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明的起源中,爱琴世界的美术有什么?

欧洲文明的起源中,爱琴世界的美术有什么?,第1张

在欧洲文明的起源中,爱琴世界的美术包括基克拉迪文明的美术,克里特文明的美术和迈锡尼文明的美术。

基克拉迪文明的美术:基克拉迪文明的美术有大理石雕刻的人像,还有一些作为日常用品的陶器和金属制品。在大理石塑造的雕像中,抱臂女神像的类型最有特点,它们造型极为抽象,头部是椭圆的蛋形,除了一个长长的鼻子,没有任何五官的刻画,两臂抱于身前,下肢并拢,以线刻稍加表现,雕像表面十分光滑。这一时期壁画作品有《春》、《女祭司》、《渔夫》、《热带风景》等作品。

克里特文明的美术:克里特壁画中最著名的作品有《戏牛图》、《巴黎少女》、《戴百合花的国王》、《蓝衣贵妇》等作品。《戴百合花的国王》是克诺索斯宫中一幅彩塑残浮雕壁画,尺寸很大,人物高度有220厘米,超过现实中人的身高,这幅作品表现一个棕褐色皮肤的年轻男子,头戴百合花的花冠,上有长羽状饰物,正气宇轩昂的跨步前进,人物表现为正侧面的头部,正面的眼睛,正面的肩部,正侧面腰部和双腿,这无疑是受了埃及绘画的影响。

迈锡尼文明的美术:迈锡尼人在军事方面的热情对迈锡尼美术有着直接的影响,相对于克里特美术的开放和浪漫而言,迈锡尼美术更强调使用以及艺术作品对权力的象征作用,也显得更加严谨和程式化,其主要成就表现在建筑方面,建造于山岗上的迈锡尼卫城是迈锡尼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卫城西北角的狮子门,是其中最负盛名的遗迹,狮子门建造于公元前1350年左右,其建筑材料是巨大厚重的石灰石,可容战车通过,门洞上方是整块的石板横梁,支撑着巨大的三角形石板在建筑上。

公元前28~前12世纪地中海东部爱琴海区域的美术。它的主要中心在爱琴海南部的克里特岛希腊本土的迈锡尼一带 ,因此又称克里特-迈锡尼美术 。这一地区的文化遗物埋藏地下2000多年 ,19 世纪70年代 ,由于德国考古学者H施利曼在希腊和小亚细亚、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者埃文斯在克里特岛的发掘,使这些宝藏重新公诸于世。爱琴美术对后来的希腊古典艺术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广义来说,它也可作为希腊美术的一部分。爱琴美术主要有克里特美术、基克拉泽斯美术和迈锡尼美术。

克里特岛

希腊最大的岛屿。在地中海中,爱琴海之南。面积8,336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1980)。同加尔多斯岛和迪亚岛构成一个行政区。最大城市为伊腊克林,行政中心在干尼亚。多山,北部有狭窄的沿海平原,种植油橄榄、葡萄、柑橘等。是古代爱琴文化的源地。公元前3000年已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2000年在岛北岸以诺萨斯城为中心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建筑宏伟的宫殿、庙宇。石雕、金、银制品、珠宝、陶器制作发展,海上贸易频繁。1669年被土耳其人占领。1913年划归希腊。

  位于希腊东南的地中海域,距希腊本土130公里。该岛东西长约298公里,南北宽1156公里,面积8236平方公里,是希腊最大岛屿、古老文化中心、地中海著名旅游地。岛上有山地和深谷,风景优美多资,还有断崖、石质岬角及沙滩构成的海岸。这里地中海式气候,风和日丽,植物常青,岛上种有橄榄、葡萄、柑桔等,鲜花遍地盛开。岛四周是万顷碧波,因而有“海上花园”之称。

  克里特岛是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在此发掘出公元前10000至公元前3300年新石器文化遗迹。约从公元前2600至公元前1125年,岛上涌现了著名的米诺斯文化,艺术、建筑和工程技术空前繁荣,并建立了统一的米诺斯王朝。20世纪初,还在该岛北部发掘出克诺索斯王宫遗址,规模宏大,与传说中的迷宫隐隐相符,集中代表了米诺斯文化的成就。它依山而建,中央为长方形庭院,四周有国王宫殿、王后寝殿,有宗教意义的双斧宫以及贮藏室、仓库等相环抱,各建筑物之间有长廊、门厅、复道、阶梯等相连接,千门百户、曲折通达。素有“迷宫”之称。各个宫室和长廊,都画有瑰丽多姿的壁画,尤以《戴百合花的国王》最著名。宫外西北角有剧场,附近还有皇家别墅和陵寝的遗址。克里特岛上还有其他众多古迹,为该岛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史前文明的总称。它曾被称为“迈锡尼文明”,因为这一文明的存在被海因里希·施里曼对迈锡尼始于1876年的发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后续的发现证明迈锡尼在爱琴文明的早期(甚至任何时期)并不占中心的地位,因而后来更多地使用更为一般的地理名称来命名这个文明。

独特的风格

自从它们被认真地研究以来,爱琴文明的独特性从未被怀疑过。曾经有人怀疑那些出土的物品属于埃及或是腓尼基文明,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被发现,这种说法已被证明是不正确的。爱琴文明发展出三个鲜明的特点。

艺术

爱琴艺术与其他史前时期和地域的艺术风格不尽相同。的确,它借鉴了其它同时代的艺术,特别是在它的后期阶段,但是这种借鉴通过爱琴匠人的双手,烙上了鲜明而独创的特点,即现实主义的风格。而从这点上来说,他们的确是希腊艺术的先行者。克里特的壁画艺术、陶器主题、浮雕、独立雕塑以及金属浮雕工艺都提供了实例,能够进一步加深希腊大陆上(如迈锡尼、瓦斐奥、梯林斯等)已经发掘的金饰和绘画作品所给我们留下的这一印象。

建筑

爱琴地区的宫殿有两种布置:

一种(可能也是较早的)形式是所有的房间围绕着一个中心方形院落设置,互相之间以迷宫般复杂的通路连接,而这个更大的方形是从长边进入,以许多立柱纵向切分。而第二种中,主要的房间为所谓正殿(“megaron”)形式。它独立存在,同其余部分用走廊隔开,可以从短边的一个门厅进入。它有一个中央的壁炉,由立柱环绕,并可能可以直接通向天空;不存在中央院落,其余的居室组合成不同的独立区间。

这种双重结构的形成可能有地理上的原因。虽然许多埃及、巴比伦以及赫梯宫殿被发掘,还没有其他地区现存的遗迹显示出爱琴地区拥有的这些结构。

墓葬

一种圆顶或称“蜂窝”形的墓葬(tholos),最著名的例子在迈锡尼。克里特岛的“拉耳那克斯”(larnax)棺材,同样在爱琴海之外无人能比。

爱琴文明的历史

由于书面记录的匮乏,我们只能主要从纪念建筑和考古发掘中梳理出大致的历史进程。当然,最近对文字材料的解读工作也增加了不少认识。

起源和持续性

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的爱琴文明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持续的?考古发掘提供了许多证据以回答这一问题。爱琴文明的根可以追溯到漫长的原始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代表为克诺索斯将近6米厚的地层,它包含了石器以及手工制作打磨的器皿的碎片,显示了从底层到顶端持续的技术发展。

这一米诺斯文明层可能比希沙立克(Hissarlik)的最底层年代更早。它的结束标志为对陶器上白色充填的锯齿状装饰的引进,还发现了以其单色颜料对其主题的复制品。在这一阶段的结束后,紧接着的是青铜时代的开端,以及米诺斯文明的第一阶段。因此,对于分层的仔细观察可以辨认出另外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标志有陶器风格的重要进步。这些阶段占据了整个青铜时代,而后者的终结,标志为铁这一更为先进的材料的引入,也宣告了爱琴时代的落幕。

约前1000年铁在全爱琴范围内获得使用,这种材料或可能是一批北方的入侵者赖以成功的手段,他们在早期定居点的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统治。同时,对于新石器时代之后的九个克诺索斯时期,我们可以贯穿其中观察到一种非常鲜明的、有序而持久的陶瓷艺术的全方面的发展。从一个阶段迈向另一个阶段,装饰的组织、形式以及内容逐渐发展。因而直到这两千多年之久的演化末期,原初的影响仍然清晰可辨,这一涓涓细流没有丝毫被打乱的迹象。这个事实可以进一步说明整个文明一直在其基础和本质上沿承着自己的脉络。

虽然在其他艺术种类的遗存中这一论断的例证不够丰富,壁画艺术起码在晚期显示了同样有序的发展;而对于宗教,我们至少可以说没有突变的迹象,从统一的自然崇拜通过各个正常的阶段直至晚期发展出拟人神。没有迹象表明有传入的神祇或宗教理念。

爱琴文明是土生的文明,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壤,顽强地在整个新石器时代以及青铜时代延续和成长在自己的土地上。

然而有少量证据表现出一些变化,例如外来的小型部落的入侵,他们接受了文化上更占优势的被征服者的文明而融入了后者。克诺索斯王宫的多次重建可能提供了可信的证据。相似的重建也在同一阶段发生于斐斯托斯,可能也发生于圣三一(Hagia Triada,地名)。

我们在爱琴海北部地区迈锡尼、梯林斯以及希沙立克的宫殿中所发现的“正殿”布置可能说明它们是晚期的作品,因为没有一个显示出类似克里特的那种独有的设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8352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