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心山位于偃师市大口镇南部,又叫文印山,当地俗称南 台山 ,海拔791米。东四十五华里为 登封嵩山少林寺 ,西四十五华里为 洛阳香山龙门石窟 ,牛心山恰居其之正中。 偃师西南25公里处,距洛阳市区约40公里。明弘治《 偃师 县志》载有其名字由来,称"牛心山因形色俱似牛心而得名"。说它山形似牛心,倒也勉强,不过,在峰巅之处,倒是有赭色石头, 光泽 明亮,宛如珠宝,从青石中挤出,真正的"形色俱似"牛心。
牛心山突兀耸立,孤傲峻拔,气势磅礴,视群峰如俯拜,看诸峦似垂首,颇含庄严之尊。乾隆《 偃师 县志》上说牛心山顶的寺叫 洪江 寺,原有 天门 、钟鼓梯、观音殿等建筑,可惜如今多已塌毁,余一石牌坊,雕刻精美,有吻兽 石狮 、浮雕图案等,楹联为"竹径幽深慧 日照 三千世界,莲台清净祥云覆四大部洲。
牛心山,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奇妙的传说。
话说当年,这里有座形似牛背的山。祖师与观音 菩萨 都看上了这座风景秀美的人间仙山,想把它变成自己的地盘。他们在去的路上相遇,商定谁到得早,山就归谁。祖师走得快,先到了,他把自己的神鞭插在山顶,又去别处察看。观音赶到后,看到祖师的神鞭很泄气,正要离开,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便把绣鞋脱下一只埋在神鞭下,然后到山溪边,一边梳洗一边等祖师。
祖师回来后,笑着对观音说:"瞧,我早到了,鞭子在山顶插着呢!"观音装出吃惊的样子瞧了瞧,笑了:"哟!你来晚了,你的鞭子刚好插到我的鞋上了!"两个人来到山顶,祖师看到神鞭下果然有只绣鞋,便知观音耍了滑头。他很气愤,但有理说不清,便借拔出神鞭之机顺势将绣鞋挑飞,然后离开了。
就在观音得意时,忽见自己的绣鞋落到了北边的 黄河 中,变成了泥巴鞋,她再也笑不出来了。那只绣鞋,就是如今 孟津 县会盟镇东良村北边 黄河 里的那块河滩。观音呢从此只好光着一只脚。再说祖师愤愤离开后,跟随祖师的护法神王灵官却不愿吃这个哑巴亏。他在离开时脚下暗暗使劲,咚咚几步,把山上原来高高的"牛背"跺低了,"牛心"也被震了出来。如今山顶还有一块突起的石头,像牛心似的,人们便把这山称为牛心山。
后来,人们虽然在牛心山上为观音建了殿堂,但在南边更高的 万安 山主峰上给祖师建了祖师庙,以赞扬他胸襟开阔,"男不跟女斗"。山下有村名山张,每年农历2月14日为牛心山庙会。当地人俗称山张会。仅一天时间上山礼佛及摸牛心石者可达十万余众,可谓万人空巷(牛心石就是一块小小的赭石,据说有祛百病、健心智、助财运等“特异功能”,就在观音殿观音莲座前的香炉下)。
山张村有洪江寺下院,牛心山山腰有洪江寺。我们从山腰处的洪江寺处开始登山,山不算太高,山势也不够险峻,但一路坡缓,青石遍布,杂草丛生,风景还算优美。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牛心山山顶的寺庙。
该寺现叫牛心山寺(又名洪江寺、文印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曾于乾隆五年重修。原有天门、钟鼓梯、观音殿等古建筑,可惜现在多已塌毁,现寺院建筑系最近几年重建。
庙门自古大多朝南,牛心山之庙却是个例外,庙门朝北。沿陡峭石梯拾级而上,可见第一道山门,有横石匾,上书:头天门。第一道穿廊内供奉着四大金刚,一个个面目狰狞。再沿石级而上,可达第二道山门及穿廊,内供奉四大天王,一个个脚踏小鬼、形象威严。
过了第二道山门和穿廊,就可见到牛心山寺仅余的一座古代石牌坊,古香古色,是十分珍贵的文物,这也是偃师市现存最完好的石牌坊。
它全用大青石镌刻、扣合而成。通高61米,宽52米,中间门宽2米。整个牌坊计有花背3条,吻兽4个,梅鹿献艺、卧牛待耕、凤凰祥云、龙凤呈祥等浮雕图案40余幅,石狮 8个,斗拱22个,横额4幅,楹联2幅。坊顶为歇山式结构,花背、吻售、飞檐、斗拱互相支撑、叠压、扣合,成为一体。
牌坊上的所有雕刻,大至坊顶、石柱、须弥座,小到人物、鸟兽、花草,有动有静,大小各异,造型美观,栩栩如生,线条流畅,刀法纯熟,堪称清代石刻艺术之佳作。
牌坊众多的石雕件上都凿有榫眼,接合处有线板形铁板块互相牵制,使整个牌坊结构严密,浑然一体。正面坊额有“广济无疆”四宇,侧联“竹径幽深慧日照三千世界,莲台清净祥云履四大部洲”;
背面坊额有“南海慈航”四字,侧联“莲台座上龙玑舞,宝剑池栏海渡音”均清晰可辨。字体老辣,应出自书界高人之手。据考,石牌坊建于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2006年它被收入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院里石碑不少,其中一块《重建观音大殿再塑金身碑记》的碑文还清晰可见:“伏牛八百,支脉纵横。唯孤举文印,天生奇石,色赭红,形如牛心,取天地灵气,纳日月精华。世人摸之可医百病、增寿、吉祥、平安。颠有观音大殿,求应灵验。远近香客络绎而来,自古香火旺盛。”
据说,牛心山得名就是由于有这牛心石。每年农历二月,牛心山庙会期间,一天上山礼佛摸牛心石者可达十万余众。看样子,如这碑文所载,这牛心石是有些神奇、神秘,甚而被神化了。莫非这和牛心山居于神秘的中心点有关系?
穿廊而过上三级陡梯,至山最高处,观音大殿就位于此。内供奉有坐莲台之观音菩萨,足有五米多高,神态安详,和蔼可亲。居中之观音菩萨比两侧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略高半头。相传能祛百病健心智助财运的牛心就位于菩萨座前的香炉之下。因为摸的人太多,早已滑不溜手。
牛心山虽因神奇的牛心石而得名,它盛产的另一种石头——青色大理石也不容忽视。在牛心山下东北2公里处,就有一个古代的重要采石场,这里的青色大理石纹理清晰,质地精美,久负盛名。洛阳市著名学者徐金星先生说,在宋代,朝廷曾大规模派人到牛心山附近采石,最多时候有数万人。巩义宋陵很多的石人、石兽、石柱、石碑等,所用石料均取自这里。
石不能言最可人。而古代描绘牛心山美景的诗文,最有名的当数《牛心山庄隐士藏修处》,作者为明代工部侍郎杜谦。他在诗中写道:
鸟道猿声第几重,
半天藜杖夕阳峰。
清时难起烟霞癖,
长日空遗石壑踪。
碧水一溪秋泛月,
绿萝千尺晓凌松。
莼鲈不待秋风起,
洗耳悬瓢尚可从。
大殿左侧为财神殿,内供奉着武财神关公。右侧为六祖殿,内供奉禅宗六祖。观音大殿后为变化阁内供奉着掌天地生灵之变化的变化老母。变化阁后为安阳宫供奉无生老母。左手一小偏殿为供奉白衣老母的白衣殿。殿侧有一池无名。然池水终年不冻,且冬暖如泉夏凉彻骨。
山后有一小径通三百米外的观景亭。立观景亭上可尽览群山之绵延,亦可回望牛心之威严。山后有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群山之巍峨尽掩于郁郁之间。
在山脚下歇息,见一小小的房屋立于路旁。友人说这是一茶庵,庵的墙上还镶有一石碑。碑文为《遵母遗言》,内容不少,俺浏览一遍也没记太清楚,待回家费了很大劲儿才查到相关资料。原来此茶庵乃附近一村民李天兴遵母遗言兴建的。大概是为了代代相传、永世不忘吧,便将其母遗言刻于碑上,镶嵌于墙上。
碑文如下:
吾儿仔细听我言,家中之事记心间。
旧 社会 你父下世早,撇下一女又五男。
忍饥挨饿无吃穿,母子吃苦受熬煎。
自从取了五媳后,团结和气把家安。
处世为人不简单,修桥补路要当先。
忠孝义德难占全,酒色财气你莫贪。
困难之人立面前,张嘴容易合嘴难。
莫作骄态看不起,量力而行排除难。
生意之人到面前,口心一致端茶饭。
天晚住宿留家园,子子孙孙辈辈传。
娘去世,要简办,不披麻,不带孝。
不烧纸,不烧钱,不讲阔气把馔端。
儿孙媳妇掌家园,勤劳俭用省下钱。
牛心山下设茶庵,善男信女得方便。
行路君子解口干,不负为娘嘱托言。
如今,在我眼里,那位逝去的老太太以及她这位孝顺儿子,就像山上寺中的那些佛像般具有佛性,这座简陋破旧的茶庵就像少林寺方丈正斥资千万元予以重修的寺院般神圣。这段碑文何尝不是救治人们内心灵魂的“牛心石”呢?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无处不在,在我的心里,在你的心里,在每个人的心里。
何为佛?我以为,善即是佛,无他!
摄影 :巴图、世袭凝人 文字 :多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