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首饰的称呼,如耳环是珰,谢谢!

古代首饰的称呼,如耳环是珰,谢谢!,第1张

1、笄 :笄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的饰物,是簪、钗的鼻祖。 古代男女均留长发,笄为古代男女用来插定绾起的头发或弁冕的。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2、簪:簪是笄的发展,同样起固定发髻之用,在前端加以纹饰,雕刻成植物(花草)、动物(凤凰孔雀)、吉祥器物(如意)等形,并可用金、玉、象牙、玳瑁等贵重材料制作,工艺也愈发丰富,有錾花、镂花及盘花等。

3、钗: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钗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发钗的安插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

4、步摇:步摇是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簪或钗,是古代妇女插于鬓发之侧以作装饰之物,同时也有固定发髻的作用。一般形式为凤凰、蝴蝶、带有翅膀类的,或垂有旒苏或坠子,走路的时候,金饰会随走路的摆动而动,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5、钿:钿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把金属宝石等镶嵌在器物上作装饰。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

6、扁方:扁方是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形制与作用与汉人妇女髻上的扁簪类似。清代贵族妇女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都使用扁方,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装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控制发髻使其不散落下来。

-扁方

-钿

-步摇

-钗

-簪

-笄

古人对万物的雅称美到极致---《首饰》

「首饰」的别称

头面:首饰,头部装饰品。

“及州南一带,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正月》

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钗:妇女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钿合金钗寄将去。”——唐·白居易《长恨歌》

玉搔头:玉簪。古代女子的一种首饰。“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唐·白居易《长恨歌》“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玉燕:指玉钗。

“醉后金蝉重,欢馀玉燕敬。”——唐·韩偓《春闯偶成》

耳珰:妇女的耳饰。

“拜,耳瑶垂珠也。”——《后汉书·与服志下》

耳坠:妇女佩戴的下垂的耳饰。

“耳坠金环穿瑟瑟,霞衣窄。”——后蜀·欧阳炯《南乡子》

丁香:指丁香花状的耳饰。

“第二件是耳上环儿。此乃女子平常日时所戴,爱轻巧的,也少不得戴对丁香儿。”——《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臂钏:一种套在上臂的环形首饰,西汉以后盛行,样式极多。

“余又尝过金陵,人有发六朝陵寝,得古物甚多。余曾见一玉臂,两头施转关,可以屈伸,合之令圆,仅于无缝,为九龙绕之,功俾鬼神。”

一宋·沈括在《梦溪笔谈》

跳脱:手镯。

“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汉·繁钦《定情诗》

“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南朝·梁简文帝《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

条脱:指古代臂饰。“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唐·李商隐《李夫人歌》“朱门细婢金条脱,紫禁材官玉鹿卢。”——元·宋本《大都杂诗》

腕阑:手镯类的饰物。“元妃静懿皇后旦日受贺,六宫嫔妃以次献庆礼……一人献柳金简翠腕阐。”——明·陶宗仪《元氏掖庭记》

约臂:戴在手臂上的环形装饰品。记伴仙曾倚娇柔,重叠黄金约臂,玲珑碧玉搔头。—宋·张枢《风入松》

手环:指古代手镯佩饰。

臂环:意思为臂钏。

“时有宫人沉阿翘,为上舞《河满子》词,声态宛转,锡以金臂环。”——宋·王说《唐语林·伤逝》“平时带十围,颇复减臂环。”——宋·秦观《次韵答张文潜病中见寄》

腕钏:手镯。

“又一日,问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是何物’宰臣未对。上日:即今之腕制也。'”——宋·尤袤《全唐诗话·文宗》

步摇:中国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

“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释名·释首饰》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颜。”——宋·谢逸《蝶恋花》

宫绦:一种系在腰间的悬挂饰物,一般配以汉服。中间用绳子,两端系有玉佩,金饰,骨雕,中国结等重物,尾端有流苏。

“(湘云)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缘。”——《红楼梦》第四九回

花钿:古时汉族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即用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较流行的一种首饰。

“花铝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插头。”——唐·白居易《长恨歌》

华胜:古代妇女剪纸或绢作花形为饰,系于花枝上,或插于妇女发髻上的装饰品。

“正月七日为人日…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南朝梁·宗《荆楚岁时记》

笋: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笋,簪也。——《说文》

禁步:古代的一种饰品。将各种不同形状玉佩,以彩线穿组合成一串系在腰间。最初用于压住裙摆。佩戴行步之时,发出的声音缓急有度,轻重得当。如果节奏杂乱,会被认为是失礼,

“彩衣轻纱织翠,禁步摇绣带垂。”——元·杜仁杰商调·集贤宾北

抹额:汉族服饰,明代较盛行。妇女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抹头,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宝玉]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红楼梦》第三回

璎珞:是一种挂于项颈,垂于胸前的饰品,用多种小巧的花朵穿串而成。

“其王者著法服,加璎珞,如佛像之饰。”——《南史·夷貂传上·林邑国》

梳篦:古代简称栉,理发的用具,与簪、髻、钗、步摇等并称为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昔为宫廷御用珍品。

“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唐·罗隐《白角篦》

项圈:儿童或某些民族的妇女套在脖子上的环形装饰品。多用金银等制成。

“仍旧带著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红楼梦》第三回

扁方俗称“旗头”,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

‘满族女子平时梳两把头,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扁方,之上。―《清末贵族之生活》

中国古代珠宝首饰

双鬓隔香红,玉钇头上风

中国古代女子的发饰中国古代首饰的历史悠久,各朝代风格早期遗存,以骨贝玉石为主;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金银首饰出现越来越多;两汉后金银簪钇越来越常见,唐宋元时代继续发展,明代得以辉煌,数量品类都是最多;到了清代,珠宝串珠点翠与金银交织,另呈一番色彩。

骨笄 掩鬓 小插 牡丹钗

竹节钗 桥梁钗 步摇 珠花钗 点翠钗

分心 叠胜 五凤花钿 扁方

胜 金珰 金梳 金丝鬏髻 点翠凤冠 金宝髻

唐-宋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 花钿

南宋―女史箴图 发钗

五代至北宋 女子戴冠

唐代绘画

北宋-金花筒桥梁钗

宋―送子夫王图 步摇

宋钦宗皇后像―龙凤花 钗冠

宋―杜秋娘图 梳篦

明―吴氏先祖容像 分心→华鬓钗倒插

明人容像 头箍

宋-明

明人容像 头箍 顶簪 头箍

围绕鬓折戴的一幅头面

五凤钿子

清―皇后冬朝冠

春闺卷读图 清―完颜氏像

清―美人绢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64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