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和玉是一个意思吗?

翡翠和玉是一个意思吗?,第1张

不是的,不是一个意思~~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都可称为玉,而翡翠是玉中的一种,就像很多人说:“我想买个翡翠玉镯”和“我想买个玉镯”,这两种说法是不一样的。

玉是一个广泛的含义,在玉石行业习惯将“玉”分为软玉和硬玉。玉是指不包含翡翠,而以和田玉、昆仑玉等为主的玉石,硬玉是指翡翠或翡翠岩石。

在珠宝学科里,玉包括:翡翠、软玉、水沫子玉、岫玉、独山玉、黄龙玉、马来玉、玛瑙等玉石,而翡翠就专指玉石中的一种,它是“玉”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但玉却不一定是翡翠。

翡翠与其他玉石不仅存在品质、性质上的区别,而且价格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整体而言,翡翠的价格是所有玉石中价格最高的,有时一条玻璃种满绿翡翠手镯就可以高达近千万元。

和田玉稍次于翡翠,但是优质的和田玉价格也可以与中上档次的翡翠相媲美。而其它玉石的价格都相对比较低,他们的价格会因本身品质与消费者的喜爱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翡翠和其它玉石间的结晶颗粒形状有着本质上区别,软玉的矿物结晶颗粒为白糖状的颗粒结构,而翡翠则是柱状或纤维状的结晶颗粒结构,翡翠具有特有的"翠性",而软玉没有这一特性。

光泽是翡翠和软玉的最大性质区别之一,软玉表面呈现的是强弱不一致的油脂光泽;这样的光泽是柔和、温暖的,因此人们理解为温性的玉石。而翡翠的反射光泽呈现的刚硬的玻璃光泽,光泽中透露着冰凉的寒意,因此称为寒性玉石。

最后,瑞天琳来做个总结:翡翠就是玉,玉却不一定是翡翠。怎么样,翠友们分清楚了吗?

翡翠又称硬玉,具双重特征。既称之为宝石,可列入五大名贵宝石。又称之为玉石,是玉石中的王。

特定的地质条件构成了翡翠玉石文化的人文内涵,它携玉石与宝石两者共性的脉系;所以从它的基本性状可以看出两种特性。翡翠是以硬玉为主的许多纤维晶体致密交织成的矿物体,硬度65—7级,颜色几乎包括了自然的所有颜色,密度330—334。同时具有其它宝石不具备的典型特征———翠性,所谓翠性就是一种用裸眼仔细观察或用放大镜察看可见的大小不均匀的片状闪光,俗称“苍蝇翅”,小的片状称沙星;翡翠的质地相差很大,光泽从玻璃状到油脂状及亚油脂状。质地有半透明———亚透明———不透明,从物理结构到硬度,色泽分析基本符合玉石的特征。

然而从它特有的翠性及致密的结构。玻璃光泽艳丽的色彩,半透明的结晶体又符合了宝石的重要特点,所以我们从广义上讲翡翠是一种宝石,从东方人特有的审美习惯和它的工艺特性又可称为玉石(硬玉、翡翠玉、缅玉)。

翡翠和玉的概念很容易被混淆,其实,翡翠确实是玉,但反过来说,玉就不一定是翡翠。 翡翠是玉石的一种,又叫硬玉,它的比重大、硬度高、韧性强 翡翠也有很多的种类: “玻璃种”和“老坑玻璃种”,顾名思义,这个品种大多透得像玻璃一样,净度高,结构细腻,是按翡翠的结构和质地来划分。“老坑玻璃种”可以说是最高档的翡翠,“坑”是指翡翠在缅甸的不同开采地,“老坑”和“新坑”的说法是指不同的品质和价值。 “冰种”是一种比玻璃种稍次的品种,它给人的感觉是冰块或像冰糖一样。可是,现在市场上的不少黑心老板动不动就说是什么“冰种”,新手们不要轻信上当。市场上多见的“冰种”,有以白色为主打,净度高的无色饰品;以冰地为主,加上一点蓝花、绿花、紫罗兰等,可称之为“冰种飘花”,还有“冰种蓝水”、“冰种晴水”等。 “油青种”可谓是翡翠市场上的庞大家族了。主要以颜色而论,质地的要求不高。颜色主要为带灰色加蓝色,或带有**调的绿色,更有浅青深青之分,常见的有油青色、蛋青色、蓝青色等,颜色沉闷不明快,但透明度较好 白底青”的特征是质地较干。底透白,可是飘的绿很艳,甚至绿到翠绿或黄扬绿,它的绿绝对是此品种的一大亮点。白底青是比较常见的品种。 何谓“玉”?源源流长的中国玉文化对“玉”的定义非常宽泛,凡适合用于雕琢可以装饰的美丽之石都可被称作“玉”。玉是矿物集合体天然玉石的统称。天然玉石的种类很多,由其各自化学成分、密度、硬度、折射率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态。故天然玉石又分为硬玉和软玉。 硬玉就是翡翠,产于缅甸。软玉就是硬度低于翡翠的天然玉石。我国目前出产的天然玉石基本上是属于软玉。 你说的那种透明的应该是玻璃种或者冰种的翡翠玉的硬度不够,所以一般是半透明或者不透明的透明的玉就叫翡翠了

01 翡翠是属于玉石的一种,不过因为翡翠的纯度很高,色泽又属于上乘。从名称、成分、硬度比重、鉴赏、市场价值、偏好群体、历史文化传承七个方面有不同的区别特征。

传统狭义上的玉,仅指新疆产的和田玉、独山玉等,这是个民间称谓(按此理解来讨论这个话题,下同),翡翠是具体品种,基本产于缅甸,但根据国家标准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的标准,玉是一个品类名称,包含翡翠,和田玉等。

从名称、成分、硬度比重、鉴赏、市场价值、偏好群体、历史文化传承七个方面细说下区别特征:

1、名称区别:

翡翠是具体玉石品种,玉是“玉石“简称,“石之美者为玉”,属于大类别。翡翠归属于“玉石”大类中。

根据国家标准(推荐性)GB/T16552-2010的规范文件:天然玉石包含有:翡翠(硬玉)、软玉(含和田玉、青玉、白玉、碧玉、墨玉等)、欧泊、玉髓、木变石、石英岩、独山玉、青金石、绿松石、葡萄石、苏纪石、寿山石、鸡血石等细分基本名称。

根据行业传统称谓,玉石分为硬玉(翡翠)和软玉,软玉狭义上是指和田玉(注意:和田玉不是指产地,现在的青海料、俄罗斯料、韩国料统统归属在和田玉类别中),广义上包括岫玉,南阳玉,酒泉玉等十多种玉石。

2、成分区别:

翡翠的成分是硅酸钠铝,内部为紧密的纤维状结构,具有细腻和坚韧的特点;和田玉的成份为硅酸钙镁铁,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韧性很高。

3、硬度区别:

翡翠的莫氏硬度是65-7,比重为325-340,一般为333克/立方厘米;其他软玉的莫氏硬度是65,软玉比重一般为296克/立方厘米,其他玉种比重稍有不同;

4、鉴赏区别:

翡翠鉴赏要点(根据翡翠分级国家推荐标准(推荐)GB/T23885-2009):

透明度:即对可见光的透过程度,对应商贸传统的种地,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透明(玻璃地)、亚透明(冰地)、半透明(糯化地)、微透明(冬瓜地)、不透明(瓷地/干白地)。

质地: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均匀程度及颗粒间相互关系等因素的综合特征。分为极细、细、较细、较粗、粗等级别。

颜色:无色、绿色、紫色、红**,再依据色调、浓度、明度细分颜色。翡翠颜色“以绿为贵”。

净度:净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极纯净、纯净、较纯净、尚纯净、不纯净。

雕工:同其他玉。

其他玉鉴赏要点:

透明度:和田玉、绿松石等不考虑

质地:和田玉要求质地细腻,温润,油性好,光泽好。

颜色:和田玉以白玉为上品。碧玉以绿为贵。

净度:净度越高越好,和田玉籽料推崇带皮色。

皮色:和田玉籽讲究,可以俏雕。

雕工:同翡翠。

5、市场价值区别:

翡翠:被誉为“玉中之王”,品质好的价值才高。

其他玉:和田玉籽料也有“玉中之王”美誉,其他品质好的玉中,也广泛受到认可,顶级品质的其他玉石,价格也很高,如绿松石、南红玛瑙、鸡血石中的极品,但还是不及品相好的翡翠和和田玉籽料的价格。现在市场充斥者很多俄料、韩料的和田玉,细腻度,温润度,油性等都于正宗新疆产和田玉相差甚远,价格也是天壤之别,新手往往容易走入误区。

6偏好群体区别:

翡翠:主要用做首饰佩戴、美饰用途,侧重于珠宝首饰市场,女性更偏好,男性也适合。主要形式有手镯、花件、挂件、镶嵌成吊坠、戒指等,少量用于雕工成把玩件、摆件。

和田玉:主要用作把玩件,侧重于文玩市场,男性群体更喜欢,少量用作手镯、挂件适合女性群体。和田玉大料常常用于雕刻成摆件。

其他玉:绿松石、鸡血石、寿山石更多的是受文玩市场欢迎,更多的用于把玩件、摆件等。

7、历史文化传承区别:

翡翠:翡翠用作首饰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明清时期翡翠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和机会佩戴使用,近代盛行于华人世界,欧美人不太认可接受翡翠和其他的玉石。从服饰美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的旗袍搭配上好的翡翠饰品,具有非常典型的东方女性美,翡翠受到慈禧太后、宋美龄等人的挚爱,刘晓庆等也都是翡翠的忠实粉丝。

和田玉: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是传统意义上的“玉”,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深入民心,《诗经》之中: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认为“君子比德与玉”,历史对于玉德的最终诠释,来自于东汉许慎的“五德说”。即:仁、义、志、勇、洁。成了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代名词。

你好,翡翠属于玉的其中一种,翡翠和玉的概念区别

    在珠宝学科里,"玉"是一个大范畴的概念,包括:翡翠、软玉、水沫子玉、岫玉、独山玉、黄龙玉、马来玉、玛瑙等等,而"翡翠"就专指玉石中的一种——翡翠。翡翠和玉石的概念就像"茶"和"铁观音","茶"是一个大的范围,包括:铁观音、龙井、茉莉花茶、菊花茶等等,而"铁观音"就仅仅指铁观音这一种茶。所以可以这样说,翡翠确实是玉,它是"玉"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但玉却不一定是翡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翡翠产业链内,经营者常常把"翡翠"简称为"玉",如:买、卖玉石,做玉石生意、缅甸玉、玉镯子。翡翠经营者之间心领神会,在他们的思维里:"翡翠"等于"玉"。

翡翠是玉石之王,是唯一国际认可的宝石级的玉石,她具有其他众多玉石品种不可比拟的特点与优势。具体说来,翡翠具有六大显著特点:颜色丰富、物性稳定、光泽强、折射率高、比重大、硬度高,另外,宝石级翡翠仅产于缅甸特定的矿脉中,产地的唯一性也注定了她高贵的品质——"物以稀为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9596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