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哪种料最好

南红哪种料最好,第1张

要知道南红哪里的料最好,我们得先知道不同产地的南红各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保山料南红

一、西山料

西山料又称杨柳料,也就是传统意义中的南红好料。这里产出的南红多满色满肉、胶质感强,但是裂多。

二、东山料

东山料颜色都很鲜艳,但是发干、玉质感不强,而且多裂,很少有一块完整的料子。

凉山料南红

一、九口料

九口料颜色鲜艳,多柿子红,不过表皮多会夹杂点玫瑰红,会有纹,而且多冻,石性重,不过裂相对保山料来说会较少。

二、瓦西料

瓦西料多玫瑰红,是凉山料南红中玉质感最好的,而且韧性强适合雕刻。

三、联合料

联合料多樱桃红,颜色均匀,水头很足,看上去珠光宝气,时尚感十足。

而除了这些比较大型知名的南红产地以外,还有很多比较小的产地也有好料产出,比如滴水洞、大黑洞、三眼井、冷水沟以及白沙沟等;也有质地有所差别的雷波料。

南红玛瑙的应用历史悠久,在出土的战国贵族墓葬中已经有南红玛瑙的串饰了,如云南博物馆馆藏有古滇国时期的出土南红饰品,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代南红玛瑙凤首杯更是精美,是研究南红玛瑙制品、南红玛瑙雕刻件等,宫廷碾玉的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从这些馆藏作品可以看出,历朝历代对南红都非常重视,同时也是很稀少的珍贵材料。

从这些馆藏作品中不难看出,作为稀少珍贵的宝玉石材料,历代南红玛瑙精品都被统治者所珍视,尤其至清代达到顶峰。随着四川凉山地区高品质南红玛瑙矿的发现,收藏级别的南红玛瑙作品又重新回到收藏界,也重新掀起了南红玛瑙收藏的热潮,吸引了众多藏家的关注。

我们迄今所知古滇国后最早的南红珠就是扁圆南红多棱珠,而实际上,这种南瓜形制最早见于古埃及,在我国的历史也起码可以追溯到战国,并且这种形制在明清的琉璃珠中也不少见。时间跨度长达2000余年。

剩下的历史几乎就是每个南红爱好者耳熟能详的了,南红作为深海红珊瑚的替代品正式走上藏区的舞台。由于藏区使用的红珊瑚全部为所谓倒枝珊瑚,只产于日本海峡和台湾海峡,贸易的相对困难和本身珊瑚材质的珍贵决定了红珊瑚只是属于藏区高层的奢侈品,而广大的藏民也同样需要这些红色的寄托,于是南红真正的以批量产品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众多信徒的随身配饰。这种情况至早结束于清晚期,伴随着我们通常认为清晚期南红矿藏的枯竭,南红珠子的制作才基本告结束。

您好:满肉,可以理解为浓郁度,刚刚接触都是靠打光来识别,看这个物件的整体是不是呈微透入光的表现,不是穿透性的,穿透性的就没有肉,太不透,说明石性重。满色指这个物件整体为红色,没有缺失的地方。

南红作为我国独有的品种,因温润的质感以及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南红的颜色很多,锦红、柿子红、玫瑰红、樱桃红等等,其中,锦红是最珍贵的。在如今的南红市场,又有 3 种南红,如黑马般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并获得了一致好评,被称为最有升值潜力的料子,它们就是 包浆料、满色满肉料、冰飘料。

包浆料

包浆料,是指南红外面包裹着一层外皮,皮色丰富多彩,有黄皮、绿皮、亮皮、坑皮等。通常,雕刻师会将包浆料的原皮保留,采用巧雕的手法将南红独特的美感呈现出来。在原皮包裹下的南红,犹如经过了岁月的磨砺,稳重、内敛,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它的美。每一块包浆料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包浆南红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它的皮色,巧妙的设计以及精湛的雕工,使得包浆南红的价值进一步提升,正所谓好料还需巧工,可以说一块包浆料是否能够受人们的欢迎,全在于它的雕工上。

满色满肉料

满色满肉料是南红中的精品。南红打光时会微透光,但光透不过去,这部分红色的、不水不透明的料子,就是南红的 “肉”。“满肉”指的就是整块料子都符合上述条件,但是实际上90% 的即认为是满肉了。而“满色”指的是南红的颜色均匀一致,但是并不限制单一的颜色。由于 满色不一定满肉,满肉不一定全红,因此,主要关键点还在于 “冻”,即南红中类似果冻般透状肉质,而“满红满肉”的形容也就是为了表示这件南红玛瑙中“冻”部分的有无或多少。

如果是遇到颜色较为一致的柿子红混玫瑰红,也可以称之为 “满色”,因为这两种颜色均是比较有高价值的颜色。但是如果有冻状肉,那就不属于满肉的范畴了,这一点需要区分清楚。

冰飘料

冰飘料全称是 “冰地飘红料”,这个名称借鉴于翡翠,在南红中指的是底色非常浅,甚至是无色透明、类似于冰块似的料子,上面带着点儿红色,如同红色飘在冰上似的,又称冰飘红。

冰飘红以前的价格比较低,但是随着关注度的提升,越来越多有着巧妙构思的作品诞生,意境优美,如仙境般晶莹剔透,如诗如画,让人爱不释手,价格也在不断上升,成为最有升值潜力的南红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47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