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大利亚阿盖尔金刚石中大约72%为棕色(亦称“香槟色”“干邑色”),其余大部分则是**到近无色和无色,不超过1%的金刚石是非常稀有的粉色、灰蓝色和绿色,特征见图831,图832和表88 (Shigley et al,2001)。目前,阿盖尔的棕色金刚石/钻石和粉色金刚石/钻石已经享誉全球。
表88 Argyle金刚石/钻石的颜色特征及类型 Table 88 Argyle diamond colors and diamond types
a 根据 Chapmen et al,1996 整理,数据有更新;b 同样发现比例 <1%的蓝色和绿色金刚石 / 钻石
西澳大利亚Ellendale具有商业价值的金刚石(>1mm)常呈**(图834),1mm以下的金刚石呈无色或浅褐色(Taylor et al,1990)。
南澳大利亚Springfield Basin砂矿和Eurelia原生矿的金刚石/钻石具有相似的颜色特征,据Tappert等(2009a)的统计结果,约40%为淡棕色,20%为深棕色,另外还有无色、**和灰色。两个产地金刚石/钻石的氮赋存状态相似,低氮者(<100×10-6)占绝大多数,包括了各种氮集合体状态(Tappert et al,2009a)。
新南威尔士冲积砂矿产出的A组金刚石/钻石包括了稻草黄至浅黄、白色和褐色,B组金刚石/钻石包括50%的褐色或白色(B1组)和50%的**(B2组)。A组金刚石/钻石可进一步划分,其中A1组占90%,N含量为(250~2500)×10-6,6%~42%为IaB型;A2组占10%,N含量为(140~900)×10-6,44%~95%为IaB型。B组金刚石/钻石中,B1组N含量小于400×10-6,不到12%为IaB型;N含量为(900~2800)×10-6,33%~65%为IaB型(Davies et al,2002;Taylor et al,1990;Davies et al,2003;Barron et al,2008)。
8542 澳大利亚金刚石/钻石的晶体形态、生长结构及微量元素
西澳大利亚阿盖尔金刚石/钻石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大部分金刚石/钻石都经历了晶格的变形。不规则形态者的比例小于60%,八面体双晶约占25%,晶体集合体约占10%,强烈熔蚀的十二面体及正八面体-十二面体约占5%,立方体少见。通常,金刚石/钻石的内部和表面常经过了蚀刻,有凹蚀管、六边形蚀坑,以及霜化的表面等特征(Chapman et al,1996)。阿盖尔金刚石常见条带状、交叉阴影线、榻榻米等异常消光式样(Shigley et al,2001)。粉钻常见不规则的内部断裂,互相平行或呈60°/120°交角;可见内部位错;阴极发光具同心圆或六边形的发光式样,证实了晶格缺陷的存在(Rolandi et al,2008)。
西澳大利亚艾伦代尔金刚石/钻石中,粒径在1mm以上者由于经历熔蚀作用而呈晶形圆化的十二面体,表面光滑,光泽较好;粒径在1mm以下者形态主要为平面的、有台阶状生长纹,外皮磨砂感强的八面体(Taylor et al,1990)。通常显示为八面体的内部生长习性,与低碳超饱和的生长条件一致;也有一些金刚石显示出复杂的生长区,指示有几个微生长中心(Smit et al,2010)。
阿盖尔金刚石和艾伦代尔4号岩筒、9号岩筒金刚石在微量元素上特征相似,都亏损Mn,Ni,Cr而富集Na,K,Ti,Zn,Cu,Ga,Rb,Sr。其中,绿辉石包裹体具有很高的K质量分数且高的K/Rb比值,可能指示了金刚石形成源区的地幔富集K和Rb(Griffin et al,1988)。
南澳大利亚Springfield Basin砂矿金刚石/钻石的晶体形态和表面特征与Eurelia原生矿金刚石/钻石相似。Tappert等(2009a,b)对122颗Springfield金刚石/钻石和43颗Eurelia金刚石/钻石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八面体晶形的金刚石/钻石在两个产地中的比例相似,约为20%;十二面体晶形分别为23%和40%;不规则晶形(即金刚石/钻石只有不到一半的晶面发育)分别为36%和26%;假异极像晶形分别为21%和12%;Eurelia金刚石/钻石中还出现了立方体晶形(2%)。两个产地的金刚石/钻石都有双晶以及单晶组成集合体。金刚石/钻石表面纹理多出现在八面体或十二面体晶面上,包括较深的凹坑、蚀坑和较少见的微圆盘,变形壳层只出现于十二面体晶面上。不过由于样本容量较小,上述归纳不能完全代表这两个产地的金刚石/钻石形态特征(Tappert et al,2009a,b)。
新南威尔士冲积砂矿产出的金刚石/钻石经历了强烈的熔蚀,只保留了原重量的50%或更少的比例,呈圆化的十二面体形态。A组金刚石/钻石常见四六面体、十二面体,其中35%为双晶,而极少碎片状;B组金刚石/钻石常见扁平状、拉长状或不规则的十二面体,少见双晶,有15%的金刚石/钻石为碎片状。A组和B组金刚石/钻石的表面磨蚀及放射性破坏的程度有差异:A组金刚石/钻石具浅浮雕似的表面,有扇形条纹、楔形微坑、微形盘刻纹;40%的A组金刚石/钻石有滑动平面,粒状表皮上有碰击痕和细微冻裂,30%有绿色和褐色的斑点。B组金刚石/钻石具浅浮雕似的光亮表面,有半球形凹坑、环形坑;95%的B组金刚石/钻石有脆性形变纹,表面有变形小丘和细小新冻裂,少见绿色和褐色的斑点。
新南威尔士冲积砂矿产出的A组金刚石包括了稻草**至浅**、白色和褐色,B组金刚石包括50%的褐色或白色(B1组)和50%的**(B2组)。A组金刚石可进一步划分,其中A1组的占90%,N的质量分数为 0025%~025%,其中6%~42%为IaB型;A2组的占10%,N的质量分数为 0014%~009%,其中44%~95%为IaB型。B组金刚石中,B1组中N的质量分数小于 004%,不到12%为IaB型;B2组中N的质量分数为009~028%,其33%~65%为IaB型(Davies et al,2002;Taylor et al,1990;Davies et al,2003;Barron et al,2008)。
从生长结构上看,A组金刚石中,75%的为十二面体(包括25%的多元生长),20%的生长结构均匀,5%的呈区块状;B组金刚石中,50%的为不规则脆性形变(B1),50%的生长结构均匀 (B2)(Davies et al,2002)。此外,B组金刚石的矿物包裹体成分特别:石榴石富Ca,单斜辉石亏K,Na,一些透辉石富Ni,Cr,橄榄石含较少的镁橄榄石、Ni和Cr(Davies et al,2003)。
8543 澳大利亚金刚石/钻石的包裹体特征
西澳大利亚Argyle金刚石/钻石的包裹体,包括75%的榴辉岩型包裹体,10%的橄榄岩型包裹体,以及10%不能确定的硫化物。其中,榴辉岩型的原生/同生包裹体包括橙色的石榴子石(57%),石榴子石与单斜辉石(16%),绿辉石(6%),蓝晶石(3%),金红石(2%),柯石英(1%),混合物如金红石-石榴子石,石榴子石-硫化物,石榴子石-单斜辉石-硫化物,石榴子石-蓝晶石,蓝晶石-硫化物(15%)。橄榄岩型的原生/同生包裹体包括橄榄石(45%)、镁铝榴石(9%)、顽火辉石(9%),混合物如橄榄石–透辉石,橄榄石-石榴子石,橄榄石-石榴子石-顽火辉石,顽火辉石-石榴子石(37%)。后生包裹体石墨沿解理和裂隙分布,是Argyle金刚石/钻石最常见的内含物(Chapman,et al,1996;Jaques et al,1989;Griffin et al,1988)。Argyle金刚石/钻石的晶体形态和矿物包裹体类型之间有一定联系,榴辉岩型金刚石/钻石的外皮磨砂感强,有明显的凹蚀管,表面见六边形的蚀坑,而橄榄岩型金刚石/钻石的熔蚀和变形特征不明显(Jaques et al,1989;Taylor et al,1990)。
西澳大利亚Ellendale金刚石/钻石的内含物有榴辉岩型和橄榄岩型两种共生序列。其中榴辉岩型内含物包括石榴子石、绿辉石、柯石英和金红石。而橄榄岩型内含物包括橄榄石、顽火辉石、铬透辉石以及少量的铬镁铝榴石和硫化物(Griffin et al,1988)。Ellendale4号和9号岩筒产出的金刚石/钻石中,橄榄岩型与榴辉岩型的内含物约占相等的比例(Jaques et al,1989)。
南澳大利亚Springfield basin砂矿金刚石/钻石和Eurelia原生矿金刚石/钻石中最常见的包裹体为石墨,常沿裂隙呈絮状分布。Eurelia原生矿金刚石/钻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包裹体组合中含低铁方镁石,指示这类金刚石/钻石是超深部、次岩石圈来源(Scott-Smith et al,1984;Tappert et al,2009a)。Springfield Basin砂矿金刚石/钻石中也有含低铁方镁石的包裹体组合,两个产地的金刚石/钻石成因来源相似(Tappert et al,2009b)。
图836 金刚石/钻石中柯石英包裹体及其Raman散乱光谱
(据 Barron et al,2011)
Figure 836 Coesite inclusion in diamond and its Raman spectra
(Barron et al,2011)
新南威尔士冲积砂矿产出的A组金刚石/钻石主要含橄榄岩型包裹体,橄榄石最常见(具方辉橄榄岩的特征),其次为镍黄铁矿、铬铁矿和自然铁;也有极少数榴辉岩型的石榴子石和辉石类包裹体出现(Davies et al,1999)。B组金刚石/钻石中最多的为透辉石包裹体,其次有绿辉石、单斜辉石、SiO2、钙铝榴石、橄榄石、辉钼矿和榍石,同时还发现了黄长石和自然铜,但不确定是否为同生。除了出现橄榄石这一例外特征,B组金刚石/钻石应归类为榴辉岩型。因为尽管石榴子石、透辉石和单斜辉石的组成很独特,但是它们与金刚石/钻石中的其他榴辉岩型包裹体具有成分上的连续性,表明金刚石/钻石可能是在消减环境中生长的(Davies et al,2002)。
“和平”钻石矿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雅库蒂亚市附近,那儿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之一,冬季的温度低至零下50摄氏度。然而就是在这个遥远、偏僻的地方,前苏联和俄罗斯矿工竟然挖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和平”钻石矿坑。这个巨大的洞穴直径大约1600米,深度达533米,从卫星照片上看,它就像是地球的一个大伤口。下面由我来告诉你!
“坑气”能吞直升机
据悉,由于这个钻石矿坑是如此巨大,以至于直升机也被禁止从它上面飞过。因为这个大洞造成的空气湍流足以将直升机吸进它的内部。一旦直升机被巨洞中紊乱的空气湍流“俘虏”,那将凶多吉少。
事实上,从这个地球上“最大洞穴”中挖掘钻石显然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冬天,润滑剂也会结成冰,钢铁也会被冻裂。和平钻石矿坑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和平”钻石矿坑曾是克里姆林宫的最高机密之一,它产出的大量钻石使前苏联在美苏争霸中拥有强大的经济资本,即使今天,俄政府仍将它当做“聚宝盆”,渴望从这个巨坑中挖出更多的钻石宝藏。
钻石坑的发展
自从上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时期第一批钻石从“和平”钻石矿中被挖掘出来后,至今俄矿工已从该矿中挖出了165亿立方米的岩石。由于这一钻石矿非常重要,克里姆林宫现在又将经营该矿的“艾尔罗萨”公司重新收归联邦政府控制。据悉,俄罗斯99%的未切割钻石都是由“艾尔罗萨”公司供应的,它挖出的钻石占全球23%的钻石产出量。
在这个“巨大洞穴”边上的小镇,也叫“和平”镇,该镇居住着4万多户居民。尽管“和平”钻石矿每年产出价值20亿英镑的钻石,但该镇却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方之一。
我们了解到世界上有很多稀缺的产物,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黄金白银这些产品,他们都是现在人们用来衡量某些东西的价值。也正是如此,由于他们的稀少,一个产品能有多少价值决定的能换取多少的黄金和白银。还有一样东西能和进行换取,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钻石。我们熟悉的钻石他是非常的美丽而且它的价格是非常的昂贵。对于钻石来说,它除了昂贵,还有以下几个缺点。
一、数量稀少。首先我们要知道钻石它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它的数量是非常的稀少,在大自然中所存在的数量来说的话。且钻石的开采也是非常的困难,同时外加上一颗好的钻石,还要经过精心的打磨之后加工成人们常用的装饰品之后,它才能卖出去好的价钱,这就是价格昂贵的其中一个原因。
二、加工是非常的困难。其实就是钻石,它的加工也是非常的困难,而且是非常的繁琐,一名好的优秀的钻石雕刻师的话,那么他也会花费一个月乃至两个月时间去雕刻一颗现在生活中我们的常用钻石。而且钻石还是世界上天然存在的最硬的一种矿石,所以说现在它加工难度系数极大,说现在很多的钻石行业,他们都不太愿意去从事这样的行业,就是因为它的一个加工难度太大,一名好的雕刻师是极难的寻找。
三、钻石价格极其不稳定。其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价格是非常的不稳定,许多从事这方行业的人们都明白处于,其实是地球上的钻石,它的开采还是有着很多尚未被发掘的,而如果以后有着大批的钻石被开采之后,那么钻石的价格就会下降趋势。所以说现在有很多人他们不敢从事这方面的行业,就是因为钻石,它未来的前景不是特别的良好。
钻石的原始状态是以碳元素为成分的结构晶体,那就是金刚石,在没有被打磨抛光和镶嵌加工之前,钻石原石看起来和一枚普通的石头一样毫不起眼。由于人们大部分接触到的都是钻石成品,很多人对钻石的原石了解并不多,如何鉴别钻石原石的真假呢?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从宝石结晶形态鉴别:
钻石的单晶体矿物,属于等轴晶系,常见的晶形是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或者八面体跟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等。做常见的就是八面体,认准这个形状,大部分钻石原石是这个形状。
从晶面生长台阶鉴别:
三角形的生长台阶,沿着八面体上面的三角形一层一层往外面生长;
从晶面溶蚀坑鉴别
钻石原石晶面上的三角形的溶蚀坑,跟八面体上面的三角形是刚好相反的;
从硬度鉴别
钻石的摩氏硬度10,是自然界最高的,所以如果拿钻石原石磨其他东西是可以轻易磨动的,如果一颗可能是钻石原石的石头,去磨其他石头磨不动并且它掉粉碎下来,可以肯定不是钻石原石了。
有人问如果捡到一颗和钻石原石很相似的石头,有必要去鉴别它的真假吗?其实在钻石如此稀少的条件下,在非钻石原产地捡到钻石原石的机会微乎其微,虽然在我国的确有三大钻石产地,但是这些产地无法和世界上优质的钻石产地相提并论。
钻石原石的鉴别和成品的鉴别同样非常重要,尤其是购买裸钻时更需要对钻石本身有足够的了解,学会一些基本的钻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挑选裸钻,同时可以防止掉进商家夸大营销的陷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