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我感到无比愤怒。仅略者们多可恶啊!他们不仅擅自闯进我国国土,而且随意掠夺属于我们的东西,最后竟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几代人的心血,中外艺术的瑰宝、精华就这样毁在了他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同时,我又为我国当时的状况感到气愤,那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侵略者乘虚侵入我国,横行霸道,贪婪地掠夺我国文物,野蛮地烧毁了圆明园。真可谓“落后就要挨打。”
在愤怒之余,我又想到了我们责任的重大,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使国家更繁荣昌盛、更强大!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幅画高25厘米半,长525厘米。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59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坐落在市府广场东南隅的辽宁省博物馆,将于11月中旬隆重开馆。届时,曾在沈阳“生活”了6年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将回沈“省亲”。《清明上河图》问世近900年以来,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颠沛流离,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谜团。9月13日,记者探询了《清明上河图》的身世,以及鲜为人知的经历———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北宋徽宗时期,张择端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来“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曾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为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它继承发展了久已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更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期,首都汴京(今开封)清明时节郊区、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
据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三国演义》的1191人、《红楼梦》的975人、《水浒传》的787人,都要多得多,堪称价值连城的国宝。颠沛流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流传后世后,以独具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受到后人的关注。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逊位之后的11年中,受到“清室优待条件”庇护,仍在北京紫禁城里称孤道寡,并且监守自盗,乘机大肆窃取宫中珍藏多年的稀世文物,为数之多,竟有千余件之巨。借口赏赐盗国宝
溥仪12岁时,在张勋策动下,重登太和殿宝座,但没多久便再度逊位,处于“小朝廷”风雨飘摇之中。此刻,溥仪着手下一步打算:留学国外。
他们留学国外的第一步是筹备经费。于是,他便把宫廷内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运出宫外,存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运出的字画、古籍皆为出类拔萃的珍品,大约有1000多件手卷字画,200多种挂轴、册页,200种左右的宋板书。其中,便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尽管有“清室优待条件”作后盾,但溥仪还是不敢公然盗窃宫中宝物。他便以赏赐弟弟为名,行盗窃文物之实。1922年前后,北京局势动荡,他的父亲便在天津英租界十三号路,代溥仪买了一所楼房。从1922年起,他们就秘密地把宫内收藏的古版书籍、历朝名人字画等文物,以赏赐为名,分批盗运出宫。
溥仪正式“赏赐”弟弟们,从1922年、所谓“宣统十四年七月十三日”开始。溥仪利用两名弟弟每天上午“进宫”陪同溥仪读书的机会,将珍贵文物包裹在包袱里,由他的弟弟们每天下学时运出紫禁城。从开始“赏赐”起的两个多月中,有时是逐日“赏赐”,如1922年8月14日至26日,没有一天间断过。这些宫中文物积累到七八十口大木箱后,便运到天津英租界的楼房里存放。携带国宝投他国
直到1924年11月5日,当时的北京卫戍总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率领20名短枪手突然闯进紫禁城,撵走了溥仪,拆散了“小朝廷”,溥仪窃取宫中所有文物的计划因此中断。
1924年11月5日,溥仪回到父亲的“醇亲王府”;11月29日,溥仪逃往日本兵营,要求“避难”,公然搬到日本公使馆居住,在日本军国主义卵翼下恢复“小朝廷”。1925年2月23日,在日本警察护卫下,溥仪潜逃到天津,在日本租界地张彪私宅“张园”中安顿下来。可是,当时的经济来源远远满足不了他那浩繁的开支,于是,他便打起了变卖宫中国宝的主意。国宝流落伪皇宫
通过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的阴谋策划、天津日军的密切配合,将溥仪乔装成日本军人,于1931年农历十月初一,乘小汽船偷渡白河,经大沽口,登上日本商船“淡路丸”,潜到营口,至鞍山汤岗子小住,然后前往旅顺口,进入日本殖民地。1932年4月,溥仪进入长春伪皇宫,登上了伪满洲国皇帝宝座。
溥仪从天津出逃,必须经过国民军的驻扎地区,所以他只能轻装简从,大批的宫中国宝,仍然存放在天津。
1932年至1934年间,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中将参谋吉冈安直,将存放于天津静园的法书名画、宋元善本、珠宝玉翠等约70箱,运到长春伪皇宫内,将装有书画的木箱,存放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楼下东间,即“小白楼”;将装有古玩珠宝的金库,存放于“内廷”缉熙楼客厅。携逃国宝被俘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伪满洲国汉奸们闻风丧胆,各奔生路。当时,一直由日本关东军担任警卫的长春伪皇宫,改换成伪满军队警卫。傀儡皇帝溥仪见大势已去,惶惶不可终日。他最为忧虑的,是不可能将存放在伪皇宫的所有国宝统统带走,而只能有选择地将晋、唐、宋、元的法书名画大批携逃。为了能够多带国宝,他把保护法书名画的楠木盒、花绫包袱皮等统统扔掉,将这些国宝硬塞进大木箱里。
1945年8月1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小田乙三宣布:伪满国都由长春迁到通化。同年8月13日,溥仪从长春逃到通化大栗子沟;8月17日,溥仪乘坐一架小型军用飞机企图逃往日本。当飞机经过沈阳时,溥仪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苏联红军俘获。溥仪随身携逃的法书名画和一批珠宝玉翠,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缴获后,上缴东北人民银行代为保存。专家揭秘《清明上河图》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在沈阳成立并开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开放的博物馆。东北博物馆的大部分展品,为东北人民银行拨交、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溥仪处缴获的名贵书画、珠宝翠玉饰品。独具慧眼鉴瑰宝
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是在溥仪携逃的众多法书名画中,独具慧眼发现了《清明上河图》。
历来,以张择端之名流传的《清明上河图》繁多,杨仁恺先生过目的就有10余件之多。1950年秋,从东北人民银行拨交来的一批《佚目》书画尚未整理,良莠杂存、玉石不分。当时,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里整理书画作品时发现,其中有3件同名为《清明上河图》的作品。杨仁恺先生当时以为,这些都是过去常见的“苏州画片”一类的东西,根本没想到会在此中出现奇迹。
然而,使杨仁恺先生大为出乎意料的是,数百年来始终埋没在传闻中的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会在这个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被意外发现!杨仁恺先生顿时“目之为明,惊喜若狂,得见庐山真面目,此种心情之激动,不可言状。”真本解开百年谜
杨仁恺先生当时的激动心情是有根据的:因为在此之前,专家学者们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究竟是个什么面貌,一无所知。他们只能从经常接触到的许多苏州画片上,推断《清明上河图》与其大同小异,以为《清明上河图》原作大体是苏州画片的原始所本。《清明上河图》的本来面目,数百年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难怪杨仁恺先生看到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本后,“目之为明、惊喜若狂”。
至此,杨仁恺先生才真正了解到,苏州画片的作者根本没有见到《清明上河图》原作,只是参照历来文字记载构图铺陈而成的。比如,《清明上河图》东水门前的虹桥为木结构,而苏州画片则为石头建筑;人物衣着、民房、铺面的形制等,也都与苏州画片大相径庭,尤其是船只写实描绘技巧生动自然,已达到出神入化境地。张择端能将北宋京城开封的复杂纷繁景象绘入画图,要比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叙述得更为概括、更为形象,难怪《清明上河图》历代以来一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仇英临本辨真伪
3件《清明上河图》中既然已经发现了真迹,其余两件自然便是赝品。然而,另外一个奇迹又在杨仁恺先生面前出现了:两件中的一件作品,竟然是仇英的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并具名款。该作品参照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但描绘的是苏州社会生活现实内容。从此,揭开了“苏州画片”的奥秘:明代苏州坊间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原来都出自仇英此图。由于历来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均以仇英《清明上河图》临本为背景,于是,仇英临本也就成为衡量《清明上河图》真伪的一个条件。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即现今的辽宁省博物馆)开馆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便始终珍藏在沈阳;1955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拨交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弹指49年过去,《清明上河图》来沈“省亲”,实在令人激动不已。我们期待着《清明上河图》早日回“家”看看。
宝的组词有:法宝、宝贝、宝石、珠宝、宝塔、宝库、墨宝、宝贵、瑰宝等。
一、 宝的释义
1、珍贵的东西:国宝。
2、珍贵的:宝刀。
3、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
4、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家眷、铺子等:宝眷。
5、姓。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宝,珍也。从宀,从王,从贝,缶声。寚,古文宝省贝。
白话版《说文解字》:宝,家藏的珍品。字形采用“宀、王、贝”作边旁,“缶”作声旁。寚,这是古文写法的“宝”,省略了“贝”。
三、字形演变(如图)
圆明园是著名的清朝皇家园林,它的毁灭堪称中国历史文化瑰宝的巨大损失,那么它的毁灭到底经历了哪些过程呢?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
首先是“火劫”,众所周知圆明园的首次大规模的破坏是1860年,为英法联军所烧。但焚烧以后,许多建筑还算完整。1870年有一位德国人拍下了西洋楼景区12幅照片显示“虽惨遭破坏,依然楚楚动人”, 1895年康有为游圆明园时,看到“虽墓草断砾,荒凉满目,而福山寿海,尚有无数亭殿,有白头官监守之,竟日仅能游其一角。”参与抢劫的有不少中国人,而且带领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并出主意怂恿烧园之人,即为龚自珍的孙子龚孝拱。后来移居上海,用从园中取来的财物嫖妓,得梅毒而死。
再就是“土劫”,洋人退出,管园的太监和兵丁与窃贼展开了持续40年,没完没了的"游击战”, 值钱物品被偷光后,他们又将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土中的细碎宝物上,时有谚日“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但这些除西洋楼的铜管被偷外,基本上未伤及建筑,并且尚留林泉山石之概貌。园内珍贵花木仍在,假山园林仍在,山形水系仍在,园墙仍在。仍为皇家禁园。
还有就是“木劫”,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清政府对圆明园失去控制,趁火打劫的人们把园内建筑、木桥的柱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滥伐殆尽。大料作为木材,小料烧成木炭。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园内碳厂林立。经过此劫的圆明园,满园古木杂树荡然无存,但仍有山石湖泉,大水法、远赢观、西洋楼等也还在。
接下来是“石劫”,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圆明园带来好运,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圆明园中凡能做建筑材料的东西全部被搜罗净尽,每天几百车往外拉,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1929年,张学良为其父建陵园,所用的石料不少就出自圆明园。经过此劫,大水法、远赢观、西洋楼等残存建筑全成过眼烟云。最后的毁灭是在1940年,日本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鼓励开荒。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的湖山之胜遂荡然无存。
西藏的玉石有:菊石、红玉髓、玛瑙石、仁布玉石、果日阿玉石、象牙玉石等。
1、藏玉又名藏翠。是西藏雅鲁藏布江地区独有的一种墨绿玉,其色墨绿且带有黑色花纹,也有带淡黄淡蓝者,如青蛙皮和蛇皮花纹。属于蛇纹石玉类。藏玉表面大多已经玉化,手感滑润细腻,硬度一般在5-6度之间。
2、因藏玉产量稀少,色泽艳丽华贵,并具有人工不可制造复制性,近几年成为玉石届的新宠,其价格比起初翻了几翻,现在还在不断地飙升。
3、 藏玉只需第一眼就能联想到新白娘子传奇中白蛇吞丹绕山变人形一幕,像,越看越像, 像极了,这块石就犹如助白蛇修道成仙的那座山,巍峨且富有灵性,那颜色,还有那绕山而上的痕迹,真真切切犹如蛇绕过。
扩展资料:
玉雕
1、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玉石经加工雕琢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称为玉雕。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状,经过精心设计、反复琢磨,才能把玉石雕制成精美的工艺品。
2、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2008年玉雕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近代玉雕集历史文化之大成,在北京"珍宝馆"还有各种出类拔萃的玉器,其中有著名的一代玉器宗师潘秉衡(1912~1970)的玉雕作品,品种繁多,作工精湛,被誉为"东方瑰宝"。
参考资料:
附美国GIA证书(编号 2175607011,日期2016年4月28日)指椭圆形钻石重5960卡拉 ,艳彩粉红色,内部无瑕;另附钻石分析报告,指出钻石为Type IIA类型。Type IIA钻石以其纯净度见称,几乎不含氮元素,澄净亮白。附美国GIA信件,指这颗钻石是GIA至今鉴定过最大和最重的一颗天然艳彩粉红色无瑕或内部无瑕钻石;美国GIA证书另附一本书册。
另附Gübelin书册(编号0701199, 复本第16份,日期2007年11月22日)指椭圆形钻石为艳彩粉红色,内部无瑕,Type IIA类型;附钻石来源及化学分析报告。
世界奇珍
史妲美诗钻石集团花费近两年时间,先利用树脂为13250卡拉重的原石铸造逾50个模型,设计团队再根据这些模型试验不同切割方法,最终打磨出这颗重达5960卡拉的椭圆形艳彩粉红色内部无瑕钻石,成为美国宝石学院GIA有史以来鉴定过最大的艳彩粉红色内部无瑕或无瑕钻石。
2003年5月,此钻石以「史妲美诗粉红」(Steinmetz Pink)之名,在摩纳哥格兰披治大奖赛上首次亮相世人眼前,由世界顶级名模海伦娜•基丝汀森(Helena Christensen)亲身展示,万千光芒,举世瞩目。同年5月31日,记者麦克•达夫(Mike Duff)于金融时报上撰文形容此钻石为「当世最璀璨夺目、弥足珍贵的钻石」。2007年,这枚巨钻首次售出,获命名为「粉红之星」。文章更引述美国宝石学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鉴定和研究官托姆•莫斯(Tom Moses)的评价:「根据我们的经验,经过打磨的10卡拉以上大型粉红色钻石,色泽浓艳者极其罕有…… 美国GIA鉴定宝石至今已五十年,经过我们鉴定而具备同样鲜浓色泽(艳彩粉红)的钻石当中,这枚钻石尺寸最大」。
众观所有粉红钻,最珍贵及受到追捧的莫过于被评为艳彩粉红色的钻石。当前,粉红钻石的世界拍卖纪录是一颗2478卡拉方形浓彩粉红色钻石「格拉芙粉红钻」(Graff Pink),它在2010年11月日内瓦苏富比拍卖会上,以四千六百万美元成交。「粉红之星」重达5960卡拉,是「格拉夫粉红钻」的两倍。
2003年夏季,这颗绝色无瑕的粉红钻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世纪璀璨钻石展览」(The Splendor of Diamonds)上展出;当时温斯顿宝石展览厅(Winston Gallery)内陈列当今世上七颗最珍稀卓越的钻石,本钻荣登此列,与举世闻名的4552卡拉蓝钻「希望之钻」(Hope Diamond)一同展出。其它五颗名钻分别为:世上目前最大钻石之一、重达20304卡拉的「戴比尔斯千禧之星」(De Beers Millennium Star);「永恒之心」(Heart of Eternity)蓝钻;世上已知最大红色钻石「穆萨耶夫红钻」(Moussaieff Red);「亨利•温斯顿南瓜钻石」(Harry Winston Pumpkin Diamond);世上最大**钻石之一、重达10129卡拉的「欧纳特」(The Allnatt);世上最大的天然蓝绿色钻石「海洋之梦」(Ocean Dream)。
自然历史博物馆宝石矿物部门馆长杰费利•珀斯(Jeffrey Post)博士在展览开幕时评道:「展览中每一颗钻石都是其同类中的极品,连同馆内其他宝石珍藏,今次展览可堪加载史册」。在为期三个月的展览期间,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吸引了超过一百六十万人进场参观。
2005年7月至11月,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世界名钻展览」(Diamonds)上,「粉红之星」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博物馆馆长米高•迪克森(Michael Dixon)表示:「这个展览不只向公众展示世上最令人惊叹着迷的单颗钻石,更介绍相关科学知识及钻石工业,阐述钻石如何在地球深处潜藏,最后被送上红地毯绽放光芒的非凡历程」。这个璀璨眩目眩目的展览为期五个月,每天吸引约七万人参观。
实物规格为300×190×110mm 总重量:7750g 成交价:47亿。
实物描述:翡翠质地(种):极细粒,透明度:亚透明,颜色(色):近正色,工艺(工):非常好,净度:微瑕,综合印象:非常好,质量等级:珍品三级。
此件作品雕工精细、比例匀称、线条流畅、抛光均匀洁净,体量宏大,非常罕见。整件作品既表现出了大慈大悲、降福救难观世音菩萨的美丽的形象,又产生的很好的艺术效果。是一件高档翡翠玉雕的收藏品。
附美国GIA证书(编号10542803,日期1999年11月24日),另附更新GIA证书,详情请见品相报告
迪比尔斯千禧瑰宝4
迪比尔斯
千禧瑰宝:十一颗珍稀千禧蓝钻
每当有一颗非常特别的钻石面世,我们可能会用上「百年一遇」这个形容词;但如果隆重登场的不只是一颗,而是一整个系列举世无双的重要美钻,那我们将此形容为「千载难逢的千禧体验」也绝不为过。为庆祝2000年千禧的到来,迪比尔斯与Steinmetz集团合作,在1999至2000间向全世界展示了一系列无比珍贵及稀有的钻石。该次展览选址伦敦的千禧巨蛋,并专门为此设计了一个特别的展览厅,展期更长达一年。此系列包括一颗重20304卡拉的「千禧之星」及十一颗共重118卡拉的蓝钻。十一颗蓝钻形状和重量各有不同,最小的梨形蓝钻也重516卡拉,而最大的是一颗重2764卡拉的心形蓝钻,名为「永恒之心」。每一颗都采用迪比尔斯专有技术,在钻石里附有千禧瑰宝的相应号码。
此千禧系列展览举行前夕更上演了一幕「千禧盗宝」,劫匪更出动重型挖土机将千禧巨蛋的墙壁打碎。可幸的是,有关当局一早已经预计到此劫案会发生,早一天将钻石换成了复制品。于是携着大锤、枪和手榴弹的劫匪在敲碎珠宝饰柜之后,就立刻被抓个正着了。
迪比尔斯前后花了数十载的时间,才能成就这个前所未见的蓝钻系列。十一颗蓝钻中有九颗获得GIA最高的「鲜彩」级别,其余两颗也获得「浓彩」级别。蓝钻独特的色彩来自极微的硼元素,大部分蓝钻都带有灰的副色,或因为颜色分布不均以出现「窗口」的无色带。事实上只有寥寥可数的蓝钻在色泽的浓度及饱和度上可媲美「千禧蓝钻」,结合浓郁饱和的色彩和闪光,称得上为真正的天然瑰宝。历史上许多蓝钻都来自印度和巴西的矿源,但在过往百年来,南非的Premier矿区﹙现已改名为卡利南矿﹚也断断续续地开采到蓝色钻石,可是蓝钻只占整个矿区出产量的01%,因此如果一年能产出一颗有一定份量和质量的蓝钻已算是十分难得,说明蓝钻何其珍稀难求。
这系列的蓝钻自从2000年千禧展览之后,只有「千禧瑰宝11」曾出现在公开市场上。这颗重516卡拉的梨形内部无瑕鲜彩蓝钻于2010年4月由香港苏富比拍出,成为珠宝界一时佳话
鲜彩蓝色钻石拍卖里程碑
过去二十年来,出现在拍场上的重要蓝钻并不多。直至2007年,一颗604卡方形的内部无瑕鲜彩蓝钻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以每卡拉1,321,495美元创下新的拍卖纪录,才奠定了蓝钻的市场地位。这颗蓝钻同时打破了「Hancock红钻」保持了二十年的纪录,令具有一定份量的蓝钻每卡拉价格跃升至超过一百万美金的惊人数目。
自此之后,蓝钻在拍卖场上可谓所向披靡,屡创佳绩。
2014年11月,当梅隆夫人故藏内的梨形鲜彩蓝钻(其后命名为Zoé Diamond)出现在纽约苏富比的时候,又创下每卡拉3,348,205美元的成交价纪录,蓝钻的每卡拉价格在短时间内再被推向逾三百万美元的水平。
之后,在少于一年间,日内瓦苏富比呈献了一颗当时名为「The Blue Moon」的顶级蓝钻,成交价为49,120,340美元,一口气打破了所有之前的纪录,以每卡拉4,083,153美元成为迄今任何宝石及鲜彩蓝钻每卡拉单价的最高拍卖纪录保持者,再一次巩固蓝钻在拍场上至尊王者的地位。
由27颗天然翡翠珠组成铂金及18K黄金镶嵌长度约530毫米
翡翠珠约1920至1540毫米
拍品详情
约1504克拉枕形缅甸天然鸽血红红宝石戒指,附SSEF及Gübelin证书,配以钻石,镶金,戒指尺寸5½
中国出产的钻石已跻身世界钻石市场的前列,虽不如南非钻石名气大,但其品质、色泽远高于亚洲及俄罗斯等国家的钻石。尤其为代表的是2006年11月27日现身中国最大钻石“北极光”,重达262克拉,价值被专家评估为近1000万美元。本次即将拍卖的这颗钻石,重达63175克拉,产自中国山东。经专家鉴定其颜色:93-94j-k、净度:vs1-2为单晶体,尤其该巨钻成品率高达51%,它将会被制成一个重达31克拉以上中国最大的钻石,其余料可同时制作3颗5-10克拉的钻石饰品。如按现在的市场价值该巨钻和其制成品将会超过一千五佰万美元。目前该巨钻已引起港、澳及国内富豪们的兴趣。
谁将成为中国最大巨钻的主人,这颗象征尊贵及富有的中国星由谁摘取,我们将拭目以待。
铂金镶嵌826克拉梨形切割天然浓彩蓝色Type IIb钻石,极优打磨,两侧配镶梨形切割钻石,指环尺寸5 1/2
附GIA证书及钻石类别鉴定信
蓝色钻石起源于印度海德拉巴州的Golconda附近的Kollur矿山,世界上著名的4552 卡拉「希望之星」(The Hope) 及4292克拉的Tereschenko也是出自这于个矿山。蓝色钻石的历史由法国旅行家 Jean-Baptiste Tavernier于 1642 年购入一颗非常巨大的蓝钻石石胚,售予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开始。这颗蓝钻石经历两次打磨,最终成为 4552 卡拉的古塾形蓝钻石。其后英国银行家 Henry Philip Hope 于 1830 年购入这颗钻石,并名命为「希望之星」(The Hope)。今天,印度的钻石矿因耗竭而鲜有产出。几乎所有在今天市场上出现的蓝色钻石都来自南非的Premier矿山。Premier Mine 自被开采以来,只有二十万份之一是蓝色钻石石胚。当中很多因颜色太淡而不被评为蓝色,可见宝石级的彩蓝钻是极之稀珍。
科学家们使用红外线光谱仪,根据钻石中氮原子的存在与否把钻石分为TypeI和Type II两个型号。Type I这种型号是最常见的,大概98%的钻石都属于此类,其特点是含有微量的氮原子,其中又以氮原子不同的存在形式分为a和b两种类别。另外2%的钻石属于Type II类型,不含有氮原子,因而显得格外明亮透彻。Type II也分为a和b两种子类别,Type IIa不含有任何可见的其它元素原子置换碳原子,而Type IIb则含有微量硼原子。正是这些罕见的硼原子结构,使这颗钻石有着罕见的半导体型,及上文提到的蓝色。
Lot 2149为一枚826克拉浓彩评级(Fancy Intense Blue)蓝色钻石配粉钻戒指。大多数的天然蓝钻会呈现一种灰色的伴生色,钻石中伴生色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而这枚蓝钻不含有任何其它颜色的伴生色,尽善纯美。一枚钻石,只有本体内富有充裕饱和度的颜色,并且其色调平衡感出众,分布均匀,才能取得GIA浓彩级别(Fancy Intense)的评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