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结婚项链的寓意是:项链等首饰是女性生活的一半,再穷也要戴首饰。
印度女性的首饰五花八门,大致分为耳环、项链、戒指、手链、手镯、发饰、额饰、胸饰、脚链……这个古老的国度,对首饰非常讲究,他们认为:“首饰是女性生活的一半。”于是,在婚礼上,不要说出生有钱家的**,即使是贫寒女子都会倾其所有添置配饰珠宝。
印度婚礼的饰品习俗
1、戴鼻环
鼻饰,包括鼻环、鼻钉等等。最初,这种东西从阿拉伯国家传到印度,其本意是指人们穿过牲口鼻孔拴上的牵牲口绳,表示对牲口绝对的“所有权”。想不到,其中的象征意义被印度男人充分利用,他们迅速给女人们拴上了鼻饰。所以,鼻环、鼻钉,是印度妇女婚否的标志之一。
2、戴脚铃
除去“鼻饰”、“耳饰”之外,结婚后的女子还须佩戴一种更新鲜的小玩意儿——“脚铃”。这种金属饰物,总是发出“叮叮当当”的撞击声。其一,美观;其二,辟邪;其三,为了防范新娘招蜂引蝶,做出越轨的事来。
3、画曼海蒂
另外,印度社会一直有“没有曼海蒂,婚礼不算齐”的说法。结婚当天,手脚画满图案的新娘前往夫家开始全新的生活。等到十几天后再回娘家探视时,母亲如果看到女儿的手绘还在便会如释重负,由此知道女儿在夫家没有干粗活过得很好。
印度的一家珠宝公司打造了一枚极其浮夸奢华的戒指,它的造型是有着层层叠叠花瓣的金盏花造型,其表面镶有12638颗钻石,总重为16543克拉。
这枚戒指几乎覆盖了整个手掌,无处不透露着奢侈与华美。从侧面看上去非常立体,细节处理得很到位。因为表面镶了一万颗钻石,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不同的火彩,闪闪发光。 特别是镜头失焦的那几秒,流光溢彩。
这样美丽的戒指售价是多少呢?珠宝公司总经理班塞尔表示, 这枚戒指从设计到出成品花了近三年的时间,而且这些钻石都是业内品质最佳。他不会出售,因为这枚戒指对他来说是无价的。
镶有12638颗钻石的戒指,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2020年11月30日,吉尼斯官方认证它为“镶钻最多的戒指”。
在此之前,“镶钻最多的戒指”是一枚镶有7801颗钻石的戒指。 两者的造型十分相似,都是多层花瓣堆叠而成。虽然不像镶钻一万颗的戒指富丽堂皇,但是这枚戒指中间有**的花蕊,花的造型更为立体、更为栩栩如生。
巧的是,这枚戒指也出自印度设计师之手。 由此可见,印度人民对奢华绚丽的珠宝的喜爱。 而印度人民对珠宝的喜爱由来已久。世界上第一颗钻石是在印度发现的;关于钻石单位“克拉”一词,也起源于印度。 正是这么早的珠宝启蒙,使印度拥有了绚丽多彩的珠宝文化。
印度是个全民戴首饰的国家,不管贫穷或富贵、女性或男性,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首饰。 特别是新娘子,婚礼当天佩戴的全套首饰,是难以想象的华丽与繁复。
比如新娘上半身的首饰。除了常见的项链耳环,还有鼻环头纱,甚至连头发缝都有首饰。 新娘的首饰不仅多,还很大—— 耳饰比耳朵大,项链乍一看以为是衣领。 首饰几乎占满了整张脸 ,想不富丽堂皇都难!
手镯的数量也不少,还有连接手指的首饰,同样是几乎占满整个手背。
脚下也不含糊,一定会带上占满脚踝的链子。除此之外,还绘有Henna(海娜)的图案。 这种图案不同于纹身,一般能保留几天或几个星期。Henna的图案同样精致复杂,有种神秘又复古的感觉。
真的想感叹一句, 这是拿珠宝当衣服穿啊!
除了新娘,印度的男士也会佩戴珠宝,而且不比女士首饰逊色。 前面提到过的额部首饰和连着戒指的手链,男士也会佩戴,看起来很有异域风情。
印度女士戴头纱,男士则有头巾可以佩戴。因为男士很少戴耳饰、额饰和鼻环,所以 他们就在头巾上大下功夫。 镶一圈翡翠吊坠已经是尽显富态了。
镶满钻石的更是炫目。
还有一种在王室男性贵族中流行的首饰,叫做Sarpech。 这是一种插在头巾正上方的首饰,一般为羽毛的形状。上面镶满了颜色各异的珍贵宝石,很能彰显身份的尊贵。
不得不承认印度有着深厚的珠宝文化底蕴。 他们的珠宝造型繁复、做工细致,宝石的配色也很协调别致,很有印度的特色。
想想我国的婚嫁珠宝,大部分都是流水线生产的纯黄金首饰。只有富态,没有贵气。
不过我们也有中国特色的首饰,同样精致好看。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珠宝文化,印度则是以浮夸精致为特色。我国的珠宝也不逊色,只是不太普及与平民化。 真心希望我国的珠宝文化也能日渐丰富多彩
今日话题:你觉得镶钻一万的戒指好看吗?
-end-
一、佛珠的历史
佛珠的梵文原语有几种, 译成中文意思是:(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数珠。
(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珠鬘之义。(三)japa-ma^la^,念诵鬘之义。
(四)aks!a-su^tra,意译为珠之贯线。盖梵语ma^la^(或 ma^lya)乃‘鬘’之意,印度人自古即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习,由是遂演变成念珠之使用。
佛珠如同佛教一样来自印度,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 亦是后来演变成佛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佛珠, 最早有记载约是二世纪(而佛教是公元前500多年才产生的)。
而中国则在隋唐时代(公元六百年左右)开始有记载使用佛珠及在雕刻佛像时亦有刻上佛珠。中国有关佛珠的记载,是《续高僧传》说隋唐时代的道绰大师,教人们拿着念珠持诵三宝名号。
佛珠不是佛教所创, 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佛珠的记戴。 而佛经记戴佛珠多出於后期的经典, 而律部经典却不见有记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传佛教徒亦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佛珠却是极受重视。
传入中国的经典有提及佛珠的包括: 「木槵子经」,「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等, 主要内容是讲述持佛珠三宝之功德, 总括来说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 高僧大德配戴挂珠时亦可增加威仪。 。
二、佛珠是佛在世时产生的么需要有历史跟据的回答最早不好说,至少出土公元二世纪的“龙王皈佛”造像上,脖子上就有佛珠。有记载的是《木槵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作为通说。下面的是历史资料: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意译作“珠鬘”。
(三)japa-ma^la^,音译“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鬘”。
(四)aks!a-su^tra,音译“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鬘”的意思。佛珠的起源,通常来讲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成为佛珠。
在佛教经典中,关于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作为通说。经云: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王大欢喜,遥向世尊头面礼佛云: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槵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
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304—439)的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肯定地说,唐代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三、日本佛珠(念珠)规格尺寸,历史等等类别:念珠 宗教:佛教 净重:01 品牌:黄氏珠宝 尺寸:8mm 《陀罗尼集经》卷二 金、银、赤铜、水精、木槵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 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 香木、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
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今但以《般若经》中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为例,加以说明。金:在佛经中被称为“苏伐罗”。
“五金”当中,金黄、银白、铜赤、铅青、铁黑各有所表,故又被称为黄金,列为五金之长。在《翻译名义集》中,解释说:金有四义: 一色无变,二体无染,三转作无碍,四令人富,以譬法身常、净、我、净四德耳。
因其具有久埋不变、百炼不轻的特性,所以历来为人们所珍爱,以黄金制成的佛珠更加显示出主人尊贵的气质。银:在佛经中被称为“阿路巴”,是贵重金属之一,《说文解字》中说: “银,白金也。”
古人以白金为银,是从其颜色上而言的,与现代所说的“白金”(铂,符号Pt)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金属,银色净白而闪闪有光,但却很容易氧化而形成一层“黑垢”,必须要经常洗抹。才能保持光亮如新,以白银来制做佛珠,如经久不用,便会黯然失色,给人有一种“时时常捻掐,勿使生垢埃”的推动作用。
琉璃:在佛经中,常作“吠琉璃”,在《一切经音义》中解释说: 所言琉璃者,梵语宝名也,须弥山南面是此宝也,其宝青色莹彻有光,凡物近之皆同一色,帝释髻珠云是此宝 。如此看来,琉璃指的是一种青色带光的宝石,其最大的特性。
是具有“同化”作用,即任何物品,接近了琉璃,就会被琉璃的颜色所同化。故而采用琉璃制造的佛珠,亦代表了诸佛“同化”之德,更加被广大佛教徒视若珍宝。
砗磲:在佛经中被称作“牟婆洛揭拉婆”,根据《增广本草纲目》记载,砗磲是海中大蛤壳内白晰如玉的物质,因其壳上有深大的沟汶,犹如车轮之渠,故称为砗磲,只不过后世以来,将白色的珊瑚和白色贝壳制品,均通称为砗磲了。在“七宝”当中,砗磲是白色的代表,用砗磲制做的佛珠代表了心地的无染,同时还能时时提醒自己不被外境所转,岂不美哉。
玛瑙:在佛经被称为“摩罗伽隶”,是次玉石的一类,由结晶石英、玉髓及蛋白石的混合物构成。因玉髓有红、黄、白、灰等各种颜色,故玛瑙亦呈现出种种美丽的色彩和纹理。
周履靖所著的《格古要论》说:“玛瑙以红多者为上,其中有人物、鸟兽形状者最贵。有锦花者,谓之红玛瑙;有漆黑中一线白者,谓之合子玛瑙;有红白相间者,谓之截子玛瑙;有红白杂色如丝相间者,谓之酱斑玛瑙。”
由此可知,玛瑙的种类繁多,颜色各异,用它来制造佛珠,一定是非常华美了。琥珀:在佛经中被称为“阿湿摩揭婆”,而在中国古书中常作“虎魄”。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琥珀条”称:“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谓之虎魄”。其实,这种解释是极端错误的。
琥珀原是一种树脂,经过几千万年的埋藏,加之地壳运动石化而成。磨擦会产生静电,可吸附纸片等小物体,入火则燃,嗅之有香气。
琥珀的种类相当繁多,现代的珠宝鉴评家,往往将透明而呈金**的琥珀称为金珀;橘黄而不透明的称为蜡珀;呈朱红色的称为血珀;黑色而不透光的称为翁珀;内里夹含有木屑、花草的称为花珀;用肉眼垂直平视呈现黑色,在光线照射下则呈现红亮光点的称为玺珀。琥珀象征着尊贵、吉祥。
且可预防惊吓,历来被达官贵人、富豪之辈视为珍物。用琥珀制成的佛珠,实为佛弟子用以供佛、念佛的最佳圣物。
珊瑚:在佛经中被称作“钵摆娑福罗”,属于一种有机质宝石。其实珊瑚是海中的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结合营生所分泌出的石灰质。
日久成为一种共同的躯体。因其形状像树枝,古人误以为是植物,故又称为珊瑚树。
在《翻译名义集》中曾提到珊瑚及其产地:珊瑚,梵语钵摆娑福罗,外国传曰,大秦西南涨海中,可七八百里,到珊瑚州,州底磐石,珊瑚生其上,人以铁网取之 。珊瑚的颜色主要有红、白、黑三种,因为它经历了千百年的自然形成,许多宝石鉴评家都认为它的价值很高。
以珊瑚制造的佛珠具有驱邪、避祸、逢凶化吉的功能,一向深受人们喜爱。佛珠的质料,除了上述的“佛教七宝”以外,可用五大类别加以划分:(一)菩提类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了。
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榖的草本植物。其具体相状是:春天长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色花,呈穗状,夏秋之际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
如珐琅质,因多用念佛之数珠,故又称菩提子,木本者为其别种,我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 。现今,菩提早已是一个通称了,代表着“觉悟‘的含义。
《大唐西域记》云: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而以菩提树命名的佛珠质料,总计有三十多个品种。
四、佛珠指的是什么佛珠,又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
据佛经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 1080粒。这种念珠因太长,或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及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上做装饰, 此外极少人使用。
上品的念珠为108粒(密宗彳了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下品为27粒;另有 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共9种。 佛教念珠的粒数各有其不同的含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 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 粒的代表菩萨修行中的42个阶位;27粒的,是表示声闻之二十七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 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 觉)。
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携带方便,分108数的1/3,或1/6而已;有的则是外 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18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意。
五、橄榄核手串有多少年的历史很久了,具体有多久都没有搜索出来。
橄榄核手串,现在是文玩界最受宠的手串,收藏玩家们对这它都青睐,受到玩家们的一致好评,是很容易盘玩,上手也很快的手串,它真的那么好盘么,我给大家总结几个问题~
1、入手核子如何选择:
现在文玩市场,橄榄核的挑选也很重要,如果你自己挑选的好,就很容易上色,你也会更有信心的再次盘玩,我们核子种类不少,铁核和油核,它们区别就要靠外型来看了,铁核硬度可以,开裂就很少。
2、新手给橄榄核上油问题:
玩橄榄核手串,不要用汗手盘玩它,你的手油很大,容易使手串有污迹,不好清理,洗干净的手上手盘,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新入手核子,不上油也可以,因为它油性现在很好。橄榄最重要就是多盘多玩,就可以包浆很快。
3、新手想让它迅速包浆问题:
大家想想,刚买橄榄核,怎么可能就迅速包浆呢。你准备入手就应该,学会耐心盘玩,让时间证明自己的努力,心态是最重要的。
下面咱们就来区分区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印度佛像造型。
犍陀罗风格
一般认为,佛造像最开始出现于公元1世纪的犍(jiān)陀罗地区(南亚次大陆西北部)。
图中画红圈处即为犍陀罗地区
要说清楚犍陀罗风格造像的特点,我们必须要先大概梳理一下古印度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一段恩怨情仇。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已经完成了征服整个波斯的伟业,本来已经功德圆满,可以回归希腊故土,但是他依旧选择继续东进,征服印度河流域地区。
他在希达斯皮斯河战役中,击败了古印度军队,在古印度北部地区建立了很多据点和贸易中心之后,率兵回归希腊。
亚历山大大帝虽然没有完全征服古印度,但给古印度带来了希腊/罗马样式的雕刻艺术。公元1世纪,当时古印度的统治者迦腻色迦大力推行佛教,仿照希腊雕塑的样式制作佛造像,产生了犍陀罗艺术风格。
犍陀罗立式佛像,大英博物馆藏,公元2-3世纪
如果在了解犍陀罗艺术的来源之后,再回头去看标有“犍陀罗风格”说明的佛造像,你是不是已经发现了这种风格佛像的独特了呢?
首先,犍陀罗式的佛像,具有典型的古希腊范儿,具体表现在于佛的造型往往显得魁梧雄壮,孔武有力,就像古希腊雕塑中那些健美的男青年一样。
犍陀罗佛像,3世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在长相上,犍陀罗佛像更接近于欧洲人种的长相,拥有薄薄的嘴唇和高而挺拔的鼻梁,这种鼻形也可以被称作“希腊鼻”。眼窝较为深陷,整体来看整张脸棱角分明,线条感很强,具有典型的西方人特点。
犍陀罗风格的佛头,4-5世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其次,佛所穿的袈裟,看起来厚重,不透明,很有垂感,看起来就像是地中海地区的长袍。佛像的头发也通常刻画成波浪式的头发,不同于我们比较熟悉的螺发。
弥勒菩萨立像,约3世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可以看到每一绺头发呈波浪状,而非盘旋带尖的螺发
犍陀罗造像的表情较之后来显得有些呆板,严肃(可能也是脸型的锅),以至于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考古界普遍认为:犍陀罗佛像是佛像雕刻里面最丑的。
(但是我觉得挺好看呀……)
秣菟罗风格
秣菟罗(又译马图拉、马土腊等)本是印度古国名,位于印度中部地区,是著名的雕刻之都。在佛教兴起之前,秣菟罗就雕刻有很多印度教的神像。大约在公元2世纪,这个地区开始出现佛像。
秣菟罗风格的造像虽然也受到古希腊艺术的影响,但是由于地理位置更靠近印度腹地一些,造像的面容肯定不像古希腊人,在风格上也偏向印度本土艺术的风格,与犍陀罗佛像的区别还是较为明显的。
早期的秣菟罗佛像有很多都是裸体造型,即使有袈裟之类,也非常轻薄,凸显人体的肉感。头发也不是波浪,而是一圈一圈盘旋的螺发。衣纹的做法通常是在隆起的棱上加刻阴线。
早期的秣菟罗佛像,公元2世纪,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藏。这肉体相当明显了
公元2世纪后半叶,秣菟罗风格的佛像逐渐开始吸收犍陀罗佛像的一些特点来改造自身。到了公元4世纪,秣菟罗佛像终于实现了印度传统与外来影响的完美融合,迎来自己的成熟期。
成熟期的秣菟罗佛像,体态显得更加优美细长,面孔是东方人的特征,耳垂长而厚,发是典型螺发,右旋,有肉髻。眼睛一般半眯,神态平和,淡然,是我们印象里佛祖俯视众生的形象。
公元5世纪的秣菟罗风格佛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佛像的螺发
很多佛像颈部还有三道折线,称为“三道弯”或“蚕节纹”,头光为圆形,一圈一圈装饰有不同的图案。
造像身材比例适中,着通肩大衣。最重要的是雕像的衣服上有许多条弧形的衣纹,显得衣服十分轻薄,并紧紧的贴在身上,就像衣服被打湿了一样,所以也叫“湿身佛像”。这种样式的佛像后来传入中国,对中国的雕塑乃至绘画影响深远。
秣菟罗风格佛像,公元4-5世纪,印度秣菟罗美术馆藏
还有一点比较特殊的是,秣菟罗佛像多采用中印度地区出产的红砂岩来雕刻,有的岩石上还带有米**或白色的斑点,色调非常温暖,与犍陀罗佛像的青灰色岩石大不相同。
萨尔纳特风格
萨尔纳特地区位于中印度,又译“鹿野苑”,是佛陀启教的地方。萨尔纳特式佛像与秣菟罗佛像同属于印度传统艺术范畴。
两类佛像最明显的区别是服装上,萨尔纳特式佛像的衣服显得更加的轻薄了,几乎不可见,只有在领口,袖口之类的地方可以见到一两道衣纹,所以也被叫做“裸身佛像”。
佛立像,公元5世纪,萨尔纳特考古博物馆藏
但总体而言,萨尔纳特佛像与成熟期的秣菟罗佛像大同小异。又由于萨尔纳特样式出现的时期正值古印度的笈多王朝(约公元320年—约公元600年),秣菟罗佛像也在笈多王朝时期成熟,所以艺术史上也将两者合称为“笈多雕塑艺术”或“笈多佛像艺术”。
笈多王朝萨尔纳特式佛像,公元5世纪,萨尔纳特美术馆藏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青州发现的魏晋南北朝佛造像,有一些也是在领口、袖口和衣服下摆处各刻画出一道衣边来表示着衣,十分简洁,与萨尔纳特样式的佛像神似。因此有学者认为,青州佛像受到了古印度萨尔纳特式佛像的深刻影响。
北齐立佛造像(残),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青州博物馆藏
虽然是残件,但也可以发现衣纹相当简洁
当然,青州出土的魏晋南北朝佛造像中,也有很多刻画出了类似“曹衣出水”一般贴体的衣纹,所以更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它们受到了多种印度佛像风格的影响。
北魏永安二年韩小华造弥勒像(主尊),青州龙兴寺出土
阿玛拉瓦蒂风格
在公元2世纪,南印度的阿玛拉瓦蒂地区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雕塑风格。阿玛拉瓦蒂风格与犍陀罗、秣菟罗风格在艺坛中三足鼎立,这样的局势一直持续到公元4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
地图中,红圈为犍陀罗地区,紫圈为秣菟罗地区,橙色圈为阿玛拉瓦蒂地区
南印度的佛教徒喜欢建造佛塔来表达自己的信仰,因此阿玛拉瓦蒂风格的雕塑与佛塔关系密切。在很多时候,佛的形象都是在佛塔的浮雕上出现,并且带有故事情节和场景,注重表达意境、气氛。
佛祖在兜率天说法,公元2世纪,阿玛拉瓦蒂出土,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藏
阿玛拉瓦蒂风格佛像的鲜明特点,就是人物肌肉柔韧,躯体转折灵活,非常富有动感。佛像的长相也是很纯正的印度人相貌。
释迦牟尼佛立像,公元2世纪,阿玛拉瓦蒂考古博物馆藏。相貌是不是很像印度人?
另外,阿玛拉瓦蒂佛像还会给人一种特殊的观感。
如果说犍陀罗佛像是忧郁英俊的王子,秣菟罗佛像是肌肉发达的运动员,那么在观看阿玛拉瓦蒂佛像的时候,人们总会产生一种“佛像正在思考人生哲理”的感觉,仿佛面对的是一位真正的哲人,能够体会到佛教的精神层次。
阿玛拉瓦蒂风格佛像,图自首都博物馆编《古代印度瑰宝》
总之,古印度作为佛祖的老家,各种不同的佛造像风格最初在古印度产生,又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各地的佛教艺术都产生了影响。多多了解其不同时期的佛像造型,对于了解中国的佛教雕刻造型特点,也是很有帮助的。
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遗存了大量的精美古建筑,目前印度共有36处世界文化遗产。
阿格拉古堡(Agra Fort)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与泰姬陵隔河相望,但它有着比泰姬陵更为凄婉的故事。这里曾有过三位伟大的帝王阿克巴大帝、贾汗吉尔和沙贾汗,他们在城堡里度过充满传奇和荣耀、同时都有着浪漫忧伤的爱情故事的一生,更让人唏嘘的是他们都面临儿子背叛兄弟残杀的悲伤。阿格拉城堡的内、外两层城墙均为红砂岩建造,内部的宫殿最多时有500多座,白色大理石、彩色半宝石镶嵌让壮美平添了精致。
阿格拉古堡(Agra Fort)内修有一处亭子,它主要是为吸收来自亚穆纳河上的凉风而修建的。其他名胜包括渔宫、皇家浴室、宝光清真寺,还有妇女用品市场,在这里宫内的妇女可以买到丝绸、珠宝、织锦等商品。穿过慈特门是建于1568年的私人会客厅,这是国王会见王公贵族、国外使节的地方。
阿旃陀石窟群(Ajanta Caves)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由29座佛教洞窟组成,是印度最辉煌的佛教艺术杰作。阿旃陀石窟开凿在Waghora河边的一个马掌形状的悬崖之上,从东到西依次编号为1-29,必看的有1号洞 - 巨大地释迦摩尼像、飞天仙女柱和佛传史雕;17号洞 – 大乘佛教修道院,有着许多保存良好的壁画;16号洞 – 壁画上绘有Sundari公主在获悉其丈夫即将出家的消息后晕倒在地情节。
阿旃陀石窟群第1号石窟建于7世纪,是大乘派佛教建筑的典范。窟内有一尊释迦牟尼雕像,高3米,从3个角度看有3个不同的神态:从正面观看似沉思,左面看似微笑,右面看又似庄严凝视。拱门和6根大柱上雕有飞天和仙女,刻画细腻精巧,形态优美。中间有一大厅,四周壁画上有500罗汉像,其貌各异,表情丰富。
阿旃陀石窟的建筑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支提洞,意为佛殿,是藏放舍利的塔庙;另一种为毗可罗洞,即僧房,是僧人居住、讲学、集会、修道的场所。佛殿顶部呈拱形,平面是马蹄形,殿中排列着数十根石柱,把殿分为内殿和中殿,内殿后部设有佛台。僧房是正方形,洞的正面有石柱,前方有走廊,中间为集会的场所,三面围以僧人的住房。这里共有29窟,9、10、19、26、29号窟为佛殿,其余均为僧房。
埃洛拉石窟群(Ellora Caves)位于马拉哈斯特拉邦奥兰加巴德市,建于公元4世纪中叶至11世纪,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艺术的杰作。
埃洛拉石窟群先后共开凿了34座石窟寺庙,其中16座印度教寺庙、13座佛教寺庙、5座耆那教寺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10窟,外观近似僧院窟,两壁雕出的石柱高约4米,柱顶横梁上刻有合土作施礼状那持花信女的雕像。窟内的舍利塔高约8米,直径约4米,四周遍雕面相庄重、脚踏莲花的佛像。正面约5米高的佛龛内有3米多高的佛陀坐像,两旁为恃莲花菩萨和密迹金刚菩萨侍平。
释迦牟尼在印度神话中只是诸神中的一位,地位并不尊崇。印度神话中有三位主神:梵天、湿婆、毗湿奴。没有释迦牟尼的影子。
1、梵天:印度教神话中三大最高神之一。世界的创造者。佛教吸收其为护法神,称“大梵天王” 。
2、湿婆:印度三大神的第三位。又叫“西哇”。是最受崇拜的神之一。是象征“昌盛”和“吉兆”的神。同时又象征“毁灭”,是起死回生之神。一般被视为“破坏神”。同时他也是生殖之神,传到中国后与藏教密宗中的大欢喜菩萨互相影响。
3、毗湿奴:三大主神之一,与前两者并称为三联神。称谓极多,有一千种以上,常见的为“那罗衍”,“世界之主”等。
释迦: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相传为印度北部小国王子,后舍弃家庭,权位,独自出走。七年后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又被称为释迦世尊,但不是藏密所说的大日如来。佛教中最为崇高的神。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
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