒仍未被考证,极有可能是古人故意编造谎言,以防矿工将钻石吞入体内行窃。
路易十四执政期间,钻石在法国的流行达到顶锋。
他的皇宫内摆满珠宝玉石,全身上下钻石闪闪。
据说他以国家名义购买了109颗重达10克拉以上的钻石、273颗重量为4至10克拉的钻石。
最著名的要数从宝石巨商手中购回的44颗大钻石,其中包括一颗112克拉的法国蓝钻。
受法国影响,俄罗斯沙皇将钻石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彼得大帝1724年为皇后加冕时, 皇后冠上镶有2500颗钻石。
英国王室与钻石也有一段难解之缘。
享利八世是钻石收藏家,1558年至1603年, 用钻石原石镶成的八角结晶体戒指时髦一时,顿成风尚。
同时又掀起用钻石在玻璃窗上刻情书的热潮,钻戒一度被称为刻字戒指,甚至伊丽莎白一世本人也在一块玻璃上与沃尔特爵士咏诗谈心, 倾诉哀肠。
1838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当时王室拥有2500颗钻石供她使用。
美国人对钻石的兴趣比欧洲人晚多了,直到19世纪末期,美国才时兴钻石首饰, 并将它作为爱的永恒信息。
这一切完全是由钻石大王哈里·弗雷德里克·奥本海默创造的,他是把戴比尔斯公司从19世纪带到20世纪的欧内斯特·奥本海默爵士的儿子。
美国人后来居上,其原因可以追溯到他发起的以"钻石是永恒的"这句广告语闻名于世的促销运动。
据说钻石巨商布雷迪拥有2万颗钻石;出版业巨子普利策在一次法国皇室珠宝拍卖会上买到一条镶有222颗钻石的项链送给他的妻子; 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都与钻石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而美国老百姓对钻石也是感情深厚,当世界名钻在纽约展出时,成千上万的观众在雨中排队,等候参观。
在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佩戴婚戒的人还不到人口的1%,后来,戴比尔斯发起的一场朴实无华然而持之以恒的促销运动,使日本近70%的新娘佩戴了钻戒。
西德人是另一个容易受广告宣传影响的消费群体。
1967年以前,西德的新娘大多喜欢佩戴由两个金环重合而成的婚戒,于是戴比尔斯推出了"三环钻戒"的新概念,即给"双环戒"增添一个镶钻石的第三环。
这一新概念使西德变成世界上第三个最大的钻石消费国。
中国最早关于钻石的记载是西晋时的作品,《列子·汤问》提到辊铬之剑,和汉代「十洲记」提到的切玉刀。
这些刀剑都镶有钻石。
订了婚的女士们将戒指戴在左手无名指上的传统,可追溯到早期的埃及人,他们相信爱情之脉从心脏直接通到左手无名指的指尖。
透过一只简单的单粒钻戒,钻石为世上无数男女传达了心中的情愫,散发出永恒的爱火。
从结婚,到结婚周年纪念日,相爱的男女都用钻石来表达情意,一只镶满钻石的圆形戒指,说的是"我俩的爱情没有尽头",代表永恒之爱(这个源自西方的传统亦为东方人所接纳),时至今日,人们以钻戒作为爱的献礼已蔚然成风。
人们还将结婚60周年或75周年称为钻石婚,也将钻石作为四月的生辰石。
数十亿年前即诞生在地壳深处的钻石,一直是无可比疑、不容超越的代表,并因为它的坚硬和美丽而价值不凡。
钻石是经得起时代变迁的古老宝藏,几世纪以来早已成为永恒之爱的象征。
传说中,邱比特的箭端镶了钻石,所以具有神奇的魔力!正因为它的光芒凌驾超越于任何宝石之上,古希腊人相信钻石是陨落到地球上的星星碎片,甚至有人认为钻石是天神滴落的眼泪;人们也一度认为钻石是由天水或天露而来。
在梵文中钻石一词即为雷电之意,借以表达钻石由闪电而生的信仰。
直至今日现代科学的发展才告知人们钻石并不是由天而降,相反而是破地而出的。
古人还相信钻石会生小钻石,连著名的科学家波义尔(R.Boyle,1627-1691)也相信此种说法。
在17世纪,葡萄牙的探险家认为"钻石在接近地表处生长2-3年可长成",并以矿工为何若干年后再返回老矿区仍可采到钻石为例证实这一观点。
三百多年前,在印度发现了一颗硕大无比的蓝钻石,经粗糙加工后重量还有1125克拉。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珠宝商塔沃尼在印度从当地王公贵族那里用翡翠换取了价值33万美元的宝石,其中包括这颗名贵的蓝钻石,44块较大的钻石和1122块小钻石。他回到法国后,这块蓝钻石落入法王路易之手,取名为“王冠蓝钻石”,并将其重新切磨成鸡心型,重量为67125克拉。
此后不久,灾难就降临到法王路易的身上,他最宠爱的孙子突然死去。他早年的光辉战迹也开始衰退,并且娶了一个宗教的狂热信徒梅恩特侬夫人为妻。她给路易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幸。而塔沃尼后来据说在俄国被野狗咬死。
路易十六在得到了这块“王冠蓝钻石”后不久,他和天皇玛丽、安东尼在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上了断头台。1792年大革命中,法国国库遭到劫掠,这颗蓝钻石一度去向不明。在这期间,
西班牙画家戈耶曾画过的一张西班牙皇后玛丽亚露易莎的画像上,戴着一颗宝石很像那颗失踪的钻石。当时有人推测,或许是法国保皇党人在国外得到它后送到西班牙人手中,或者是西班牙人从盗贼手中买下了。
1830年这颗失踪38年的蓝钻石重新出现在荷兰,
属于一个钻石切割人威尔赫姆佛尔斯所有。为防止法国 追寻,他将这颗钻石切刈成现在的样子,重量为444克拉。后来,佛尔斯的儿子汉德利克从其父那里将这颗钻石偷走,并带到了伦敦。在那儿,他自杀了。无人知道自杀的原因。
几年之后,英国珠宝收藏家亨利菲利蒲侯普用9万美元买到了这颗钻石,从此这颗钻石得名“希望”。因为“侯普”(Hope)这个名字在英文中意为“希望”。1839年,老侯普暴死。他的侄子汤玛斯侯普继承了“希望”钻石。小侯普与他的前人不同,没有把这颗钻石藏于密室,而是放到水晶宫展览馆公开展出,据说他后来寿终正寝。
本世纪初,“希望”钻石和侯普收藏的其他珠宝被一个叫杰奎斯赛罗的商人买去。他不久之后便莫明其妙地自杀了。这颗钻石又被俄国人勘尼托夫斯基买去,此人不久被刺而死。
“希望”钻石的下一个主人是商人哈比布贝,在他将其卖给了一个叫西蒙的人后不久,他和全家人都淹死在直布罗陀附近的海中。而西蒙在把这颗钻石卖给土耳其苏丹阿布达尔二世后,
在一次车祸中全家三人都跌到悬崖下死去。阿布达尔苏丹在获得这颗无价之宝后于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党人废黜。
后来“希望”钻石再次出现在巴黎,并经珠宝商皮埃尔卡蒂尔之手以154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华盛顿的艾沃林沃尔斯麦克林。麦克林和丈夫是《华盛顿邮报》和《辛辛那提市问询报》的出版商。这夫妇二人自从买了这颗钻石后也遭到许多不幸。1918年他们去看肯塔基马赛时,他们在华盛顿的8岁的儿子从保镖那里逃走,跑到街上被车压死。此后不久,奈德便开始酗酒,最后失去了健全头脑并丢失了报业。他们的一个女儿死于误服过量安眠药。1967年12月他们的25岁的孙女因酒精药物中毒死于德克萨斯的家中。
1947年麦克林夫人死后,珠宝商海里、温斯顿用110万美元买下了她的蓝钻石“希望”。此后10年中,温斯顿带着这颗钻石和其他名贵宝石行程64万公里,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为慈善事业募捐经费,先后共有500人参观过这颗钻石,共募捐到100多万美元。
1957年温斯顿和史密斯研究院协商,要把“希望”钻石送给该院作为一系列宝石中的中心展品,与英国伦敦塔上的那些加冕礼用的珠宝比美。史密斯研究院同意接收。1958年11月8日,这颗蓝钻石被放进了一只山羊皮合子,用褐色纸包好送到纽约邮政总局,寄往华盛顿。宝石商们一向认为,这是运送宝石的最可靠方法。很快,在武装人员的监护下,送到了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里,并保险100万美元。温斯顿为此花费14529美元,他是“希望”钻石的最后一个主人,也是300年来最幸运的一个主人。
至今前往史密斯研究院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在赞叹这颗稀世之宝历尽沧桑的同时,仿佛感觉到那闪闪的蓝光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它那神秘不祥的历史。
1957年温斯顿和史密斯研究院协商,要把“希望”钻石送给该院作为一系列宝石中的中心展品,与英国伦敦塔上的那些加冕礼用的珠宝比美。史密斯研究院同意接收。1958年11月8日,这颗蓝钻石被放进了一只山羊皮合子,用褐色纸包好送到纽约邮政总局,寄往华盛顿。宝石商们一向认为,这是运送宝石的最可靠方法。很快,在武装人员的监护下,送到了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里,并保险100万美元。温斯顿为此花费14529美元,他是“希望”钻石的最后一个主人,也是300年来最幸运的一个主人。
至今前往史密斯研究院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在赞叹这颗稀世之宝历尽沧桑的同时,仿佛感觉到那闪闪的蓝光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它那神秘不祥的历史。
三百多年前,在印度发现了一颗硕大无比的蓝钻石,经粗糙加工后重量还有1125克拉。路易十四时代之
后来,法国珠宝商人达文尼(Jean-Baptiste Tavernier)从印度从当地王公贵族那里用翡翠换取了价值33万美元的宝石,其中包括这颗名贵的蓝钻石,44块较大的钻石和1122块小钻石,被称作达文尼之蓝(The Tavernier Blue)。他回到法国后,把这块蓝钻石献给了法王路易十四,并将其重新切磨成鸡心型,重量为67125克拉取名为“王冠蓝钻石”(Blue Diamond of the French Crown)。达文尼也因此授予了男爵爵位。
此后不久,灾难就降临到法王路易的身上,他最宠爱的孙子突然死去。他早年的光辉战迹也开始衰退,并且娶了一个宗教的狂热信徒梅恩特侬夫人为妻。她给路易的生活带来许多不幸。而塔沃尼后来据说在俄国被野狗咬死。
路易十六在得到了这块“王冠蓝钻石”后不久,他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上了断头台。1792年大革命中,法国国库遭到劫掠,这颗蓝钻石一度去向不明。在这期间,西班牙画家戈耶曾画过的一张西班牙皇后玛丽亚·露易莎的画像上,戴着一颗宝石很像那颗失踪的钻石。当时有人推测,或许是法国保皇党人在国外得到它后送到西班牙人手中,或者是西班牙人从盗贼手中买下了。
1830年这颗失踪38年的蓝钻石重新出现在荷兰,属于一个钻石切割人威尔赫姆·佛尔斯所有。为防止法国政府追寻,他将这颗钻石切刈成现今的样子,重量为44.4克拉。后来,佛尔斯的儿子汉德利克从其父那里将这颗钻石偷走,并带到了伦敦。在那儿,他自杀了,无人知道自杀的原因。
几年之后,英国珠宝收藏家亨利·菲利蒲侯普用9万美元买到了这颗钻石,从此这颗钻石得名“希望”。因为“侯普”(Hope)这个名字在英文中意为“希望”。1839年,老侯普暴死。他的侄子托马斯·侯普继承了“希望”钻石。小侯普与他的前人不同,没有把这颗钻石藏于密室,而是放到水晶宫展览馆公开展出,据说他后来寿终正寝。
来来来,送命题又双叒叕来了~
想好了再选哦,给您个提示,鸽子蛋这么大
Manami Star
配图“鸽子蛋”是一颗名为Manami Star的 椭圆形钻石 ,重达8822ct;经GIA鉴定,它拥有同等级钻石中最出色的火彩与净度,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08亿港币(约合9530万人民币)成交。这颗钻石由一位日本私人收藏家竞得,并根据其长女之名重新命名为Manami Star。
有钱人的快乐真是无法 想像 ……价值约1亿的石头咱是买不起,买不起还不能欣赏一下了?今天咱们就来欣赏一下那些 出名的大钻石 ~
周大福之星
拍卖价格最高钻石
周大福之星CTF Pink Star是一颗5960ct的 Fancy Vivid Pink粉钻 ,先后两次刷新全球钻石拍卖价格纪录——2013年11月,这颗粉钻在Sotheby's日内瓦拍卖会上亮相,以76325万瑞郎(约合53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为当时全球拍卖价格最高的钻石,最终得标者——纽约钻石切割商Isaac Wolf未履行交易;2017年4月,这颗粉钻在香港苏富比进行第二次公开拍卖,以553亿港币(约合48亿人民币)第二次刷新全球钻石拍卖价格纪录,买家为香港珠宝商周大福Chow Tai Fook。
CTF Pink Star
这是GIA鉴定过最大的一颗IF级别Fancy Vivid Pink粉钻其原石重达1325ct,1999年由戴比尔斯De Beers开采自南非,由纽约钻石切割商切割打磨为一颗椭圆形粉钻。2007年这颗粉钻通过非公开销售易手,更名为Pink Star,周大福Chow Tai Fook拍得这颗钻石后将其重新命名为CTF Pink Star。
Taylor Burton Diamond
最大私人收藏钻石
美国知名演员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还有个另外的身份——珠宝收藏家。她曾经拥有一枚6942克拉的 梨形钻石 ——Taylor Burton Diamond,其重量在当时排名全球第十二位,同时也是私人收藏中最大的一颗。
Taylor Burton Diamon
这颗钻石于1969年由Elizabeth Taylor的丈夫Richard Burton向卡地亚Cartier购买,原名为Cartier Diamond,水滴形切割,达D色级和无瑕级别。Taylor Burton Diamond原本被镶嵌在一枚戒指上,Elizabeth Taylor最终决定将其制作成挂坠镶嵌在一条项链上。
在这里不禁感叹,可真是“别人家的老公”……但是伊丽莎白·泰勒换了好多任老公,都很支持她收藏珠宝。是不是一下子不知道该羡慕哪一任好了~
Elizabeth Taylor
Mouawad Dragon
最大圆形艳彩黄钻
瑞士珠宝商Mouawad在2019年4月宣布切割完成一颗重达5421ct的圆形黄钻——Mouawad Dragon,并成为迄今最大一颗被GIA评级达到 Fancy Vivid Yellow的圆形黄钻 。Mouawad表示,这颗钻石的颜色如同神龙双眼中的火光,因此将其命名为Mouawad Dragon。
Mouawad Dragon
Mouawad收集了多颗大尺寸钻石,除新切割完成的Mouawad Dragon外,还包括24535ct的枕形钻Jubilee,以及 上文那颗 曾经最大的私人收藏钻石——6942ct的水滴形钻石Taylor Burton等。
24535ct的枕形钻Jubilee
光明之山
最有争议的钻石
光明之山Koh-i-noor是一颗1056ct的椭圆形切割钻石,13世纪发现自印度南部,原石重达793ct, 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1849年,英国人占领了印度旁遮普邦;1850年,这颗钻石被东印度公司送给维多利亚女王,二次切割后镶嵌于一枚胸针上。维多利亚女王逝世后,Koh-i-noor被重新镶嵌在英国王室珠宝中的一顶王冠上,目前陈列于伦敦塔。
佩戴王冠的伊丽莎白女王
库里南钻石
最大原石的“孩子们”
如果说“光明之山”是女王财富的冰山一角,库里南钻石可堪帝国权利的象征——国王权杖、加冕王冠……都镶嵌了库里南钻石的“孩子们”。库里南钻石于1905年开采自南非Premier矿区,重达310675ct,是迄今 全球发现最大的宝石级钻石原石 。1907年,南非德兰士瓦殖民地政府以15万英镑购入这颗钻石,作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的66岁生日礼物,象征南非对英国的忠诚。
库里南钻石复制品及库里南钻石检查协议原稿
荷兰钻石切割商Asscher对库里南钻石进行了切割和抛光,最终切割为9颗大尺寸钻石和96颗小尺寸钻石,其中 较大的9颗均由英国王室收藏 ,以库里南1号Cullinan I至库里南9号Cullinan IX命名。
爱德华七世的国王权杖
其中库里南1号Cullinan I重达53020ct,至今仍是 全球最大的无色抛光钻石 ,镶嵌于爱德华七世的国王权杖上;3174ct的库里南2号CullinanII则镶嵌于加冕典礼所用的 帝国王冠 之上。
加冕典礼所用的帝国王冠
而重达944ct的库里南3号与633ct的库里南4号被镶嵌在 库里南钻石胸针 上,伊丽莎白女王曾佩戴它出席了庆祝自己登基60周年的钻禧庆典。
库里南钻石胸针
摄政王钻石
最霸气外露的钻石
为啥说它霸气外露呢?如果真拿来打斗,这么大的钻石,不怕掉下来摔坏嘛!它的起源,要从1802年说起——拿破仑任命 尚美巴黎CHAUMET的创始人尼铎为御用珠宝大师 ,他受命创作了一系列拿破仑在1804年加冕仪式上用到的皇权象征物,包括镶有法国皇冠钻石的“加冕之剑”、“查理曼大帝”皇冠等。
佩戴“加冕之剑”的拿破仑一世
当年拿破仑定制“加冕之剑”时要求颇为苛刻,要求使用璀璨夺目的法国皇冠珠宝、尤其是美妙绝伦的“摄政王钻石”。这颗重达140克拉的传奇美钻1689年开采于印度著名的矿山上,曾点缀在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加冕皇冠之上。除此之外,“加冕之剑”还用到了金、鸡血石、宝石、玳瑁及钢,尼铎也因此名声大噪。
“加冕之剑”
De Beers 黄钻
最复杂项链的主石
1928年,Patiala土邦主Bhupindar Singh曾委托卡地亚Cartier设计了一条铂金项链,共镶有2930颗钻石,总重近1000克拉。主钻为当时的全球第七大钻石——De Beers,采用 枕形切割 ,重达23469克拉。
1941年,项链上镶嵌的大颗宝石被变卖,这条不完整的项链于2002年由Cartier购入并进行修复。截止到今天,这条项链仍是珠宝史上最为庞大繁复的钻石项链。
佩戴项链的土邦主Bhupindar Sing
希望之钻
最著名的蓝钻
希望之钻Hope Diamond是 历史 上最著名的一颗蓝钻,于17世纪出产自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为Type IIb型钻石,进行枕形切割后重4552克拉。
Hope Diamond
卡地亚Cartier 创始人Pierre Cartier是“希望之钻”的第18名拥有者,于1911年将其出售给美国名媛Evalyn Walsh McLean,蓝钻周围镶嵌了16枚小颗钻石来衬托主钻的色彩。Harry Winston随后于1949年买下这颗钻石并将其 捐赠给史密森尼学会 。
美国名媛Evalyn Walsh McLean
Graff Lesedi La Rona
最大祖母绿切割钻石
Graff Lesedi La Rona是目前全球最大的 方形祖母绿切割 钻石,重达30237ct,共耗时18个月切割完成。据格拉夫Graff推测可达到D色和极高净度级别,有望成为GIA评级过最大的一颗D色无瑕钻石。
Graff Lesedi La Rona
这颗钻石的原石Lesedi La Rona于2015年发现自博兹瓦纳中北部的矿区,经清洁后重量达1109ct,是继库里南钻石后, 排名世界第二的宝石级钻石原石 。
切割中的Graff Lesedi La Rona
The Graff Venus
最大心形无瑕钻石
事实证明,格拉夫Graff的新闻稿确实没有吹牛,除了拥有全球最大的方形祖母绿切割钻石外,他们还拥有全球最大的D色 无瑕心形钻石 。这颗D色钻石重11878ct,净度为Flawless无瑕,为 Type IIa 型钻石,抛光及对称性均达到Excellent级别;整个切割和抛光过程耗费了超过18个月时间。Graff将这颗钻石命名为The Graff Venus,意为“格拉夫金星”。
The Graff Venus
这颗钻石的原石重357克拉,2015年开采自非洲南部莱索托王国的钻石矿,以193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Graff的钻石切割师首先对这颗原石进行3D建模计算,最终将其切割为23颗钻石,而The Graff Venus为其中最大的一颗。值得一提的是,Graff最初切割完成的心形钻石重11888ct,经GIA检测发现一个微小的裂隙;Graff决定再次抛光。在减重01ct后,这颗11878ct的无瑕级钻石便横空出世啦。
切割前的3D建模
十大钻石之“最”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希望蓝钻石为什么会代表着厄运呢?希望蓝钻石是什么样的一颗钻石?希望蓝钻石有哪些秘密?
希望蓝钻石是什么?
希望蓝钻石是历史上有名的"厄运之钻",首先出于1909年,总是伴随着凶杀以及抢夺,是沾满了鲜血的不祥之物。这块厄运之钻几经易主,而主人都相继离奇地死亡,直到被捐献给美国的史密森研究所,厄运才得以中止。1958年11月7日,希望钻石被捐给了史密森尼博物院。
美国华盛顿史密斯研究院的珠宝大厅里,有一只防弹玻璃柜,里面陈列着一颗由62块小钻石装饰着的稀世之宝——“希望”蓝钻石。几百年以来,它给占有它的人带来的厄运比所有巫师的诅咒还要坏。这使它蒙上了一层极其神秘的色彩,因而又有“神秘的不祥之物”之称。
希望蓝钻石的历史资料介绍:
“希望”蓝钻石问世于500年前。在蝙基伯那河畔的一座废弃的矿井里,一个路过的老人偶尔瞥见一块熠熠闪光的石头。经辨别,竟是一枚硕大的蓝钻石。老人请工匠将钻石进行粗加工,加工后的蓝钻石还有1125克拉。
路易十四时代之后,法国珠宝商塔沃尼在印度从当地王公贵族那里用翡翠换取了价值33万美元的宝石,其中包括这颗名贵的蓝钻石,44块较大的钻石和1122块小钻石。他回到法国后,这颗蓝钻石落入法王路易十四之手,取名为“王冠”蓝钻石,并将其重新切磨成鸡心型,重量为67125克拉。此后不久,灾难就降临到法王路易十四的身上。一天,他最宠爱的一个孙子不明不白地死去了。路易十四受此打击后,不久也撒手归天。
路易十六在得到了这颗“王冠”蓝钻石后不久,他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法国大革命的风暴中上了断头台。公元1792年大革命中,法国国库遭到劫掠,这颗“王冠”蓝钻石一度去向不明。神秘的“王冠”蓝钻宝给占有它的主人带来的厄运比巫师的诅咒还要灵验,人们视之为不祥之物。尽管如此,世界上还是有许多贪婪的目光盯着它,希冀有朝一日成为拥有它的主人。
后来,“王冠”蓝钻石再次在世上出现,为女皇加德琳一世所得。女皇意欲将钻石镶在皇冠上,于是命人将“王冠”蓝钻石送至荷兰,交由堪称世界上一流手艺的威尔赫姆·佛尔斯进行精心加工。
经过威尔赫姆·佛尔斯的精心雕琢,“王冠”蓝钻石被切割成现在见到的样子,它的每个面都闪着诱人的蓝光。加工后的钻石重444克拉。钻石加工好以后,钻石匠的儿子不辞而别,将钻石带到英国伦敦去了。无法交差的钻石匠服毒自杀,以谢女皇。而他的儿子后来在英国也自杀身亡,死因不明。
几年之后,英国珠宝收藏家亨利·菲利浦·侯普用9万美元买到了这颗钻石,因为“侯普”(Hope)这个名字在英文中意为“希望”,从此这颗钻石得名“希望”。1839年,老侯普暴死。他的侄子托马斯·侯普继承了这颗“希望”蓝钻石。小侯普与他的前人不同,没有把这颗钻石藏于密室,而是放到水晶宫展览馆公开展出,据说他后来寿终正寝。
本世纪初,一个叫杰奎斯·赛罗的商人购得了“希望”蓝钻石,但不久莫名其妙地自杀了。钻石又流落到一个俄国人康尼托夫斯基手中,此人不久遇刺而死。
“希望”蓝钻石的下一个主人是商人哈比布·贝,在他将其卖给了一个叫西蒙的人后不久,他和全家人都淹死在直布罗陀附近的海中。而西蒙在把这颗钻石卖给土耳其苏丹阿布达尔二世后,在一次车祸中全家3人都跌到悬崖下死去。西蒙则在一次车祸中全家丧生。
“希望”蓝钻石辗转到了土耳其苏丹阿卜杜拉·哈密特二世手中,一个王妃为此丧生,苏丹本人于1909年被土耳其青年党人废黜。“希望”蓝钻石的下一个主人是华盛顿的百万富翁沃尔斯·麦克林夫妇。自从拥有这颗钻石以后,灾难就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他们,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先后遭遇了不幸。
1947年,海里·温斯顿以1500万美元购进“希望”蓝钻石,成为钻石的主人。此后10年中,温斯顿带着这颗钻石和其他名贵宝石行程64万千米,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为慈善事业募捐经费,先后共有500人参观过这颗钻石,共募捐到100多万美元。1958年,温斯顿将该钻石捐献给了国立自然博物馆。整整20年后,温斯顿方死于心脏病。
“希望”蓝钻石自问世以来,历经沧桑,周游列国,更易的主人有数十人之多。可是“希望”蓝钻石并没有给占有它的主人带来希望,相反,除少数几个人外,其余的主人屡遭厄运,甚至命丧黄泉。这是为什么呢?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存在着一种人们尚未所知的神奇的力量呢?也许有一天,“希望”蓝钻石能满足人们探究这个秘密的希望。
至今前往史密斯研究院参观的人仍络绎不绝,人们在赞叹这颗稀世之宝历尽沧桑的同时,仿佛感觉到那闪闪的蓝光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它那神秘不祥的历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