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很受关注,你知道为什么吗?

德国文化很受关注,你知道为什么吗?,第1张

德国出哲学家,像尼采、叔本华、马克思、康德、费希特、胡塞尔等,都来自德国。为何德国盛产哲学家呢?这跟它的文化环境和民族性格关系密切。除了哲学家,德国还有很多文学家作家,比如托马斯·曼、歌德、里尔克、海涅、赫尔曼·黑塞、席勒等,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为何德国出现了那么多的作家呢?这也跟它的文化环境和民族性格有关。

可以这么理解,相比于政治和军事,德国人普遍更喜欢艺术、诗歌、哲学和音乐,尤其是哲学和音乐,仅在18世纪和20世纪,就涌现出了上百位著名人物,对世界的文化和哲学理论贡献良多。德国人的性格严谨、理性、守规矩,这个性格特征可能给人的感觉是不太幽默,但是他们对学术和理想很感兴趣,往往能在思想和人性上产生巨大的非凡超越。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有两个人过公园草地,一个是中国人,他会斜着从公园里穿过去,这样就可以节省体力,少走一些路。另外一个是德国人,他会多绕一些路,走直角过去,而不是走直线。尽管这样费时费力,但他的本性认为只有这样走才是正确的,不能为了图一时省劲,就去践踏草地。可见德国人的保守和严谨。正因为此,德国人制造的产品的质量都很好。这点从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流行就知道了。

另外,德国人的守时也是全世界出名,这也是源于他们的文化环境。德国人对时间的概念不像中国人一样会用“一会、马上”等比较模糊的时间词来形容,他们的时间观念会精确到以分钟计。德国人在做事时,非常看重细节,他们认为细节决定成败。这也就是意味着,他们做事时会追求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到极致。一旦有一点瑕疵,就会要求重做。德国人修的公路和生产的其他产品可以使用很多年,这就是德国文化的具体表现。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德国人对秩序和规则的严谨执行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一诺千金、签了合同就必须执行、不能迟到,这些融入到德国人骨子里的文明行为我们中国人真的应该好好学学。

总之,德国文化体现了德国人的性格和民族品质,他们对生活热爱,对他人守时,对艺术、诗歌和哲学情有独钟。德国文化的巨大魅力正以一种无法阻挡的情势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其他文化。对此,我们应该多学习德国文化中的精华,然后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强项。文化和文明的意义之一就是让更多人觉醒,让更多好的事物扩展发扬。

 

德国 社会政治经济秩序激烈动荡的原因:

经济方面: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较高的人口素质,劳动力素质

   3 正确的经济发展计划:建立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的社会保障的建立 优先发展科技

   4 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政治方面:

       1经济的长足发展

  2欧洲共同体 欧盟的成立(主要发起国)

  3东德西德的合并

  4作为和平力量之一,外交政策得力

  二战后战败的德国不仅面临着因战争遭受的严重经济衰败局面,而且因美苏冷战而导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致使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但战后,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发展再次超过英法。联邦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

  1、依托于其强大的科学技术。联邦德国科技基础雄厚,战后的德国政府鼓励科研部门与经济部门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使国家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并得到了国家的经济援助和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

  2、利用外国资本。战后初期的马歇尔计划增加了联邦德国的工业发展资金,扩大了就业,增加了税收,引进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3、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战后德国人不能在国际上扮演重要角色,他们把全部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来并在很短时间里在经济上打败了当年的战胜国。

  4、法德矛盾的缓和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德两国的发展走出了冤冤相报的怪圈,并走上了“欧洲自主”的发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国、联邦德国(西德)为代表欧洲六国正式签订《煤钢联营集团条约》,至此引发法德百年冲突的两国边境的煤钢资源将被置于两国共同参与管理的联合机构之下,它结束了两国争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根本的纠正。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日益走向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重要力量,推动了法德关系的改善和德国经济的发展。

  5、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联邦德国政府通过建立国有经济,制订法令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等方面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管理,并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这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6、进行社会政治改革。战后,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建立民主化的国家,给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并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形势。

  7、联邦德国人民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和他们的辛勤劳动。1950年联邦德国的在校大学生为10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学生,到1970年增加到41万人,平均1万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学生。此外,联邦德国还非常重视职工的业余教育,由于教育和训练,联邦德国就业的劳动者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联邦德国人民的敬业精神,极大地促进了联邦德国经济的腾飞。

  一、西德虽经过战争的破坏,但是强大的工业基础保留下来,这是战后西德工业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基础。

  首先,在二战时期,盟军对于西德的轰炸目标主要集中在了军事工业上,对于盟军来说这是对他们的一次更新技术的机遇。削弱军事力量远比削弱工业力量对他们来得有利。而英美空军,尤其是美军为了能够拥有对抗苏军的力量,因此有意识的保护了一些企业。因此,鲁尔萨尔两大工业区虽然遭到了破坏,但是经过几个月的修复还是可以恢复生产。亨利·摩根索在《德国是我们的问题》一书中指出,科伦的福特工厂和科伦大教堂一样享有“不可侵犯”的权利。鲁塞海姆汽车厂、霍斯特联合化工厂、下萨克森州萨尔茨吉克冶金联合工厂都没有遭到破坏。鲁尔和萨尔两地的化学工业虽遭到破坏,但经过几个月的修复都可以恢复生产。据美军轰炸司令部的估计,轰炸的结果全德国钢铁生产能力遭到破坏的只有6%,西德达12%。煤矿减产2%,焦炭4%,机器制造15%。金属加工机床被破坏达6.5%。1945年12月12日伯思斯坦上校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一个小组上报告说:“德国工业75%安然无惹,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很容易恢复的。”

  第二点在于英美法将西德分成了三个占领区,在各自的管制区内推行了不同的政策。法国需要萨尔地区生产的成品充当赔款运回法国。英国需要通过德国来扩张海外的市场,尤其是鲁尔区和大西洋的海港。而美国,更是需要得到西德的支持来对抗苏联在欧洲的势力扩张。东德西德就像是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斗争的各自领地。根据“非工业化”方针,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1067号政策指令,规定要拆除德国所有军工厂以及用于赔偿的重工业工厂,规定拆除的清单涉及1600家企业及其设备。但是这项政策指令并没有认真执行。1946年6月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在斯图加特演说中公开表示:  “美国不再奉行一个强大的欧洲、一个虚弱的德国的政策。”他声明,  “德国是欧洲的一部分,如果有着巨大的工业的德国变成贫民窟,,欧洲的重建,特别是德国邻国的重建将会是十分缓慢的。”1947年7月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1779号政策指令,代替1067号政策指令,提出“一个有秩序的、繁荣的欧洲需要一个稳定的生产效率高‘的德国在经济上作出贡献。”1947年8月英美双占区修改了对西德工业的限制政策。1948年6月1日,英、美、法三国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签订六国协定,宣市国际管制鲁尔区。德国参加欧洲重建计划。

  西方国家推行扶植恢复西德工业方针的结果,使西德保留了可以很快恢复工业生产的基础。据哈姆森教授的估计,高妒、平炉、轧钢设备被拆除的占整个设条的及10—25%,精密机器和光学仪器生产能力减少20%,合成燃料生产能力减少20%,化学工业因拆迁而丧失的生产能力为6%,运输机器被拆走8%,其他工业部门损失不大。战前德国三大工业区,鲁尔和萨尔都在西德,只有西里西亚在民主德国。据1946年估计,西德占1944年全德工业产量的63%,基本材料的67%,生产资料的62%,消费资料的60%。因此,战后西德保留了强大的工业基础。

  

      二。马歇尔计划对西德的影响

  

  战后初期,西德经济复兴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缺乏。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启动资金,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谈。而当时,人民的生计也是一大问题。吃不饱饭,干活就不会有劲。这种情况下,想要复兴更是难上加难。而马歇尔计划对于西德来说,就是雪中送炭。当时马歇尔认为消除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展只有尽快的回复欧洲的经济。因此在他的努力下,130亿美元的资金以贷款和直接援助的形式流入了西德用于重建。这些资金帮助恢复了工农业的生产,稳定了金融,扩大了贸易,同时也促进了化工、工程、钢铁工业设备的更新。该计划还从美国引进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造血重生。到了1956年,西德利用这笔基金投资大100亿马克,大大缓解了资金缺乏的状况。据估计,联邦德国由于从1949年参加马歇尔计划,人均获得了140马克的补助。据1952年华盛顿出版的《美国政府的对外援助》一书的估计,到1948年美国共花掉214亿美元,英国支出9亿美元。这笔钱主要用于购买食品,很少用于生产。这些食品出售后所得款项大部分用于军事当局的支出;一部分贷给德国工业家用于恢复生产的资金。

  据统计,到1954年10月,西方盟国给西德的援助为44亿美元,其中美国17亿,英国8亿,马歇尔计划提出的援助9亿。另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字,1945年7月到1955年9月30日,美国给西德的败府补助金和信用贷款为3868亿美元。1945—1947年英国给予的政府补助金和信用贷款为9亿美元。这些钱主要用于恢复工业生产。我们看到的另个统计数字是,1948—1954的年西德从军事占领当局和马歇尔计划得到的资金共72.98亿美元,其中38.52亿用于投资。这些钱以物资形式运到西德,所得钱款存入联邦银行,称为“等值基金”,再作为资金投入工矿企业。

  在西德经济恢复的最初年代外援的作用还是很大的。当然这种作用随着西德本身经济的恢复而逐渐减少。1948和1949年外援占西德国民收入的5%。1948一1950年西德进口货物的57%是靠美国的援助。外国货款在西德长期投资中所占比例1949年为2.8%,1950华为10.3%;1951年为5%,以后逐年减少。

  

  三、“软实力”:人力资源的使用

  在二战后,西德保留下了一大批熟练的工人队伍,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没有因为战争而耗尽,这对于西德来说是一个强大的智力支持。这是战后西德保留的最珍贵的财富。

  而有研究表明,1950年,西德拥有在校大学生10万人,也就是说每1万居民中就有21个大学生。到1970年大学生达到了41万人,也就是每1万居民中有68名大学生。这同样是西德复兴的“非物质资本”。为迅速恢复经济,西德政府极为重视科技投资和发展教育。而且教育为本一直都是德国的传统,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一个繁荣的德国。

  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从东德大量涌入的难民,数量达到了100万左右。在最初可能给西德造成了一定的不安定因素。但是,很快他们就成为西德恢复经济的劳动力。其一,这些难民都是廉价的劳动力。他们工资低。因而企业的生产成本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其二,依靠他们的知识和技术恢复生产。不久他们之中有些人重建工厂,主要生产出口产品,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其三,他们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有利于经济的恢复。

  

  

      四、地理环境上的先天优势

  西德在地理上占了相当大的优势,全德78%的矿山、84%的冶金制造产品都出产自西德。二战前德国的重工业、原材料工业大多数集中在西部。1936年西德在全国整个工业产值中占61%,原料和基础材料生产占66%,基础设施生产占61%。而东部相对寥寥无几。同时,西德拥有鲁尔和萨尔两大工业区。而他们对于西德工业来说就是左臂右膀。相对的,西德拥有的原有工业基础雄厚,是经济的重建至于高水平起点上。

  

  五、“自由市场经济”及币制改革

  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当时担任西占区经济管理局长的路德维希- 艾哈德。他是国民经济学的新自由派代表,极力推崇自由的市场经济。他认为,真正的货币只有在真正的市场上才能发挥作用,而真正的市场不应该有价格控制和配给制。取消物价规定,取消产品配给制,实行真正的市场经济。相对于整个德国的经济史而言,这是一次成功的战役。尽管在推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面临了物价上涨、失业率增加、通货膨胀等等的问题,但是很快市场经济的优势就显现出来。物价日趋稳定,甚至其增长的幅度远小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而生产力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有力的发展。

  在推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同时,在美国的支持下,西德还实行了币制改革。在二战前,旧帝国马克约为170亿,二战之后却变为了700亿。因此在二战的后期,旧帝国马克一文不值,在德国市场上充当货币作用的是美国的幸福牌香烟。1948年6月20日,美国占领军当局对西德进行了货币改革。用10个旧帝国马克换一个1个新德国马克。在短短的几周之内,旧帝国马克的所有有价证券,储蓄金,银行存款,抵押金等等全部兑换完毕。这是一次非常苛刻的剥削行为,但是却挽救了德国。德国马克相对美元的兑换率逐渐上升。原本空空如也的商店中再一次充满了各种商品,人们的生活也开始走上了正轨。

  由于推行自由市场经济,西德面临许多的问题。贫富差距逐渐增大,底层劳动人民怨声载道。但是,艾哈德引进了竞争的机制,谁工作的时间长,谁工作的效率高,谁就有工作,否则就是能面临下岗。这样的竞争机制就是依靠剥削广大劳动人民来积累最原始的资本。由于竞争机制,资本家们一味的压低工资,从中得到了更高的利润。然而尽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西德的整体社会环境还是处于稳定的状态。由于战争的破坏,人民拥有最迫切的愿望去修复自己的家园,去重建一个有生机的新的德国,因此,西德人民勤勤恳恳的工作着,付出自己最大限度的力量。

  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西德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需要,发展外向型的经济。西德利用自身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价格远低于其他国家的产品。这使得西德的外贸市场发展很快,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1950年时还是贸易逆差721亿美元,到了1960年时已经变成了顺差。

  

  六、朝鲜战争

  此外,还需提到的就是朝鲜战争。这是对西德非常重要的一次机遇。尽管艾哈德竭力否认,但朝鲜战争确实挽救了西德经济。  (艾哈德:《来自竞争的繁荣》商务1983年,第41页)。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及其盟国需要西德供应武器和弹药,也需要西德参加所谓的“欧洲防务”。因而美国不得不修改对西德工业和技术的“裁减政策”。1950年5月纽约外长会议决定,把禁止生产射击、砍杀和刺杀武器改为限制生产,取消对造船业的限制。钢产量不再受限制。1950年钢产量为1210万吨,1953年达1350万吨。1954年制定“有关监督工业的决议”,进一步放宽了限制西德工业生产的条件。以前禁止生产合成橡胶和合成燃料,限制生产轴承,现在只管制其生产能力。取消了限制重型机床、铝、合成氨、氯生产的规定,不再对化学科研进行限制。

  朝鲜战争爆发后,大批船舶定货单飞往西德,要求建造的新油轮和新货轮达200万吨。汉堡港是德国最大的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汉堡港遭到严重破坏,到1953年已有70%修复使用。到本世纪60年代,德国商胎队已有货轮2700艘,总吨数达65b万DE卜朝鲜战争改变了西德的贸易逆差。1950年外贸逆差为30亿美元,1951年为1亿美元,1952年则为顺差7亿美元。观察家西奥多·H.怀特说:“朝鲜战争仅仅给德国人迅速地无条件地带来了好处。”《经济学家》杂志指出;“1950年6月,朝鲜战争结整个贸易界带来了繁荣。”

  

  综上所述,是战后西德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等。

  最后还应指出,50年代西德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由于西德起点低,这是战争破坏和战后盟国推行“非工业化”政策的结果。大体到本世纪60年代中期,西德“经济奇迹”已经结束,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定向同步发展,发展速度降到5%的欧洲平均发展水平。

  二、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以联邦德国为代表的西欧经济的发展,开始改变了战后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开始走向多极化。

  2、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随着联邦德国经济的发展,西欧经济在很多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不愿意受美国控制和操纵,开始为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希望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开始冲击美国的霸主地位,促使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有利于加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联邦德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认为只有联合的欧洲才能发展,所以从建立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德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德国经济的发展赶超英法后,德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迫使英国组织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破产,使英国于1973年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从而加强了欧洲的团结和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作为战败国,首先被赶出了资本主义市场。根据“四化”方针,即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中央集权化和非工业化方针,德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被削弱甚至被消灭的计划。根据1946年3月制定的“限制工业计划”,即所谓摩根索计划,德国工业生产能力要降低到1938年的50—55%,钢产量为1938年的1/4,即从2200万吨降到580万吨,化学工业和重型机器降到1938年的1/3,水泥降到1/2,车床降到1/10,汽车降到1/5,纺织工业降到l/2,只有家俱、玻璃、自行车等民用工业不受限制。但是从1948年下半年开始,联邦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到1949年11日已接近1936年的水平,1950年就超过了1936年的水平。所有的工业生产都受到了限制。但是,西德能够在短短十几年间一跃而起,却是有着别的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

德国是在普鲁士容克贵族的领导下通过战争统一和迅速发展起来的。这形成了德国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根深蒂固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残余。在德国政治生活中,普鲁士王室与容克贵族占据显赫的地位,容克贵族的政治代表德国皇帝掌握着政治、军事、外交的最后决定权,容克贵族的经济地位受到保护。

  在德国的市政建设中,环境保护被列为重中之重。为了尽快造就城市高标准的生态环境,德国在旧废料场的清理、垃圾处理以及扩建和新建净化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环保已成为人们的习惯,并且融入了日常生活。

  漫步大街小巷,花花绿绿的垃圾桶映入眼帘。每户德国居民的住宅前面一般都有黄、蓝、黑、绿4只色彩鲜明的垃圾桶,上面贴有简明易懂的垃圾分类图案。其中“黄桶”专门用来装废弃金属、商品包装盒和塑料,“蓝桶”“吞食”废纸,“黑桶”装普通垃圾,“绿桶”则收集从普通垃圾中新分类出来的茶叶、蛋皮和残羹剩饭等生态垃圾。至于废旧的破玻璃瓶,则要求送往指定的地点,然后认真地按不同的颜色分类投入规定的箱子里。有些大件的旧家电必须送到专收处,再做处理,如此等等。大多数德国人都能一丝不苟地按照规定去做。由于实施多年的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德国城市的垃圾都能得到及时的科学处理,垃圾污染显著降低。

  德国很重视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开始树立环境意识。现在,许多中小学生自愿地走上街头,种树栽花植草,清理杂物。全国森林覆盖面积已经占了1/3,其中有11个受到特别保护的“国家公园”。

  时至今日,德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70万人直接或间接就业的环保产业,为全球之冠。

  在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方面,德国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街道上的环保广告随处可见,呼吁人们减少使用私人汽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视节目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公益广告:“为了我们的环境,请您改乘公交车!”在交通路口竖着的大牌子上,写着“当红灯亮起时,请您关掉汽车发动机”的标语。德国城市近10年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幅度下降,莱茵河水日渐变清。

  德国国土面积37万平方公里,有8000万居民,人口高度密集。德国大部分地区属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类似上海。德国是有名的“绿色国度”,境内湖光山色,非常迷人,其环境保护著称于世。南部是阿尔卑斯山和森林。有西门子公司,奔驰汽车公司,宝马汽车公司等世界大公司。著名的啤酒节每年在慕尼黑举行。中部丘陵,有著名的鲁尔区,法兰克福机场是欧州大陆最大的机场,北部平原,有汉堡港和大众汽车公司等。 从德国北部到南部,从工矿到乡村,所经之处景色迷人,空气清新。连绵不断的森林,开阔的草地,无污染的风力发电大风车以及清澈流淌的河流,无不体现着由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祥和与恬静。

  以前的莱茵河污染严重

  德国最大的环保非政府组织“自然保护联盟”主席契普克告诉记者,德国 人的环保意识是通过惨痛教训而逐渐形成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急于改变战后落后面貌,积极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莱茵河沿岸企业把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致使河流污染严重。有人形象地比喻,把照片底版扔到莱茵河里都能显影。柏林技术大学环保专家曲希勒教授谈到,那时,在德国工业重地鲁尔区,人们看不到蔚蓝的天空,早晨穿的白汗衫到晚上就脏了。

  到上世纪70年代初,德国发生了一连串环境污染的灾难,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剧减少,垃圾堆放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民众深 受其害。环境灾难使政府和民众都认识到,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湖泊和河流不可能无限度地向人类提供资源。因此,人们更多地关注生活质量,而不是生活水平。环境保护成了最紧迫的问题。这一切促使联邦政府不得不耗费巨资治理环境。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为环境付出代价的时候到了。

  德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保法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时的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 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垃圾处理法》是德国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90年代初,德国议会将保护环境的内容写入修改后的《基本法》。在《基本法》20条A款中这样写道:“国家应该本着对后代负责的精神保护自然的生存基础条件。”这一条款对德国整个政治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全德国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法律、法规有8000部,除此之外,还实施欧盟的约400个相关法规。从1972年通过的第一部环保法至今,德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备、最详细的环境保护法。

  德国政府、16个州和各个县政府都设有官方的环保机构,另外,德国还 有很多跨地区的环保研究机构。德国政府重视环保并且作了大量的工作。联邦政府每年的环保贷款达到近百亿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108元),企业每年的环保投资在30亿至40亿欧元之间,德国因此已形成一个有近百万人就业的环保产业,每年环保产品的出口居世界前列。

  德国还设立了环保警察。记者采访了一位环保警察,他谈到,德国环保警察隶属联邦内政部。每名环保警察都要经过一年半的专业训练。环保警察的任务是:发现环境污染时,立即采取补救行动。从化学毒素外泄到不卫生食品的销售,都在他们的管辖范围之内。环保警察行动迅 速,他们通过巡逻和使用遥测工具检查环境的污染情况,一旦发现环境污染的现象,立即采取有效的手段,把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任何一条小溪泛起泡沫,环保警察都会前往取样;凡是已经立法的环保事项,警察在其辖区内一概严格执法,比如鱼类死亡、垃圾箱冒烟、废油渗漏或废气聚集成雾等,都属于禁令之列。

  德国人把保护环境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

  据最近联邦环保部公布的民意 调查显示,85%的人把环保问题视为仅次于就业的国内第二大问题,75%的人希望德国应该在环境政策上继续维持在欧盟的领先地位。

  2002年德国大选期间,社民党在过去执政的几年里没有搞好经济,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当时的民调显示,社民党再次执政的希望渺茫。这时,一场洪水袭击了德国好几座城市,总理施罗德抓住时机,大讲环境保护的重要,并采取了很多环保措施,颇得民心,因此得以顺利连任。近年来,以环境保护为纲领的德国绿党人气上升,在地方选举中连连获胜。绿党领袖、外长菲舍尔被德国人视为最受喜爱的政治家,原因之 一就是菲舍尔长期骑自行车上下班、不吃肉食的环保形象赢得人们的好感。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经历了从被动环保转变为个人自觉的过程。垃圾分类最能体现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接受记者采访的曲希勒教授同时也是柏林技术大学农业系主任,他在自家小院建立了生物循环系统,自己处理垃圾,把生物垃圾制成肥料种花,用太阳能发电,用沼气作燃料。

  应该说,垃圾分类带给居民许多麻烦,特别是住在高楼的住户,他们要将十几种垃圾分别送 到楼下的分类垃圾箱中,倒一次垃圾可能要上下楼跑好几趟。记者的一位德国邻居不但自己认真执行垃圾分类的规定,还自觉监督别人。如果他发现有人把垃圾扔错了地方,就会一一捡出来重新投放。

  记者经常出差,在德国许多旅馆的卫生间里都贴有一行醒目的提示语:“亲爱的客人,环境保护从点滴做起,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毛巾的更换次数,您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毛巾?”在德国城市街道上,环保广告随处可见。柏林有许多广告呼吁人们减少使用私车。柏林一位市政官员曾问记者:你是否注意到,德国城市道路都很窄,一般只有两道。这是因为德国市政 建设首先考虑的是环保因素,而不是考虑让公路适应不断增加的车辆。很多德国大城市有意把道路建得越来越窄,让有私车的人找不到停车位,使他们重新考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目前,全德国有90多家汽车共享协会,拥有会员近7万人。一辆共享的汽车可取代6—10辆私人汽车。

  在德国,再生纸的使用比较普及,从学生用的练习本到商店售货员用的收据纸,从信封、邮票到各种报纸杂志,从餐馆的餐巾纸到厕所里的卫生纸,随处可见。这些纸没有经过漂白处理,因为造纸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有相当部分来自漂白过程。同时,再生纸还有不少好处,它不 含任何致敏、致癌物质或色彩原料等。据统计,2003年,德国再生纸的使用率达到了60%。

  在德国,凡去超市购物的人大多会自带购物袋。如果要使用店家提供的塑料购物袋,就要多支付至少025欧元,而025欧元在超市可以买到5个鸡蛋。德国虽然森林成片,但很少有卖火柴的。当地人认为,德国树木“不是很多”,做火柴的成本太高,不利于环保。

  两百万人从事环保事业 < 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德国环保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环保组织功不可没。德国有上千个环保组织,人员达200万左右。比如,记者采访的“自然保护联盟”有105年的历史,拥有成员约40万人。该组织每年的经费1800万欧元,其中,1200万欧元来自成员交纳的会费,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捐赠和罚款收入。“自然保护联盟”90%以上的成员都是义务兼职人员,他们每人每年要交纳28欧元的会费,却无偿为环保事业做着大量工作。“自然保护联盟”主席契普克谈到,这些义务环保人员非常活跃,常常到处举行宣传活动,希望能将每一个关注环境问题的男女老少变为辛勤 播撒环保种子的人。

  记者在这个组织出版的杂志中看到一则关于“无包装”艺术表演团的报道。这个艺术团的节目旨在向人们介绍如何减少垃圾的数量。他们的表演形式深受孩子的欢迎,于是,剧团就把演出对象定位在孩子的身上,有些节目还让孩子们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演出,孩子们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同时还掌握了许多环保知识。

  孩子一上学,就领到一册环保记事本

  如果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政府是通过法律等强硬手段推动了环保工作的启动,那么,现在德国更多的是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德国的环保教育从幼儿就开始进行。德国有关幼儿教育的法规规定,幼儿园要把教导儿童维护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卫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德国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到学校报到时,会领到一册环保记事本,用于孩子记述自己的环保活动。环保记事本的设计精心别致,每一页左上角都印有精美的风光照片。编者告诉孩子 :要热爱大自然,自觉维护环境。据说,德国有370多个森林幼儿园,即在森林中搭建简易住房,让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从小认识大自然的奇迹,同时了解到自己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在德国学生的自然常识课程里,对学生进行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教育内容很具体、直接,教学内容也相对较多。记者从邻居家的孩子那里了解到,他们在上动物常识课《家乡冬季的鸟》时,老师就带他们去附近的森林里,了解鸟类在冬季的生活特点,鸟类在冬季寻找食物的困难等等,并要求学生带上一些坚果、面包等食物喂鸟。

  正因为有了几十年的依法治理,全民共同参与环保运动的实践,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德国才有了今天美丽的景色。

德国在二战前所作的战争准备 1919年6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国齐聚凡尔赛,签订了影响世界历史的凡尔赛和约。此和约之荒谬和恶劣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不仅违背了同盟国在休战前对德国的所有承诺,同时也分裂了奥匈帝国,树立了众多的东欧小国,导致东欧出现权力真空。这样不仅破坏了欧洲原先的政治均势的传统,更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德国的再次崛起。

而对于德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屈辱,在许多德国人的心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并没有输,而是被当权者出卖了。而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种种惩罚、限制,则是侮辱德国的标志,再加上数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德国哀鸿遍野,这个原先富裕的欧洲强国现在变成了一片废墟。

正是在这种贫穷、屈辱的社会中,产生了纳粹主义,每一个德国人都要求摆脱屈辱找回大国的自信,而希特勒正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但是希特勒却带给德国又一次深重的灾难。正如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所说的那样:“凡尔赛和约不代表和平,这只不过是20年的休战期而已。”

在凡尔赛和约的屈辱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纳粹提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加就业的“国家社会主义”理论,其反犹太人的狂热,废除凡尔赛和约、恢复德国大国地位的许诺有着相当广泛的民意支持。

二战前的欧洲政治国际环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创造了限制战争的两个东西,这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国际联盟。国际联盟是一战后最重要的国际性政治体制,它却有自身所无法弥合的缺陷,那就是这个国际组织建立的宗旨是消除国家间的敌对,维持和平路线。但这种宗旨或者理念却是一种硬性的规定,这种宗旨与当时各国的历史、政治和经济都是背道而驰的。不仅如此,国际联盟还有自身结构上的缺陷,那就是高谈和平理论却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国际联盟不仅不能维持和平,反而助长了世界性的摩擦和冲突。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入侵。中国政府要求国际联盟对日本进行制裁,并要求日本立即退出中国领土。但国际联盟没有任何举动,只是组成了个“李顿委员会”调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行动。这充分暴露了国际联盟在国际事务上的无为,这也给那些不满当时现有国际秩序并希望改变秩序的国家以力量与野心。

随着德国军事力量的增长,法国作为欧洲第二大军事强国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法国其实自己清楚自己军事力量,虽然表面上强大,但实际上不仅装备落后,而且部队士气低落、训练不足,所以只能靠数量弥补自身的缺陷。面对德国军事力量的增长,英国不但没有同法国结盟阻止德国的再次崛起,却视法国为欧洲和平的破坏因素,联合德国共同遏制法国。英国的这一政策不仅没有带来和平,反而鼓励和纵容了德国军事力量的再次崛起。1933年希特勒正式接任德国总理,后来又成为第三帝国的元首。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的失败,对于许多德国人来说是一次民族的灾难。魏玛共和国在外交和政治上的懦弱,引起了德国民族主义的愤怒情绪。再加上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国侮辱和惩罚,更加深了整个德国社会民众的不满。这样高举德意志民族主义大旗的希特勒正好应合了德国民众压抑许久的心理。

德国近现代史中的断裂与延续问题十分复杂。德意志帝国的历史虽然对纳粹主义的上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它不仅仅是纳粹德国的前史,而且也是联邦德国的前史,也包含着许多优良传统。帝国时期的社会结构与精神文化在魏玛共和国的延续挫败了其政治制度的革新。二战后西德在重建“民主社会”的初期,没有对纳粹主义的遗产作出彻底的清算,但这没有影响到西德社会制度的巩固。而东德主观上与德国保守、反动的历史作出了决裂。

德意志帝国与纳粹德国之间的关系问题说明,各个历史时期之间的连续关系是多元的,不能从后世的角度将其前世的历史简单化。德意志帝国时期的社会结构与精神文化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延续及其对议会民主制的破坏作用启示我们,政治制度的改革如果没有相应的(涉及到全社会的)社会结构与精神文化方面的改革是难以成功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社会结构,特别是精神文化能够将更新的政治制度重新纠正过去。但是,纳粹历史遗产与西德社会建设的关系又表明,一个新社会的建设固然要与旧社会作出必要的“决裂”。东德与1945年前的德国历史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现代与历史之间原则上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续关系。现代人可以作出一些与某种历史传统的主观“决裂”行动,但他们与这种历史传统的连续关系的存在往往不以其主观意志为转移。

  德国政治教育目标属性和绩效政治教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德国; 政治教育; 目标; 绩效

  论文摘要:当代德国政治教育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它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认同”为基本目标,为其“政治合法性”进行辩证。它以清除纳粹思想和宣扬资产阶级民主观念为使命,并且基于自身的政治属性而被作为国家的政治资源加以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较高的政治绩效。

  德国政治教育,曾经历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国民教育”(Staatbürgerliche Erziehung)、资产阶级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基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教育”(Staat und Volk Bezugspunkte politische Bildung)、纳粹统治的第三帝国时期的“政治教化”(Politische Erziehung)等历史形态。二战以后,鉴于联邦德国政府揭露并深刻反省纳粹统治的黑暗历史,帮助德国民众树立正确的“二战史观”的需要,建立、完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政体的需要,以及铲除政治极端主义,按照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培养教育青年一代,增强民众参与政治合作的热情和能力的需要,把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进行了精心设置,逐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它们在战后德国政治、经济发展,民族统一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在当代,政治教育既是当代德国联邦议会、政府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基本的政府职能。以政府行政主导实施的德国政治教育,是对纳粹统治的批判和对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的扬弃与继承基础上的民主教育工作。当代德国政治教育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紧紧契合。也基于此,政治教育被纳入德国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和政府的公共职能之中,并从国家政治资源的高度进行建设。

  一、 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目标

  德国政治教育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联邦德国建立之初,“根据纳粹独裁统治的历史,联邦政府和社会需要履行一项特殊的任务,那就是促进以民主、宽容和多元化为基础的政治觉悟的发展。”基于此,西德政府在1952年建立了“联邦政治教育中心”(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标志着独立自主的政治教育工作在德国正式启动。从本质上看,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及其所领导实施的政治教育工作,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一个“政治认同”问题。“政治认同”的提高,有助于增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进而增强民众的政治信赖感和政治责任感,有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形式,是一种政治认同的“意识性资源”。“正是由于意识形态在人们与本国执政政治权力之间起着连结点与桥梁的作用,才使意识形态成为了政治认同的理性基础”。德国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在德国社会中构筑这种理性基础,进而“在民众中推广民主意识,发挥联邦德国人民的能动性,让所有达到法定年龄的人都能主动地、批判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

  以德国宪法为核心价值的政治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民众对德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政治权力和政治体制的“集体认同”,从而使整个政治体系取得“合法性”基础。基于特殊的国家社会主义历史、建国初期的现实困境和德国的地缘政治理想,这种认同又必须是建立在对纳粹的全面反思和铲除的基础之上。因此,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继续占领时期的“非纳粹化”运动,另一方面,还要使德国民众在内心深处接受、认同现存民主政治体系。也就是说,帮助民众树立正确的“纳粹史观”尤其是“二战史观”与资本主义民主观,是新的社会条件下德国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这既是实现德国的地缘政治理想,推行欧洲一体化外交时取信于国际社会的需要,又是建立、完善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政体,铲除政治极端主义,按照资产阶级的政治理念培养教育青年一代的必然要求。

  在德国各类学校,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促进青少年以政治认知发展为基础的政治品格的形成,并能够有效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最终完成自身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作为德国学校政治教育的两个关键词,既是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基础,又是主要的实现途径。其中,政治认知又是政治参与的根基,有效的政治参与必须以充分的政治认知发展为前提。

  在青少年政治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德国政治教育理论不仅重视各种政治知识的教授,更加强调政治技能的培养,注重的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因为青少年只有具备了完备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才能为将来进行政治判断、从事政治活动、选择适当的政治行为奠定基础。在个体政治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中,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受到重视。德国古典人文主义传统“教育观”、“修养观”对学校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实践也同样影响重大。政治认知的目的在于政治能力的提升,在于政治品质的形成,因此,它注重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知识的内化。而这又需要学生依靠社会政治实践的体验,即所谓“知行合一”。

  德国学校政治认知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有能力和热情参与社会政治。德国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接受和认同政治体系及其政治文化的重要参量。在联邦德国成立的最初十几年里,苦涩的历史传统的惯性使得德国民众对政治体系的取向相对被动,属于臣民取向而非参与者取向。这既影响到新生的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又影响德国民众的政治忠诚。因此,政治参与不仅仅是德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成为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越高,政治体系对公民意愿的反应就越敏感,这样也就提高了公民对政治体系的一体化和认同感,直接促进了政治体系的稳定。”

  二、 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

  源于盟国占领军政治“再教育”运动的当代德国政治教育工作,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愈发受到联邦议会和政府的重视。有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学术争论日渐增多。这一时期风靡欧美的政治社会化理论,与德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成为德国政治教育的基本指导理论。在很多德语学术著作里,它都与政治教育密切联系,甚至政治社会化概念本身就被等同于政治教育,二者经常交替使用。政治社会化在社会层面就是一个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永恒化的途径,这需要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进行持续性政治教育,以促使其完成“接受政治规范——认同政治体系——参与政治生活”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说,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标集中在“广泛政治认同基础上的普遍政治参与”。

  在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中,相比英、美等国,德国政治教育更强调和重视发挥国家、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政治教育在德国被视作一种重要且特殊的政治资源,它虽然不像国家机构、政党那样带有明显的“物质”特征,但却具有较大的政治交换价值。通过政治教育,支撑德国政治体系的价值基础(即德国宪法)才可能转化为社会大众政治认同的价值基础。显然,德国政治教育作为现实政治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质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行为,更是政治体系的一种政治行为。具有政治属性的政治教育因而成为国家权力机构的政治资源。政治社会化的基础就是国家对政治教育这种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和政府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这种政治资源进行精心的培育、开发、管理和分配。学校、政治教育专门机构、大众传媒、政治党派甚至政府部门本身都是重要的政治教育资源,这些政治社会化的主要机构,在国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积极配合、协调作用,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政治文化环境,从而为取得广泛的政治认同奠定基础。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联邦德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治教育国家资源体系,将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政治资源和社会公共产品纳入政府的整体规划来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出纵横交错的政治教育资源网络,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工作有机结合,成为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该体系的主要构成元素包括各级议会、政府,各政治党派、学校、社会组织等,它们在德国政治教育中担当各自责任,发挥各自功能。形成了“联邦议会总决策和总监督,联邦政府组织和管理,学校主导实施,社会组织参与实施”的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在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国家体系中,内政部下属机构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居于核心地位,是具体工作的策划、组织、实施和管理机构。它的工作直接受联邦议会的管理和监督。联邦议会对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监督权是由一个专门的管理委员会行使的。委员会的成员由议长根据各议会党团的建议任命,通常由20位左右联邦议员组成。管理委员会的权力和职责具体包括:一是监督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在工作中的政治立场,以及是否违背“超党派原则”(überparteilichkeit)。所谓超党派原则是指政治教育中心的工作不能体现个别政党的意志,以防止违背基本法的民主和多元化根本原则。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超党派原则”实际上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能超越个别党派,却不能超越其资产阶级性质;二是对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重大事务进行决议,具体包括政治教育主题的确定、财政预算(包括制定和执行)、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报告等。其工作均不能违背管理委员会确立的方针政策。并且管理委员会有最终决议权。由此,联邦议会就把持了德国政治教育的总决策权,掌控了德国政治教育全局。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能包括:一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政治教育工作做出规划,为各类学校的政治教育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并对政治教育教师进行培训;二是组织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编辑各类政治教育资料,为课堂政治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也免费提供给社会大众;三是面向全社会、各阶层民众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政治教育活动,如时事讲座、展览、参观旅行、主题节日、知识竞赛等;四是研究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紧密结合现实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社会政治进程进行持续地调查和分析,开展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五是以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为载体,向公众提供政治信息,引导公众树立对于复杂政治领域的正确观点和判断,在政治教育职责中扮演着全体公民的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建设并维护联邦政治教育中心的网站,通过互联网开展政治教育。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最重要的职能体现在其对德国政治教育资源建设和配置方面。它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政治教育工作,以促进政治教育这一重要政治资源的培植与建设。通过成熟的社会化运作的手段,以行政契约的方式,委托社会非政府机构实施政治教育,并通过规章制度及合同条款的约束,达到对之进行监督和控制的目的,使其举办的政治教育活动不与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方针原则相违背,以实现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通常,这些参与政治教育的社会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历史遗迹等,免费向公众开放,由国家给予财政支持和统一管理;另一类是作为政治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社会政治教育机构,包括各种注册协会、学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对这些社会政治教育机构,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通常的程序是:一是由政治教育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明文规定,明确想要承办政治教育活动的社会机构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软”、“硬”件条件,如人员素质、场地条件等,尤其对这些机构所承办的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和主题的范围做出明确的规定。二是由这些社会机构提出正式申请,申请时须递交机构的章程、经济状况证明材料、机构主要领导成员名单,以及希望承担的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等。三是由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当通过审查后,拨付活动经费,并对承担者所要举办的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指导或建议,活动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每年资助数百家社会机构申请承办政治教育活动。德国政治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在于构建了这种比较完善的政治教育国家资源体系,形成了“国家主导与政府行政指导下社会组织普遍协同和广泛参与相结合”的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德国政治教育的政治绩效

  在通过系统、持续的政治教育以促进德国社会和民众的集体性政治认同上,经历了一个由怀疑到接受再到认同的社会政治心理的转型过程。二战结束之初,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联邦德国,面临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严重困难。尽管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的大力扶持,这个新生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并未能从一开始就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这一点,在1963年出版的阿尔蒙德所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人民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一书中对德国公民的民意调查结果就可窥一斑:1959年仅有7%的德国人把象征民主国家政权的基本法当作民族自豪之源。战后初期的民意调查显示当时德国人普遍对民主政治相当冷淡,对往昔的权威政治体制尚有眷恋。选民对民主程序缺乏了解也缺乏热情,他们对政治仍抱着被动的臣民而非积极的公民态度。当时德国人对政党和政治机构的态度是“接受式的、冷淡漠然、过分实用主义和玩世不恭。纳粹思想残余的根深蒂固、魏玛共和国的前车之鉴、东西方冷战夹缝中求生存的恶劣政治外交环境,再加上战败对德国经济的毁灭性打击,导致民众普遍的不信任与政治冷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西德联邦宪法为价值取向的政治教育,受到当局的高度重视,被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铲除纳粹主义思想和构建民主政治文化是政治教育两大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清除”是“构筑”的基础,只有深入彻底地反思、清算纳粹思想,才能发展如哈贝马斯所说的“宪政爱国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而这种德国历史上可望不可求的政治文化,恰恰是联邦德国取得其存在的“合法性”及民众“集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已经明显为普通公民所接受。当时的民意调查显示民主政治文化已经在联邦德国形成。同样是对民主政治体制的态度问题,到1978年的认可度已经上升到31%,到1988年则为51%,而对基本法的支持率到1978年甚至达到了71%。同时,民众对议会、政党政制的高支持度,对联邦议会选举的高参与率也都体现了民主政治文化在德国的逐渐发展与成型。经过30年左右的时间,联邦德国基本上解决了“政治认同”的问题,究其原因,固然少不了经济的腾飞、政局的稳定和东西方对抗的历史机缘,而以政治教育为重要途径的政治文化建设也同样功不可没。

  自20世纪90年代两德统一以来,以“民主与宽容”为基本主题的政治教育,不仅对消除两部分德国人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实现两部分德国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为培养德国人民的“欧洲公民身份”意识、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尤为重要的是,统一后联邦政府更加重视政治教育工作,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政治教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这也体现出德国资产阶级议会和政府为解决德意志民族沉重的历史遗产,稳固其资产阶级政体,对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的政治现实。

  参考文献:

  [1]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Jahresbericht 2000/2001[M]Bonn: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200213

  [2][美]戴维·伊斯顿社会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36

  [3]程同顺当代比较政治学理论[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57

  [4]Gabriel A Almond and Sidney Verba.The Civic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9752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